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轮状病毒感染及防治

    路燕

    摘要:从病原、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防制等方面对禽轮状病毒感染进行了阐述,供参考。

    关键词:禽轮状病毒;感染;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2-0018-02

    轮状病毒(Rotavirus)与多种哺乳动物和人的腹泻有关。1973年由澳大利亚科学家Bishop首次发现轮状病毒。美国学者1977年首次报道了在火鸡的水样粪便和肠内容物中发现与轮状病毒形态极为相似的病毒颗粒,随后英国、日本、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均先后报道轮状病毒感染家禽。我国学者用电泳、电镜及琼脂扩散试验从患腹泻的雏鸡肠内容物和粪便中发现了鸡轮状病毒。因此,禽轮状病毒在腹泻中的地位和致病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 病原

    轮状病毒在分类学上属于呼肠孤病毒,病毒粒子呈圆形,有双层衣壳,直径约为70nm,壳粒的排列呈立体对称,但有时会出现无感染性或感染性弱的单层衣壳颗粒,似环状病毒,直径约10nm。轮状病毒的基因组为双股RNA,由11个片段组成。该病毒分为A、B、C、D和E群,其中A群病毒为典型轮状病毒,B~E群病毒为非典型轮状病毒,根据血清学试验,禽轮状病毒与哺乳动物轮状病毒有抗原相关性,迄今已被鉴定的禽轮状病毒有A和D群。根据病毒型抗原不同,禽轮状病毒又有多个血清型。

    禽轮状病毒的分离最常采用细胞培养法,敏感细胞如鸡肾细胞、鸡胚肝原代细胞和MA104细胞等。初次分离时一般不产生细胞病变,但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细胞病变明显。用情侣鹦鹉轮状病毒,接种6~8日龄鸡胚,接种后4~6d引起鸡胚死亡。该病毒可凝集红细胞,特别是人O型红细胞和豚鼠红细胞,并可被特异性血清抗体所抑制。

    该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经粪便大量外排的病毒可存活数月之久。火鸡轮状病毒对氯仿、乙醚和酸处理稳定,56 ℃加热30 min,感染力下降为原来的1/100。能减轻病毒污染的消毒剂有甲醛、乙醇、六氯酚和二氯苯氧氯酚等。

    2 流行病学

    鸡、火鸡、雉鸡、鸭、珍珠鸡、鸽、鹌鹑和情侣鹦鹉可自然感染轮状病毒,且以6周龄以下的禽类较易感。野外调查表明,肉仔鸡和火鸡可同时感染或相继感染不同电泳型的轮状病毒。大多数轮状病毒可经粪便排出,所以,禽与禽直接或间接接触容易发生水平传播,垂直传播还未得到证实。

    禽轮状病毒感染的发病率很高,死亡率很低,一般在4%~7%左右,但此病出现的腹泻可影响雏禽的生长发育,而死亡率高低与诱因有关。

    3 临诊症状

    人工感染火鸡和母鸡的潜伏期分别是2~5d和4~9d。症状温和者并无死亡发生。感染后2~7d粪便中均可检测到病毒。在自然条件下,禽轮状病毒感染的主要症状为腹泻,有时可伴有其他症状,这与易感禽的种类、年龄、病毒的毒力差异以及其他因素和环境应激等有关,因此禽轮状病毒感染的症状呈多样化。鸡可致水样腹泻、脱水、泄殖腔炎症及啄肛而致贫血,精神不振,体重减轻,死亡率不一。肉鸡可见亚临诊感染,也可见严重腹泻和伴有脱水,生长发育缓慢及持续升高的死亡。

    4 病理变化

    剖检最常见的病变是小肠内有大量的液体和气体,脱水、肛门发炎,由啄肛流血而致贫血,肌胃内常有垫料,爪部污染粪便而致炎症和结痂。病鸡的小肠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是绒毛出血、增厚、融合、腺窝扩张及单核巨噬细胞增生。

    5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很难做出诊断,确诊必须通过实验室检查,并与引起腹泻的其他疫病进行鉴别诊断。实验室诊断本病的经典方法是直接用电镜观察粪便肠内容物中的病毒粒子。

    用细胞培养分离病毒,仅适用于A群轮状病毒。接种物需要用胰酶处理。通常初代培养物无CPE,需用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检测病毒。由于禽普遍存在本病毒抗体,故血清学诊断意义不大。

    6 防治措施

    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病鸡可对症治疗,如给予复方氯化钠饮水补液以防机体脱水,食欲下降者可饮葡萄糖-甘氨酸电解质溶液,促进疾病的恢复。主要预防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通风换气,提高舍内温度,勤换垫草,并加强禽舍和环境消毒,防止家禽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