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楠园的文化艺术特色浅析

    张翠芝 陈坚

    

    

    【摘要】云南省安宁市的楠园,是古建筑、古园林专家陈从周老先生按苏州私家园林风格独自设计“小而精”的杰作,不仅体现了陈教授造园之“法”,更是我国古典园林理论的具体体现。从建筑、山、水、植物这四要素,结合审美实例,浅谈楠园的文化艺术特色。

    【关键词】楠园;文化;园林要素;艺术特色

    1、背景

    云南安宁楠园,位于云南昆明市西南32公里的安宁县百花山公园内,是国内严格按照古典造园法则营造的古典园林。整座园林的立意构思、总体设计及山水造景均由陈从周主持设计,于1989年秋始建,1991年底竣工。因园中建筑物之梁柱等构件、装修、匾对及家具全部采用云南当地出产的上等楠木,又植楠为林,故称“楠园”。落成之后,曾有诗云:新筑楠园水石奇,此身疑到习家池“。长曲槛徜徉转,幽径叠岩顾盼宣。高树摇凉鲜欲滴,活泉涵影鸟争窥。何须访戴山阴道,轩阁恰心未觉疲。”楠园的建成,使得苏州园林的精华再现于西南边陲的高原上,为云南的风景名胜添加了迷人的一笔,并业已成为高原旅游观光的新景点。陈从周尝引以自夸,喻此举为“文成公主下西藏”。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系统,元素众多,它的建构分为两大序列——物质性和精神性序列,而这两大序列中又有一系列的建构要素。陈从周先生说:“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件综合性艺术品”…。这得到学术界的认同。

    本文从建筑、山、水、植物这四物质性建构序列要素,结合审美实例,论析楠同之美。楠园虽小,却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苏州园林的精巧雅致。其大大小小分为7或8个院落,建筑位置、形体疏密有致、不相雷同,造型与组合求其轻巧玲珑,布置方式以山池为中心,因地制宜、灵活变化。园林多处所建亭、轩、馆、楼阁等,亦表现出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并请百岁老人苏局仙、昆曲泰斗俞振飞和名人顾廷龙等为厅、阁、亭、廊题额:“春苏轩”、“春廊”、“楠亭”、“通宜”、“春花秋月馆”、“小山湖水馆”、“安宁阁”、“春润亭”、“怡心居”等。图l所示为安宁楠平面图。

    2、山

    2.1石

    在古典园林中,石是园之“骨”,也是山之“骨”。不但是山的组成部分,也是山的表征,山的象征物。一片石也有可能就是一座山峰。陈从周先生在《说同》写到:“石清得阴柔之妙,石顽得阳刚之健,浑朴之石,其状在拙;奇突之峰,其态在变,而丑石在诸品中尤为难得”…。楠园湖中立一巨石,称“音谷”,王维诗“清泉石上山流”之意境,奇在造型异、色彩花纹丰富,妙在是自然天成,独石即成景。

    2.2假山

    楠园的假山和东吴小筑的假山相似,不过这个假山下面是个山洞。在东吴小筑里假山上面是个亭子,而这个假山上面没有亭子,这里有一个折桥和南京瞻园里的桥类似。陈从周先生《说园》中写道:“假假真真,真真假假。《红楼梦》大观园假中有真,真中有假,是虚构,既有作者见之实物,又掺有作者之虚构。其所以迷惑读者正在如此。故假山如真方妙,真山以假便奇……”…。假山的堆叠既是技术,更是艺术,它不仅仅是把石块罗列堆叠形成假山,而且讲究审美情趣、审美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重峦叠嶂”一词,写出了楠园假山在玲珑小巧的园林中,从平地突兀而起,层层叠卺的景象,设计师遵循概括、提炼的原则,借助造石的技法表现峰峦、绝壁、山洞、山涧等山峦形态,力求表现自然山峦的神态和意蕴。假山堆叠的不琐碎,富于变化而又浑然一体,雄伟中有秀润之气,峭拔之致。不仅山、石可独自成景,在粉墙上镶嵌山石也体现了楠园造园艺术的一大特色。“峭壁山者,靠壁理也。籍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理者相石皴纹,仿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圆窗,宛然镜游也”。在粉墙中嵌理壁岩的做法,是将山石嵌于墙中,犹如浮雕,或稍离墙面,配以植物,远观犹如粉墙为纸的中国水墨山水画。山石的纹理、轮廓、造型、色彩、意韵在环境中起粉墙上镶嵌山石到点睛作用,艺术效果极佳。

    3、水

    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园内水随山转,山因水活。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淼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人们或观赏山水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或观赏水中怡然自得的游鱼,或观赏水中莲,或观赏水中皎洁的明月……池中有自然的肌头、矾口,以表现经人工美化的自然。正因为如此,园林一定要省池引水。楠园采用古代园林理水之法:

    掩:以春花秋月馆和春廊、假山,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水犹似自其下流出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角印象。

    隔:楠园中或架曲折石板小桥,或隔水净廊可渡,或涉水点上汀步。增添了空间层次和景深,使水面有幽深感。

    破:楠园中心景池,乱石为岸,怪石纵横,并植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令人觉得有深邃山野风致。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水景出口的处理很合理。仿佛让人看不到尽头,给人们一定的遐想空间。

    4、植物

    4.1植物的选择

    在楠园里我们看到了桂花、玉兰、海棠、樱花、红枫、云南黄素馨、毛叶杜鹃、南天竹、芭蕉、柳树、紫薇、叶子花、蜡梅、山茶、苏铁、五针松、罗汉竹、鹅掌柴等。每种植物都有着相应的寓意。如玉兰在园林中常与海棠、牡丹、桂花想配置,形成“玉棠富贵”的吉祥意境。在楠园里玉兰采用的种植方式是孤植,一般在园林建筑周围会种植树形优美、寓意好、生长良好的植物作为庭院孤赏树种。由于芭蕉叶大,尽可蕉窗听雨,聆听天籁。计成形容“夜雨芭蕉,似杂鲛人之泣声”。粉红色的樱花,冬季开放可谓万绿丛中一点红。假山上的光叶子花也是如此,桃红色的花攀爬在看是花无生机的加上上的,为假山增添了一丝活力。

    细品楠园的植物,你会发现,均为土生土长, 陈从周先生在说园中讲:“我总觉得一个地方的园林应该有那个地方的植物特色,并且土生土长的树木存活率大,成长得快。它与植物园有别,是以观赏为主而非以种多斗奇”…。他认为植本土植物,成活率高,成长得快,几年可茂然成林。楠园内外,植竹颇多,这正是陈先生的匠心独运之处。陈先生说,表面看竹子四季如一,其实变化多端,春夏秋冬,其竹杆颜色不同,落叶多少各异,生长速度相差,竹子是最能反映四季不同的。植物对园林山石景观起衬托作用,又往往和园主追求的精神境界有关。陈从周先生在《说园》中讲:“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且要具有画意。窗外花墙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书三五,幽篁一丛,乃模拟枯树竹石木图,意思是说植物的种植要能“人画”。

    4.2植物选择标准

    楠园对花木的选择标准,一讲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枝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树叶的形状,都追求自然优美;二讲色美,树叶、树干、花都要求有各种自然的色彩美,如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等;三讲味香,要求自然淡雅和清幽。尽管现在有些植物的造型不是很美,但是从配置上看,还是挺有古典园林的韵味。

    5、建筑

    5.1春花秋月馆

    春花秋月馆是位于园中院落的水阁建筑,也是楠同主要的建筑。春花秋月馆馆前有较宽敞的月台。所谓“厅前平台,可以望月。”如果从池塘对面的长廊远眺,可见池中倒影,波光滟潋,实中见虚,恍如琼宫玉宇。春花秋月馆屋身的正面与后面两面开敞,两侧是墙体,屋顶歇山卷棚式,即由前后向的两个大屋面和左右向的两个小屋面所组成,两个坡面相交处形成弧形曲面,没有明显屋脊,其线形表现出柔和秀婉、轻快流畅的艺术风格美。屋顶的反宇翼角,简洁轻灵,更是中国古典建筑结构形式的重要审美特色。

    5.2廊

    曲廊是园林中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曲径。计成在《园冶》一书中重点强调。他一说:“房廊蜿蜒”;二说,“廊者……宜曲、宜长则胜”;三说。“廊基……蹑山腰,落水面,任高低睦折,自然断续蜿蜒。园林中不可斯一断境界。”这是对江南园林的理论概括,也是为中国古典游廊建筑提出的美学准则。楠园春廊与网师圃射鸭廊形制相似。这条水廊依墙而建,与假山隔湖相望,既有左转右折之曲,又有高低起伏之曲,而且二者有和谐的结合。廊的前部起伏平缓自然,后段则有明显的幅度。成公绥《隶书体》:“轻拂徐振,缓按急挑。挽横引纵,左牵右绕。长波郁拂,微势飘渺……俯而察之,漂若清风厉水。”用来赞颂春廊,是十分合适的。春廊中部拐角出建一厅名日楠亭。廊与亭这两种游览性建筑相互衔接,互为补充,供人游行和休息。

    5.3亭

    这个园子和东吴小筑有点相似。东吴小筑、安宁楠园、网师园体现出八十年代中国园林的一个样本。也就是以山、水为中心,周边围绕着的是建筑。一般是堂式建筑或厅式建筑,厅堂是接待用的。旁边有一个亭子,也就是上图中的这个亭子,这个亭子有点像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是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和两边的廊联系比较紧密,但这个亭子和廊离了一点点,亭子在前面而廊在后面,从正面看两者还是结合在一起。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园内的走廊,看似平坦,其实起伏,各扇窗子,其型各异,无一雷同。

    因考虑楠园并非古代文人私家园林,需为游赏者考虑一相对独立的休憩娱乐区域。陈从周特于池南长廊侧壁之外专辟一狭长区域,靠廊一侧栽花点石,由廊侧粉墙所开花窗,可为园内之借景;另--侧,则仿江南小巷建一列古建筑,并以廊子相连,以作小卖、茶室、客房、饮食之用,俗称安宁一条街。这种将游赏区与服务区严格区分的做法,既保证了古典艺术的完整性,又为游赏者提供了方便,确为古今结合的创举。体现陈从周“古今结合,古为今用,亦势所必然”的创新精神。这条街的建筑外观与整个园子形成了统一的风格。

    5.4铺装

    铺装、材料园路随地形和景物而曲折起伏,若隐若现,用光面混凝土砖与深色水刷石或细密条纹砖相间铺地,用圆形水刷石与卵石拼砌铺地;丰富景观,延长游览路线,增加层次景深,活跃空间气氛;遇水。路转化为桥,与水面似分非分、空间似隔非隔。自然式的小路用大小均匀的卵石铺地,别具特色。建筑和廊的地面铺装是用混泥土砖块,大小均匀,与周围的环境很和谐。台阶是用大条石拼接而成,衔接的很好。

    6、结论

    楠园布局应用了江南文人园林中常见的以水池为中心的格局,只是因基地条件所限,厅堂轩阁均基本朝西。建筑物隔水与假山峰石相对顾盼,主要景点绕池而设。整个区域之中,南边为滨水长廊凌波而渡,廊之中段有楠亭扑水而立,东端有三间小轩一随宜轩,轩北为园内主厅鸳鸯厅,厅坐东朝西,隔水与花厅春苏轩遥遥相望。水池东岸是逶迕曲折的大假山,山上有小径可游,其下有玲珑曲洞与三曲平桥相接。据山之一隅,有春涧亭,亭下有小溪涓涓出之。“安宁的楠园,则是平地起家,独自设计的,是我的园林理论的具体体现。”楠园,是陈从周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理论毕生研究心得的物化,是他造园理论的最完美实践。

    楠园是一个集景式的园林,把其它园里好的要素结合在一起,左边有一个亭子叫做东风亭,这是主题园的一个布局方式。在外围环境还有一个小亭属于功能性的建筑,是一些居家现在是商品旅游的一些内容。我们可以从边缘的窗子看到两个庭院的渗透。东吴小筑、安宁楠园的布局方式和艺术特色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里面的建筑和现在的功能需求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前是私家园林,而现在开放以后不知道怎么用,我们看到的成为老年活动中心。包括苏州园林里的建筑,从园子开放以后很多建筑就被锁了,因为它的功能和现在社会的需求发生了一些变化。现在的设计是要将古代的艺术形式和现在的生活融合在一块。如何将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与现代的环境相融合,成为了一个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深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2]顾建安,陈从周教授与安宁楠园[J].边疆文学,2010(10)

    [3]园庭信步.曹林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