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动语言 张扬个性

    【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培养核心素养背景下,有效地开展课本剧编演活动,提升语文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表达能力,逐步形成课程体系,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通过“遵循原则,发挥系统效应;编演互动,落实语言实践;导演自如,绽放个性创意”三方面浅谈策略,感受阅读语言的特点和尽情表演的乐趣。

    【关键词】课本剧;语言实践;个性绽放

    【中图分类号】G623?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04-0121-02

    【本文著录格式】瞿国科.悦动语言? ?张扬个性——课本剧表演提升语文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表达的实践研究[J].课外语文,2021,20(04):121-122.

    课题缘起:在校艺术节上,学校举行了“玩转戏剧”专场活动,班主任刚接到活动时不知所措,幸亏语文组老师齐心协力,把语文课本剧搬上了舞台,通过前期的改编、排练,服装道具再加上声光效果的跟进,舞台上小选手个个都是戏精,把我们语文课上一些经典的课文演绎得淋漓尽致,给全校师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惟妙惟肖的视觉盛宴。

    我的思考:小小的课文通过改编演绎变成了一台台好看的课本舞台剧,我们通过实践收获了快乐。其实语文本来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恰好课本剧就体现了独有的语文实践价值,能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生年龄小,喜爱模仿,唱跳乐动又是他们的天性,如果今后在课堂教学中,能有效整合课文资源,编演课本剧形成语文学习的内驱力,激发他们潜在的学习兴趣,接受真善美的熏陶。逐步提升语文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表达的能力,形成语文课程体系,笔者进行了有意识的尝试与实践。

    我的实践:课本剧表演离不开学习课文,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地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乐学氛围。演出课本剧那必定是轻松愉悦的,小演员走上舞台,进入情境,自信展示,比起生硬的说教来,作用是无法估量的。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结合自身实践,粗浅地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遵循原则,发挥系统效应

    (一)学生为主,开启创造之旅

    课本剧的表演过程中充满新奇、智慧、刺激和挑战,是一场别具一格的创造之旅,其中更需要我们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需要对课文内容进行再加工。表演的孩子也不能只是局限于那几个尖子生、才艺生的独秀,我们教学中更应该面向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充满自信地演出,哪怕只是展示一点点,我们都应为他留有一席之地,人人都有实践的机会,争取人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高。

    (二)文本为辅,塑造个性解读

    在演出中不要只是照搬课文,学生可以通过正确感知、熟练阅读、深入理解课文后,把书面文字通过自己的感知慢慢转化为舞台上方便记忆的口头语言,进行创编再加工,配上相应的形体动作、表情声音的模仿,就可以把死死的课本知识复现成精彩的演出。

    (三)教师为导,开发实践课程

    俗话说:一台好戏的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导演。虽然我们的课本剧是以学生表演为主体,但幕后老师也在积极地引导,发挥语文课本剧的系统效应。语文课堂上努力实践,开发新颖的剧本,供学生学习演练。当然一台好的课本剧,还离不开其他的任课老师,我们要整合资源,携手体艺老师及时发现才艺特长生,打造舞台、形体、语言等综合课程,积极开发语文实践课程,提升各方面的素养能力。

    二、编演互动,落实语言实践

    课本剧表演,其实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融合了听说读写语言实践,大胆自信地交流,多方面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以及合作性表达,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发挥课本剧独特的优点,在轻松课堂中教学开心,发挥语文课堂效益最大化,形成独特的语文课程。

    (一)台词熟背,加强积累

    学生的思维能力活跃,表达能力强劲是因为他的脑海里储备着丰富的语言材料,而这个“储备”就来自平时背诵和积累。通过背诵,便把规范的语言“植入”大脑的记忆,从而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熟读文本,潜心会文,精准定位,抓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及外貌特征的词句,专注讨论,适时积累,表演中不断更新。

    (二)个性创编,积极内化

    要演好课本剧,必须把文本精读研透,表演才有根可循,有本可依。课文不是拿来就用的,需要我们改编成剧本,有了场景要素,旁白设计,有些语言还要符合人物形象,对课文进行二度设计。在“按部就班”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创编”,追求精益求精。如《从现在开始》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童话故事,狮子大王选择继承人,孩子们表现的猫头鹰、袋鼠、猴子等小动物的表演用上了课文中没有的神态动作等体态語言,趣味盎然,孩子们根据课文内容,能灵活发挥,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情境表演,凸显丰满

    课本剧的表演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关注自己的神态和动作,思考扮演人物的性格。比如在上完《将相和》一课后布置学生表演课本剧,这一课中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可以表演,分小组认领故事,创编剧本,交流中孩子们发现剧本不约而同地都是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生动细腻来刻画人物性格。教学中要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多元能力的培养,通过情境预设,激发表演欲望,努力把勇敢、机智、不畏强权、爱国、顾全大局的蔺相如表现得淋漓尽致,真正把课本融进表演,表演中更加深了对人物的重构与了解。

    三、导演自如,绽放个性创意

    (一)编演课本剧,趣化作业

    学完课文,老师布置的作业放手给学生,让学生亲手编排课本剧。课余分组负责自编自导自演小故事,人尽其才,通过表演课本剧,学生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又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从自编——自导——自演中,不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探究、自主、合作的精神,还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新颖性和知识性。深深地感受到学习是那样有趣,作业不是那样枯燥乏味,实践作业又多了新花样,好玩又有味,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课文重点,孩子们喜欢上这样的语文课——轻松有趣。

    (二)编演课本剧,展示自我

    每一堂语文课,孩子们内心都是怀着期望而来,课后都能带着满足而归,这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语文也可以这么玩,让一个个铅字笑起来,哭起来,动起来,舞起来,活起来,躁起来!我们乐在其中,享受这份快乐。孩子们阳光自信地展示,老师们做最好的忠实粉丝。同学之间可以相互点评,师生之间可以再次商讨,我们从笨拙稚嫩走向渐渐成熟。全校也可以举办课本剧演出比赛,每班选择一个课本剧节目,在六一节演出,推进学校戏剧精品课程的打造。

    (三)编演课本剧,收获自信

    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教学后,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以及合作性的表达,正在轻轻敲开课改之窗,孩子们也有了表达的欲望,收获了满满的自信。 例如本校在“快乐六一玩转戏剧”活动中各班精彩演绎课本剧,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惟妙惟肖的视觉盛宴。低段学生表演以童话故事为主,《咕咚来了》《狐假虎威》《从现在开始》等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拉开了动物王国和谐共处的序幕,可爱的小动物奶声奶气逗得观众哈哈大笑;中段学生把语文课文《西门豹》《巨人的花园》《皇帝的新装》等搬上了舞台,通过改编内容上有穿越古今中外、形式上有童话历史相互穿插,观众们目不转睛为之震撼;高段学生把喜闻乐见的现代生活剧搬到舞台,《抢红包》《绿野仙踪》《哈利波特重回记》内容生动活泼又不失当下背景,演员们表演自如,理解到位,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间皆是完美戏精。这也见证了孩子们合作以及个性化地解读文本,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养。由此可见,课本剧为打造高效课堂、创新学科特色,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四)编演课本剧,关注反馈

    关注反馈,让学生“演有所得”。演完一出课本剧,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演后讨论:你觉得今天演出最成功的地方是什么?你觉得最不成功需要改进的又是什么?谈谈谁表演得最棒,好在哪里?点评的侧重点可以因人而异,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点评,做到全面细致,重点突出。通过自评互评、生评师评的模式再次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聊聊自己的独特体验,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升。我相信,只要我们平时教学中正确引导孩子们进行课本剧表演,逐步形成语文小课程,一定可以为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我的反思:

    在课本剧表演中,学生对文本有了个性化的阅读与合作性的表达,学生的语文素养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提高了效率,通过多元落实语言实践,慢慢开发属于自己的活动课程。虽然每个学生的语文学习力不同,表现力各异,但是,我们始终相信,只要付诸实践,就能把学生的内在驱动力调动起来,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学得起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施良方.学习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李新疆.表演课本剧的方法和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7(1).

    作者简介:瞿国科,女,1981年生,浙江杭州人,本科,一級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