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中激“情”,“情”中启“智”

    刘春霞 李臻

    特级教师孙双金指出:“好的课堂应当是情智共生的课堂,要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情感的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的确,“情智语文”更关注“人”与“人”的精神需要,关注“人”的言语潜能、个性情感和心灵等。在教学实践中,“情智语文”更趋向于“工具”和“人文”的和谐统一,趋向于“情感”和“智慧”的同构共生,也更趋向于语文的本体和语文教学的本真状态。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智

    在语文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或者文本资料的情境,促使他们迅速地进入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情智,让他们以恰切的心境体验文章情感,产生或喜悦或悲愤或感动或鄙夷的情绪,使情感宣泄与言辞表达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1.再现生活情景,拉近与文本的距离。《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为了让学生体会作为一个成年人的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笔者在课前从本班学生中收集了一些母子或母女拥抱时拍摄的照片,教学的导入环节请照片中的“小主人公”讲一讲当时和妈妈拥抱时的感受,多数学生只会笼统地表达是幸福的,其中有一张很特殊的照片:小男孩眼中噙满泪水紧紧抱住浑身被雨水湿透的妈妈。男生小勇深情地讲述当时的故事:妈妈为了把发烧昏厥的他送进医院治疗,从单位上请假冒雨返家,没来得及找到雨具,宁可自己淋成“落汤鸡”也没有让孩子淋到一滴雨。当孩子转危为安的那一刻,妈妈身上仍滴着雨水,当他看到妈妈脸上焦急和关切的目光时,情不自禁地给了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这一动人瞬间恰好被一位护士用手机拍摄了下来。小勇声泪俱下的讲述勾起了同学们类似的回忆,平时沸腾不止的班级此时切入到令人窒息的安静,同学们的共鸣无须赘言,此时,对母爱的体会与本文内容的衔接水到渠成,同学们情感的闸门被打开了,很快就进入了课文的情境,读得动情,议得热烈,对作者表达的情感有了深刻的感悟。

    2.介绍背景资料,拉近与时空的距离。《虎门销烟》是一篇历史性较强的文章,内容离学生生活的年代较远。为了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笔者在教学时伴着低缓沉重的音乐用凝重的语调叙述:“翻开历史的长卷,在清朝闭关锁国的时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而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与中国政府坚持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正是英国向中国倾销其工业产品的‘绊脚石。当时,鸦片贩子在中国受到热捧,沿海官兵甚至出动兵船在近海与毒贩交易,再由兵船运回内陆,开设烟馆倾销。英国的资产阶级先把纺织品输往印度,然后把印度的鸦片输往中国,再从中国把茶叶、生丝等输往英国,英国人在这种三角贸易中大获其利。毒贩如蝇群而来,向中国北方输入鸦片。我国的部分官兵和百姓吸食鸦片成瘾,骨瘦如柴,病入膏肓。我們的国家和人民正处于危难之中……”随着讲述,笔者把受鸦片毒害的人的惨状在屏幕上呈现出来,此时此刻,学生心中愤怒的情绪已经在激荡,阅读已然在情感中开始。学生自然地进入到课文所创设的情景中,在阅读中主动探索,由衷地激发了爱国情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二、读中体悟,酝酿情智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可以在生趣盎然的情境中体悟丰富多彩的语言,或概括,或想象,或思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情智也得以生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形成的情感,助推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品味欣赏,并在品味欣赏中使这些“原始”的情感得以发展,乃至升华。

    1.初读体悟,诱发情智。感悟的基础是读好文章。学文伊始,教师要运用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让学生把文章读得正确、流利,引导他们把无声的书面语言的含义通过有声的语言形式正确、连贯地表现出来。如《黄河的主人》是当代著名作家袁鹰的一篇散文。文章语言激情澎湃,振奋人心,但有不少生僻字词。笔者在教学时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文中的主要词语,引导学生大声朗读,继而让学生用快速而激越的语调自由读课文,再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同时,笔者也用铿锵有力的语调参与学生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这篇文章独特的语言特点,感受到黄河的惊涛骇浪以及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和机敏,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实践证明,教师的感情范读,能准确地传情会意,震撼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声传情,以情激情,在引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同时诱发学生的情智。

    2.细读体悟,深化情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的阅读要有个性化的体验,这里包含了“体验”和“个性化”这两个关键词。体验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角色感受,它不仅能再现人物的言行,还可以深入人物的心灵世界,让读者体验人物的情感。如笔者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时,让学生以“彭德怀背过脸去”展开想象,他可能在做什么?在想什么?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彭德怀可能在想,高副官长,你不要开枪!”这个回答是笔者始料未及的,笔者立即追问:“不是彭德怀自己下命令叫方副官长杀骡子的吗?”这个学生思考后回答:“彭德怀嘴上说让方副官长杀骡子,其实他心里不想杀骡子。”这时,其他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有学生说:“彭德怀心里会想,方副官长,你快点开枪吧。你再不开枪,就会有更多的战士倒在草地上了。”有学生说:“你多等一秒,就有可能多牺牲几名战士。”……结合学生的发言,笔者作了小结,肯定几个学生的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说明学生都体验到了彭德怀心里的矛盾,知道彭德怀此时此刻的心情是非常痛苦的。这样教学,让学生通过想象来进行角色体验,更真实地接近人物的言行和内心感受,使学生对人物的理解自然了、个性了、丰富了、多元了。可见,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是丰富的,只要教师注意挖掘,以己之情激生之情,就能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情智得到发展。

    三、表达交流,输出情智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表达与思维和谐发展的过程。学生在情趣盎然的学习过程中感悟语言,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并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亲身体验。这样,学生的潜能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涌动着的许多体悟就可以自然倾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合作交流的氛围,采用形式多样的交流方式,让学生展示情智,发展能力,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辩论式交流。在对语言文字感悟的基础上,学生个体已形成鲜明的立场,此刻,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道理就会越辩越清晰。如《公仪休拒收礼物》一文中讲到管家提着两条活鲤鱼送给爱吃鱼的公仪休时,公仪休却说“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笔者在教学时,引导同学们就“公仪休究竟爱不爱吃鱼”这个问题进行了辩论,有的同学说:“公仪休平时是爱吃鱼,可正好赶上管家送鱼来时由于身体不好就不爱吃了。”有同学立即反驳说:“无稽之谈。说不爱吃鱼,那是公仪休编的一个谎言,想想看,如果公仪休收了人家的鱼,就要按人家的意思办事,那样就难免会触犯国家的法纪。公仪休可不想成为罪人,所以,为了今后能一直有鱼吃,他只好编个谎言把管家打发走。”有的同学说:“公仪休虽然爱吃鱼,但他知道要遵守国家制定的法规,所以就想办法把送鱼的人打发走了”……通过辩论,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公仪休的睿智和廉洁,也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

    2.倾诉式交流。学生对课文深入感悟以后,会产生了一种极需倾诉的欲望,此时,教师既要成为引导者,也要成为倾听者,与作者、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如《孙中山破陋习》一文学完后,笔者用多媒体出示孙中山的铜像,让学生以“孙中山爷爷,我想对您说——”为话题进行倾诉交流,有学生说:“孙中山爷爷,您小时候不怕母亲的责骂和世俗的眼光,为了保护自己的姐姐,据理力争,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呀!”有学生说:“孙中山爷爷,您一身正气,从小就把劳动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长大当了大总统,首先废除的就是这个残害中国妇女上千年的缠足陋习,真是大快人心!”……伴着舒缓的音乐,笔者饱含深情地说道:“孙中山,您的丰功伟绩我们不会忘记,您的爱民之心我们不会忘记。您不愧是中国民主主义的先行者,历史会永远记住您!”此时此刻,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学生们对孙中山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3.拓展式交流。语文学习要注重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要关注學生超越文本的阅读感受。只有这样,学生对语言、对事物、对人的认识才会是立体的、多元的,如果达到这样的境界,师生间的交流才是拓展性的交流。如《剪枝的学问》是一篇具有哲理性的文章。文章告诉我们要善于取舍,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笔者教学《剪枝的学问》一课时,在结束时引导学生说一说学了课文后的收获。有学生说:“我想到了农民伯伯种玉米的时候,把两株长在一起的苗去掉一株是为了让另外一株苗长得更好。”有学生说:“老师一次性布置很多作业倒不如少布置一些,只做少而精的题,注意力容易集中,效率反而会高。”……由学习课文到拓展到对生活和学习的认识,学生真正获得了超越文本的收获。

    四、巧写精练,展示情智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把握读写结合的契机,或运用智慧的语言激荡学生们心灵深处的涟漪,让学生的情感通过笔头喷薄而出,或通过音像媒体链接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让他们跟随阅读文本的范式记录所思所感,展示他们的情智。

    1.巧抓关键词,扩写在动情处。文本阅读材料中往往能打动读者的地方就是“文眼”,即关键词,如果教师用心在“关键词”上做文章,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引发他们写作的欲望,让他们的情感如同泄闸的洪水,一发而不可收拾。如《维生素C的故事》一文中有两处描写哥伦布心情的沉重,一是当船队航行不到一半的路程,已经有十几个船员病倒了,“望着四周一片茫茫的海水,哥伦布的心情十分沉重”;二是当他们的船队胜利返航时,“船离那些重病船员所在的荒岛越来越近,哥伦布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在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用笔画出描写哥伦布心情沉重的句子,然后联系上下文思考一下:哥伦布的心情为什么沉重?哥伦布这两次心情沉重有什么区别吗?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而第二个问题解决起来就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了。

    师:第一次哥伦布的心情是十分沉重。“沉重”前面为什么加个“十分”?

    生1:因为这个“海上凶神”实在太可怕了。这次航行不到一半的路程,已经有十几个船员病倒了。再这样下去,他担心船上所有人的生命还能不能幸存。这次探险很有可能有去无回,更无成功可言,他心情能不十分沉重吗?那可不是一般的沉重。

    师:有道理。大家想象一下,当时哥伦布那么沉重的心情,会有怎样的表现?

    生2:茶不思饭不想,也睡不着觉,整天唉声叹气。

    生3:身体越来越瘦,黑眼圈,口腔溃疡,脸色蜡黄,连痘痘都憋出来了。说话也有气没力的。

    师:想象可够丰富的。病重的船员见到他这个样子,会跟他发生怎样的对话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第四自然段,扩写一段哥伦布与船员们的对话。

    同学们纷纷抓住哥伦布与病重船员不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的复杂情感展开对话描写,与课文中“哥伦布噙着眼泪点了点头”无缝对接,成功地刻画出了哥伦布时刻以大局为重、关心他人的品格与病重船员舍己为人、甘愿牺牲的精神。教学中在讲到哥伦布返航时心情越来越沉重时,笔者同样采取“心情置换代入法”,让学生写一写当时哥伦布的表现及心里想说的话,不少学生写了哥伦布痛苦的表情和嚎啕大哭的场面,甚至有学生写到他披麻戴孝,以隆重的葬礼祭奠昔日的战友……同学们的字里行间表露出了哥伦布的用情至深,这是学生情智被唤起的宣泄。而有了对哥伦布心情如此精到的解读,第二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巧借多媒体,补写在省略处。作者在写文章时会基于篇幅简洁的需要,或考虑表达的含蓄,或专注意犹未尽的拓展,会用上一些省略号。这些省略号的背后都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只要愿意挖掘,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补充一下作者省略的内容,对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仿写的技巧还是大有裨益的。如笔者在教学《水上飞机》一课时,紧紧抓住课文第七自然段结束部分的省略号启发学生:“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呢?请联系上文试着补充。”学生们通过研读课文与分析,不难得出这里省略的水上飞机是除了水上战斗机、水上运输机和水上灭火机之外的具有其他功能的飞机。但具体还有一些什么功能的飞机学生一时也说不出。基于对学情的分析,笔者把从网上搜集到的一些图片和视频资料放给学生观看,当播放到水中垃圾泛滥、海水变黑、鱼儿纷纷死亡的画面时,笔者启发学生:“如果科技发展到那一步,水上飞机如同孙悟空一样无所不能时,此时你想发明怎样的水上飞机呢?”结合视频资料,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学生说“水上打捞机”,有的学生说“水上清污机”,有的学生说“水上监视机”……接着,笔者又播放了人类在水中遇到的一些困难的视频,让学生通过交流去设想应对的策略,然后要求学生模仿文中的句式“有的可以……有的可以……还有的能……去……”写一段话。从学生的小练笔看出,学生不但做到了条理清晰,文通句顺,还充满了幻想,有科技内容,学生的读写情智、语言素养在视听、口头表达和照文仿写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