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成为快乐的事

    张映峰

    长期以来,考试是选拔人才的一种主要途径,与此相适应,有了各种各样的考试。

    自学生升入小学开始,每年有了雷打不动的四次考试——每学期期中和期末均有一次法定的考试。这些考试很多是同一学校平行班级之间或同一行政单位隶属学校的统考,考试的目的首先是检测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其次是通过复习让学生系统学习各科知识。

    另一种类型的考试,就是升学考试,这更是空前激烈,考试结果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上级部门也会把考试作为最主要的因素评价学样。对老师来说,其是非成败也全赖这样的考试来决定,考好了,任课老师就是学校的功臣;考砸了,任课老师就是学校的罪人。至于学生呢,升学考试的好坏,决定着自己的前途命运,尤其是高考,几乎决定着学生的人生道路。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学校毕业班又衍生出了月考这一名不见经传的考试形式,更把考试的激烈程度渲染得空前紧张。

    因此,社会上有了这样的说法,“最忙的是学生,最苦的是老师。”因此,我们的学生小小年级鼻梁上就架上了近视镜,背上了沉重的书包,以至于教育部门不得不对学生书包的重量予以限制,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自然不能改变学生负担过重的现状。这种以获取高分为唯一目标的做法虽使学生取得了较高的学习成绩,但学生的身体素质却明显下降,创新能力不高,学生变成了获取分数的机器。

    那么,直接导致学生负担过重的老师,他们的负担又是如何呢?

    教师从事的是实实在在的工作,许多事是耽搁不得的,例如,每天要备课、上课、改作业,还要解决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处,还要参加一些学校或社会的劳动,教学研讨(有的学校规定每学期听课若干课时,业务笔记每学期若干字,政治笔记每学期若干字),发表论文,参与课题研究、接待来访家长等。如果是寄宿制学校,学校每晚还要上晚自习。在教学压力空前大的今天,有的学校把学校的晚自习分解给各任课教师辅导,像上课一样。因此,上晚自习的学生休息时间到了九点、十点、十一点不等。而早晨的学习时间,各地也不一样,有些学校学生五点多就要起床,值班老师和有自习的老师也要五点多起床。

    教师并不是把这些事做好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可以说是教师之间永无期限的竞赛。每次考试过后,教师都会承受社会和学校的压力,社会的压力有来自上级教育部门的,也有来自家长的。学校的压力除了成绩低的教师可能会被学校罚去几十到上千元不等的罚款外,成绩低的教师可能还要面对考核结果靠后这个结果。这些都让教师背上沉重的负担。由此可见,中小学老师所面临的竞争和压力丝毫不比学生所面临的压力小。这一死结的症结所在,是同一学校或同一区域参加成绩评比的教师,无论他们都进行了怎样的努力,成绩无论有多么大的进步,也总会分出个三六九等。而且成绩靠后的老师无论付出了多少额外的劳动,仍免不了受批评的结局。这种情况周而复始,只要教师的教学生涯不结束,这种情况就不会结束。

    而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教学成绩的高低,也成了评定地方政府政绩的一项指标,因而,教学任务被层层分解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综上所述,教师和学生巨大压力的形成来自于社会、上级部门、学校内部等。那么,怎样解决这一困局,使师生身心健康发展呢?我认为,可以进行这样一些尝试。

    1.中小学各年级学生各科知识达到一个什么标准才算合格?教育部门应对各级各类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所达到的能力有明确要求,应当在某一阶段进行统一检测,只要达到规定要求就可认为学生合格地完成了这一学段的学习任务。还应考虑学生智力因素,同时也要考虑学生其他方面的原因,例如,学生是不是身体患病;学生中是否有人存在智力障碍;学生是不是完全厌学;是不是由于自身原因放弃学习或敷衍学习(教师曾做了大量教育工作)而最终学生学习成绩仍不达标。

    2.改革对教师的评价制度。规定每位教师所教学生成绩所达到的最低标准,达到最低标准就可以认定这位教师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任务。对教师的评价还应结合教师的其他方面,例如工作态度、工作纪律、师德师风、业务能力等方面。对这些方面的考核制定出操作性强的考核办法,尽量避免个人好恶对教师的不公正评价。

    3.不以学校、班级为单位组织考试,淡化考试结果,不按照学生成绩和教师教学成绩排名次。只对考试成绩不达标的学生根据情况采取适当方法予以补救。

    4.统一規定学生在校时间,严格执行,让学生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5.加强对学校工作的督导,师生的学习、生活、休息要常态化,不能因为任何所谓的临时性重要工作扰乱师生的正常生活和休息。

    总之,我认为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恶性竞争造成的。只要淡化或者减少这种竞争,学生负担过生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解决。

    作者通联:甘肃民乐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