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STEAM课程的实施

    赵义德

    

    

    [摘? ?要]steam教育的本土化有利于增强我国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高层次人才,但是目前有关高中历史教学的STEAM课程较少。文章立足于STEAM教育理念与高中历史教学的结合,初步探求高中历史教学中STEAM课程的实施路径与具体实践应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STEAM课程;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 ? G633.51? ? ? ?[文献标识码]? ? A? ? ? ? [文章編号]? ? 1674-6058(2020)13-0070-02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依托信息技术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其中提及要求探索跨学科教育(STEAM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在我国掀起了STEAM教育的探索热潮。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STEAM教育理念的引入可以有效发挥历史学科的特性,从而打破学科界限,扩大高中历史课堂的思维空间。但是,目前有关高中历史教学的STEAM课程较少,受学校硬件条件不足、教师对STEAM课程认识不足以及浓厚的应试教育色彩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STEAM课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较少。因此,本文立足于STEAM教育理念与高中历史教学的结合,初步探求高中历史教学中STEAM课程的实施路径与具体实践应用。

    一、STEAM理念下高中历史课程的实施路径

    1.选取典型性课程内容

    STEAM课程是一门以跨科统整的方式培养学生STEAM素养的课程,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的整合:科学、技术、工程、人文艺术和数学。而高中历史学科也是一门“整合型的社会科学”,具有科学性、真实性、综合性、艺术性等学科特性,与STEAM课程具有较高的契合度。然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融入STEAM课程。因此,教师在利用教材开发STEAM课程时,必须选取具有STEAM元素的课程内容。本文以《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一课为例,该课主要涉及中华文化的发展及传播,其中提及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传播,并以“四大发明”为典型案例。“四大发明”具有鲜明的STEAM元素,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包含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个方面的内容。“四大发明”的传播对欧洲以及世界的影响,体现了人文艺术。教师在授课时,可以以此为主构建STEAM课程的主要活动环节。

    2.构建针对性课程情境

    STEAM教育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学科知识,在项目活动中解决真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以此才能有效实现学生STEAM素养的培养。因此STEAM教育本质上仍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情境化教学,强调问题解决的真实性、关联性和扩散性。在STEAM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可通过创设针对性课程情境来真实还原问题背景。在针对性课程情境中,教师可以运用项目学习、体验式学习等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个体思考或者小组合作,围绕情境问题尝试沟通、交流、合作。通过针对性课程情境,不仅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真实磨炼了学生的实际应变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认知技能、沟通合作技能和创新技能等多项实际技能。

    3.发展多元性课程评价

    由STEM教育到STEAM教育的发展,“A(Arts)”的融入补充和完善了STEAM教育理念,为STEAM教育增添了人文教育色彩,增强了STEAM教育的多元性。高中历史学科虽然是一门分科课程,但是兼具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理念,将其与STEAM课程结合,由此形成了一门多元性课程。因此在课程评价时,可以通过发展多元性课程评价完善STEAM课程。发展多元性课程评价可以根据具体课程分为诸多方面。例如,在评价课程主体上,可以分为STEAM课程设计、课程活动、课程结果几类评价;在评价对象上,根据不同主体分为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小组评价;在评价内容上,可以分为STEAM理念评价、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等。通过发展多元性课程评价,可以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对教学评价的垄断,提升学生的STEAM素养和综合素质,最终通过反馈完善STEAM课程。

    二、STEAM理念下高中历史课程具体实践应用

    STEAM课程基于真实问题的解决,通过跨科统整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在同一活动过程中学习到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认识到彼此间的关联性,并且形成学习经验。在这一理念下,本文以统编版《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一课为例,初步探索高中历史教学中STEAM课程的应用与实践。

    1.主题说明

    本课以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主题,涉及宗教、汉字、建筑、科技等诸多方面,内容虽然庞杂但主线明确。因此本课以 “四大发明”为线索,通过情境构建与项目学习设计活动,融入STEAM元素与学科核心素养。在情境构建与项目学习中,引导学生运用和迁移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观察、分析、动手、沟通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诸项能力与技能。最后通过教师总结升华,使学生感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和中华文化的本质,形成民族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落实STEAM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STEAM元素融合

    四大发明具有典型性STEAM课程内容,包含物理、化学、历史、美术等多方面内容。中学生对四大发明早已有耳闻,但无论是来源于生活还是学科教学中的提及,都比较零散,学生对四大发明的原理和意义认识不足。因此,本课通过一系列活动以跨科统整的方式对四大发明进行分析。四大发明涉及具体学科知识点,以表格形式呈现,详见表1。

    3.教学过程简案

    4.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改进课程不足进而完善课程,但是传统教学评价通常由教师垄断,违背“以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因此本课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让学生在课程中的每一阶段记录自己的收获、体会及成果,然后在课程结束后根据所记录的内容评价课程,并进行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小组互评,最后由教师收集评价记录表、听取意见、进行总结。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成为评价主体,既有利于完善STEAM课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STEAM素养。

    三、结语

    STEAM课程使用了跨科统整的方式,使学生可以在同一活动过程中学习到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认识到学科间的关联性并且形成学习经验,体现了“以生为本”“合作学习”等教育理念。推行STEAM课程是我国教育增强核心竞争力,有效解决高层次人才不足的有力手段,广大教师必须给予STEAM课程一定的关注,以促进其的开发与利用。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