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口语交际中思维导图应用有效性策略探究

    【摘要】思维导图是20世纪英国首次提出的概念,是通过形象化的思维路径等方式,帮助人们梳理自身知识点,并理清其中内在关系。20世纪80年代,关于思维导图的理论开始传入中国,人们随之开启了对思维导图的研究,其中在语文、数学教学上的研究尤为突出。但是其研究大部分集中在教学或复习上,对于单纯某一小方面的关于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研究较少。本文笔者结合在《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实践结论、经验等研究中的内容,就思维导图在小学生的口语交际中如何有效运用,作一概述。

    【关键词】小学;思维导图;口语交际;有效应用

    一、思维导图模式简述

    思维导图从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我国关于思维导图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发芽,一时间所有的理论、教学等全部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予以表达。其实,我国自古代就有关于思维导图的论述和应用,如图形解析、表格理论即是最初雏形。在古代对当地百姓的人口统计等,进行图形上的概括,并将影响人口的原因进行标注显示,即是思维导图的理念,只是没有形成相关的理论概述。思维导图的模式,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将所有相关因素(条件、元素)全部列入图形之中,用关键词进行表述,通过其中的内在逻辑关系,汇总成为相互之间有关联、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架构,最终通过形象的图形表达,使人能够一目了然其内在关系。可以说,思维导图就是将事物相关思维拓展发散后,通过内在逻辑,用条目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思維导图在小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应用探究

    思维导图在各种教学中的研究已经不少,百度搜索思维导图词条达上百条之多,其中应用在语文上的研究也有很多,但在单纯的小学生的口语交际中的研究并不多见。结合课题研究,本文笔者就思维导图在小学生口语交际中的有效应用作了条理性概括,大致可分为精准构思思维导图、精准绘制思维导图、精准生成思维导图、强化思维导图与口语交际融合应用等四个部分。

    (一)精准构思思维导图

    在小学生口语交际过程中的精准构思思维导图,主要指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想要表达的内容和观点,也就是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框架。在小学生口语交际中,想要表达的观点主导着小学生交际的主要方向。如两个学生交流的是奥特曼的动画,但不时说出熊大熊二的内容,那么小学生的口语交际就会显得毫无章法。因此,在教授学生口语交际中使用思维导图时,要首先明确自己想要表达、交际的内容,并以此为主要观点,精准构思本次交际的思维导图。

    如,笔者在一次小学生的口语交际中,明确了口语交际主题是印象最深的一次“踏春”活动,那么学生构思的思维导图就要围绕着自己某一次踏春活动,在这次踏春活动中有什么值得相互交流的地方,比如活动前的计划、活动中有什么难忘的事件、活动过程中有什么印象深刻的认识,等等。以想要表达的这次踏春活动为主题,精准构思了整个的思维导图,那么在交流中就不会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交流也就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相互之间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深度体现小学生口语交际的重要意义。

    (二)精准绘制思维导图

    在小学生口语交际的准备过程中,精准绘制思维导图就是在明确的口语交际主题下,将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进行条理化、逻辑化的分析和梳理,使自己交际的内容能够前后连贯,不至于因为跳跃过大而使小学生的口语交际显得“生硬”“尴尬”。比如前文所提的一次“踏春”活动,几个小学生在一起交流时,一个学生刚说出自己的准备过程,都准备了风筝、跑鞋等,而另一个学生直接一句“我们去参观了烈士陵园”,虽然都是踏春活动,但却显得“前言不搭后语”,其实另一个学生也可以说自己的准备过程,比如“我们是准备温习了一些本地的红色历史,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的口语交际会存在一些跳跃的过程,口语交际不是单个人形成的书面作文,口语交际的跳跃性相对较大,这是正常的表现,也是口语交际的魅力所在。因此在小学生口语交际思维导图精准绘制过程中,将自身所要表达的主题进行条理化、逻辑化的分析梳理后,还要能够自己分清其中的内在联系,在口语交际过程中灵活使用,不要生硬地出现“你说过程中的趣事,我过程中没有趣事也必须编造”,那样反而显得不够真实。

    (三)精准生成思维导图

    精准生成思维导图是小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的最重要阶段,是形成的关键。可以说前文精准构思思维导图只是大脑中形成的大概,精准绘制思维导图只是将大脑中形成的口语交际内容进行细化,分为几个模块,但并不能使用,而只有生成了小学生口语交际的思维导图,才具备了真正有效运用到小学生口语交际的基本条件。为此,要教授学生在前面精准构思、精准绘制思维导图的基础上,精准生成思维导图。所谓精准生成,就是将确定的口语交际主题作为思维导图的总起,也就是树干型思维导图的主干,这些基本可以完全写到思维导图上。其次是思维导图的分叉部分,还以前文的踏春活动为例,其可分为活动计划、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后的感想等,这些作为树干型思维导图的几个大的分叉,可以作总结性的语言表述在分叉上;最后是枝叶,枝叶是小学生口语交际的主要内容,每个学生不尽相同,每个学生想要表达的重点也会各有侧重,其想要表达的内容也会在不同的枝干上有所体现。但口语交际主要是用“嘴”说出来,其内容无法完全展示在思维导图上,思维导图的作用既是表示整个口语交际的内容和主题,同时还提醒学生自己应该表达出的重点内容。因此,在精准生成树干型思维导图时,枝叶是想要表达的某个观点,比如在踏春活动过程中的某个感想,就是一根枝条,其中需要组织的话语,可以用一些关键词作为树叶画到思维导图上,这样就最终生成了一次小学生口语交际比较精准完整的思维导图。

    (四)强化思维导图与口语交际融合应用

    在生成小学生口语交际思维导图后,如何应用成为最后的关键。口语交际的最终表现是“交际”,而不是“交卷子”,那么思维导图中的内容如何有效转化为“口语”来进行交际?其实在生成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思维导图已经有效帮助了学生。比如,口语交际注重的是交际,而不是个人独讲,在以前都是学生思考好、背诵完后一次性说下来,缺少了交际。而思维导图构思和绘制过程中,让学生将自己的内容转化成了形象的图片,交流起来自然达到“绘声绘色”。又如,口语交际主要是互动,在构思和生成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有效过滤掉不必要的信息,使自己的交际显得张弛有度、条理清晰、逻辑分明。再如,小学阶段口语交际较为难处理的一点,要求真实地就某一个主题进行交流,而不是拿着稿子演讲,但对小学生来说思维会自发发散,而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自己形成能够串联起来的“长串”。最后,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即兴发挥,从而在脑海中形成思维导图,将之与口语交际有效融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的有效的教学策略,不仅在各学科的教授、讲课、复习环节有着重要应用,其在小学生口语交际中同样有着较好的实践应用效果。作为一门以理清条理、分析逻辑、进而拓展思维的方法,通过其内在联系将整个事物进行有机串联、整合,使整个事件以形象化的方式展现,对口语交际尤其是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本文通过此次《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实践研究,对思维导图与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进行了一定阐述,相信还有更多的细节、环节需要完善健全,相信在本课题最终研究报告中,会得出更完善、科学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陈婷.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研究,2015(1).

    [2]赖勤.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初探[J].师道教研,2017(2).

    [3]刘荣华.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课型及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8(11).

    [4]高斯涛,陈容撰.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综述[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11).

    作者简介:林丽英,女,1978年生,福建莆田认,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