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性新闻理念下地方党报脱贫攻坚报道策略研究

    姜兰花

    【摘? ? 要】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方主流媒体对脱贫攻坚的报道,对于提升地方脱贫攻坚主体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建设性新闻“公众导向、方案导向、行动导向、未来导向”的理念,《闽南日报》在脱贫攻坚报道上以凸显问题成效来优化议题,通过“经验介绍”、“成就展示”的优先议题营造了积极正向的舆论导向,通过以情感驱动的新闻叙事框架,构建了脱贫攻坚中的地方政府形象、贫困群众主体形象和社会帮扶力量主体形象。在未来的报道中,只有发掘脱贫攻坚的本土化、差异化特征,以发展的视角让脱贫攻坚叙事走向未来,地方主流媒体才能有效推动脱贫攻坚故事的对外传播。

    【关键词】建设性新闻;脱贫报道;议题设置;叙事框架

    【基金项目】本文受漳州市2019年中青年领军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或访学进修项目资助(漳人社[2019]11号),系2020年福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科类)“建设性新闻理念下地方脱贫攻坚报道研究”(编号JAS20650)阶段性成果。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1]在脱贫攻坚战收官之时,地方主流媒体如何把握舆论引导的“最后一公里”,对于提升脱贫攻坚报道的传播力、影响力,提升地方脱贫攻坚主体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闽南日报》作为机关报,是漳州市脱贫攻坚宣传的首要阵地,也是对外传播地方脱贫攻坚主体形象的首要窗口。作为辖区内涵盖三个省级贫困县的地市,如何全力做好脱贫攻坚新闻报道,巩固脱贫攻坚战成果,是地方主流媒体的重大课题。本文以《闽南日报》在脱贫攻坚报道中的具体实践为例,运用“建设性新闻”理念考察其报道策略和特色,反思报道优化途径,以期为地方主流媒体做好脱贫攻坚报道提供参考。

    一、脱贫攻坚报道议题的问题导向

    建设性新闻理念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这就决定了脱贫攻坚报道在议题设置上必须凸显问題意识和解决意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对脱贫攻坚报道的舆论引导提出了具体的实践要求,即“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宣传党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大决策部署,宣传脱贫攻坚典型经验,宣传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就” 。[2]各级各类媒体推出了一系列脱贫攻坚重点新闻报道,围绕“脱贫攻坚”展开议程设置,或阐释国家领导人论述精神,或做政策性的解读,或做重大决策宣传,或进行脱贫成就展示。

    地方党媒要服务地方形象构建和地方形象传播,《闽南日报》的脱贫攻坚报道从“脱贫摘帽”这个实际问题出发,何时摘下帽子,用什么方法摘下帽子,全社会如何合力摘下帽子,就成为了媒介议题的重中之重。

    脱贫攻坚的议题设置需与《闽南日报》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的媒介话语资源、议题所设的时间与空间、公众关注等相匹配。在媒介话语资源上,地市级主流媒体难以有众多高水平人才的专家库,从而对重大政策发布做出专业性解读;在议题所设时间与空间上,《闽南日报》服务的是地方脱贫攻坚,在《漳州市“十三五”扶贫开发专项规划》中明确有“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17个欠发达乡镇,183个贫困村和6.49万扶贫建档立卡人口”的脱贫任务,以及“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各地各部门在脱贫攻坚战中的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3]的宣传指导,这也决定了《闽南日报》在脱贫攻坚报道上关注的方向;在公众关注上,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人民的幸福感及幸福指数,“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原生动力也是目标,公众对于脱贫攻坚的关注直接体现在幸福感提升,也体现在命运共同体下形成社会合力共同扶贫的精神。因此,《闽南日报》脱贫攻坚报道的议题紧紧围绕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来进行设置,以“经验介绍”和“成就展示”两个议题为主,而非“政策宣传”或“思想论述”等议题。

    (一)空间轴上的“经验介绍”

    “经验介绍”议题为社会提供了实现脱贫摘帽的典型方案和智慧参考。如《这群“巧娘”不简单 云霄县和平乡坎顶村的中老年妇女撑起脱贫“半边天”》,介绍了云霄县和平乡坎顶村一支独特的扶贫队伍,她们原是村里目不识丁的中老年妇女,从帮扶扫盲对象一步步转变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不仅完成了个人形象的转变——从文盲到巧娘,更成就了农村妇女集体形象的构建——从底层边缘人到社区服务中坚,她们的“蝶变”故事为其他农村地区脱贫摘帽提供了鲜活的范本。又如《漳浦县赤土乡下坂村通过流转土地300亩,激活了土地能量,让企业与村民“双赢”——激活土地长“金子”》,聚焦“农村土地面积大”与“农村土地产出低”的矛盾以及“二三产业劳力增多”与“种植农民积极性减弱”的矛盾这两个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通过政府、企业和农民三方合作,实现了“贫困帽”的摘除。正是通过这样的经验介绍报道,为其他有类似问题地方的脱贫攻坚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样本。

    (二)时间轴上的“成就展示”

    “成就展示”议题为社会呈现了脱贫摘帽进展,鼓舞了社会对决战脱贫攻坚的信心,继而对脱贫摘帽时间轴进行展望。如《诏安:黑皮鸡枞菌破土成“金”》,展示了诏安县霞葛镇五通村依靠种植黑皮鸡枞菌增收致富的脱贫成效,报道中通过数字来表达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用直接引语传递出村民脱贫致富的喜悦,脱贫攻坚不仅仅是创富增收,更是让每一个家庭不会因为贫穷而丧失阖家团聚幸福的机会和权利。又如《从曾经“路颠、水咸、人人嫌”,到如今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蚝”村蝶变 西梧起“凤”》,纪实性地报道了诏安县西梧村从“后进村”到“示范村”的6年蜕变,除了用直观的数据和脱贫村民的话语,更以西梧村的全貌形象地展示了以本土特色为切口的乡村脱贫和乡村振兴之路。

    不难看出,《闽南日报》在脱贫攻坚报道上“经验介绍”和“成就展示”的媒介议题,既契合了国家脱贫攻坚舆论引导的总体要求,又立足漳州市脱贫攻坚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舆论环境实际,营造了积极正向的舆论导向,有助于地方形象的构建和传播。

    二、脱贫攻坚报道框架的情感驱动

    依据建设性新闻理念,新闻要建立与公众的可持续关系,进行情感谱系的代入成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这也是“情感驱动新闻业”带给我们的启示——“以情感驱动的讲故事,拒绝严格按照‘倒金字塔写作新闻故事,通过整合深层背景、情感化语言、娱乐化特征和问题解决方案,创造包罗万象的情感阅读和观看体验”。[4]故此,以为地方脱贫攻坚做好舆论引导与形象宣传为己任的地方主流媒体在报道框架选择上也就具有“情感意义”的偏向,《闽南日报》的脱贫攻坚报道立足本土化,以“情感传递”为主进行微观叙事。

    (一)使用典型而熟悉的消息来源

    在消息来源上,脱贫攻坚战的直接参与人成为首要消息来源。他们是公众身边熟悉的邻里乡亲、村镇干部、扶贫骨干等,他们是脱贫攻坚战的主体,通过他们的言行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日常生活和现实环境。如《“金丸子”不愁卖 靠的是“网”》和《“黑珍珠”有销路 凭的是“质”》两篇报道,有21岁的年轻贫困户当网店“掌柜”,有80多岁由“外行”变“内行”的果农,有“授人以渔”的合作社理事长,有带领贫困户创业增收的镇扶贫办主任,他们现身说法,真情流露,或讲述自己脱贫致富的故事,或介绍精准扶贫的乡镇经验,或传递帮扶脱贫的信心,再现着脱贫攻坚战中公众熟知的“真实”。

    (二)选择具有人情冷暖的报道主题

    在报道主题上,《闽南日报》脱贫攻坚报道的着眼点,或者说新闻要凸显的核心内容放在“情”字上,通过对脱贫攻坚多元主体的报道,一来表达脱贫对象的喜悦之情和感恩之情,二来表达社会扶贫力量的关怀之情和奉献之情。在《青枣丰产寻出路 “线上”微商来帮忙》这篇报道中,导语以直接引语——“就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驻村书记带领村两委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好比一场‘及时雨啊!”这几天,望着自家青枣园的青枣即将销售完毕,吴明星高兴地说道——开篇定调,贫困群众的困难,扶贫干部的援助,即将售罄的青枣,聊聊数语将脱贫攻坚的过程串联起来,既表明了党和政府对贫困群众的无私关怀,又展现出贫困群众困难解决的兴奋喜悦,还调动了公众对这一波三折故事的感动与欣慰。

    (三)强化视觉化和亲切感的语言叙事

    在叙述上打破“倒金字塔”结构,多采用具有亲切感的内视角和第一人称视角,拉近新闻人物与公众的距离,以新闻图片印证脱贫攻坚战的现在进行时,以直接引语和背景材料丰富脱贫攻坚故事。如《果农“e上云霄” 好果远“嫁”千里》开篇写道:“仲春时节,走进云霄县下河乡下河村。沿着山间小道,前往南岭门山脚下的杨桃园。扑鼻而来的,是清新的草木味,还有淡淡果香。”[5]一幅宁静的乡村山水画瞬间在读者眼前展开,一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故事也在这种静谧而带着果香味的画下娓娓道来。“这是昨晚客户下的订单,一百多斤。”新闻主角开始登场,一边忙着园活一边讲述自己由“建档立卡要我脱贫”到“我要赶紧跟上奔小康”的故事。同时,报道还配发了一张主人公在果园忙活的图片,突出人物喜气洋洋的表情及其摘杨桃的精细动作,这样的新闻照片,“一方面是‘证据的化身,另一方面也是‘真相的复制品”,[6]使得受众像是以一种观看直播的方式,能够直接分享图片中的情感、决定性的瞬间,这样即使是发生在远方的、异地文化的故事,也具有了人情味。

    基于《闽南日报》脱贫攻坚报道的议题设置和框架策略,以情感驱动的报道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建设性新闻理念的四个核心导向,向公众展示了在这场地方脱贫攻坚战中“现代化发展理念下的快速脱贫样本”和“迈向现代化的幸福生活样本”,[7]也向公众展示了脱贫攻坚战多元主体的“命运共同体样本”,以政府、社會帮扶力量及贫困者三者之间的互动构建了共同体框架下的不同主体形象。具体而言,党和政府作为消除贫困的承诺者和责任人,“负责任、有温情”成为了政府形象的标签;贫困群众作为脱贫攻坚的直接对象,也是消除贫困这一重大成果的惠及者,凸显出“受益者、感恩者”的形象;社会力量作为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其形象贵在“讲奉献、讲担当”,像《云霄:脱贫“六个一”攻坚正当时》《骆驼牛助力精准扶贫》《“苦瓜茶王”主打绿色牌》等报道可管窥三个主体的形象再现。

    三、脱贫攻坚报道的优化建议

    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脱贫攻坚报道以建设性新闻理念,即“鼓舞人心的积极叙述”,宣传了脱贫攻坚的成就。但是整体而言,从建设性新闻理念出发,媒体在脱贫攻坚报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流媒体唯有真正下沉到一线,以贫困群众的困难和诉求为问题导向,拓展报道空间和方向,同时,做脱贫攻坚战中的守望者和监督者,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

    (一)注重对本土化故事的挖掘

    从普遍性关注到特殊性关注,发掘聚焦脱贫攻坚的本土化特征和差异化特征。建设性新闻是一种具有本土化特征的实践,[8]本土是区分与他者差异的特征化集合,在全党全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全国同下一盘棋”只是总体指导,旨在协调各方在脱贫攻坚战上释放巨大的能量,更为重要的是地区的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表现在对脱贫攻坚的形象宣传和舆论引导上,也应该针对地方公众、地方问题、地方未来,提出有地方特色的行动方案。因此,下沉到一线,挖掘地方的贫困问题和真实诉求,提供地方脱贫攻坚战的具体现实语境,让脱贫攻坚报道绽放地方色彩,从而让地方公众真正看到“自己人”的脱贫致富故事、共同富裕故事,推动地方公众参与到地方脱贫攻坚的实践中来,展示更加立体、多维的地方脱贫攻坚形象,从而吸引外地受众对地方脱贫攻坚故事的关注与思考。像媒体对湖南“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报道,就是传递一个极具本土化特色的脱贫攻坚故事,透过媒介的不同报道,十八洞村在人们的印象中不再是往日的“贫穷、偏僻、蒙昧”等形象,相反的,“一个‘氤氲着原汁原味苗族风情的现代化苗寨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9]优美的自然地理环境,独特的人文社会景观,优秀的文化传承,使其成为脱贫攻坚的代表性符号和样本。

    (二)完成积极监督的叙事模式转变

    学者张志安针对全国范围内的新闻从业者进行的角色认知调查发现,在中国,新闻从业者的“宣传者”和“监督者”角色正面临着“双重式微”,这一结果既显示了新闻工作者“摆脱宣传本位、回归记者本位”的可喜变化,同时也折射出“犬儒化的倾向”以及“对新闻影响社会功能的悲观态度”。[10]笔者以为,以“解决问题”、“提供行动方案”为核心的建设性新闻需要积极的监督叙事,正视问题、梳理问题背后的社会文化语境,激发公众协同参与,提供解决方案。脱贫攻坚的积极监督报道,需要主流媒体机构及新闻从业者以积极的姿态而非回避的态度对待实践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如此才能构建一个真实的地方脱贫攻坚故事。

    在叙事模式上,尊重文本的互文性,积极探索多角度、多情境叙事,利用文本与文本之间的互文、文本与社会语境之间的互文,提升文本联通公众、激发公众的传播效果。为此,媒体可以借助融媒体优势进行跨媒介叙事,加强网络媒体建设力度和网友参与评论功能建设,利用文字、图片、动画、影音、H5等多种符号载体进行有效表达,提高公众的阅读体验,注重对地方独特的历史、人文、社会背景的挖掘,增加报道厚重感。

    (三)坚持用发展的视角勾勒新闻动态

    从当下的记录到未来的思考,以发展的视角让脱贫攻坚叙事走向未来。建设性新闻理念追求新闻与公众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本质而言这是新闻未来文化的体现,通过对当下的社会现实聚焦、对历史背景的挖掘以及对未来行动的展望,勾连起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时空维度。因此,建设性新闻的未来导向并非割裂与当下的关联,并非是与当下对立的二元结构,而是用发展的视角勾勒新闻动态,彰显新闻生命力的延伸。具体到讲好脱贫攻坚故事,除了要关注当下为脱贫攻坚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更要把视角放在地方脱贫攻坚后的未来走向,既要着眼于对地方脱贫攻坚故事的纵向挖掘,也要思考地方与全国脱贫攻坚的横向关联,思考与世界减贫事业的对话。在脱贫攻坚战中,“脱贫摘帽”主要对应的指标是贫困农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这也体现在诸多脱贫攻坚新闻报道中,那么农村贫困人口的可支配财力上去以后,其他的生产、生活、社交、精神文明等方面要如何跟上其他地区人民的步伐,乡村的全面振兴应该怎样布局谋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依赖路径是什么,等等,这些都应该纳入脱贫攻坚报道的议题中来。正如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提出的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精神——“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11]脱贫攻坚报道是一个着眼未来的新闻实践。

    建设性新闻理念为地方主流媒体脱贫攻坚报道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案,地方主流媒体通过有目的的议题优化和特色的框架叙事,再现地方脱贫攻坚主体形象,映射出脱贫攻坚战的地方舆论引导之路。未来只有更好地运用建设性新闻理念与实践作指引,地方主流媒体才能更有效地推动脱贫攻坚这一中国故事讲述的对外传播。

    注释:

    [1]人民网-人民日报.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引发强烈反响[EB/OL].[2020-03-08].http://cpc.people.com.cn/n1/2020/0308/c419242-31621871.html

    [2]習近平2020年3月6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20-03-07].http://www.1237

    1.cn/2020/03/07/ARTI1583539277597125.shtml.

    [3]漳州市“十三五”扶贫开发专项规划[R].//2017-03.

    [4]Sophie Lecheler. The Emotional Turn in Journalism Needs to be About Audience Perceptions[J]. Digital Journalism,2020(02):287-291.

    [5]邱丹燕.果农“e上云霄” 好果远“嫁”千里[N].闽南日报,2020-03-22.

    [6]何智文.新闻照片之构意探析[J].复兴岗学报,1996(58):145-161.

    [7][9]蔡骐.对十八洞村媒介形象建构的解析与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02):139-146.

    [8]蔡雯,凌昱.“建设性新闻”的主要实践特征及社会影响[J].新闻与写作,2020(02):5-12.

    [10]张志安,吴涛.“宣传者”与“监督者”的双重式微——中国新闻从业者媒介角色认知、变迁及影响因素[J].国际新闻界,2014(06):61-75.

    [11]共产党员网.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引发强烈反响[EB/OL].[2020-03-11].http://www.

    12371.cn/2020/03/11/ARTI1583915894182753.shtml.

    (作者单位: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创意学院)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