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善而从

    艾弘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述而》

    【释义】几个人在一起,他人的言行必定有可效仿的。选择他人好的方面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作者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写作背景】《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战国前期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现实意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表达了孔子一个非常可贵的学习理念: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还要以“不善者”为师。一方面,向榜样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将“不善者”作为镜子,对照自己看有没有类似问题,“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我提升的表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与《论语》中另一名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相互呼应,都是强调“自省”的重要性。“自省”就是了解自身的缺点,承认自己的缺点,勇于改进自己的缺点。孔子的这两句名言尽人皆知,但是做到并不容易。因为人的天性往往是看自己的优点,找他人的缺点。在与人相处中,就表现为严于责人而宽于待己。不能原谅他人的缺点,却能为自己的弱点找很多借口。这样,既堵塞了向他人学习提高自己的道路,又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紧张,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人的缺点通常是经年累月养成的习惯,贪小便宜、好吃懒做、言行有失、骄傲自大、自视甚高等。但是,人常常难以发现和意识到这些“恶习”。与人同行时,将他人的行为作为一面镜子,借他人的行为举止来警惕自身,反观自身,行为是否得当、举止是否合宜等。有了这样的态度,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还是“不善”,都可以为师。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向“不善者”学习。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他在某一方面比我们强,我们就应当向他学习。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既是一种学习和修养的方法与态度,更为重要的还是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与人相处,要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不仅不要计较和指责他人的不是,还要向“不善的人”学习,随时以他人缺点为戒。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作者单位:北京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朱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