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童话教学

    郑大龙

    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部分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教学内容中占据着一定的比重。童话故事是一种深受小学生喜爱的文学体裁,故事的内容具有幻想性、创造性的特征。小学语文教师要从朗读童话、讲演结合、有感而发、拓展阅读等四个方面,开展童话教学活动。

    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故事多采用拟人、夸张等写作手法来对故事情节进行表述,因此受到广大小学生的喜爱。小学语文童话课堂教学中,教师灵活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充分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提升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培养了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激发了小学生思维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效提升教学效益。

    一、小学童话教学的教学价值

    童话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编排顺序主要集中小学一到四年级,同时所占篇目数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可以看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重要应用价值:其一,“兴趣是孩子学习最好的老师”。童话反复的故事情节、悬念式的文章结构,符合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同时童话优美的口语化语言、通俗明快的语言风格也符合小学生的年龄认知,因此小學生对童话的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其二,兴趣可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当小学生对童话学习产生了兴趣之后,在教师的引领下,可以通过阅读自己去体会童话中的情节和优美的语言,让学生不仅能通过童话曲折的情节,还可以通过童话优美的语言,对童话这种文体产生一定的感知,从而将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动力;其三,当小学生对童话产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具备学习的动力之后,经过小学语文教师的正确指导,在教师灵活的教学方法带动下,可以将其转化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小学童话教学的现状

    目前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由于部分老师的教育理念没有及时更新,以及教学方法陈旧,导致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其一,教师只注重讲授的过程,没有从教学目的出发,导致课堂教学气氛非常热烈,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高涨,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所能记住的知识很少,更没有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其二,由于部分教师教育理念落后,没有将“育人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导致在教学中小学生的文化学习与思想意识的提升相脱节,未能将童话中的积极向上、开朗乐观等精神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其三,部分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未能灵活运用多媒体、课堂小游戏、小组讨论等形式灵活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无法成功吸引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小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从而课堂教学效益低下。

    三、小学童话教学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具有形式多样、方法多变的特征,小学语文教师在童话故事课堂教学中,应遵循童话故事教学本身的特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小学生充分感受到童话的魅力,从而将童话教学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1.朗读童话,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要注重小学生情感体验,以形成良好的语感。”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童话故事不仅有动人的情节,优美的语言,更是拥有众多生动、活泼、有趣的人物形象。小学生因年纪因素,对外界有着天生的好奇心,同时模仿能力极强,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模仿能力,在小学语文童话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进行示范朗读,同时讲解朗读的方法及技巧,在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感知;然后,教师让学生以分组朗读的形式,在朗读中感受童话语言的优美,以及童话常用的反复节奏;最后用教师领读、师生齐读的形式,吸引小学生对童话的阅读兴趣。

    比如,苏教版小一上《北风和小鱼》童话故事,所讲的内容是西北风在呼呼地刮着,而梧桐树、青草、小鸟、小河都害怕了,只剩下水中的鱼儿没有屈服,一直在与北风抗争到底,最终战胜了狂暴的北风的故事。由于小学生年纪尚小,所认识的字词量偏少,无法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先对朗读方法及技巧进行示范,在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示范中,小学生既可以理解课文内容,又对北风的嚣张和小鱼的勇敢有充分的认识;然后,当小学生掌握了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熟悉了教学内容以后,指导学生如何把对童话的感受在朗读中表现出来,再对学生采取分组朗读的形式,从而把课文情景融入到朗读中去;最后以师生齐读的形式,对所学内容进行再次巩固。这样的教学形式小学生既掌握了课文的教学内容和生字词,达到了教学目的,又培养了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讲演结合,培养小学生的表达能力

    小学童话在语言表达方面生动有趣,同时语言具有文字优美的特征,在内容表达方面浅显易懂,情节结构曲折动人,小学生非常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这些有利条件都有利于教师培养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童话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采取讲演结合的形式,即在理解课文所蕴涵的道理的基础上,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来培养小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可以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又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比如,苏教版小二上《狼和小羊》讲述的是狼和小羊同时到一条小溪边去喝水,而老狼一直在寻找各种不同的借口,想方设法要吃掉小羊的故事。这篇课文语言生动活泼,情节生动有趣,人物形象突出,是一篇适合讲演结合以培养小学生表达能力的童话课文。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童话教学活动中,首先,要在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前,指导学生揣摩狼和小羊两个角色的性格特点,这样小学生在角色表演的过程中,才能对所演角色的心理动态有着更好地把握,从而明白课文内容所要表达的真正涵义;然后,再让学生分别以老狼和小羊的角色朗读课文,在朗读结束以后,教师就可以让小学生们分组讨论问题:“老狼和小羊各自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老狼为什么要吃小羊?”“小羊是怎么样解决问题的?”“在朗读过程中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小学生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将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及内涵;最后,再安排小学生分别扮演老狼和小羊的角色,进行课本情景剧表演,从而让学生再次理解文章的教学内容及思想内涵。这样讲演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达成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目标。

    3.有感而发,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童话故事具有内容想象丰富、语言丰富多彩的特征,小学生在童话阅读过程中会有通过改编、续编故事,从而改变故事结局的强烈愿望,这种现象表明小学生对童话写作有极大的兴趣和潜力。教师在写作课堂教学中,可以因势利导,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生写作童话故事进行写作能力培养:其一是读后感的形式;其二是以续写的形式;其三是改编或创作的形式。教师在小学生尝试童话写作时,对其所写的内容应不加限制,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而在写作技巧方面应给予一定的指导,确保小学生的童话写作能顺利进行。

    比如,苏教版小四上《九色鹿》讲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的调达,而调达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的诱惑中,调达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的故事。小学教师在指导小学生童话写作中,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厘清童话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从而对课文的内容、情节充分了解;其次,让小学生写课文的读后感,以此来查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然后可以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以续写故事结局的方式让学生再写一段結尾,以此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再以改编或创作的形式,让学生在不变动故事中的人物情况下,对故事的情节和内容重新创作。

    四、拓展阅读,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教学不能仅限课堂中,教师还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布置一定量的课后阅读任务,鼓励小学生在课后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自我阅读的良好习惯。大量的课后拓展阅读,不仅能扩大小学生的阅读量与知识面,为小学生积累众多的写作素材,同时也能在阅读中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达到小学生自我升华的教学目的。教师在课堂童话教学中,可以先讲授课堂内容,在学生掌握了课堂知识以后,再引导启发小学生理解其中蕴涵的道理,同时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最后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相关题材的课后阅读,从而让小学生在课后阅读中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比如,苏教版小三上《三袋麦子》讲述了土地爷爷给三个可爱的小动物:小猪、小牛、小猴分别送去过年礼物——一口袋麦子,三个小动物采取了不同的做法:小猪做成最爱吃的白面馒头;小牛将其保存起来慢慢吃;而小猴将其作为麦种,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在回访时看到不同结果的故事。教师在对课堂教学进行三层阅读时,可以先讲授课文教学内容,要求小学生达到掌握课文的生字词、段落划分,并能对故事内容进行复述、总结的教学目标;接着指导小学生对课文蕴涵的道理进行提炼,从而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动脑筋想办法,要有长远的目标和计划的道理;然后,教师结合课文讲解阅读的方法及技巧的同时,引导学生在读故事、感知故事内容的过程中,去发现童话中常见的情节结构的特点,从而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为阅读习惯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教师以相同的文章结构、同样的思想内涵等为划分依据,在为小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阅读内容时,要求小学生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课后阅读,从而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小学语文教师在童话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童话的“童趣”特征,用一颗“童心”去教学,在留住小学生的“童真”的同时,让学生掌握童话的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唤醒学生对生活中的真、善、美的美好追求。

    ★作者通联:江苏灌云县伊山中心小学(新村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