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行动 尽力平等

    黄思昀

    

    “平等地关爱每个孩子”,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班级里那些特别优秀的孩子和特别需要关注的孩子总会分走教师的大部分的精力。然而,因为我自己从小就是一个听话懂事、不招人烦、常常被忽视的孩子,因此,做幼师后,我特别注重对每一个孩子平等地关爱。为此,我总结出三个行动,以帮助我更好地关注到每一个幼儿。

    行动一 ?找优点

    我们的眼睛在看事物时总是会抓亮点,总会被被与众不同的事情吸引,在观察班级里的孩子时也常常会这样。

    为了避免出现某个孩子感觉自己被忽视的情况,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每学期必须完成的任务,那就是我和我的搭班老师要找每个孩子的优点。我们制定计划,按照学号从前到后,每天以一个孩子为表扬对象,确保每一个孩子在这学期里都有被老师密切关注的一天。并且,我们的表扬不是空洞的,而是基于“心中有爱,眼中有孩子”,基于对这个孩子的密切观察和关注,有针对性地表扬和鼓励。

    行动二 ?鼓励合作互助

    仅靠两位教师时刻关注全班孩子的各种状况,显然有些力不从心。我们常说,孩子才是班级的主人,我们应该相信孩子自主发展和成长的力量。因此,在班级中,我们鼓励孩子们自由、自主开展各项活动,鼓励他们接纳不同性格、不同习惯的同伴,引导外向的孩子和内向的孩子结成小组一起活动,相互影响,互相帮助。确保在教师不能关注到的地方,孩子们也不会感到孤独。

    例如,散步时,老师会悄悄向那些特别外向的孩子建议让他们邀请某小朋友一起散步,活动结束后,教师对外向孩子和内向的孩子给予不同的鼓励,让合作或互助的双方都体验到进步和成就感,从而产生良性循环。

    行动三 ?勤沟通

    对孩子的关注不仅要让孩子感受到,也要及時让家长了解。因此,在“找优点”的基础上,我们每学期都会专门设置一次与家长沟通的机会。

    这一次沟通不同于常规的家园沟通,而是教师和家长朋友式的聊一聊孩子在幼儿园的一些小事和在家的一些情况。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关注,对孩子一些细微的变化与成长的关注和支持。家长的感受也会影响到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老师是关注我的。

    以上的三点做起来并不难,只要教师全心地投入到班级,在日常活动中与幼儿多互动、多观察、多鼓励,真正做到“心中有爱,眼中有孩子”,那么孩子们一定也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满满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