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广播民生节目的发展路径探析

    王天立+++丛红波

    【摘 要】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使各个行业发生颠覆性的变革。广播的民生节目具有平民视角和贴近性、时效性的传播特点,众多广播媒体在黄金时段竞相播出。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民生节目出路何在?本文尝试从构建移动传播理念、塑造民生节目的参与感、与新媒体融合三个方面探讨广播民生类节目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媒体 广播民生节目 大数据 融合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一、构建移动传播理念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便捷正在让各个传统行业发生颠覆性的改变。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1月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手机成为第一上网终端,手机移动端的用户迅速增加到5.32亿,这个数字还未将春节期间微信用户的飞速扩张计算在内。

    对广播媒体来说,“移动”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移动着的收听群体。移动群体主要是坐在车里收听广播的人群。他们掌握着话语权,一般具有高收入、高学历和较强的购买力,是广播节目最有市场传播效果的群体,也是各家广播节目最为看重的市场;“移动”的另一个含义是用移动终端接收节目信息。受众可能是通过微博、微信跟进节目内容,也可能是通过节目网站、手机客户端、蜻蜓.fm、微电台等方式收听收看节目。

    移动改变生活,移动更在改变我们的传播理念。20世纪80年代,广东人民广播电台首开一小时大板块节目的先河。随后,广东电台珠江经济广播开播,大板块的经验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大板块广播节目的理念是在较长的节目时间内,将新闻性、教育性、娱乐性、服务性融为一体,通过主持人的串联播报,使听众既获得知识、信息,又得到艺术欣赏和娱乐。这种综合性的节目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和前提是听众会在收音机前专注地、长时间地收听同一节目。

    30多年过去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广播也已经蜕变成伴随性媒体,广播的大部分收听群体的状态是移动着的,甚至收听的终端也在移动中,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在最短时间内收听更多的资讯。就民生节目而言,节目的节奏要短平快、内容要更贴近受众需求、形式上要体现碎片化的趋势,才能避免被换台、关机的命运。当前,各地电台的民生节目作为广播媒体在黄金时段竞相打造的重点栏目,具有新闻实效性、亲民性的优势。因此,随时保持节目的新鲜感、高关注度,研究并遵循受众群体的变化,是广播民生节目成为收听市场上最具竞争优势的前提。

    二、塑造民生节目的参与感

    互联网思维及其引发的粉丝经济频频出现,成为广为流传的热词。互联网思维体现在传播行业,是一种以受众为出发点的思维。过去,民生节目的传播是线性的、单向的,记者采访回来后写稿、剪辑、录音,再经过编辑审稿等工作流程,主持人现场播报,受众被动接收信息;如今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消解、模糊了创作者、传播者以及受众的界限。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参与感是新媒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参与感增加了受众的主动性和体验性,将传播的维度由原来的单向传播扩展为双向甚至是发散性的多级传播。传播过程中,受众与主持人、节目嘉宾形成一个互动频繁、黏性较大的社交群。

    山东省烟台人民广播电台近年来打造的《民生热线》节目中听众可随时参与,节目现场即时反馈,形成一个解决听众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平台。通常,各部门民生政策信息的发布方式比较刻板,听起来有居高临下的感觉,其中也避免不了一些官话套话。《民生热线》节目在直播过程中通过热线电话、微博微信等方式,让听众与职能单位负责人展开现场双向交流。听众可以就遇到的难题进行咨询投诉,各部门的负责人则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受理群众诉求。节目交流感强、节奏明快,气氛民主、透明,被誉为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创新之举。

    参与感对广播民生节目的意义,不仅是节目形式上的改变,还对广播民生节目的内容品质产生深刻的影响,也是引导民众参政议政、建立良好互动机制、为政府决策提供舆情依据等方面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三、与新媒体融合,丰富传播内容

    无论我们愿意与否,新媒体已经登堂入室。面对新技术带来的传媒革命,传统媒体的立场不应该是对立,而应是融合,这才是生存之道。

    大数据分析的结果使整个传媒行业面临转型和变革。目前各媒介研究公司提供的广播收听市场调研报告中,获得的数据都是相对数据。比如广播收听率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区,在特定时间段(通常是15分钟)收听广播的人数占当地潜在听众的比例。”权衡精度与成本的关系,调查公司的样本量一般会选择300户(而且这个数字跟城市人口规模并无关系)。

    相比之下,大数据分析会做到什么程度?美剧《纸牌屋》的制作方Netflix(一家在线影片租赁提供商)将所有用户每天产生的高达3000多万个行为,包括收藏、推荐、评分、搜索甚至暂停都转化成代码,通过分析这些代码,使之成为内容生产的要素,精准的数据分析是《纸牌屋》风靡全球的幕后推手。或许很快,随着广播移动终端的投入使用,广播的大数据分析会精准地告诉我们,都是谁在收听某一时段的节目?他的日常消费习惯是什么?他希望我们的节目做怎样的改变?希望主持人有怎样的风格?这些都将为我们做好民生节目策划提供前瞻性的预估。

    当然,网络也有其弊端,传统媒体要善于甄别。新媒体提供的民生信息因为未经过专业加工,或多或少存在着琐碎、同质化、有待求证、掺杂噪音等问题。而广播的民生节目,应充分求证事件的真实性、辟除谣言、以调查文本的深度应对新媒体的传播速度,通过传递温暖体现人文关怀,这是广播民生节目的责任和使命。例如:在某地医院门诊部,护士在为患儿输血时,由于孩子血管较细,未能一次找准,家长与护士起了冲突。事件的照片和相关文字传到网上后,很多人指责护士不负责任,却对家长打人只字未提,这样的舆论从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医患矛盾的升级。广播记者介入后,对事情的前因后果进行了详细调查,对涉事双方进行了机会公平的采访,真相浮出水面,谣言不攻自破,从而避免了事件的进一步恶化。

    毋庸置疑,新媒体为广播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渠道的扩展,广播可能无处不在。但同时,广播将面临与其他传统媒体一样剧烈的同城竞争。新媒体可以提供大量的未经加工的粗糙的民生信息源,而广播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专业的素养,为受众提供有品质、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权威民生资讯。这样的内容才是广播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广播媒体的优势和特长所在。

    例如:2013年年底,烟台一位经常在城市路口指挥交通的智障残疾人文哥从家中出走未归。这一消息先是在微信朋友圈上小范围流传,文哥的家人随后找到烟台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寻人启事。于是,广播、电视、网站滚动发布寻人公告,征集寻人线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同步滚动播出,在传统媒体的带动下,文哥走失的消息在QQ群、微信、微博上形成了传播的高峰,转发几十万次。随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对此事也进行了报道。如今,通过百度搜索“寻找文哥”,相关结果一度达到182万条。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交融合作,带动引导着很多普通市民自发地加入到义务寻人的行列,大家共同谱写了一曲全城寻人的大爱乐章。试想,如果没有新媒体的介入,“寻找文哥”可能只是一个寻人启事;如果没有传统媒体的精心制作、大范围播出,“寻找文哥”事件可能没有这样震撼人心的力量——大家追寻的,已经不单单是文哥这个人,而是对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关切的呼唤,这也充分体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产生巨大传播效应的同时,还能够引领舆论朝着积极、和谐的方向发展,为社会的稳定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人民广播电台)

    (本文编辑:肖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