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政治参与是增强民众政治认同的路径选择

    安正乾

    【摘要】民众政治认同来源于民众的有序政治参与,通过民众有序政治参与从实现从利益认同,到制度认同,再到价值认同,最终实现政治认同;民众政治认同的增强必然会不断巩固和提高党和政府在基层的合法性地位和权威。

    【关键词】政治参与;有序政治参与;政治认同

    政治参与(political participation)一词在政治学中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国内学界普遍比较认同王浦劬对政治参与所下的定义,即“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合法方式参加政治活动,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治过程的行为“[1]。笔者认为,政治参与是指公民通过一定方式和途径参与政治活动,并试图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治过程的行为。

    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序政治参与是推进民主协商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民众政治参与的有效重要保证。民众通过有序政治参与,进行民主协商、管理地方事务和基层社会事务,影响或参与基层政府的行为与决策过程,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民主真实性和本质的重要体现。因此,民众有序政治参与能有效地增强民众的政治认同。塞缪尔·P.亨廷顿曾预言,现代性孕育着稳定,但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不稳定的因素[2]。在我国社会加快转型期,一些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已折射出民众对基层政府的政治认同正不断流失。这给我国基层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带了严峻挑战。为此,研究和探讨通过民众有序政治参与来增强民众的政治认同,对于提高基层政府公信力,巩固党和政府的合法性地位和权威,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政治认同的内在层次及其重要性

    (一)政治认同内在三个重要层次

    “政治认同是指人们从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对所属的政治系统的情感上的归属感或依附感,政治认同本质上是社会公众对政治权力的信任、政治价值的信仰”[3]。 政治认同包括三个密切相关联而又递进的层次,即利益认同——政治认同的基础,制度认同——政治认同的关键,价值认同——政治认同的核心。利益认同流失会导致制度认同流失,从而使价值认同流失,最后造成政治认同的逐渐弱化,这就是我国近些年来重大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从增强民众利益认同着手,民众的制度认同和价值认同就会逐步增强,进而增强民众的政治认同,是有效预防重大群体性事件的重要举措。民众有序政治参与能促进民众从利益认同到制度认同,再到价值认同,最后实现民众政治认同的增强。

    (二)政治认同的重要性

    政治认同对于任何一个政治体系来说都是至关重要而又渴望得到的,有了政治认同就有了该政治体系的合法性权威,也就有了该政治体系所维系的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阶级矛盾精锐,工人远动不断,民众政治认降低,政治统治秩序蕴藏着危机,为了扭转局势,西方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加大了资社二元模式的福利国家建设;在政治上扩大选举权,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从而有效地缓解了阶级矛盾,使民众的政治认同得到空前加强,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得到有效巩固和提高。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认同同样重要。民众政治认同的增强,能激发民众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对于消除民众政治冷漠,使民众认同、支持、维护现行的社会政治制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关乎党的执政地位、政府的合法性权威能否得到巩固和提高。

    二、民众有序政治参与能增强民众的利益认同

    “利益认同是指人们基于利益发展和满足而对政治系统产生的依附感”[4]。由此看出,民众的利益发展和满足与民众的利益认同呈正向关系,也就是民众的利益越是得到发展和满足,民众的利益认同感就越是强烈。造成民众利益认同感流失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党员干部脱离群众,不为民谋利,执法不公,贪赃枉法,损害了民众的利益;二是基层政府缺乏民主化决策,决策出现偏差或失误,没能真正反映最广大民众的意愿和利益,公权力出现寻租现象,政府发展经济长期不力,无法把蛋糕做大,使民众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三是基层政府没有注重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社会公共服务做得不够,民众的共同利益难以实现,从而使民众的利益得不到满足。因此,民众的利益认同感不但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而且更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成果如何分配。

    民众有序政治参与能增强民众的利益认同。首先,民众有序政治参与监督党员干部的行为,使党员干部保持清正廉洁,避免损害民众利益,使其真正为民众谋福利;其次,民众有序参与基层政府决策,向基层政府提供信息支持,能促进基层政府科学化、民主化决策,使基层政府尽量避免决策失误,从而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让蛋糕不断做大,使民众利益得到更好的保障;再次,民众监督和影响基层政府决策,能促进基层政府体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重视社会公共服务,实现民众的共同利益,使民众的利益得到满足。为此,民众在这种政治系统下获得了利益满足进而对该政治系统的依附感不断增强。

    当然,民众的利益诉求并非都是合理、合法的,民众的利益诉求有时会超越基层政府的给予能力甚至是与法律相违背的。当民众提出此类的利益诉求时,如果基层政府不是一味地采取强制打压措施,而是积极地回应和解释。民众在经过理性思考后接受了政府解释,并撤销了利益诉求。在此情况下,这不但不会使民众利益认同流失,反而会巩固甚至可能会增强民众的利益认同,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政府的尊重和重视。

    三、民众有序政治参与能增强民众的制度认同

    “制度认同是指人们对社会政治制度的信任和肯定”[5]。在社会分层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今天,当民众利益受到侵害时,民众首先是相信现行的社会政治制度的,希望在现行的社会政治制度内得到解决。以此为基础,民众更希望在现行的社会政治制度中有反映和体现其利益的基层政府决策机制,同时也要求现行的社会政治制度有相应的利益诉求机制和协调机制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如果现行的社会政治制度能回应或满足民众合理利益诉求,民众自然会认同现行的政治制度。

    民众政治参与是民众与基层政府发生联系和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二者之间可以不断地建立和强化互信。民众有序政治参与除了能促进基层政府建立起科学民主化的决策机制之外,还能促进基层政府扩大和畅通各种利益诉求渠道,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来维护和保障民众的合法利益。民众通过有序政治参与向基层政府提出利合理的益表达和利益诉求,并要求现行的社会政治制度做出调整以从制度上来维护和保障其利益。这既是民众对政府的影响力,也是政府的动力。当基层政府适应了这一趋势的变化,通过制度化建设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使民众的合理利益诉求得到回应和尽量满足,从而促进民众制度认同的增强。

    四、民众有序政治参与能增强民众的价值认同

    “价值认同是指人们对社会价值的掌握,并以该价值的要求行动”[6]。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维系着民众对党、政府以及我国社会政治制度认同的最为重要的核心政治价值。由于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加快转型的社会转型期。在这一时期,受传统思想与西方民主思想的双重影响,使维系民众政治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侵蚀和削弱。一方面,我国传统思想长期以来是重专制轻民主,重人治轻法治,重关系轻原则,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民主法治进程,尤其是在基层社会政治领域,民主法治推进落实缓慢,非制度化运作方式还比较严重,公职人员行政执法不公,干事讲关系,讲人情还比较突出;另一方面,随着西方民主思想的传人以及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进步,民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二者的反差将严重影响民众的价值认同。

    通过民众有序政治参与,能增强民众的价值认同。民众有序广泛参与基层选举、政府决策、社会公共事务等方面的管理,这不仅能够提高民众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而且还能够使广大民众树立公民意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民众既可以参与基层政府决策过程,同时又可以监督基层政府及行政官员的行为,使基层政府及行政官员在法治化、民主化的程序中运行,做到依法行政、民主行政。这既能使社会形成一种遵法守法、依法办事、民主法治的良好氛围,又能使基层政府及行政官员的行为符合社会主流政治价值的要求。从而使广大民众认为基层政府和行政官员的行为是在社会主流政治价值的指导下行事的,并且其行为又充分反映和体现了社会主流政治价值标准和原则,这就实现了价值认同。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不断推进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规范民众有序政治参与,保障民众有序政治参与的权利,引导民众有序参与政府决策过程,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监督党员干部的行为,使民众的权益不受侵害,得到有效维护,就可以实现民众从利益认同到制度认同,最终实现价值认同。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就可以增强民众对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民众政治认同的增强,使广大民众对党的阶级属性和宗旨、人民政府的“人民属性“的认同进一步加强,从而,使其强化对执政党、政府、国家的认同,这有利于基层政治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王蒲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P166.

    [2] [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P31.

    [3]孔德永.政治认同的逻辑[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1).

    [4][5] [6]聂军,李渊清. 群体性事件的原因与预防:政治认同的视角[J].中国政治,20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