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文章结集出版问题浅析

    林菁

    摘 要:在电子阅读方兴未艾之际,仍有一股“逆流”值得关注,那就是自媒体平台网红作者的文章结集出版纸质书。但编辑如何将流量转化为图书销量,本文认为需将“实用”二字有机融入出版的各个环节。

    关键词:自媒体 结集出版 实用 图书销量

    自从电子产品的使用进入了日常生活,人们的许多生活方式便被悄然改写,阅读习惯也是其中不可忽视之一种——手机阅读占据了人们碎片化阅读中的大部分时间。然而,在电子阅读方兴未艾之际,仍有一股“逆流”值得关注,那就是自媒体平台网红作者的文章结集出版纸质书。张嘉佳将微博上的“睡前故事”整理为《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成为2013年不容忽视的黑马,热度不减持续畅销,至今总销量破千万册。这为自媒体文章的结集出版提供了诸多展望。

    报选题的时候,编辑通常会将人气公众号作者的粉丝量、阅读量拿来作为筹码,但这两者只能算是一个起点较高的优势,却并不会直接关联图书销量——流量并不天然能转化为图书销量。因此,网红自媒体文章的结集图书需在出版的各个环节用心,将“实用”二字有机融入,让读者粉丝感到物有所值,而非刷刷手机重新翻一遍平台上的文章即可。

    下面笔者以近年来自媒体平台成功转化为图书的几个例子,简要探析自媒体平台文章结集出版需注意的四个问题。

    一、甄选篇目,凸显图书的系统性优势

    《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对碎片化阅读保持高度清醒》里提到:“以往人们都认为互联网拯救了碎片化时间,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提高效率。但现实是碎片化反客为主,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用碎片化的时间去阅读(准确地说是观看)碎片化的内容。”

    电子阅读饱受诟病的一点,正是碎片化阅读。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泥沙俱下,读者有限的关注力成为群雄所逐之鹿。即使是网红作者,也需要通过频繁更新来增加曝光率,保障粉丝量的持续增长。但一个人不管多勤奋多有话说,也难以做到“日更”(每日更新),当个人能力成为发展瓶颈,便需要组团作战了,这也是许多原本单打独斗的人气自媒体到后来需要成立工作室的原因。然而,即使团队写稿,也并非篇篇有料。自媒体公号的许多内容新是新,却如昙花一现,谈不上让知识沉淀乃至“变现”,所以篇目的甄选与系统整理至关重要。

    比如教育类公众号“大J小D”的结集新书《跟早教专家学儿童潜能开发》便明确表示该书由公号精选出的90篇文章组合而成;医学科普公众号“淼哥故事会”的结集新书《准妈妈,加油》精选了孕妇们关注的话题文章;美食公众号“什么值得吃”的结集新书《什么值得吃什么值得做》也同样表示精选了不同风味的经典菜谱……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都希望将有限的时间用在点子上,因而“精选”二字虽常见,但仍具有诱惑力,需要着力强调。

    精选是必要条件,系统整理则是进阶需求。书可以让相关知识形成一个体系,这是其较之于新媒体的优势所在,必须牢牢把握。尤其对于文章量大的公号,准备整理成几本书的,则需提炼主题,做到不重复自己。仍以公众号“大J小D”为例,其第一本书《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兒》的内容主要针对0-2岁幼儿,第二本书《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适用于2-6岁的学龄前儿童, 而《跟早教专家学儿童潜能开发》则从父母们普遍关注的“潜能开发”主题入手。有了主题的归类,读者在选择中会产生一种自我把握的优越感。

    二、润色校勘,提升图书的文本质量

    这一点普通读者可能难以意识到,却是编辑需要下暗功夫的。自媒体的许多文章,在手机上看很顺畅,然而一旦成为印在纸上的铅字,却让人觉得似乎哪里仍有所欠缺,要么句子啰嗦,要么调侃过度。更有甚者,有时在作者旁征博引中,还会发现知识性错误。文章出手快、成文时间短,类似问题在所难免,但这却是图书出版中要极力避免的。之所以对文章质量突然苛刻起来,原因在于读者对不同介质所呈现的文稿标准要求不一样。

    此外,书中标题也不能通盘直接沿用自媒体平台上的文章标题,因为后者的标题通常较为哗众取宠,或为了多放几个关键词而撰写得过长。纳入书中,则需根据全书的步调来修饰统一,以便为读者提供更加顺畅的阅读体验。

    比如“大J小D”有一篇文章,公众号标题为:“在家早教没那么难,这两点做对了,大方向就不会错!”收入《跟早教专家学儿童潜能开发》中,则改为“做对这两点,在家也能进行高质量早教”。仔细比对一番文章内容,会发现书中文章更精练,公众号里好些文句已被删除。而同一个意思,句子也做了润色,使之更倾向于书面表达。

    三、影视音图,为图书提供附加值

    (一)提供补充资料

    有声书如今走在前沿,那么纸质书则可以利用自身载体,为文章主体扩容。如《凯叔365夜》系列结集自“凯叔讲故事”APP的同名音频节目,该系列在故事之余设置“凯叔对你说”小环节,《凯叔365页故事·中国传统故事》便结合课文编撰,补充相关常识,扩大知识版图,为孩子写作素材的积累提供便利。比如,在《涿鹿之战》故事之后,便有“黄帝”一词的知识点拓展;《嫦娥奔月》故事之后,关联中秋节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梁冬说庄子》系列内容结集自喜马拉雅FM,书中则收录梁冬补充讲解的新内容。

    (二)穿插精美配图

    自媒体发文,配图常常会在悄无声息之中起作用,与文章相得益彰,同时缓和读者的视觉疲劳。然而,许多配图通常源自网络,倘若走正规出版途径,则需要将图片的版权纳入考量,向专业摄影或者插画师定制图片。《什么值得吃什么值得做》便为内容量身定制了精美图片。从书中难以品尝到“味”,却能借助图片的“色”与“香”再倚赖想象来部分还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读者们的下厨欲望。

    (三)通过二维码提供视频、音频

    比如《凯叔365夜·中国传统故事》在扉页之前,便有二维码提供《曹冲斗鸡》《鲤鱼跃龙门》等故事试听,不过可试听故事不多,其他故事还需要购买才能正常收听。

    四、多管齐下,注重线上营销推广

    受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传统线下活动的宣传效果已大不如前,线上营销是需要着力拓展的领域。病毒式营销被传得神乎其神,却可遇不可求,并不是每本书都适合或者说能做的,即使作者自身坐拥百万千万粉丝量。“如果产品的核心功能可以鼓励用户邀请其他朋友成为用户,那么这个产品才能进行病毒式营销。”换言之,倘若用户邀请新用户的系数小于1,那么病毒营销模式是很难维持下去的,只能局限于一定的范围。难以缔造传奇,踏踏实实做好力所能及的小推广,也能闯出一方天地。

    (一)资源置换互推

    新书出版后,网红作者在自家自媒体平台推送,会有部分铁杆粉丝购买支持,但也会有为数不少的粉丝因已看过或听过书中相关的文章,而没有购书动力,因此与其他自媒体人互推,尽可能实现资源置换,也是必要的。

    (二)录制小视频植入书讯

    如“生了么”就曾录制一期短视频,教妈妈们折多种可爱的小书签,以便在亲子阅读时吸引宝宝,也可以让宝宝在学习中锻炼动手能力。短视频中的书模,便是《准妈妈,加油》,视频在书签特写中多方位展示封面上的书名、作者简介等图书信息。而让视频广泛传播的关键是找到有创意的契合点。

    (三)在网店里,也有若干小技巧吸引流量

    (1)将自媒体名称与书名一起,写入标题。在书名之后,通常可以再呈现一定字数的广告语,将公众号名称(如前文提到的“凯叔”“大J小D” )录入,则一目了然,更方便读者搜索。毕竟,带流量的自媒体,已自成品牌,長长的新书名粉丝并不一定有印象,但对于自媒体名称,粉丝还是记得牢的。

    (2)关联同类畅销书。如“大J小D”的《跟早教专家学儿童潜能开发》在当当网上,不仅关联该作者的过往作品,还关联《高效能养育》(20000多条评论)、《从容养育: 成长自我,成就孩子》(39000多条评论)等等。当然,评论数并不能精确对应实际销量,但对于读者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四)联系节日做线上活动

    如在准妈妈圈享有高知名度的公众号“淼哥故事会”,便在妇女节当天做了一期互动赠书,邀请准妈妈粉丝们写留言,与网友分享自己曾做的引以为豪的事,精选留言送福利。活动既播撒了正能量,又给新书做了一番软广,比正襟危坐的报刊书讯推介要更受一线读者欢迎。

    自媒体平台网红作者的文章结集出版,主要集中在亲子教育、情感励志、医学科普等实用题材的领域。纸质图书需要根据自身介质以及内容上的差异来定位,在“实用”上做文章,方能做出电子产品所难以企及的效果,同时拓展线上营销,别出心裁为图书导流。

    参考文献:

    [1]张贺.对碎片化阅读保持高度清醒[N].人民日报,2018-10-25.

    [2]彼得·蒂尔,布莱克·马斯特斯.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系花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