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院收费审计平台建设研究

    高正 陈微云

    

    

    【摘 要】 医院医疗“乱收费”一直是审计重点内容,然而高校对其附属公立医院进行收费审计时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分析了学校对其多家附属医院审计的现状,通过审计项目模型化、多种审计数据查询配置方式、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等多种“互联网+”技术构建多家公立医院统一的医院收费数字化审计平台,并阐述了通过平台进行审计的全流程。实践证明,该平台的应用提高了医院收费审计效率、审计质量和审计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从而为解决学校对其附属医院或政府对地区医院收费审计提高了新的研究思路,验证了“互联网+审计”的可行性。

    【关键词】 数字化审计平台; 收费政策执行情况; 互联网+审计; 审计案例库

    【中图分类号】 F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1)08-0037-05

    一、引言

    随着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化,医疗费用快速上涨,“看病贵”成了民生热点问题[1]。201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其2020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主要目标之一:公立医院医疗费用控制监测和考核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全国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幅度力争降到10%以下。虽然国家不断加强对医疗机构的价格监管和查处惩戒力度,但公立医院仍存在超标准收费、自立项目收费、重复收费等乱象,极大影响公民健康权益,损害医疗行业形象,阻碍社会和谐发展[2]。医院医疗“乱收费”一直是审计重点内容,各个公立医院收费数据量庞大,收费内容烦琐复杂,且在规则和信息系统上存在较大差异,使得高校对其各附属医院或者政府对地区各医院进行审计时,需要在数据对应、政策和规则分析上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新技术,也对传统的审计方式带来巨大变革[3]。可以说,“互联网+审计”是一种全新审计模式。与传统审计模式相比,基于“互联网+”的审计具有高效率、低成本、不受空间、地点、时间等约束的优势。当前,网上大部分文献对“互联网+审计”的框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如许阳[4]引入COBIT5.0中七类促成因素构建“互联网+审计”的基本框架,向华等[5]对云计算应用于“互联网+审计”模式产生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然而很少有文献提及“互联网+审计”在实际中的应用。本文从实践应用出发,探索基于“互联网+”技术并面向多家公立医院收费审计平台的构建。

    二、面向多家公立医院收费审计现状及问题

    Z省W高校拥有市里具有代表性的四家直属医院,两家三甲医院,两家专科医院,医院规模年收入2亿元—40亿元不等,学校每年对四家附属医院进行内部审计工作中均涉及医院收费政策执行情况审计,同时也是审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由于缺乏有效的审计方法,医院的审计工作仍旧存在以下现状和问题:

    (一)审计内容覆盖不足

    公立医院就诊患者年逾百万,医院的收费数据可达百万甚至千万级别,导致医院审计数据量庞大。审计内容涉及医院药品定价、药品采购、耗材采购、服务定价、财务收费等多条业务和多个医疗行政部门。审计力量薄弱导致审计项目难以全方位覆盖。

    (二)审计质量难以保障

    现有的医院收费体系依托于计算机系统,下级各家医院使用系统各异,各职能部门使用软件独立,从而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传统的抽样审计方式缺乏可行性,难以保证审计质量,严重影响审计工作的开展。

    (三)审计工作效率低

    下级各医院数据模型个性化差异明显,数据结构存在多样性。上级单位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时,需消耗大量时间与被审计单位信息人员沟通,以此获得需要的数据,极大地增加了沟通成本,甚至造成了不必要的矛盾,给审计工作造成了困难。同时,由于在审计方式上仍使用“要数据、理数据、审数据”的传统落后的审计模式,导致审计工作效率低。

    (四)审计人员认知不足

    W高校部分审计人员不具备医疗或医院财务背景,对医院收费政策执行审计内容及医院业务不熟悉,存在审计盲区,缺乏审计目的认识;审计人员相关知识储备不足,推进审计信息化工作存在困难,制约审计人员业务发挥审计专长。

    三、基于“互联网+”的面向多家公立医院收费审计平台解析

    为了解决高校或者上级审计组织面向多家公立医院进行收费审计时存在的各种问题,下面将从医院收费审计内容和模型的建立、“互联网+”医院收费审计平台架构、平台功能、审计流程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医院收费审计内容和模型的建立

    审计内容通过前期的专家咨询、文献和政策调研,并多次与医院收费部门及审计人员进行沟通来确定。医院收费审計内容主要包括药品、医疗服务、医疗器械耗材三类项目。审计项目具体审计内容如表1所示。

    由于医院收费审计的每个项目具有明确的审计指标和审计路径,通过归纳整理审计路径的规则建立审计模型,即把审计流程以程序算法的形式进行固化。模型的建立是平台的核心,以药品加价合理性审计为例,模型思路如下:从被审计医院数据库、门诊和住院收费表里筛选出一年内药品类收费项目并根据一年费用总额从大到小进行排名,再取排名前若干(可系统设置)的药品收费项目,根据药品主编码与药品基本信息表进行关联从而列出药品主编码、药品通用名、商品名、规格、用法用量、最小包装等字段,通过药品主编码与药品调价表关联获得最新零售价。根据药库药品明细表查询上述药品入库的平均价格,与最新零售价进行对比,计算其加价率是否合规合理。

    (二)“互联网+”医院收费审计平台架构

    “互联网+”医院收费审计平台建立在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基于“云计算”的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服务模式。PaaS依托于平台对应用设计、开发、测试和托管等功能进行打包,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客户。虚拟化技术、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作为云计算的核心技术实现了服务器和系统虚拟化,方便服务器弹性扩展、维护。基于上述服务模式充分利用云计算的特点,对于审计平台的搭建有下述三点优势:一是无需承担软硬件原始投资成本。服务器和存储空间可以根据审计工作数据量和业务量进行弹性扩张和收缩。二是服务器、操作系统、存储和网络的管理维护皆由云计算供应商承担,使得人力和物力在维护上得到解放。三是利用云计算方便对审计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的分布式处理。平台架构图如图1所示。

    (三)“互联网+”医院收费审计平台应用功能

    医院收费通用审计平台用户根据用户角色划分为系统管理员、审计人员、被审计单位人员。下面将从自动化审计模块、数据查询管理模块、大数据处理模块、数据统计分析及审计意见生成模块、系统管理、审计方案模板库等功能和模块介绍平台。

    1.自动化审计模块

    单个审计项目进行审计时,平台读取被审计医院数据库数据并经过自动化审计模块输出有效审计数据供审计人员查询。审计流程的算法化实现了审计流程的标准化和自动化,既减少审计人员工作量,又减少审计出错率。

    2.数据查询管理模块

    由于W高校各家附属医院信息系统没有统一数据标准,且单个医院医疗收费数据存在分布于不同数据库甚至不同平台数据库的可能,平台提供多种查询数据连接方式,以供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人员灵活配置,加强平台的适配性。一是字段映射配置。审计人员根据平台提供的模型数据字段名称,把医院数据库表字段与其进行一一对应。平台根据映射的字段,读取医院数据并转化成模型可分析的数据。二是数据库语言SQL查询。审计人员根据模型字段,重命名查询字段名称,通过编写数据库SQL语句查询数据。三是视图直连。视图只存组织形式,不存数据,从而简化数据库显示。通过视图访问数据,使得获取数据更直接,更容易。被审计方根据模型要求建立相应视图,系统可直连被审计医院数据库查询。审计组可以把工作量分配给被审计单位,由被审计单位人员在审计组监督下完成配置工作,以达到审计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查询数据方式的配置,跳过前期线下数据清洗的步骤,直接读取被审计方实时备份库数据,保证数据的实时性、真实有效性。

    目前主要的数据库管理软件平台有Oracle、MySQL、SQLServer等。因此平台在数据库查询配置上提供上述三种数据库连接方式。

    3.大数据处理模块

    医疗收费数据量日益增长,传统的数据查询处理方式难以处理百万级的数据量。对于海量数据的查询,大数据处理模块基于专业大数据处理引擎Apache Spark,帮助审计人员提高对于海量数据进行查询、分析、汇总的效率。审计人员既可以提前清洗数据导入大数据处理模块,也可以通过上述查询连接配置查询数据后,输入大数据处理模块。通过大数据处理模块帮助实现大数据审计,减少收费数据的查询时间,提高系统数据分析能力,从而能够系统地、全面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总体情况,避免审计风险。同时,大量数据进行关联对比分析,使结论更加准确、科学,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

    4.数据统计分析及审计意见生成

    平台提供报表查询、描述性数值方式统计和图表方式统计。描述性数值方式统计包括求和、均值、极值、方差、众数、中位数、分位数等统计数,能够反映出查询数据的细节特征,从而数据与审计指标相结合,快速、有效地产生审计证据。图表方式统计包括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折线图、散点图等,统计图可以使复杂的统计数字简单直观,帮助审计人员迅速解读数据。在图表上允许横向纵向缩放。图表可以复制、打印并保存图表为bmp、emr文件,也可以为Excel表格。在数据分析上,还提供分组排序、分类汇总、穿透挖掘、筛选过滤、数值统计等多种分析功能。提高数据的可分析性和可理解性,为审计人员提供决策依据。数据统计分析模块的使用显著提高了审计人员的统计分析能力。

    对于特定的审计项目,平台不仅可以进行自动化审计,还能通过分析并根据设置的指标参数归纳出审计意见或者审计报告,辅助审计组成员进行判断,为审计组成员提供足够的时间做出审计决策。审计意见和审计报告也可以提前进行模板配置,有效减少审计报告书写时间。

    5.知识库

    审计知识库利用信息技术共享数据。借助人工录入、网站集成等方式对医院收费知识、政策、规则进行整合和梳理。形成知识数据的基础上,可对审计知识进行关联分类,建立审计搜索条目。知识库的检索功能基于文本关联分析搜索引擎,以起到快速搜索的作用。通过知识库的使用,实现知识与信息有序化,加快审计知识的流动性,帮助审计组快速获取政策、规则的支撑[6]。

    6.系统管理

    为了保证数据安全以及审计的保密性原则,系统存在严格权限管理机制,对审计组和被审计方用户权限进行严格控制。在审计方案管理上,权限可以细分到对单个用户或者单个项目的控制。在审计方案下,审计项目可以任务分配到用户。用户账号下没有分配到的审计项目则无权限运行。每个审计项目下的自动化审计模块、大数据处理模块、数据统计分析及审计意见模块功能都可通过开关单独控制。对于审计项目得到审计数据分析结果和审计意见,也可配置只对某位审计人员可见,从而保障审计数据和审计证据的安全性。

    日志管理功能记录审计人员的操作日志和系统的错误日志。提高了审计数据的安全性,同时给审计组领导人对审计组工作开展的监督管理提供窗口。

    7.审计案例库

    历轮审计方案的每项审计项目查询方式配置,统计方式和分析方案设置都可以保存到案例库,为下轮审计或其他医院的审计提供借鉴,增加审计思路的可复用性。通过案例库模板化的使用,系统完成审计思路的模式化,从而可以在多家医院和单家医院多轮审计中使用,极大减少配置和沟通时间,节约大量时间成本。

    (四)“互联网+”医院收费审计平台审计全流程

    1.審计准备阶段

    审计准备起始阶段需要组建审计组。审计组成员建议由专职审计人员、信息技术人员、医保部门人员组成。信息技术人员提供信息技术支持,保证平台发挥最大作用。医保部门人员利用自身收费政策的经验把控收费规则与设计指标。专职审计人员负责数据分析、审计结论和整个审计工作的有效推进。

    准备阶段还需完成平台部署、平台用户权限管理和审计方案的建设。审计方案建设过程中,需与被审计单位沟通确定审计项目审计查询方式的配置,也可以参考历轮审计积累的审计案例进行配置,为正式审计阶段的开展打下基础。

    2.审计实施阶段

    在审计正式实施阶段,以平台为载体,以知识库为参考,通过自动化审计模块、大数据处理模块获得审计数据,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模块得到需要的审计证据,通过审计意见生成模块获取系统给出的审计意见。

    3.审计结束阶段

    在审计结束阶段,审计人员根据平台获得审计证据,进行进一步整理分析,可参考系统提供的审计意见,形成审计初步结论。经过审核和批准,形成最终审计结论。同时,应该对本轮审计在系统中构建的审计方案相关配置(包括查询方式配置、数据分析配置、审计意见模板等)进行归档总结,并保存到平台案例库。将文档整理上传到知识库进行归档,为下轮审计的开展提供参考,提高审计方案和知识的延续性。

    四、平台实施成效

    W高校与其各附属医院共同打造的医院收费数字化审计平台于2019年2月上线,经过多轮审计实践,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提高审计的主动性。系统上线前,医院收费政策审计以向医院职能部门及信息管理处发出数据查询函为起点,并逐步开展收集药品、耗材等各项收费数据。工作相对被动和滞后。系统上线后,收费政策执行情况审计改变过去相对被动的局面,审计人员可以主动通过医院数据库查询相关数据,保证审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二是提高审计质量。通过通用化审计平台,建立清晰的审计目标,快速获取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保证数据的科学性与正确性。大数据处理功能使得海量数据的处理分析成为可能。帮助审计人员通过多角度多维度挖掘审计问题,提高审计质量。

    三是提高审计流程标准化,实现审计内容全覆盖。通过平台系统建立高效的医院收费政策执行情况审计流程和标准,增进审计人员对于审计内容和审计业务的认识。通过简洁的界面和简要说明,降低医院业务或计算机知识薄弱的审计人员收费审计准入门槛;同时由于审计流程的建立,减少审计盲区,提高审计的全面性。

    四是提高医院收费政策执行情况审计效率。通过审计方案模板化,减少审前准备工作。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快速获取海量数据并进行有效分析。平台提供多种数据统计形式和多种报表模式,辅助审计人员对审计结果进行有效分析,帮助审计人员挖掘潜在问题和规律,快速寻找和确定审计结论,节约大量时间成本,从而提高审计效率。

    五是提高审计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此前,医院收费政策执行情况审计所产生的数据和审计结果等资料的保管集中度不高,且不能保证数据资料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平台上线后,实现了对审计数据和资料的系统化管理和信息共享,减少审前准备工作,保证审后资料得到归类存储。

    六是减少审计成本。由于通过一个平台便能实现不同医院的审计工作,减少系统开发的经济和时间成本。基于“互联网+”技术也使得审计工作可以远程开展,减少空间、时间的约束。

    五、结语

    基于“互联网+”的医院收费数字化审计平台的建设,为学校对其附属医院或政府对地区医院的审计开拓了新的思路。通过统一的平台配置不同的审计方案来匹配不同医院的审计方式,减少软件系统开发成本,产生实际的审计生产力。“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提高了审计效率和质量,同时验证了“互联网+审计”的实效性。后续研究,将会基于现有基础对功能和审计内容上进行扩展,延伸到医院工程审计、考勤排班审计、采购管理审计等更多医院审计项目,结合工作实际持续优化和完善系统建设,向建设涵盖多医院、多方面审计的信息平台目标不断迈进。

    【参考文献】

    [1] 曹瑾.医疗机构收费审计[J].财会学习,2019(25):154-155.

    [2] 李兰静.医院违规收费问题及审计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17):312.

    [3] 徐志刚.基于“互联网+”融合的大数据审计技术应用探析[C].江苏省审计机关第七届青年审计论坛论文集,2018.

    [4] 許阳.基于云会计的“互联网+审计”框架构建探讨[J].财会通讯(综合版),2019(13):110-113.

    [5] 向华,张向睿.云会计背景下“互联网+”在审计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7(13):121-123.

    [6] 程平,陈珊.基于云会计的审计知识库构建及应用[J].财务与会计,2016(17):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