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摘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文化的瑰宝,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渗透,能够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此,本文将会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进行讨论,以此来达到学生知识水平的增强,文化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04-0039-02

    【本文著录格式】高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以《棉花姑娘》为例[J].课外语文,2021,20(04):39-4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进传统文化,既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能够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更是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展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如此方能增强学生对所学课文知识的掌握,强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则传统文化故事,每一首古诗名句,其实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伟大文化的瑰宝。展开传统文化教育,其实就是对瑰宝的传承。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进传统文化教育,就可以让小学生深刻地继承和发扬这些闪光的文化,可以将这些文化从知识转变为学生血脉里的基因。使得学生能够在不忘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达到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二)丰富知识,提高素质

    事实上,语文教学中和传统文化相关的故事以及名诗名句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而这些结晶,也都来源于生活。写下名篇佳句的古人们,都是以生活为依据,在仔细观察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之后对其进行的描写。因而这些名篇佳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丰富,对学生的知识文化进行增强,对其生活眼界进行开阔,从而达到其素质的提升。

    (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就是世界观,而人类对世界的看法就是价值观。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有对各种仁爱、善良和忠义等优秀观念进行展现,而这些所展现出来的价值观念,能够帮助学生善意地认识世界,能够仁爱他人,能够形成善良的品质。如诗句《游子吟》能够让学生对母爱的伟大进行感受;诗句《过零丁洋》能够让学生明白诗人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等等。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在识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识字,是小學低年级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若是能够对与汉字相关的传统文化进行多方面的了解,那么就能够对其汉字的识记能力进行提升。但是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都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也无法长时间地集中学习注意力。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让学生在文化渗透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可以以字形为着手点,对汉字的基本结构进行介绍。其次教师可以对象形字的形成进行讲述,以此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兴趣。

    就比如在《棉花姑娘》一课中,教师要对姑、娘、蚜、盼、治、啄、斑等七个生字进行讲解,要让学生认识并记忆这些生字。同时,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后,能够正确地写出雪、星等两个字。在此情况下,教师就可以以字形为着手点,对这些生字进行分析。如“蚜”字,从此字为虫字旁可以得知,其与虫类有关。其常组词为蚜虫,蚜虫是一种刺吸式口器的害虫,所以其右边为牙。蚜虫,是一种农业害虫,通常会吸食棉花、豆类、菜类等嫩芽上的汁液。从“蚜”字能够明白,要想棉花、豆类、菜类等植物生长得好,人们就必须消除这类植物上面的害虫。而从这也可以引申到人,人在成长过程中,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疾病,也会发生各种意外,要想健康成长,那么就必须治好疾病,克服困难。由此就能够对学生的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进行良好培养。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教育部对我国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编写工作进行了统一,而在统一之后,教材所采取的编排方式便是“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双线组元的方式。其中,主要对古诗文、专题栏目等进行了增加,使得课文能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反映下,深刻落实起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以《棉花姑娘》为例。此文章看起来似乎与中华传统文化不相干,但是其中有着乐于助人的思想内涵。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对课文进行讲解。而学生在阅读了“燕子说,‘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啄木鸟说,‘对不起,我只会捉树干里的害虫。青蛙说‘对不起,我只会捉田里的害虫”时,就会明白,不同的动物所拥有的能力不同,不同的人自然也会拥有不同的能力;更是能够明白对症下药的道理;在阅读了“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她咧开嘴笑啦”时,就会明白助人为乐的道理。从这些课文的阅读中,学生就能够对各种历史和文化进行认识和了解,从而能够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三)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有效进行文化熏陶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其更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因素。在此期间,展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能够加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感受。因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进传统文化时,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对学生展开文化熏陶。

    例如,教师在讲解了《棉花姑娘》一课后,就可以询问学生,一般是哪个季节栽种棉花?收成棉花的季节又是哪个季节?这些季节当中都有哪些节日?这些节日需要做些什么?针对这些问题,学生就会进行思考,并会在了解棉花之后,知道棉花栽种一般都是在春夏之交,也就是五月份左右;而收成季节则为秋天,也就是九月中旬到十一月。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在此节日人们会吃粽子,划龙舟。通过如此的方式,在加强学生对棉花的了解之余,能够强化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以及节日意义的了解,从而能够在增强学生知识掌握能力的情况下,实现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加强培养。

    (四)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良好的传统文化教学情境,能够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广阔的空间。学生在书香环境中对知识进行学习,也能够收获更好的学习效果。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以学校硬件设施的特点为依据,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传统文化阵地进行精心打造。如可以对“读书阁”“诗词长廊”等进行设立,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现代化信息设备,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与课文相关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课堂中,对与课程相关的音乐视频进行播放,让学生在对古国风韵进行充分感受时,对中华民族的精粹文化进行体会。而在课后,教师也可以开展实际探索活动,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到社会和大自然中,让学生在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时,加强对大自然的实践探索,从而提升其对课文知识和自然文化的了解。

    例如,教师在教学《棉花姑娘》时,就可以对良好的教学情境进行创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种植棉花和收棉花的视频进行播放,并在播放的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相应问题,如:是否和家人一起收过棉花?种植棉花时需要做点什么?什么东西会干扰到棉花的成长?棉花的种植在我国有着多久的历史?而后教师可以对与棉花相关的音乐进行播放。之后教师就可以正式引领学生阅读文章,并在对课文进行深入讲解后,对棉花的悠久历史进行介绍:大约在九世纪,摩尔人将棉花的种植方法传到了西班牙。十五世纪传入英国。十六世纪西班牙人进入墨西哥和尤卡坦半岛,发现当地植棉业已经很发达,岛工将彩色棉纺成土布,做成当地人的服装。中国则是在两千年以前,在广西、云南和新疆等地区采用棉纤维作纺织原料等等。在结束课程讲授之后,教师则可以带领学生去往种植棉花的田地,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棉花、棉花的成长过程、棉花成长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通过如此的方式,学生就能够深刻地了解到棉花的种植和收成,也能够明白棉花的发展历程,从而能够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下,也达到提升学生对文化历史的掌握目的。

    三、结语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的复兴等,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对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进行承担,并在课堂教学中,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渗透,以此让学生游弋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时,达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高效发扬。

    参考文献

    [1]王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黑河教育,2020(6).

    [2]劉伟.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语文课内外,2020(18).

    [3]涂超兰.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5).

    [4]陈敏锡.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科学咨询,2020(8).

    作者简介:高虹,女,1991年生,江苏昆山人,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