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邢鹏飞

    [摘要]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更加注重教学的生活化和实践化,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观察、感受、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和实践活动中探究知识,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解决当前课程学习枯燥无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文章就课前、课中和课后如何更好地实施生活化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课前;课中;课后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2020)01-0065-02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然而当前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照本宣科,以讲授知识点为主;另一方面课堂教学设计不合理,忽视生活性和实践性,没有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的内涵,尽管教学成绩很好,但学生的思想觉悟不高践行能力不强,没有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活动教学、情境教学,课后要加强践行,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重视课前的准备和预习

    在新教材中,每个课时都设计了“运用你的经验”“相关链接”“阅读感悟”“探究和分享”“拓展空间”等栏目。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栏目,实施有效教学就需要教师课前的扎实准备。课前的准备和预习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学生预习和收集

    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既有助于节省课堂时间,也能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加深体验和感悟,从而提升教学效率。教师课前可根据教材活动或教学需要安排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调查、走访、谈话或查阅等,收集资料和生活实例。例如在进行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第一框《悄悄变化的我》的教学前,笔者安排学生去整理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并在课堂上展示。课堂上一部分学生展示了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后,全班学生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了起来,他们热烈讨论并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再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一框《认识自己》中“认识自我的途径”时,教师可让学生制作调查问卷,分别了解家人、老师、同学和朋友等不同的人对自己的看法,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认识自我的途径,达到真正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和发展自我的目的。

    2.教师积累

    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会运用以前的课件或者不使用课件看着教材讲,所列举的实例往往过于陈旧。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既要了解各科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也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根据教学需要整理一些与当前的时政要闻、社会热点密切联系的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但是大多数教师在日常都懒于收集资料,因为这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就需要教师克服懒惰,养成良好的习惯,善于思考、勤于收集。教师在日常做好资料的收集与积累,能为教学准备很好的素材,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率。比如有些教师在讲课时列举的“感动中国”人物还是很久以前的事例,这些材料缺乏时代感,让学生感到很遥远。例如在讲解我国的政治制度时,可播放每年召开的“两会”视频,这样才能紧跟时代,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教学效率。又如在讲解七年级上册第八课第二框《敬畏生命》时,笔者列举了本地刚发生的两个案例,这两个案件当时在本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生也非常熟悉,所以马上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并展开了充分的讨论,整个教学氛围热烈。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情绪调控、交友、人生目标和与人交往等方面进行了认识和感悟,教育意义大、效果好。

    二、课堂教学各个环节都应设计合理的情境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和提升

    1.新课导入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导火线的作用。在导人环节,一个好的视频、案例或事例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的导人能为教学做好了铺垫,因此教师要在课堂导入上下功夫,精选材料。

    在导人材料方面,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贴近实际的事例更能激发学生兴趣。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一框的教材中设计了一个“探究与分享”活动:查阅相关人物的资料和采访身边的人,记录他们对中学生活的回忆。教师可安排学生去网上查找伟大人物的事迹或采访身边的人。在学生的身边有很多學习的榜样,在这节课上有位学生就讲述了他采访的一位当年的高考状元的事迹,并分享了该状元的学习笔记。对此,大部分学生表示很震撼,因为状元就在他们的身边,吸引力和感召力强,这些事例相信能更好地指引学生顺利度过初中生活。

    2.课堂教学

    “定位课堂,应该通过引入生活事件,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场景,营造逼真的教学环境,变狭小的课堂为广阔的交际空间,使思想政治课教学不再是孤立的死记硬背,而是活生生的反复体验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应有创新,改变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设计情境化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和升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多种形式,下面结合教学实际列举几种。

    (1)案例讨论

    在案例的选择上,一定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是学习的终极目标。例如,在教学法律知识的过程中,教材中的案例可能与学生的生活相差较远,对此教师要让学生联系一些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件。如就有学生谈到自己购买了一双劣质鞋子后如何维护权益的事。通过类似事例,教师可带领学生掌握一些维权的途径,特别是使学生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的话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挖掘、发现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遇到的问题。比如在讲解“青春期的烦恼”和“网络交友”等内容时,学生的发言常常不够主动,导致教师不能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使教学陷于被动当中。这时教师可制作匿名问卷,把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找出来,然后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

    (2)角色扮演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营造平等交流的情境氛围,然后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形成互动。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一框《守护生命》时,在面对灾难和灾害时如何自救和自护方面,教材设置了几个情境,教师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场景模拟。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只掌握理论不会实践的问题,也能促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中去。

    (3)参观、体验活动

    我们经常说,亲身体验比说教更为有效。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需要,组织一些对学生有益的参观体验活动。例如在学习有关法律诉讼的知识时,可组织学生参加一次旁听庭审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了解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并增强了法律意识。再如在教学宪法内容时,笔者组织了宪法宣誓活动。活动中学生表情严肃,深刻感受到了宪法的尊严,有了较好的感悟。

    教学实践表明,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开展各种体验活动,不但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也就是教师不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教育学生,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给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提供机会。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课后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回归生活、付诸实践

    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践行能力,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与自身生活联系起来,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课后加强开展实践活动,进一步体验和践行。

    课后的实践活动是课堂学习的进一步延伸,是对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展。课后教师可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宪法的有关内容时可安排“宪法诵读活动”。通过诵读,学生既了解了宪法的有关内容,还进一步感受到宪法的威严,增强了维护宪法、遵守宪法的意识。再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可让学生在课后参与一次环卫活动。通过活动,学生体验到了环卫工人的辛苦,增强了对环卫工作的认同感,也知道了不乱丢垃圾、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总之,生活化和实践化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两大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善于思考和合理设计,还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践行。只有回归生活,实施生活化教学,才能实现有效教学,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許艳.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生活化教学[J].思想理论教育,2010(12):57-58.

    [2]陈三林.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要贴近生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3):70+72.

    (特约编辑 柳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