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索

    惠超超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初中物理最大的特点是认知性,更多的情况是需要学生通过简单的课堂实验探索,得出相应的结论,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融合,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目标的不同,为学生开展实验、获取信息、进行探索以及解决问题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下面,笔者以《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课例呈现

    ● 类比假设 导入新课

    师:在长江上轮船通过三峡大坝的时候,要经过五级“跳跃”才可以顺利地从上游到达下游。(在此处播放轮船通过三峡大坝的视频)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电压,知道了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那么在电流流动的时候,是否也是这样分阶段减弱电压呢?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可以解答这个问题。(出示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容易通过生活实际问题导入到课堂问题探索中,从而激发探索的兴趣和动力。

    赋能路径:学生观看轮船通过三峡大坝的视频后,对总压力可以分阶段表示有了直观的理解,为本节课的探究活动奠定认知基础。

    ● 实验探索 学习新知

    下面通过实验探索串联电路中电压之间的规律。

    ①请学生思考30秒,學师和学友之间讨论30秒,然后完成实验原理图的设计,并请小组代表展示本组的设计方案,其他小组质疑更正,得出全班统一的实验方案。

    ②请学生利用桌上的器材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填入他们手中的表格里,要求在8分钟内完成。请小组代表表述本组的实验结论,其他小组可以提出质疑并纠正。

    ③深度思考:各小组根据平板上推送的实验可能遇到的意外情况,进行合理的方案设计,并绘制电路图,将简要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设计实验电路图和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赋能路径:进行实验步骤1、2、3时,教师分别将包含学生需要完成的实验原理图设计、填写实验数据的表格、实验中可能遇到的意外情况等教学页面通过talk功能派发至学生平板端,学生完成每个步骤的任务后都将页面回传至教师端,教师实时查看学生的完成情况,挑选各小组的典型案例并邀请对应学生进行展示,其他学生通过平台进行评价,最后将优秀的原理图以及方案设计收入资源库。

    ● 巩固拓展 个性推送

    这个环节设置两道选择题和一道计算题,分别是关于换测用电器两端电压时的电压表量程选择、电源电压和用电器两端电压之间关系的表述、计算。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摘选近几年本地中考题,目的是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赋能路径:对于选择题,在学生做出选择后,教师可查看学生的正确率以及行为数据(学生的选择过程),可根据这些数据有针对性地评讲,推送相应微课,分层推送个性化作业。对于计算题,教师将最终答案设置为填空的形式,学生完成计算后提交至教师端,而对于计算过程,学生可以通过拍照的形式上传至教师端,教师选取错误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讲解。

    ● 归纳总结 游戏激励

    ①学生总结:今天我学习了……,学会了……,懂得了……,我想感谢……。

    ②教师总结:通过今天对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探究学习,我们懂得了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巩固了多次测量的实验基本素养,感谢同学们的积极配合。

    ③推选“金牌师友组”,金牌师友组的两位学生上台刮取课堂幸运大奖。

    设计意图:采用学生和教师都进行总结的方式,充分体现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参与者,并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

    赋能路径:借助个性化教与学系统的“刮刮乐”设置游戏环节,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