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及原因探析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犯罪 法律意识

    作者简介:姜珂,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助教。

    中图分类号:D920.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1.236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网络的普及,未成年人所接触的信息良莠不齐,越来越早地呈现出了“早熟”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逐渐暴露在社会当中。我们必须深刻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并深入挖掘探寻其原因,从而寻找有效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措施,减少和矫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保障未成年人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进而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一、未成年人犯罪现状

    (一)未成年人犯罪定义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各国都做出了一些法律法规。如:英法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定义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指刑法上的犯罪,也就是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该受到相关处罚的行为;另一方面指的是与未成年人的身份相关的“身份犯罪”,也就是未成年人所作出的行动违反了少年法,但是并没有违反其他方面的法律,如果是成年人作出相应的举动不会构成犯罪的行为。并且,英法国家未成年人犯罪的主体是未满18周岁的人。在日本,未成年人犯罪被普遍称为“少年非行”,此称呼是对于犯罪少年、触法少年、虞犯少年的总称,犯罪主体则是不满14岁的未成年人。可见,对于未成年人犯罪主体名称和犯罪年龄各国的规定不尽相同。

    在我国,法律规定的未成年人是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具有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做出严重危害社会、违反《刑法》的行为,就被称为未成年人犯罪。现阶段,我国应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16周岁,14周岁以下的青少年不会承担刑事责任。当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犯下了法律规定的重罪时,如:故意杀人、死忙、强奸、贩毒、放火等严重刑事犯罪,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16岁的未成年人虽然已经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未满18周岁要适当减轻处罚。

    (二)未成年人犯罪特征

    1.年龄低龄化

    从犯罪主体入手分析可以发现,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了低龄化的特点。未成年人在初始犯罪时,年龄越来越小。在过去,未成年人犯罪的高峰期一直都是十五岁到二十四岁。而如今,经过数据的研究和分析可见,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占未成年人犯罪案例总数的比例为百分之七十。

    2.类型多样化

    过去,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主要集中在财物盗窃上。但是现在,未成年人犯罪在逐渐由单一性的财产犯罪向多元方向发展,其中以滋事、侵财等案件居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未成年人在不断尝试公开性和暴力性的犯罪。总而言之,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类型的多元化趋势逐渐凸显。

    3.形成犯罪团伙

    目前,未成年人犯罪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团体性作案。处于未成年阶段的青少年,往往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喜欢追求所谓的“江湖道义”,当某一团体中,个别人产生犯罪想法的时候,其他人会义不容辞的参与和给予帮助。在这样的形式下,随着未成年人年龄的增长,这些团伙就出现了向黑社会组织演变的可能,这就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4.犯罪逐渐智能化

    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为某些不法分子提供了一個极为方便的犯罪平台,信息技术的出现使犯罪形式不再局限于罪犯必须与受害人面对面。并且,在互联网不断进步与普及的时候,未成年人受到了互联网技术的冲击,快速接受了新型的犯罪模式,并接受、吸收和改善,使其越来越智能化。此外,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使一些犯罪暴力、案件侦查等影片、报道向社会大众开放,这虽然有效提高了公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但是,也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学习、模仿的机会。未成年人通常具备极强的学习能力、模仿能力,他们在观看这些影片、资料的时候不仅会仔细研究作案细节,甚至还会学会如何规避犯罪后法律对自己的制裁。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一)自身因素

    首先,未成年人自身心理方面的不成熟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产生的起点。心理和生理都处于成长期的未成年人,正在经历身体和思想上的双重脱变,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身体开始成熟,思想逐渐独立,他们开始拥有自身独立的想法,想要自己决定某些事情。但是,未成年人在过渡时期,是非辨别能力相对较差,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文化和风气的影响,并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这种思想上的变化很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急躁、迷茫的情绪。再加上未成年人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差。这就导致未成年人很容易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其次,青少年个体素质差、失学辍学也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频发的原因之一。

    (二)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长是每一个孩子最初的教师,对未成年人品格的发展和形成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和影响。古人言:养不教,父之过。未成年人的家庭环境和生长环境将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行为、品德。

    1.教育方法失误

    在家庭教育中,不管是过于溺爱、粗暴还是放逐自流的态度,都会对子女品格的形成造成不良的影响。现如今,社会各行各业竞争压力极大,大部分的家长都持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家长过于注重物质,为子女提供了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却忽视了学生品德的培养和熏陶,这就使孩子养成了骄纵的品性,他们只能在顺境中“生存”,只要遇到一点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就无法用正确的心态对待,甚至会采取违法犯罪的方式解决问题。此外,在子女出现错误或者不良行为时,部分家长会采取打骂的方式“教育”子女,这种粗暴的模式不仅会对未成年人的身心造成巨大伤害留下心灵上的阴影,还会使未成年人模仿父母的做法,甚至形成暴力倾向。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未成年人感知到了暴力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在潜移默化中就形成了用暴力可以解决问题的观念,长此以往,自然会出现违法犯罪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