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探析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提升

    胡尤升 高歌 李婷婷

    摘 ? ?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2019年年末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和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扩招18.9万人对毕业生顺利就業提出挑战。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硕士研究生应积极探索就业能力差异化发展策略,具备就业自我主导意识,通过提前制定职业规划、积极储备知识技能、提升信息搜集与转化能力、多方式向用人单位展示等建立个人比较优势,并将其在与博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求职竞争中转化为就业优势。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比较优势

    中图分类号:G643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2-4107(2020)11-0079-02

    高校毕业生数量屡创历史新高,稳就业也成了事关社会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林蕙青在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指出,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1]。在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硕士研究生处于比较尴尬的就业境地,上有“学历层次高、专业素质强”的博士研究生,下有“人员数量多、待遇要求相对较低”的本科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认知在硕士研究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因此,文章基于比较优势视角,分析硕士研究生就业认识误区及能力不足等问题,探索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为硕士研究生达成就业期望提供有益参考。

    一、比较优势理论简述

    比较优势理论是关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重要理论,大卫·李嘉图突破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存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或成本的差异,各国可就其具有相对成本优势的产品进行劳动分工,然后通过国际交换获得利益。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产品成本的不同是由于各国生产要素的使用不同,各国应分工生产使用本国最丰富生产要素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获取收益[2]。比较优势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一是比较优势既适用于发达国家,也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二是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要素禀赋存在差异性;三是比较优势是动态发展变化的;四是比较优势既有先天形成,也有后天发展创造;五是建立比较优势不仅指向事物外部,也包括事物内部。借鉴该理论的多维思考,可从多个方面探索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二、求职就业避免两个认识误区和树立一个意识

    硕士研究生作为社会的人才资源,应遵循就业市场供需规律,在供给数量越来越多、需求质量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硕士研究生求职就业面临巨大压力。考研为了就业是大部分考研学生的主要价值取向,而现实中持续增长的考研大军不断刷新着考研记录,好工作的入职门槛与竞争难度持续增加。

    (一)避免两个认识误区

    误区一:考上研就能找到好工作。硕士文凭与好工作不对等,就业群体基数的增大,使得好工作的用人需求“水涨船高”,招聘季中,几百甚至几千人争1个岗位已屡见不鲜,供需矛盾将长时间存在,毕业求职已基本成为“买方市场”,文凭加能力越来越成为招聘单位的用人共识。因此,硕士研究生要对自己有合理认识,提前谋划增强个人就业能力。

    误区二:研究生都能顺利毕业。毕业找工作的前提是能顺利毕业并获得硕士双证。2019年“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激发社会舆论热议,2019年教育部发文《进一步规范加强研究生考试招生及培养管理工作》要求严格学位授予全流程管理,对学术不端、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加大查处力度。“严进严出”管理模式将会成为研究生教育的新常态,因此,硕士研究生要端正态度,正确对待学业要求。

    (二)树立主动培养意识

    以个人职业发展为导向,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储备能力、信息搜索与分析能力、良好形象及语言表达能力、环境适应及持续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职场抗压能力等[3]。当前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提供各种政策和措施帮助大学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在借助外力扶持的基础上,借鉴比较优势理论,硕士研究生要有自我主动培养意识,积极主动作为,搜集信息了解就业形势,分析自身资源禀赋的优劣势,通过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查找薄弱环节,补齐短板,同时发现自身优势,挖掘差异化潜力,有意识地将获得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就业优势,减少职业发展中的选择成本和机会成本。

    三、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具体表现

    (一)主动了解职业与职场的意识不强

    据中国教育在线编制的《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考研动机前三名是提升就业和从业的核心竞争力、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提高文化层次、获得研究生学历[4]。考研为了就业是学生群体的最大目的,然而,通过对在校研究生的观察与访谈,发现有相当数量的研究生依然延续本科阶段的学习思维,按部就班地读书写论文,对职场认识和职业规划处于懵懂状态,很少将专业学习以及技能储备与未来的就业取向融合进行[5]。

    (二)专业知识与基础技能缺乏自我培养

    一是读研阶段主要靠学生自学,教师管得少,部分研究生入校后放松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学术水平一般;二是读研队伍中大部分是应届生,对职场所需技能了解不多,也缺乏学习掌握的意识,较少安排时间掌握word、excel、ppt等办公软件;三是部分研究生对职场认识仍具有理想化,对培养单位安排的社会实践课抱有“走过场”的心态,没有融入其中去发现自身能力与职场所需之间的差距。

    (三)信息搜集与转化能力较弱

    信息既包括就业求职信息,也包括职场技能信息,如商务礼仪知识、语言沟通知识、公文写作知识、面试技巧等。大部分硕士研究生信息能力弱表现在:一是没有就业信息搜索意识,“等、靠”通知思想重;二是只关注招生就业网站、招聘网站、招聘会等传统渠道信息,新兴就业渠道获取少,获取面不广;三是对信息搜集的关键点不清楚,导致浪费时间做无用功;四是对整理的职场技能资料,下载保存后未进行学习掌握;五是自媒体盛行导致网络信息鱼龙混杂,鉴别信息真假的能力不足。

    四、硕士研究生建立就业比较优势的路径探讨

    硕士研究生实现就业期望,在求职中需结合先天资源稟赋和后天学习提升进而形成比较优势。先天资源禀赋具有不可选择性,且随着社会发展方式的不断演化,其在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逐步减弱;而后天学习具有主观能动性,硕士研究生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打造属于自身价值的就业优势。

    (一)建立职业意识,制定职业规划

    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培养单位已不再专门安排就业指导课,而此阶段也正是同龄人进入职场的时候。对于大部分以就业为目的的在读研究生,在入学时就要建立职业意识,选择专业研究方向与自身未来就业取向,学会时间管理,制定个人职业规划,并有意识地搜集职场信息与职业技能,了解意向单位的招聘用人要求,利用课余时间完善自身能力。

    (二)储备专业知识与职业基础技能,实现差异化发展

    硕士研究生的第一要务是扎实专业知识学习,这也是求职竞争的基础与根本,不论是否跨专业读研,都要在读研期间打牢专业基础,从深度和广度涉猎学科基本知识和了解研究领域科学进展,并可考取资格证书,建立差异化的能力体现。认真对待培养单位安排的校外实训,带着“发现”的眼睛去观察职场运作模式,内省自身的职业技能缺陷,多主动参与,锻炼职场沟通、团队合作及抗压能力等,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若培养单位没有安排校外实训,个人可利用假期主动联系实习单位,在正式就业前完成对职场的初步认识。

    (三)重视信息搜集与转化,及时了解就业行情

    当前信息化时代,信息就是生产力,掌握信息就能先人一步达成目标。对就业信息的精准搜集,便会清晰知晓自身就业能力与意向工作岗位的匹配程度,以期实现顺利就业,减少就业成本。硕士研究生已具备一定的信息搜集能力,可从内部条件(含专业知识、技能证书、职业能力、心理素质等)和外部条件(含培养单位口碑、专业价值、社会关系、用人单位招人倾向等)两个方面综合评价自身实力,根据资源优劣打分列出意向单位先后顺序。

    在搜集就业信息时,根据意向单位的要求厘清自身的能力缺陷,并补充技能学习。除了关注传统招聘渠道,还可以借助求职类公众号减少搜索时间,如某些社会培训机构会及时汇总发布不同行业的招聘信息。最后,也应更新学习防骗知识增强个人求职防骗意识。

    (四)多方式主动向意向单位展示

    在完全竞争的就业市场,酒香也怕巷子深,因此,硕士研究生除不断完善自身专业与技能水平外,更要积极地向意向单位展示自己:一是积极参与导师与意向单位的科研合作;二是对照意向单位的用人标准,设计重点突出与岗位匹配的个人简历;三是参与意向单位的实习,每月主动汇报实习总结与心得,实习结束后,可撰写岗位实习须知递交实习单位以供后来实习者使用,以增强意向单位好感;四是参与意向单位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努力获得名次争取用人部门关注。需要强调的是,在向意向单位自荐和参与实习时,个人要保持良好的德行操守,以积极的正面形象获得意向单位青睐。

    五、结语

    全国共有850多所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就业市场上,硕士研究生不仅要与本科毕业生进行竞争,还要与不同培养单位的硕士研究生竞争,更要和博士生竞争,由于不同培养单位的社会认可度不同,硕士研究生在求职中会被用人单位评为不同等级,因此,唯有主动作为,全面搜集适用信息,完善自身能力,才能实现精准就业,达成就业期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 ? 视频会议召开[EB/OL].(2018-11-28)[2019-04-28].? ?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 ? 201811/t20181128_361821.html.

    [2]蒋德恩.当代关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几个认识误区[J].河北? ? 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3).

    [3]解方文.高校培养方式的改革及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 [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36).

    [4]中国教育在线.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EB/OL].? ? (2019-12-20)[2020-02-10].https://www.eol.cn/e_ky/? ? zt/report/2020/.

    [5]彭鑫艳.新常态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及提升? ? 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