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

    王金萍+王洪友

    摘要: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充分发挥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功能必须提高对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认识、通过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和拓展志愿服务内容,提供相应保障等方面深化开展志愿服务。

    关键词:志愿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民族院校

    中图分类号:D64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4-0043-02

    多年来,志愿服务所体现出来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追求,体现了当代青年关注社会问题并为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而积极参与的热情,成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活动之一,也是高校最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之一。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民族院校是党和国家为解决我国国内民族问题而建立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办学过程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为少数民族、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充分发挥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强化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对于民族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性

    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出于自愿,在不求物质报酬的前提下,贡献自己的时间、知识、技能和财富等为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和提高公共事务效能所从事的各项活动。[2](P.28-30)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是由具有一定思想觉悟、热心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的在校各民族大学生以自愿的态度,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知识、技能和资源等,向社会提供的各种无偿服务活动,其特性如下:

    (一)主动性。民族院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非常高,特别是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来到学校后大大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他们通过参加“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社团组织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积极与社会加强接触,努力回馈社会,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获得价值认同,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民族性。民族院校大学生因多来自民族地区,特别是一些学生来自偏远的贫困地区,特别愿意参与展现本民族文化,与家乡建设发展相结合,提升个人能力,促进民族文化交流的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体现了民族性的鲜明特征。

    (三)实践性。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社会实践活动,是实实在在的社会服务活动,各民族学生必须将志愿服务的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如果离开了社会现实的土壤,那么志愿服务将失去其原有的价值。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地感悟、认同、追求和践行志愿服务的理念,才能最终实现知与行的相互转化,达到实践育人的效果。

    二、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功能

    首先,志愿服务为民族院校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效的活动载体。志愿服务现在作为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认同,志愿精神体现了一种自愿自主自由的选择,大学生志愿服务突破个体活动的局限性,将个体融入到社会中,团结进步,奉献共赢,在促进国家公共事业发展进步的同时,以更广阔的胸怀和视野实现个人价值和人生梦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空谈,必须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理想通往现实的唯一途径,志愿精神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人与社会的和谐进步,成为民族院校大学生参与社会文化建设重要方式,成为深刻体验社会发展变革的有效途径。[3](P.44-49)引导民族院校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积极构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通过组织各民族学生利用节假日、纪念日及课余时间走进学校周边社区和群众,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突出了“民族团结”主题,开展社会调查、文艺演出、挂职锻炼、义务支教等系列活动,强化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情商教育和感恩教育,在实践中强化各民族学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促进各民族学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主动地内化为自身的精神追求,进而外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行动。

    其次,志愿服务有利于提高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大学生必须善于接地气,深入联系广大人民群众,敢于下基层,勇于实践。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可以帮助大学生进一步从政治、历史和社会发展等角度去观察和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理解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进而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方面化被动为主动,并自觉地承担起民族院校大学生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真正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可靠接班人。[4]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合,通过志愿服务这一育人载体的实践,将抽象的理论教育融入各民族学生的生活实践之中,通过各民族学生的感受、感悟和情感的升华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进而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三、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提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提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但在目前的实践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的培育。

    (一)提升思想意识,重视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要充分认识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促进作用,提升思想意识,切实重视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民族院校应在经费和物质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积极引导和促进青年志愿者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可以考虑将志愿服务纳入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培养计划,比如设置必修或选修的相关学分,规定在校期间必须从事一定时间的志愿服务方可得到学分,或可以抵消部分选修学分,作为毕业考试的前提条件之一。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应精心组织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完善的专业化培训机制,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志愿服务有效融合的路径和载体,特别是探索符合民族院校学生自身特点的志愿服务特色体系,将志愿服务与学习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联系起来,将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系起来,将志愿服务与各民族学生成才成长联系起来,通过志愿服务这个载体和平台,实现民族院校育人的目标和宗旨。

    (二)完善制度建设,保障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健全的制度保障,因而应完善制度建设,探索与建立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首先要建立完善志愿者登记注册制度,建立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者档案,完善志愿者志愿服务评价机制。根据各民族学生志愿者的意愿、专长等建立合理的档案,通过科学管理以及资源的合理整合,使志愿服务向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完善各民族学生志愿者的专业培训制度,结合志愿服务的对象、服务活动的特点和内容提前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切实保障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结合网络等新媒体技术建立志愿活动跟踪反馈制度,对于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情况和效果进行记录,定期跟踪记录反馈情况,做好对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必要的监督、考核和评价。其次要完善志愿服务的奖励机制。对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表现优秀的个人和团体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发挥模范先进的导向激励作用,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同时,可以考虑将志愿服务活动成果与学生“评优评先”全过程,充分调动更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再次要积极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建设。稳定的志愿服务基地建设,能够为志愿服务提供长期稳定的平台,维持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可以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使志愿服务活动更加规范、搞笑、健康有序地发展。

    此外,民族院校应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保障相应的资金投入,并拓展多种渠道解决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问题,如通过学校的资金投入、学生义卖、义演活动、政府补贴以及争取社会赞助等渠道,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支持,保障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搭建载体平台,拓展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内容

    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应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拓展活动内容,通过多元载体和平台的搭建,提升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效和水平。由于民族院校的特点,对于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应特别突出民族团结的主题,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民族院校应主动协调学校所在地区和民族地区的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等社会管理部门,结合学校和学生特点,鼓励建立适应新形势下为社会改革发展服务的新的服务项目,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如开展对接民族地区的支教活动、与社区、街道等对接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与保护活动等。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的优势和特点,加强网络阵地的引导和宣传,利用有声、有形的宣传引导平台,积极引导和激发广大民族院校学生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3/

    c_118674820.htm.

    [2]胡凯,杨欣.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 思想教育研究,2010,(2).

    [3]颜睿志.愿精神的文化渊源与现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3,(8).

    [4]常青.志愿服务:大学生价值实现的载体 [N].光明日报,2013-12 -14 .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