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中的语言运用技巧

    张秀云

    【摘? ? 要】新闻是再现生活,重在客观真实,新闻语言要求确切、朴素、干净利落,深入浅出,尽量不带感情色彩,所以容易写得枯燥生硬;文学是再造生活,其语言可铺陈、夸张、渲染,风格灵活多变,新闻写作如果适当借鉴文学语言的特点,则可以做到活泼生动,增强可读性和感染力。

    【关键词】新闻语言;文学语言;意境;感染力

    新闻语言立足于真实,它强调客观,写作时多用陳述语气,重在传达信息,而文学语言超越真实,注重形象与意境,重在传达情感和思想,强调表达效果。在新闻写作实践中,刚上路的新手要么把新闻写得干巴巴,要么写得新闻不像新闻、文学不像文学,究其原因,还是对两者的语言特征认识模糊、不能熟练运用文学语言之故。新闻写作可以且有必要借鉴文学语言的写作风格,但借鉴之前,首先要明白新闻与文学这两种文本在写作上的区别。本文就从二者的功用谈起,浅析新闻写作中的语言运用技巧。

    一、明确新闻的功用,在写作上与文学区分开来

    要写好新闻,首先要明白新闻的功用,从功能上把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区别开来。

    (一)明确新闻的传播目的

    新闻的传播目的是为受众提供信息、传播知识、指导生活,消除读者对信息的不确定性,从而引导舆论、服务社会,重在实用性。文学作品重在欣赏,在于潜移默化地感染读者,给读者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同样是“李白昨日离开泾县”这一话题,新闻会如此描述:“李白于昨日上午离开泾县,桃花潭村民汪伦踏歌送行。”提供的是李白离开和汪伦送行两条信息。而在诗歌《赠汪伦》中,则表现为“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现的重点是李白与泾县桃花潭村民汪伦的深厚友谊。两者相较,区别分明,和新闻明显不同的是,文学作品立足的是人们的内心世界,会注入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美、对艺术的探寻与追求。

    (二)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是一种以写实为主的实用性文体,事实是它的写作基础,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也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而文学虽然也来源于生活,却是经作者提炼加工过的,可以用原有事件加工,也可以无中生有,写不曾发生或不曾有过的事情。文学常常要反映人的情感发展历程,从内心和情感上塑造种种文学形象,从而吸引和感染读者,唤起人们健康的审美情趣,让读者在欣赏过程中产生思想共鸣。

    一个乞讨的盲人身前黑板上写着“自幼失明”四个字,这是表述事实的新闻语言,而一个路过的诗人给它改成了“春天来了,我看不见”,就是典型的文学语言了,让人能感受到盲人的绝望与苦痛,从而激发出路人内心的柔软与善良。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三)新闻强调时效性

    新闻作品区别于文学作品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新闻之“新”,它反映的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这就要求记者反应要快,信息要新;如果反映不迅速,没有新鲜事实,新闻就不是新闻了。有的时候,“新闻只有一天的生命”。“8日轩辕台将有大雪”这则天气预报式新闻,只对计划8日出行或者游览轩辕台的人有意义,8日以后,指导出行的功能就消失了,而李白《北风行》里的那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却成为名句千古永生。

    再比如体育赛事报道,在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人们了解信息几乎都是直播速度了,别说是一天,就是迟了几分钟,新闻就成了旧闻,失去传递的意义了。

    由此可见,新闻是“再现”,要求速度,而文学是“再造”,要有过程。

    (四)新闻的表现方式有别于文学

    新闻语言要求客观、确切、简练、通俗,多用陈述语气,少用甚至尽量不使用褒贬词、修饰性用语,要求词语精确度高,避免含混,语言要去粉饰,勿卖弄,勿追求词藻华丽,少用附加语,少用专业术语、方言,避免晦涩难懂的引用,做到干净利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文学语言则不受这些制约,反而,作家可以尽可能地发挥想象,无限地夸张,尽情地铺陈渲染,可以带有强烈的褒贬爱憎等主观色彩。因为表现方式不同,精准度要求不同,新闻作品与文学作品,表达效果自然也就完全不同。比如,同样是表现干旱,2019年5月2日新华网的一则新闻这样描写:

    《澳大利亚北方遭遇干旱雨季导致部分地区用水紧张》

    新华社堪培拉5月2日电(记者岳东兴 姜晨怡)澳大利亚气象局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位于该国北方地区的北领地遭遇自1992年以来的最干旱雨季,导致部分地区用水紧张。

    据气象局官网介绍,在刚过去的北方地区雨季(从去年10月至今年4月),北领地的降水量比以往雨季的历史平均水平低34%,并且这7个月的平均最高温、平均最低温和平均气温,均创下自191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2日报道,受此影响,北领地首府达尔文市周边的农业地区用水紧张,水库蓄水量减少,当地居民已被要求减少日常用水。

    北领地水资源评估部官员称,如果按照目前的用水量,该地区农业使用的钻井抽水蓄水量,将在下一个雨季到来前用尽。

    而茅盾在他的著名散文《雷雨前》里这样描写:

    河里连一滴水也没有了,河中心的泥土也裂成乌龟壳似的。田里呢,早就像开了无数的小沟——有两尺多阔的,你能说不像沟么?那些苍白色的泥土,干硬得就跟水门汀差不多。好像它们过了一夜工夫还不曾把白天吸下去的热气吐完,这时它们那些扁长的嘴巴里似乎有白烟一样的东西往上冒。

    很显然,前篇文字通篇陈述,重点用精确词描写干旱到什么程度,给读者提供的是准确、科学的信息,后段文字并不表现干旱的具体程度,而采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艺术地再现了干旱的形象画面,给人的是直观感受,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因为语言风格不同,导致两者的表述效果迥异,艺术感染力也完全不同。

    二、汲取文学语言之长,把新闻写“有味”

    如何在兼顾新闻语言特点的基础上,汲取文学语言的优点,把新闻写得活泼生动,让读者读起来有滋有味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注重细节描写,追求意境美

    所谓意境,是指文艺作品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是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境界。虽然它是文学艺术的审美范畴,但新闻写作中也处处存在,在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把客觀事物与主观感受和谐地结合起来,就能形成一种能打动人心、引起读者共鸣的气氛,此即新闻写作中的意境运用。比如环境描写。新闻写作离不开自然的、地理的、社会的环境描写,一切景语皆情语,把客观景物用鲜活的语言描写出来,能烘托出作者的意图,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美国记者埃德加的《彭德怀印象》中,就有一段重要的环境描写:

    我住在彭德怀设在预旺堡的司令部的院子里,因此我在前线常常看到他。附带说一句,司令部——当时指挥三万多军队——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的毯子的炕。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

    在这里,埃德加几乎没有运用任何修饰语,只是把司令部的摆设录像似的复制下来,把桌子、板凳、文件箱等物一一列举,有了这样的细节描写,彭德怀崇高的革命情操和朴素的生活作风就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了,这对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好的表现作用。

    人民日报记者刘杰在《黄山景点在“轮休”》一文中,也多处使用细节描写:“记者看到,石径上落有松针松果,石缝中长出了密密青草,树荫下、路边上盛开着各种野花,林中鸟儿啁啾,花间蝶舞翩跹,不时还有小松鼠窜出……”这些细节描写,用生动的色彩、声调、感触,铺陈出一个和谐美丽的山区自然环境,让读者如临其境。自然,眼前的和谐美好,都是“轮休”的成果,有如此意境在,“轮休”这一措施的成功,就不言自明了。

    (二)多用动词,力求生动

    新闻强调写实,但写实不等于行文老套空泛,干瘪枯燥,不是笼统的、干巴巴的。有三十年从业经验的拂晓报社总编辑武华峰经常对记者说,新闻要想生动,一定要学会用动词,动词可以让画面“活”起来,产生强大的感染力。他经常拿刘杰的《县委书记听唢呐》这则新闻来举例:“唢呐声声,招引四乡八邻的大姑娘、小伙子,孙子搀着奶奶,媳妇扶着婆婆,你呼我应,前赶后拥,往场上一围,别提有多乐!”你看,如此一句话,作者就用了招引、搀、扶、呼、应、赶、拥、围八个动词,现场的热烈气氛立刻就生动地展现出来了,让读者有如在眼前的画面感。

    这就是动词的魅力。

    当年,世界上第一次原子弹试验在凌晨5时30分起爆,记者描述当时的情景时这样写道:“原子弹准时起爆时,只见一道炫目的强光把整个试验地区照耀得比最明亮的白天还要亮,距观察站三英里之外的一座山被映得清清楚楚,接着,一股气流扑了过来,把距爆炸中心一万英尺的控制塔外的两个人猛地推倒在地上,与此同时,一朵五彩缤纷、光彩夺目的云团迅速升入四万英尺的高空……”扑、推、升,这三个动词连用,把原子弹巨大的威力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让读者掩卷后还如在现场。

    (三)适当运用群众语言

    一切作品都来源于群众,植根于大地。群众的语言最为鲜活生动,最容易让人产生认同感和思想共鸣,向群众语言汲取精华,是成功写作新闻的一条捷径。行走基层多年的人民日报记者刘杰,就是运用群众语言的高手,他的作品中经常有对群众语言的吸纳和创新。比如他说到某人大方时,会说那人“不拿捏”,这三个字就非常生动形象,画面感十足,读后让人会心一笑。评论某画家的作品时他也如此说,某人的画“不拿捏”,放得开。如此一来,“不拿捏”这三个字,又有了自然、大气等深层含义。他在写政府计划经济时硬性培植大户,进不了市场经济时又不管不问,让百姓吃了苦头时,说:“上面让你作典型时,就捧着抱着。干不下去了,就撒手不管了。”“捧着抱着”、“撒手不管”,够形象吧,典型的老百姓语言,当事人皱着眉头满腹心酸地对记者抱怨的情景呈现出来了。

    再如新华网2018年8月7日的一则新闻《立秋,秋天来了!》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三个节气。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之说。其实‘立秋是秋季的开始,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立秋之后仍有一‘伏,‘秋老虎依然存在,因此仍旧要注意防暑。但是,立秋之后,会出现中午热、早晚凉的‘尜尜天,不会像最近几天一样从早热到晚啦!”文中的秋后仍有一“伏”,“秋老虎”都是典型的群众语言,“尜尜天”这个书面语不常见,用来形容两头凉中间暖、气温变化较大的天气,是鲜活的群众语言,十分传神,读起来让人亲切无比。

    总之,新闻作品要想写好,就要借鉴文学语言的一些优点,优秀的新闻作品会给读者美好的阅读体验,也能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要熟练地掌握新闻写作技巧,除认真选题、踏实采访外,仍需要阅读文学经典,在写作基本功上多下功夫,以求在创作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刘善兴.新闻写作36术[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1.

    [2]刘海贵,尹德纲.新闻采访写作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刘杰.提问新闻[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4]汤世英,薄澣培,劳沫之.新闻通讯写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作者:拂晓报社专题周刊部副主任)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