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一语成谶”与一词

    莫银火

    在蒙昧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渴望着能对未来做出预测,周宣王时期流传的“檿弧箕服,实亡周国”最早出现在《国语》中,由此可知,西周末年已经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语言——“谶语”。即使如有的专家推测,《国语》乃后人伪造,但以“伪造”的《国语》的成书时间来算,最迟也在战国初期。

    谶文化在中国可谓是源远流长。古时凡有大变故,多半先有谣谶广传。而诸如《推背图》《梅花诗》《燒饼歌》之类,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那些富于神秘色彩的谶,就好像是有人无意中听到的神灵的私语,在古人的心中它具有莫大的威仪和力量。

    “谶”音chèn;谶者,验也。谶语主要可分两类:第一类是无意成谶而成的谶语;第二类是有意为之的占卜预言。无论是哪一种,都和汉语言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成语“一语成谶”,印证了古人对谶语的后知后觉和敬畏之情。

    一、一词多义是谶语的温床

    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一词多义现象。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其中包括最初意义和扩展意义,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以及扩展后各义项的关系如何等问题使得多义词变得复杂,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可能会产生歧义,而有些歧义恰恰成了谶语的温床。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这一成语出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成语中的“三户”学术界有三种解释:第一种说法:指地名,是楚人的宗庙,位于现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水库一带,历史上这里有楚国的三户城;第二种说法:指楚国大三姓,屈、景、昭;第三种说法:比喻三户人家,比喻力量小,决心大。而历史却似乎很巧合:先是楚人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并建立了张楚政权。他们虽然失败了,但却拉开了反秦起义的序幕。继之而起的项羽和刘邦,一个灭亡了秦国,一个建立了西汉,这两个人都是楚人。于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便成为一句政治预言,因为这“三户”本来就是多义的,事后人们就可以对“三户”“自由发挥”,选出最佳答案,“印证”预言,这是不少谶语之所以成为谶语的重要原因。

    元符三年(1100年),宋哲宗驾崩,徽宗即位,向太后临朝。政坛局势变动,迁臣多被召回。秦观也复命宣德郎,放还横州。至藤州,游光华亭,秦观口渴想要喝水,等人送水至,他面含微笑地看着,就此去世。众人突然想起五年前他的那篇梦中之作,一直认为他早已预见了自己的命运:客死滕州。这首词是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秦观被贬监处州盐税时梦中所作:

    好事近·梦中作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秦观想不到自己梦中写下的一首意境绝美的词,却一语成谶,预示了自己的命运。

    也许是因为命运不可捉摸,也许是对既成事实的感慨叹息,致使不少人喜欢猜想,喜欢在当事人当初的有关言语中寻找答案,于是词语的模糊性,也就是词语的多义就成了后知后觉的重大发现。

    利用一词多义的特点,达到一语双关的效果,将事情包装得令人难以捉摸,历史上的“亡秦者,胡也”,看似预言胡人之祸实则暗示胡亥亡国等例,便属此类。其实,很有可能“亡秦者,胡也”这一句话也是秦亡后好事者杜撰的,但后人看了,更有命运的不可捉摸,而智者可先知先觉的错觉。

    二、有意为之通常借助一词多义

    儒家很早就注意到言论传播的力量,《论语》说“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就有这种含义。谶语作为有特殊作用的言论,一直受到统治者,尤其是谋士们的重视。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谶语更是权力斗争中力量惊人的撒手锏。西汉末年,谶语的发展更是迎来了一个小高峰,在王莽的主导下,竟然直接诞生了一个新学科——谶学!

    每一个朝代灭亡之前,民间都会流传一些谶语,有些还记载于正史里。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眼看着时局稳定,国泰民安,于是自得意满,召刘伯温进宫,请教大明气数几何。明朝刚刚建国,朱元璋就问大明何时终结,这显然是个敏感话题,刘伯温不敢出言造次。但朱元璋穷追不舍,非要问个究竟,刘伯温无奈,只好说了四个字,然后便坚持闭口不语。这四个字就是“遇顺则止”。

    “遇顺则止”,谜底显然是在这个“顺”字上,朱元璋思索半日,不禁心情舒畅,窃笑不止。因为“顺”字的繁体写作“順”,拆开也就是“三、百、八”,无论是380年还是308年,都是直逼汉唐盛世,300年向来是封建王朝的一道坎,明朝如果能存世300年以上,朱元璋已经很知足了。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明朝从1368年由朱元璋称帝开始,到1644年崇祯帝煤山自缢终止,一共只有276年,并没有超过300年,难道是刘伯温预言错了?非也!刘伯温的“遇顺则止”别有深意!明朝是怎么灭亡的?是在李自成、张献忠以及满清的三方夹击下覆灭的,而李自成建立政权的国号正是“大顺”,张献忠的大西国的年号也是“大顺”,明朝灭亡时满清的年号则是“顺治”,三个“顺”字遇到了一起,于是大明亡了!巧合也好,天命也罢,看到这里不得不感叹历史的趣味无穷,也不得不敬佩刘伯温的神机妙算。

    清朝也不例外,灭亡前也有谶语。《清稗类钞》记载:顺治皇帝入关之后,对满清势力能否在中原站住脚忧心忡忡。有一天,高僧哲布尊丹巴胡图克图来朝,顺治帝“问异日事”,向他请教大清将来的国运如何。高僧回答说:“我身不缺,我国不灭。”顺治帝以为只要不是残疾人当皇帝,大清国就不会灭亡。

    事实上,清朝一共有十二位皇帝,末代皇帝溥仪名字中的“仪”,繁体字为“儀”,按照惯例,臣民应当避讳,很多书商“镌刻书籍”,考虑到避讳,就把“儀”字中的“我”去掉,就成了残字。“我身不缺,我国不灭。”应验了。

    刘伯温、哲布尊丹巴胡图克图本就是名人,他们出谶语是被迫的,但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谶语的大多数创造者都是神秘的无名氏。在这些神秘的无名氏中,有的的确是世外高人,有的则是受了别有用心之辈指使的“枪手”。那些假的谶语多半都是为了某种政治需要而临时制造出来的,除了可以迷惑当时的老百姓之外,在我们今天看来,不过是一种博取政治资本和煽动人心的欺骗。但不管哪一种,他们常用的手段也常常是借助汉语的一词多义。

    三、名著中的谶语是作品的魅力所在

    四大名著都有谶语存在,而以《红楼梦》为最。红楼梦开篇“无材可去补苍天”的《石上偈》,“满纸荒唐言”的《绝句》,“世人都曉神仙好”的《好了歌》和《好了歌》注释四个谶语,篇篇都是对红楼梦故事的暗示,作为纲领性的文字出现在红楼梦的开篇及第一回。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金陵十二钗”册子,是最重要的人物命运和结局的暗示;比如金钏儿的一句“金簪子吊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不久,金钏儿就葬身井中,此“金”原来也指姓“金”。

    第二十二回,众人所做的灯谜,也是一次重要的人物命运的谶语。比如元春所做的炮仗,暗示了她“才得侥幸,奈寿不长”;迎春所做的算盘,暗示了她这一生终究逃不过被人算计的命运;探春的风筝暗示了她即将远去的命运;惜春的佛前海灯,暗示了她“独卧青灯古佛旁”的命运;宝钗的更香,更是暗示了她未来“琴边衾里总无缘”的命运。词的隐喻义成了谶语。

    所以,当贾政看完这些谜语,不由得悲从中来,将适才的精神减去十之八九,越思越闷,悲叹众人“为何皆做此不祥之物为戏耶”?

    然而,在贾政看众姐妹的谜语之前,他自己也做了一个谜语,“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在贾政悲叹众人的谜语过于悲凉之时,他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谜语也是一句谶语——虽不能言,有言必应!

    有言必应!这才是《红楼梦》中隐藏最深的一句谶语,谁说了什么,一定是会应验的!贾政没有意识到,在他认为大家的谜语不祥之时,其实他自己的谜语才是最不祥的!也同样是隐喻性谶语。

    有了贾政的这句“有言必应”,红楼群芳们那些看似无意的随口之语,纷纷成了她们命运的写照。

    《红楼梦》的伟大之一,是“谶语”足够含蓄伟大,远不是苏蕙的《璇玑图》一味“藏头缩尾”的锦心和绣口可比,大可以构成一门学问。小说使用谶语影射个人结局或者故事走向,往往不经意被某些人通过一词多义的方式说出,或者通过某些情节暗示出。仔细回想才让人幡然醒悟。

    在西方传播学中,并不把谶语看得那么可怕,大多把谶言也看作社会抗争的一种方式。美国学者认为,谣言不过是民众在讨论过程中创作的即兴新闻,传播的往往是对事件未经证实的描述或解释。它往往携带着民众的集体智慧,目的只是为事件寻找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真相。但在中国,相对的要重视得多,谶语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千百年来,它像一个幽灵,悄无声息地和中国历史相伴而行,而究其内核,大多还是我们语文学习中的一词多义。

    回顾历史上扑朔迷离的谶语,或许用《红楼梦》里太虚幻境中那副对联来品评真假难分的谶语最为合适:“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作者通联:杭州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