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的实践探究

    张华建

    高中语文阅读和写作都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都有所帮助。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飞跃,因此语文教师要深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阅读能够引导学生接受信息和吸收养分,疏导学生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和积累,从而写作才能把吸收的养分进行输出。本文从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进行入手,把阅读与写作进行渗透教学,摸索出以讀促写的教学方式和思路。

    一、以读促写的作用与意义分析

    写作是阅读的积累和整合,学生从阅读过程中,增加自身的知识和素材,才能更好地进行写作。以读促写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和积累到一定的素材和材料,并对教学方式和结构写作的学习,为学生写作提供更多的创作空间和机会。因此,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积累,对于提高写作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多角度的阅读素材和资源,把阅读与写作进行融合教学,更好地建立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获取更多的体验和感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质量。

    二、以读促写的实际应用及方法措施

    1.选取适合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

    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阅读材料是学生进行模仿最好的对象。写作的前提是需要理解话题的内容,并围绕话题进行深入理解以及补充说明,从阅读过渡到仿写,这也是写作的过程。

    (1)仿语言。语言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其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因素,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就是让学生进行美文美句的运用,过于关注言语组织形式,锁定要求学生对这些美句进行背诵。但是这样的效果是不理想,因为学生根本不理解美文美句的深层含义,只是机械化地进行背诵,在运用过程中也就是照搬照抄,导致语文写作意义的缺失。仿写是需要学生掌握写作的主线和规律,从而更好地运用类似的言语或形式进行组织写作,实现语言的再次生成和升级。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一文的时候,文中很多句子和用词都为人们所称赞,把荷花的神态描绘出栩栩如生的画面,把情景交融的整体布局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文中第六段有这么一段“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树缝里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一段把荷花的特色分别用拟人、比喻、叠词等手法进行描写,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课本教材作为主导,让学生选取任何一个景色进行仿写。通过让学生累积一些好词好句和表达手法,既可以为写作增添色彩,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和阅读水平。

    (2)仿题材。仿写题材不是说模仿阅读材料的题材,而是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和阅读材料,加强学生发现和运用题材的能力,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模仿题材更是为了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善于挖掘和观察,从而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更好地引发学生的共鸣,找到更好的角度进行写作。很多时候学生觉得写作文很难,其实并不是难,只是他们没有找好写作的角度和材料,从而限制了自身的思维创作。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必修一《江南的冬景》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把文章中的景色进行播放,把江南冬景的美丽景色进行展示,让学生对江南冬景有更加深刻的记忆。特别是对于江南冬景特有的景象进行重点说教,把落叶、冬夜、河流、冬雪等景色进行突出,加强学生对江南冬景的印象和体会。随后,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家乡的特色进行“回忆故乡之美”话题写作,让学生真正做到以读促写。在深化情感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利用语言进行写作和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感,让写作教学更具人情味。

    2.培养对阅读材料的扩写,促进学生的想象创作

    阅读与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语文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写作也能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或常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一些适合学生扩写的材料,或者是对文章中某一情节进行扩写。扩写既可以增加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一些文章中会出现一些省略符号,这些文章都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该内容进行扩写;还有诗歌和古文也是很好的扩写素材,因为诗歌和古文是浓缩的精华,通过扩写能够加深学生对古代写作的了解和兴趣,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把文章进行扩写和丰富,从而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内涵。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时候,文中有一个情节是提及贝尔曼画常春藤叶,可是文中并没有过多地细写,语文教师这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扩写。通过学生的想象和创作,让学生感受一下当时的环境和心理活动,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教师不需要限制学生想象的角度和内容,让学生自由发挥,以读写结合的方式推动以读促写的进度和效率。又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渔父》的时候,这是一篇文言文教材,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体现出屈原不随波逐流的性格特点和伟大形象。文章中采用了对比的手法,突显出屈原和渔父之间的截然不同,可是他们的对话中都含有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观点。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样的情境,以现代文的形式,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想和看法,从而进行扩写的训练。利用阅读的想象和可能性,打开了学生写作的大门,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写作的提升和训练。

    3.扩大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吸收,提升学生的写作思维模式

    写作要求学生拥有一定的写作素材积累,让学生增加素材的主要途径是扩大阅读面和生活阅历,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开展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活动,更好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当前时事热点、社会时政等与生活相关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并且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此同时,语文教师需要适当的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选择阅读材料,增加学生更多的可能性,例如让学生写读后感、读物摘要、总结简写等等。以阅读为基础的内容吸收,并进行自身的内化,再实现重新语言组织及创新,有效地加快了以读促写的节奏和效率。又或者可以组织一些类似读书报告会的活动,让学生以阅读的形式进行分享,分享交流过程中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立思考和总结讨论的氛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这些对于写作都是很有帮助的。

    总的来说,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写作的基础,更是学生打开写作大门的钥匙,以阅读促进写作的方式,让学生对写作更为感兴趣。学生对阅读文章进行学习,无论是形式上、结构上还是语言组织上,都是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进行分析思考,实现语文词汇和表现手法的累积,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运用,实现以读促写的良好的循环局面。相信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的基础上,更加自然地过渡到写作的阶段和过程,从而写出更多优秀的文章作品。

    作者通联:江苏苏州市吴江汾湖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