浅谈班级管理—家园共育

    刘娜

    摘要:所谓幼儿园班级管理,是指教师鼓励幼儿课堂学习的行为和活动,即教师为了有效利用时间,创设愉快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行为问题,而采用某些方法来组织活动,教学等自然环境诸方面因素。管理目的是管理者的工作意图,又是管理者的工作目标。它是幼儿园践行培养目标,实践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在目的是教育幼儿,保育幼儿;外在目的是形成办园特色,打造办园品牌。

    关键词:幼儿 班级管理 ?沟通技巧 ?尊重平等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9-

    幼儿园班级管理一般由生活管理,教育管理和物品管理及其他管理等几个方面。其他管理包含家园交流管理,班级间交流管理,幼儿社区活动管理等。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服务于幼儿的生活管理和教育管理。那么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全面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和家里的表现以及各种情况,来知道我们幼师对孩子开展教育工作,一直是我们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工作。我们希望与家长认真沟通,比较孩子在校和在家的差异情况或是相同之处,更深入地了解孩子,从而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育儿计划,或是采用适合孩子学习和进步的教学策略,但在实际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家长与幼教的育儿观念或是家长的过分溺爱心理等状况,导致幼教与家长沟通工作的不顺利,因此,找出家长与幼教观念与心理上的分歧,并且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家园共育,是我们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家园共育

    家长是幼儿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幼教应该在尊重与平等的基础上,与家长搞好合作关系,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及参与,辅助幼教对孩子更加有效地进行教育工作,实现家园共育,这对提高幼教的教学质量以及推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都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很强的与家长沟通的能力,能够做到依据家长的育儿理念及心理,掌握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和策略。

    二、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存在的心理分歧

    (一)育儿观念不同

    由于幼儿教师与家长所处的位置和角色不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差异,造成幼儿教师与家长教育理念的不同。教师必须要先对孩子的家庭背景及成長环境做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这对指导教师对孩子开展教育工作和与家长建立友好沟通关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为孩子除了在幼儿园,在家庭中受到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教师也有必要了解家长的职业和文化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对孩子教育的要求及期望。这样可以有效缩小幼儿教师与家长教育观念上的差距,也方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二)家长的溺爱心理

    由于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对孩子都过分溺爱,这对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溺爱型家长普遍存在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就是自己的孩子永远都是最好的,不管怎么样孩子都是正确的,如果教师或是其他同学反应自己的孩子的一些不好的地方,家长只听取自己孩子的一面之词,而不能够站在客观的角度和立场来与教师一起分析理由,解决理由,有些家长甚至会产生激动情绪,容易对教师和学校形成偏见,导致与教师产生言语上的矛盾。

    三、幼儿教师沟通技巧

    (一)评价与批评语言的应用

    现在我们幼儿园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基本上都有一个固定意识和思维模式,就是向家长先报喜,后报忧。先对孩子的总体情况进行表扬,再提出一些改善的倡议,因为幼儿教师每天接触到的孩子很多,自然会产生对比,而家长一般只接触自己的孩子,因此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主动与家长沟通一些信息,使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教师也要引导家长对孩子在家或在校、独处或集体生活中的表现做出比较和分析,这样可以增进家长对教师评价的理解和认可,有利于双方对孩子的情况达成共识。

    (二)沟通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

    教师要认真听取家长的一些反馈意见,以及家长对孩子教育或管理上的要求。通过聆听家长表达意愿,使家长觉得教师真正地在与之配合,沟通推动孩子的成长,自然会对教师产生信赖感。如果教师不愿意听家长的意见或是看法,会导致家长有偏见或是不能放心地将孩子交给幼师,这些都不利于两者之间的沟通。认真聆听还要表现在要站在家长的角度,双方进行角色互换,来体会对方的想法和意见,抓住理由的关键,能从与家长的沟通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来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才是真正达到了聆听的效果。

    (三)教师要注重语言的亲和力

    如果幼儿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习惯性地经常使用专业术语,不能做到语言通俗易懂,使家长不能完全体会其中的意思,就不能很好地达到沟通效果。教师要考虑到家长的文化水平差异,尤其是在与孩子的爷爷奶奶的沟通中,更要使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如:说您的孩子如何如何,改说成:咱们的宝贝怎样怎样,这样讲话有效地增强了亲和力。在与家长的沟通中还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有效的策略。

    (四)教师要保持谦逊、热情的态度

    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教师首先一定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家长,认真听取家长的观点并做出回应。不能忽视家长的感受,要多采用商量的语气与家长沟通,保持平易近人的态度,营造平等、轻松的谈话氛围,也要耐心、虚心听取家长的反馈意见或是观点、想法,并对家长提出的意见与倡议做出诚恳的改善。

    对于一些不太健谈的家长,不能够忽视他的地位和感受,要多付出耐心和热情,积极主动地与之交谈,不能仅仅是教师在评价和交代注意事项,要多询问家长对某一理由的看法和感受,实现双向沟通,会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四、结语

    幼儿的行为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的教育、生活及实践逐步养成的,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作为一名大班幼儿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清楚幼儿身心教育的重要性,并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而家园共育是幼儿园一项艰巨的、长期的工作,它是推动孩子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动力。幼儿园教师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与家长的沟通能力,系统地掌握一些沟通技巧,还要充分利用与家长的合作伙伴关系,发挥幼儿教师的职责,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

    针对幼教与家长沟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分歧和矛盾,以尊重家长和理解家长心理的基础上,加强沟通工作,获得家长的支持与信任。因此,幼儿教师必须灵活运用有效的策略和技巧实现与家长的良好沟通。推动家园教育的协调一致,更好地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推动孩子的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