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牧人

    都日斯木吉

    

    

    摘 要: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越来越严重,古老的游牧民族文化逐渐消失。蒙古族画家通过自己的油画作品要如何调解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差异,如何创新是最终问题。作为草原儿女,蒙古族画家要保留蒙古文化,发扬民族精神,追求艺术创新,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草原文化;民族精神;艺术创新;布面油画

    一、牧民孩子的经历

    笔者是生长在辽阔的苏尼特草原上的牧民孩子,父亲是能做马头琴的好手,母亲会缝纫传统服饰,这样一来笔者从小看父母的作品长大,用眼睛感受、用心来向往蒙古文化的伟大。蒙古族的生活环境能让人的想法变得更有创造性。

    跟小牛、马驹、小羊羔玩耍着,笔者到了上学的年纪,进入了学校这一严格又温情、用心来互助的大家庭。学校里有笔者小时候乱涂的画和闹过孩子气的回忆。

    因生长在“牧民艺人”家庭,笔者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从小学到高中,把最珍贵、用金钱也换不来的时间花费在画画上了。笔者本科、研究生期间更是对绘画艺术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心。如果把人的一生比喻成一幅画的话,笔者的青年期或者说年轻岁月,是在父母给的画纸上创作的。

    二、绘画艺术研究

    绘画是充满才智的、表现美好的感知(直觉)的,画家把看见和听见的经过自己的内心思考表达出来,展现自己的优秀品味。一名画家能通过画布来赞美、歌唱自己故乡的风景,并能以此在艺术殿堂里添一点光彩、一道阳光。美术是视觉艺术,通过让视觉、知觉、画笔融为一体,打动人心。这要求年轻一代的画家对美的知觉、美的理解要永远保持新鲜的感觉。蒙古族故乡的寂静、安宁,蒙古族人们的宽容、豁达的心态,马背民族的吃苦耐勞、坚韧不拔的精神,蒙古族人要世代传承、永远学习、更加注重,这是一项光荣的任务。为了用画面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画家们夜以继日地思考着。

    图1是笔者创作的油画作品《布图木吉圣山》,结合了2019年5月回家拍的素材。布图木吉圣山是我们祖先们一直生存的神圣的地方。画里的人是笔者的父亲,父亲是我们家的大山、主人,父亲的外表严厉,内在温柔,父亲的爱山一样高,水一般柔软,陪伴着我们成长。

    笔者以此表现一种新意,献给大家的是故乡的山水,而故乡的山水就像父母一样保佑着我们,在我们工作和学习时候变成最大的陪伴。同时,在伤心难过时候看见故乡的山水、辽阔的草原,我们的心情就会变得舒坦,忘记所有的烦恼。

    画中的羊群代表着草原五畜,从古到今,蒙古族人一直爱护着草原上的生物,因此享尽富裕生活,丰衣足食。从整体画面来看,这幅作品追求颜色、光线对比,采用了近实远虚的表现画法。

    图2是油画作品《盼望》,这幅画的主人公是笔者的母亲。笔者平时问老师们“画什么风格受欢迎呢?”,老师们都说“画你最熟悉的人或景物的话能感动人”。因为笔者的素描基本功较差,所以画出一幅画很费劲,需要按老师的要求多画速写,多看大师的作品。

    盼望——父母都会很想念回校的孩子们早点放学回家,孩子们也希望学到很多知识当成送给父母的礼物。

    图3是油画作品《故乡的风》。画中,一个年轻人牵着两匹马。蒙古马是蒙古族人最亲密的挚友,蒙古马精神跟蒙古生活、蒙古情谊某种意义上看,存在着同一个聚点。蒙古族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而历史上,始终托起蒙古民族的就是蒙古马。蒙古马与其他品种的马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具有超强的耐力,特别擅长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生活。蒙古马不畏寒暑,不惧艰险,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穿越蒙古高原,创造了很多不可思议的奇迹。

    《故乡的风》这一作品歌颂蒙古马精神,拥有这种精神的人,不管在哪个岗位上都会有严格的责任心,什么样的困难都能战胜。同时,这幅画也利用背景表现了新时代牧区的优良生活环境。

    图4是油画作品《远行者》。这幅画从构图来看,近到拴马柱,远到渐渐消失的电线杆子,包括边角上的两个马头和绳子,都有意识地打破传统构图,用人和马的动态来表达马上要出发远去的情形。画面利用影子的深颜色来表现出光线的强度,用远处的浅绿色草原背景来祈祷年年雨水丰沛的好年景。

    三、永远的草原母题

    草原的美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辽阔的草原有美丽的山水风光,草原上的羊群就像云朵般一样飘浮流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游牧民族离不开草原额吉,草原给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视觉艺术,在我们脑海里深深地印下了如母亲对孩子一般的关怀。草原是艺术家艺术作品的灵魂。

    参考文献:

    [1]包胡其图.新牧人油画[J].美术,2019(1).

    [2]李文文.绘画的自述性探究[J].致富时代,2009(11).

    [3]陈彦宏.溥心畬的绘画艺术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6.

    作者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