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教材解读

    梁柳珍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但笔者通过对日常的课堂进行观察发现,语文素养的培养仍存在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现象。究其原因,是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过于粗糙,还有部分教师对教材的编排意图、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课后习题的训练目的都是一知半解。那么,如何才能在得趣得意中得言得法,从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呢?在此,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中的《巨人的花园》为例,谈谈对教材的解读。

    一、 聚焦两个变化,解读故事内容

    《巨人的花园》布局精巧,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既有让人身心舒展的愉悦场景,也有让人惶恐不安的训斥场景,更有冰冷萧条的严冬场景,三者既对立又相融,形成了一条相互关联的线索,引领读者置身于故事场景之中,去领悟文本思想。

    一是借环境之变,窥文本之心。故事发生的地点是花园,虽然场景单一,但变化多样。文始展现的是一座漂亮的花园,春夏秋冬景色各异,美不胜收;而巨人赶走孩子后,花园却是一派严冬景象;好不容易熬到了草翠花开之时,但又因巨人的叱责使园中的鲜花再次凋谢、树叶再次凋零;最后,巨人转变态度,花园又重获生气。文章最后虽未对花园作浓墨重彩的描写,但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等语句中,可以想象出花园的美丽。环境的变化揭示了文本的主旨,文中的“花园”也可解读为芸芸众生之心;世间之美无处不在,若丧失了宽容与博爱,丢掉了热诚与分享,即使置身于万花丛中,也是孤独寂寞的。“世界不因美而美好,而因美好而美”,这便是作者写下该文的初心。

    二是借巨人之变,悟人性之本。文本通过描写巨人情感和态度的变化,给读者传递了一种“分享使人愉悦,自私使人孤独”的人生观。巨人从拒绝、排斥到接受、宽纳,从“很生气”到“又发脾气了”,再到“大声叱责”,最后“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还让孩子们站在他的脚下,爬上他的肩膀”,这其中的变化让人咂舌。故事一波三折,读者置身其中也随之揪心,继而释然舒坦。作者之所以要写巨人前后的变化,意在展现一个灵魂的救赎过程,一次比一次暴烈的脾气昭示着巨人的灵魂在一步步地沉沦,如不及时止步,巨人将会在荒芜萧条的花园里、冰冷无情的寒冬中孤独地死去。如果这样就是一个悲剧,而正是小男孩才阻止了悲剧的发生,他用爱与真诚温暖了冷漠,改变了巨人的命运。所谓的壮举,也只不过是爱的传递而已。

    二、品味三处神奇,解读语言密码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四年级学生在阅读方面具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并能够养成积累的习惯。那么,教师应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笔者认为,可将课后习题作为重要的抓手。《巨人的花园》文后有这样一道习题:“课文中的许多地方,读了以后都能够在头脑中浮现画面。例如,写巨人推倒围墙前后的情景。让我们从课文中找一找,相互说说想象到的画面,并抄写喜欢的句子。”很显然,这道习题在于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能力,并通过“读、想、找、说、抄”等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这也为教师传递了一种信息:要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例如,教师可在“神奇”二字上下功夫,引导学生解读语言密码。文中有三个神奇之处:一是村子里又开出了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二是花园里虽草翠花开,但巨人一发脾气,孩子们就逃出了花园,这时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三是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明明是同一季节、同一地方、同一时刻,但所呈现的状态却大相径庭。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并抓住“狂风大作”“草翠花开”等词语想象花园的景色,再通过语言描述、对比朗读、创设情境朗读等形式来理解文本、积累语言,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品味三处神奇,解读语言密码,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三、领会四层隐喻,初晓童话特点

    本组课文是以童话为主题,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了解童话故事的表达特点,从而初步掌握品读这类文学作品的方法呢?对此,教材对此作了匠心独运的编排。教材在文后附设了资料袋,向学生介绍了童话的种类、中外著名的童话作家,还较详尽地介绍了世界名著《格林童话》;同时,也安排了一次围绕“童话”展开的综合学习,引领学生去自主阅读,感受语言的魅力,体验童话的乐趣。这样的编排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开篇,初识特点;后篇,再晓特点;最后,通过综合实践和习作来巩固特点。

    因此,本课的教学可引导学生通过对文中四层隐喻的领会,来探究童话的特点。隐喻一:文中的“围墙”其实是一堵心墙,折射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戒备心重,与人相处心怀隔膜,这种防备像一个樊笼,把人困在自私、孤独里,失去了快乐。隐喻二:文中的“花园”其实是人的心灵,会因自私冷漠而孤独寂寞,因真诚有爱而丰盈美好。隐喻三:文中的“巨人”可视为生活中的“强人”,但一個人再强大,若不能真诚待人、接纳他人,就会因没有朋友而终日孤独,远离快乐。隐喻四:文中的“孩子”可视为物质匮乏的弱者,他虽然弱小,但精神富足,于是便充满快乐,预示着爱可以改变世界。这些隐喻传递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待人处事真谛,会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据此,教师可在学生了解了故事梗概,并受到了一定的思想冲击后,引导学生思考:孩子的真诚改变了巨人,巨人的改变使花园重焕生机,这种神奇的变化是因“爱”而发生的,是爱的感召与感染。文中的“围墙”“花园”“巨人”“孩子”让你想到了什么?请重读课文,和同伴们议一议。通过“读”和“议”,学生们很快理解了其中的隐喻。此时,教师再随机点拨,通过这个阅读理解的范例,让学生从中掌握策略,知晓童话故事善用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并进行思想教育的写作特点。这为后续开展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的综合性学习作好了铺垫,充分发挥了开篇之文的作用。

    综上所述,课前的精心备课是精彩课堂的基石,教师要牢牢把握好课程标准,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的,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帮助学生发展综合能力。这样才能既能成就学生,又能成就教师。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