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王怀明 魏珈玮

    

    

    

    【摘?要】?以2013—2019年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机构投资者的实地调研活动能够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以及给企业和审计师施加监督来提高审计质量,监督效应的作用大于信息效应;在经营状况较差、非国有控制以及制度环境良好的企业中,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审计质量的提高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活动的频度、广度和深度对审计质量存在倒U型的影响,适度的实地调研活动能够提高审计质量,过度的实地调研活动反而会伤害审计质量。研究结论为提高审计质量提供了新的视角,对监管机构规范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审计质量;?信息不对称

    【中图分类号】?F23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21)08-0042-10

    一、引言

    会计师事务所是上市公司财务真实性的把关人,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资本市场健康运行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行政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共同作用下,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不断增强,专业胜任能力和服务水平稳步提高。2019年康得新虚增利润百亿元导致其审计机构瑞华业务崩塌,风光不再。根据Wind统计,截至2020年5月,瑞华会计师事务所2019年的年报审计业务量仅为2018年的一成。类似的,康美药业造假和闹得沸沸扬扬的瑞幸造假案等都引起了市场对独立审计的质疑。受经济放缓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面临着一定的业绩和财务压力,其粉饰报表、虚构利润的冲动有所抬头,给审计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同时,财政部监督评价局在巡视检查会计师事务所时也发现部分事务所仍存在着对造假问题视而不见、审计程序不到位、挂名卖报告等严重的执业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审计质量、维护审计的健康发展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当前和未来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

    审计质量受经济、政治、法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学者主要是从公司治理、企业行为、审计师个人与团队特征、外部监管机制等多个方面研究审计质量,对审计质量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了,但却忽视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这一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是指包括基金、保险等具有一定专业素养和资金能力的投资者与管理层面对面交流,参观企业生产车间或办公场所的一项投资者关系活动。随着我国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各地高铁路线的开通,机构投资者的实地调研活动越来越频繁,其所发挥的治理效应也更加明显。审计质量的高低与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本文旨在研究机构投资者为了评估已投资企业或者尚未投资企业的价值所发起的实地调研活动是否影响审计质量?此外,本文将进一步考虑经营状况、产权和制度环境的异质性对这两者关系的影响。

    基于此,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目前还没有学者从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角度来研究审计质量,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的相关文献,为提高审计质量提供了新的视角;第二,本文运用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影响审计质量的作用机制,发现监督效应的作用大于信息效应,对监管机构完善实地调研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三,已有文献主要以持股比例来分析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本文从实地调研的角度出发,刻画了持股或潛在的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动态过程,拓展了机构投资者治理效应的相关研究。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由于数据的缺失,对于投资者实地调研行为的研究近几年才开始。已有文献主要是研究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行为的经济后果,一部分学者发现实地调研行为会影响资本市场的信息环境,能够促进信息披露、提高资本市场信息效率[1-3]。另一部分学者发现实地调研行为会影响微观企业的决策行为,不仅能够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缓解融资约束进而抑制投资不足,还能够抑制税收规避[4-8]。由此可见,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具有一定的治理效应,一方面能够通过主动搜寻增量信息降低企业与外部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信息含量,另一方面能给企业施加监督的压力,抑制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

    De?Angelo[9]将审计质量定义为会计师事务所发现客户违规并报告该违规的联合概率,发现客户违规依赖于审计师的专业能力,报告客户违规取决于审计师的独立性。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一方面能够为审计师提供有价值的增量信息,提高其对企业的专属认识水平;另一方面能够监督企业和审计师行为、保护审计师的独立性,进而提高审计质量。

    第一,从实地调研的信息效应来说,信息不全会限制审计师的能力,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能够得到非公开的私有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10-11]。具体来说,通过实地调研机构投资者可以与管理层面对面交流,不仅能够答疑解惑,还可以观察管理层的精神面貌和言谈举止,比如感受管理层在描述如何应对某些重大或突发事件时的语气和语调[11];相比较于其他调研方式,实地调研能够走进企业内部,能够直接观察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例如办公秩序、员工的工作状态、生产线的流转情况等,真实存在的事物难以做假,因此能够得到更加真实可靠的私有信息。这些以投资者角度收集的信息一方面可以作为企业财务数据的补充,另一方面也是对已公开信息的验证,能够提升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对客户的专属认识水平,使其在审计过程中对企业做出科学的执业判断,从而提高审计质量[12]。

    第二,从实地调研的监督效应来说,首先,实地调研行为是由机构投资者主动发起的且均匀分散在每年的各个月份,调研的内容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因此会形成一种长期且全面的监督。一方面,审计质量受损的前提是存在重大错报[13],这种监督会迫使企业出具合规的财务报告,降低重大错报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另一方面增加了企业与审计师串谋不报告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审计师的独立性,提高了审计质量。其次,实地调研行为反映了市场对企业的关注程度,市场对企业的关注会进一步带来对审计师行为的关注。“深口袋”理论指出,审计师要为其出具的审计报告质量承担责任,一旦审计失败,审计师将会面临诉讼风险从而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为了维持声誉、降低诉讼风险,审计师会更加谨慎并且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开展审计程序进而提高审计质量[14]。

    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1。

    H1:机构投资者的实地调研行为能够提高审计质量。

    (二)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影响实地调研的路径

    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一方面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通过挖掘报表上无法体现的具有价值的增量信息,为审计师提供多元化全面的企业信息,从而帮助审计师发现企业违规,提高审计质量。从审计师的执业要求来说,一名合格的注册会计师不仅需要通过严格的专业资格考试,还要积累一定的实际经验才能上岗,其业务能力有所保障。并且审计师并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在团队中与各个成员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因此有足够的专业能力识别企业的违规行为。其次审计是一项长期服务,会计师事务所一般与被审计单位维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也较为深入。陶雄华等[12]指出,从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上来看,审计师在执行审计程序之前应该对企业进行了全面充分的了解,因此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的信息效应所能发挥的作用有效。

    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另一方面通过施加监督给予企业和审计师一定压力,保护审计师的独立性。谢获宝等[15]以2001—2016年被证监会行政处罚的注册会计师为研究对象,发现受罚审计师在受罚前审计质量差主要是由于独立性的缺失而不是专业能力的不足。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虽然在形式上签订了合约,但是企业掌握了聘任权和费用支付权。如果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审计意见,企业实际上会通过更换事务所而不是提高财务报告的规范程度来改变现状。由于审计是一项专属服务,难以转移到下一个客户,会计师事务所需要维持长期的合作关系以收取租金的方式收回成本、获得收益,审计师的独立性难以得到保障。同时,审计师也有可能存在职业操守问题,在审计工作中未能投入足够的精力,从而导致审计失败。此时,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的监督效应能够更加显著影响企业和审计师行为,进而提高审计质量。

    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2。

    H2: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能够通过信息效应和监督效应提高审计质量,且监督效应起主要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目前,在深交所网站“互动易”中的“投资者关系”平台能够查询到的上市公司实地调研情况数据最早是2012年,但样本量相比其他年份要少很多。此外深交所要求从2013年起上市公司要严格执行《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41号——投资者关系管理及其信息》,因此本文选取深交所A股2013—2019年的数据。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审计质量、信息不对称和其他变量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国内十大事务所排名数据来自中注协网站。

    基于研究设计的需要,本文对样本进行了如下的筛选:(1)为了满足修正的琼斯模型分年度分行业回归的大样本需求,剔除年度行业组合数量小于30的样本;(2)剔除金融业、ST与?觹ST的样本;(3)剔除实地调研信息披露不完全和其他关键变量数据缺失的样本。最终共得到10?367个样本。此外,本文还对所有连续变量在1%的水平上进行了缩尾处理。

    (二)变量设计

    1.被解释变量:审计质量(AQ)。目前主要是从过程输入和结果输出两个方面来衡量,但是還没有形成一个具有广泛共识的衡量标准。张宏亮等[16]指出盈余管理和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这两个指标是我国审计质量良好的替代指标。本文参考蒋尧明等[17]的做法,采用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来衡量审计质量,借鉴Dechow?et?al.[18]的研究,采用修正后的琼斯模型计算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DA,DA的取值越大说明审计质量越差。在稳健性检验部分,用会计师事务所规模(Big)作为审计质量的替换变量。

    计算方法如下:首先分行业分年度对式1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到系数1、1、1。接着将1、1、1代入式2,计算得到非操纵性应计利润(NDA)。然后带入式3用总应计利润(TA)减去NDA,估计得出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并取绝对值得到DA。

    式中,TAi,t表示i公司在t年的总应计利润,等于净利润减去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Ai,t-1表示i公司在t-1年末的总资产;ΔREVi,t表示i公司在t年的主营业务收入的改变量;PPEi,t表示i公司在t年末的固定资产净额;ΔRECi,t表示i公司在t年的应收账款的净额的改变量。

    2.解释变量:投资者实地调研(Visit)。参考张勇[4]的做法,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衡量实地调研活动。第一,企业是否被实地调研(Visitif)即上市公司在一个会计年度内是否接待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活动的哑变量。第二,进一步细分为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的频度(Visitfre)、广度(Visitins)和深度(Visitpro)即上市公司在一个会计年度内接待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活动的次数、机构数、调研问题数,并且加1取自然对数。

    3.中介变量:信息不对称程度(IAs)。借鉴Bhattacharya?et?al.[19]的研究方法,参考夏子航等[20]的做法,从财务透明度的角度用盈余平滑度指标来衡量信息不对称。具体来说,计算公司当年的经营现金流与上一年年末总资产之比以及当年净利润与上一年年末总资产之比,然后分别计算这2个指标过去4年(包含当年)的标准差(第1个指标的标准差表示经营现金流的变异程度,第2个指标的标准差表示净利润的变异程度),接着计算经营现金流的变异程度与净利润的变异程度之比,最后进行十分位数排序,以整数1到10对10个区间进行排序赋值,该指标取值越大,说明收益波动偏离正常水平的程度越大,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

    4.控制变量。参考相关文献,本文控制了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是否亏损、盈利能力、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审计业务复杂度、审计意见、事务所规模、产权性质、主营业务增长率、年份固定效应以及行业固定效应。

    具体定义见表1。

    (三)模型构建

    本文拟构建基础模型,检验H1,预计系数显著为负。

    参考陶雄华等[12]的做法来检验H2,从总效应中剥离信息效应来度量监督效应,即构造信息不对称的中介效应模型,间接效应为信息效应,直接效应则为监督效应。参考温忠麟等[21]采用逐步回归检验系数的方法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具体模型如下:

    其中,式4中的系数β衡量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审计质量的总效应;式5中的系数η与式6中的γ分别衡量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信息不对称的作用以及信息不对称对审计质量的作用,两者的乘积衡量了信息不对称中介效应的大小;式6中的λ衡量了间接效应的大小,如果在控制了信息效应之后显著为负,说明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还能够通过监督效应提升审计质量。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表2列示了研究模型中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其中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绝对值(DA)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2.14,中位数为0.05,表明深市A股上市公司之间的审计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是否被实地调研(Visitif)的均值为0.63,说明超过六成的上市公司都接待了机构投资者的实地调研。进一步来看,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頻度(Visitfre)的均值为0.99即上市公司平均每年要接待3.40次的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活动,说明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行为较为频繁。频度(Visitfre)、广度(Visitins)和深度(Visitpro)标准差为0.954、1.672、1.727,表明各个企业接待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活动存在一定差别。事务所规模(Big)的均值为0.56,说明样本中超过半数的公司都选择了国际四大或国内十大进行审计,此外样本中有24%的公司为国企。

    (二)相关性分析

    表3为主要变量的相关系数表,从表中可以看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Visitif、Visitfre、Visitins、Visitpro)与审计质量(DA)与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初步证明了H1。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Visitif、Visitfre、Visitins、Visitpro)与事务所规模(Big)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初步验证了H1的稳健性。

    (三)实证结果分析

    1.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表4给出了2013—2019年间全样本数据混合OLS回归的结果,方程拟合优度均大于0.15,说明模型4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回归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如第1列所示,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实地调研哑变量(Visitif)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活动能够提高审计质量,验证了H1。在控制变量方面,是否亏损(Loss)、审计业务复杂度(Recinv)的系数显著为正,盈利能力(Roa)、产权性质(Soe)的系数显著为负,与以往文献的研究结果一致。

    进一步细分,如表4的第2—4列所示,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活动的频度、广度和深度与审计质量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本文猜想这三个变量和审计质量可能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在下文会做进一步分析。

    2.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审计质量的影响路径分析

    表4的后三列给出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基于实地调研的哑变量)影响审计质量路径分析的回归结果,第6列中系数η显著为负以及第7列中系数γ显著为正表明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能够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升审计质量。并且系数λ为-0.006,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控制了信息效应后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仍能通过监督效应提升审计质量,监督效应大约占总效应的96.57%,验证了H2。为了更加直观地比较两种影响路径,本文还用Bootstrap抽样1?000次对中介效应模型的系数及差异的显著性进行检验(未控制聚类稳健标准误),即分析比较信息效应和监督效应。表5显示了抽样1?000次的检验结果,信息效应的系数约为-0.00023,监督效应的系数约为-0.00648且占总效应的96.57%,两者的系数差异在10%的水平上显著,表明监督效应发挥的作用更大,进一步验证了H2。

    五、稳健性检验

    (一)工具变量法

    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与审计质量之间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能够提高审计质量,但是企业的审计质量也可能会影响机构投资者的实地调研活动。借鉴程小可等[22]和董永琦等[23]的做法,用上市公司所在行业实地调研发生程度(Vm),即用当年所在行业发生过实地调研的企业数与所在行业总企业数之比和上市公司办公地址所在城市当年的高铁数量(Rs)作为工具变量。这两者与实地调研活动紧密相关,同时也与单个企业的审计质量无关,因此可以作为本研究的工具变量。

    上市公司办公地址数据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城市高铁站数量数据来自于中国研究数据服务平台(CNRDS)。如表6所示,两个工具变量与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Visitif)显著正相关,控制了内生性后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Visitif)与审计质量(DA)仍然显著负相关,但是此时系数和显著性水平有明显的提升,说明了该模型控制内生性问题的必要性。总而言之,在控制了内生性问题后本文的主要结论不变。

    (二)替换变量

    本文用事务所规模作为审计质量的替换变量进行logit回归,预期回归系数为正,从表7回归结果来看,与前文的研究结果一致。表7还给出了影响路径分析的回归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能够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审计质量也能通过监督效应提升审计质量,监督效应约占总效应的97.36%,支持本文的研究结论。

    六、进一步分析

    (一)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的频度、广度和深度与审计质量的非线性关系

    通过前文的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的频度、广度和深度与审计质量不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因此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首先,过度的实地调研活动可能反映了“滥调研”的现象,随着调研次数、机构数、互动问题数的增加,调研的信息效应和监督效应并没有相应地增加,反而为企业和审计师合谋操纵财务信息提供了孵化的空间。事实上,机构频繁调研某些上市公司只是为了炒作某些信息达到短期交易获利的目的,而不是进行有效的价值评估,有些机构甚至未能做足调研的准备工作也懒于进行生产车间的实地考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调研较为频繁的上市公司,即使相隔时间较长,不同的投资者仍在询问重复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实地调研效率不高的现象。其次,过度的实地调研活动可能会激发企业盈余操纵的动机,伤害审计师的独立性,降低审计质量。多次接受实地调研确实是会让企业处于被关注的中心和焦点,形成多方面的监管,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基于期望违背理论,一旦企业违背了投资者的期望值,会引发投资者的强烈反应[24]。为了稳定股价、迎合或者说达到市场的预期,企业需要保持一个良好且稳定的业绩,此时如果管理层不能使公司健康发展,将会面临解雇的危机,这种压力会激发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

    为了解决二次项回归的共线性问题,先对解释变量去中心化再取平方项进行回归。从表8看来,实地调研的频度(Visitfre)、广度(Visitins)、深度(Visitpro)与DA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即与审计质量存在倒U型关系,在适度的范围内能够提高审计质量,但过度反而会降低审计质量。此外,利用utest进一步进行检验,表明二次项关系在1%的水平上显著。

    (二)异质性分析

    前文已经证明了接待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活动的企业审计质量更高,那么这种提高作用是否会受到不同情境的影响?本文将进一步区分企业经营状况、产权性质和外部制度环境对这两者关系的异质性影响。

    1.经营状况的异质性

    当企业面临较差的经营状况时,管理层迫于压力不得不变更会计政策进行盈余操纵,审计师为了与客户长期合作也会默许这种行为,此时机构投资者的实地调研所发挥的治理效应会更大。本文采用企业当年盈利能力(Roa)即总资产净利率作为经营状况的衡量指标,从表9中可以看出,機构投资者实地调研(Visitif)和经营状况(Roa)的交乘项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经营状况具有调节作用,会削弱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审计质量的提高作用。

    2.产权性质的异质性

    在我国,上市公司的产权根据实际控制人的性质可以分为国有控制和非国有控制两类。不同产权下,管理层盈余操纵的动机存在差异,发生财务错报、审计合谋的可能性也有所区别。相较于国有企业以服务国家和社会为主的经营目的,非国有企业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管理层的薪酬与企业的价值创造挂钩,加之较为缺乏政府的支持,融资的压力会迫使企业需要向外部传达一些利好的消息以达到吸收投资的目的,此时管理层更容易收买审计师,进而损害审计质量。此外,非国有企业的制度管理、内控质量与国企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25],其对审计工作的配合程度要低于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增加了审计师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因此,非国有企业中,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更加显著。

    表9显示了2013—2019年以产权分组回归的结果,在非国有企业样本中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Visitif)的系数显著为负,而国有企业样本中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Visitif)与审计质量(DA)的负相关关系依然存在,但是在统计意义上不再显著。

    3.制度环境的异质性

    制度环境是影响审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制度环境有更高的市场水平、更有效的法治环境、更完善的金融发展机制,能够放大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活动的信息作用和监督作用,加大了违规行为被发现的风险和惩罚成本,进而加强了对审计行为的监管作用。参照谷文林等[26],用市场化指数衡量企业的制度环境,数据来源于王小鲁等编著的《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18)》。对全样本按市场化总指数排序分为市场化水平高和市场化水平低的两组样本,进行分组比较。

    如表9所示,在市场化水平高的样本中实地调研哑变量(Visitif)与审计质量(DA)的回归系数为-0.011,在1%的水平上显著,而市场化水平低的样本中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此,制度环境良好的企业中,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审计质量的提高作用更明显。

    七、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以2013—2019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实现路径,并且分析了经营状况、产权和制度环境的异质性,还进一步研究了实地调研活动的频度、广度和深度与审计质量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总体而言,机构投资者的实地调研活动能够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以及给企业和审计师施加监督来提高审计质量,信息效应发挥的作用有限,监督效应占主要地位;在经营状况较差、非国有控制以及制度环境良好的企业中,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审计质量的提高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活动的频度、广度和深度对审计质量存在倒U型的影响,过度的实地调研活动反而会伤害审计质量。

    本文的研究结论延伸了机构投资者的相关研究,有助于全面认知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的治理作用,不仅能够影响企业的微观决策和管理层行为,还能在一定范围内对独立审计起到正面的治理作用。为了提高审计质量、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在鼓励机构投资者走进上市公司实地调研的同时,也要做好实地调研活动的监管。监管层一方面应该完善实地调研的制度管理、不断规范调研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完整程度、做好调研活动流程的规范管理,另一方面可以推广更多形式相结合的实地调研活动以避免“走马观花”降低监管效率。(2)机构投资者要珍惜实地调研的机会,发挥好外部治理作用,推动企业信息质量健康发展。要做到在调研前做好准备,调研中科学严谨,调研后及时报告分析,以提高实地调研的有效性。(3)在培养、提高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基础上,要更加关注保护审计师的独立性,监管机构可以出台更多如实地调研这样能发挥监管作用的措施。(4)实地调研活动应该差异化,在非国有控制或者经营状况较差的企业中,调研的形式和内容要更丰富和完整。此外,还要进一步推动我国不同地区制度环境的建设,帮助机构投资者发挥有效的治理作用。

    【参考文献】

    [1]?谭劲松,林雨晨.机构投资者对信息披露的治理效应——基于机构调研行为的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6,19(5):115-126,138.

    [2]?黎文靖,潘大巍.分析师实地调研提高了信息效率吗?——基于年报市场反应的分析[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8,32(1):21-39.

    [3]?曹新伟,洪剑峭,贾琬娇.分析师实地调研与资本市场信息效率——基于股价同步性的研究[J].经济管理,2015,37(8):141-150.

    [4]?张勇.产权性质、投资者实地调研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0,35(4):72-86,102.

    [5]?钟芳.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能缓解企业非效率投资吗?[J].财经问题研究,2020(4):56-65.

    [6]?林婷,张勇,许东彦.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信息环境与投资不足——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研究[J].投资研究,2019,38(8):99-123.

    [7]?丁方飞,范思妤,陈如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能抑制企业税收规避吗?——基于文本分析的证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9,40(6):98-105.

    [8]?潘俊,景雪峰,刘金钊.投资者实地调研、业绩压力与企业避税[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9,21(5):85-96.

    [9]?DE?ANGELO?L?E.Auditor?size?and?audit?quality[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1981,3(3):183-199.

    [10]?肖斌卿,彭毅,方立兵,等.上市公司调研对投资决策有用吗——基于分析师调研报告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7,20(1):119-131.

    [11]?谭松涛,崔小勇.上市公司调研能否提高分析师预测精度[J].世界经济,2015,38(4):126-145.

    [12]?陶雄華,曹松威.证券交易所非处罚性监管与审计质量——基于年报问询函信息效应和监督效应的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9,34(2):8-18.

    [13]?史元,罗云.签字注册会计师重新上任会影响审计质量吗?——来自强制轮换签字注册会计师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9,16(6):10-18.

    [14]?许汝俊,袁天荣.审计师感知分析师行为的新解释——?一个关于分析师调研行为的探索[J].审计研究,2018(2):87-95.

    [15]?谢获宝,刘芬芬,惠丽丽.能力不足还是独立性缺失——基于污点审计师审计质量的实证检验[J].审计研究,2018(3):71-79.

    [16]?张宏亮,文挺.审计质量替代指标有效性检验与筛选[J].审计研究,2016(4):67-75.

    [17]?蒋尧明,张雷云.审计师-客户兼容性是否影响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J].当代财经,2019(8):117-127.

    [18]?DECHOW?P?M,DICHEV?I?D.The?quality?of?accruals?and?earnings:the?role?of?accrual?estimation?errors[J].The?Accounting?Review,2011,77(S1):35-59.

    [19]?BHATTACHARYA?U,et?al.The?world?price?of?earnings?opacity[J].The?Accounting?Review,2003,78(3):641-678.

    [20]?夏子航,马忠,陈登彪.信息不对称、会计稳健性与集团信贷模式[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5):88-97,107,159.

    [21]?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4,22(5):731-745.

    [22]?程小可,李昊洋,高升好.机构投资者调研与管理层盈余预测方式[J].管理科学,2017,30(1):131-145.

    [23]?董永琦,宋光辉,丘彦强,等.基金公司实地调研与股价崩盘风险[J].证券市场导报,2019(1):37-47.

    [24]?张丹妮,刘春林.分析师推荐评级与股价崩盘风险——基于期望违背压力视角的思考[J].中国经济问题,2020(3):90-104.

    [25]?王爱群,阮磊,王艺霖.基于面板数据的内控质量、产权属性与公司价值研究[J].会计研究,2015(7):63-70,97.

    [26]?谷文林,孙静思.股权质押、制度环境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20(8):29-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