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六个维度

    汲安庆

    

    一、导入

    师:同学们好!刚问了大家,《三国演义》都看完了,很难得!今天我们关注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刘备;聚焦一个课题,就是“刘备的虚伪”。这个标题有刺激性吧?本来我想先问问大家有没有喜欢刘备的,再出示我的标题。但现在,我倒了过来,先把“刘备的虚伪”给大家看,然后再问大家。

    好,喜欢刘备的请举手。(仅一人举手)我已经说他虚伪了,你还举手吗?好,先不问为什么,你一定是个有主见的人!做这个选择,是需要判断力的,也需要有独立的立场。很多时候,我们的判断不一定是对的,但要有自己的态度,这本身是对的。那么多的同学不喜欢刘备,你们也未必就没有自己的想法。其实,也许你们只是在坚持自己的想法。有没有?(生:有)这个问题留课后再思考。上了这节课,喜欢刘备的人可能不再喜欢刘备了,不喜欢刘备的人可能会喜欢上他。如果是这样,这课就算有点价值了。

    要研究“刘备的虚伪”,必须对刘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让我们来看看刘备的政治生涯中的几件大事(见下图坐标)——

    评析:

    这是余党绪老师思辨阅读的一堂示范课。

    择定“刘备的虚伪”这一议题的确富有挑战性。至少从苏轼《东坡志林》开始,宋朝的民间社会便显示了“尊刘抑曹”的思想倾向——途巷中小儿薄利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罗贯中动用艺术手段,如用曹操、吕布烘托刘备仁义之君的形象,更是强化了这一社会接受心理。当下社会,尽管人们的思维比较辩证,中学教材中还选了曹操的诗,但尊刘抑曹的思想余波还在——孙彦军在《三国演义》电视剧中扮演的刘备形象就是作为正面形象歌颂的,教者打破历史惯性中的期待视野,对学生思维构成一种强劲的挑战,无疑更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思维品质。以年龄、大事件为横坐标,以实力、权力、野心为纵坐标,删繁就简勾勒了刘备的政治生涯图谱,并以之作为把握刘备故事,分析其性格内涵和发展史的思维支架,有虚实相生、纲举目张之效。

    如果选题是在学生的阅读困惑中产生,如果对那位唯一喜欢刘备的学生问问缘由,再问问不喜欢刘备的学生持何想法,教师的质疑、点染、引领趁势浸润其中,教学是否会更臻理想之境?

    二、横坐标:梳理刘备的主要经历

    师:请诸位看一下这个坐标图(横坐标为年龄,纵坐标空着),对刘备的政治生涯作一个大致的梳理。只有整体上把握,才能看清楚他到底是伟人还是人渣,是仁爱忠信还是虚伪。大家猜一猜,也检测一下自己读得怎样。24岁的时候他干了什么?

    生:桃园三结义。

    师:桃园三结义。刘关张聚首结义,发誓要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发出这般宏愿的那一年,刘备24岁。第二个点是34岁。记不住不要紧,就是让大家凭借阅读印象来猜的。34岁他在哪里?

    生:徐州。

    师:徐州!很厉害啊!接任徐州牧。感谢我们的张老师,前期的阅读指导很仔细,谢谢。那么,49岁在干什么? 49岁之前的这个地方,有一个红点,我标这个点儿,因为它是刘备政治生涯的转折点。正是有了这个转折点,他的人生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接任徐州牧和荆州牧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生:三顾茅庐

    师:三顾茅庐!说明你对刘备的政治履历已经有了大体的了解。三顾茅庐之前,刘备东奔西走;而此后的刘备则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请大家注意那一年刘备的年龄。49岁的时候,刘备从曹操手里把荆州给弄过来了。本来想从刘表手里弄,后来转了个弯,从曹操手里把荆州给弄了过来。从三顾茅庐到接任荆州牧,中间隔了两年。你们不用记住这些数字。我是专门来上这个课的,所以才记得。47岁三顾茅庐,49岁任荆州牧。有没有诸葛亮,情况不一样吧?下面这个点呢?54岁干了什么呢?

    生:任益州牧。

    师:对,大家知道,刘备占领了成都,领益州牧。接下来,59岁可能发生了什么?

    生:汉中王。

    师:对!进位汉中王。尽可能用章回中的字眼——进位。61岁呢?

    生:称帝。

    师:是的。那么63岁呢?

    生:死了。

    师:对,称帝两年后,刘备驾崩。一场夷陵大战,刘备一败涂地,最后死在白帝城,带着遗憾与不甘,离开了这个世界。我用了“驾崩”,这可是皇帝的專用词。多少人做皇帝梦啊,连死亡的说法都与平头百姓不一样。这是刘备一生的大概情况,63年享受尽了荣华富贵,也经历了种种坎坷与磨难。

    评析:

    通过对刘备政治生涯图谱的充实化,短平快地把握小说的重要细节,为后面进一步把握刘备虚伪人格的演变史铺垫,实在是一种清爽而智慧的教学设计。

    对话中,引导学生用文本中词汇概括刘备的大事件——“进位”汉中王,对重要词汇“驾崩”,不忘简约地点击一下封建死亡文化中的等级观,使教学显得语文味十足。

    导入环节,在伟人和人渣,仁爱忠信和虚伪的两极上审视人性,已经出离思辨了。

    三、纵坐标:提出本课的课题

    师:横坐标是年龄,纵坐标应该是什么呢?如果让你来填空,你填什么?随着年龄的增加,什么东西也在往上飙?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我想填“资本”,就是他的实力。占领土地的面积,军力,谋臣武将的数量都是,综合性的。

    师:好,军力,文臣武将,地盘,很好!这里的资本,其实就是政治资本。我们之间有共鸣,我用的词跟你一样。(投影:实力)还有吗?

    生:野心。

    师:解释一下?

    生:因为随着实力的增长,刘备有了更高的追求。

    师:实力增加了,野心也就随之大了。我有一个问题,有人说刘备天生就有野心,小说第一章,刘备在涿县就说“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说刘备从小就有做天子的野心。我们想一下,这算不算野心?

    生:未必是,童言无忌。我们小时候也说过这样的话。

    师:好。这就是判断力。一个小孩子说将来要当什么,这怎么能当真呢?这不能算是野心。野心是什么呢?

    生:野心就是有了一定条件后产生的强大的欲望。

    师:为什么要强调“强大”呢?

    生:超过了自己的能力。

    师:这个回答有意思。野心首先是欲望,“欲望”这个词,意味着“野心”是主动追求的;另外,野心是“强大”的,不仅超越了自己的能力,我要补充的是,更超越了自己的该有的本分;同时,还得付诸实施,只在脑子里想一想,过过瘾,不能算是野心。那你觉得,刘备在什么时候产生了野心,并且一步一步、尽心竭力地去付诸实施?

    生:三顾茅庐吧。

    师:三顾茅庐。非常好,我们的判断一样!此前,小说只是反复说刘备“素有大志”,但条件不具备,连个地盘都没有,他的志向不明确;到了47岁,经过诸葛亮一番点拨,刘备恍然大悟,产生了实实在在的野心,那就是谋取天下。我们来看看诸葛亮给他做的规划。大家都学过《隆中对》这篇课文吧?(引导学生回忆)先占荆州,再夺益州,以荆、益二州为根据地,北图中原,打败曹操,统一天下。这个过程,就是实现野心的过程。回到坐标,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刘备的实力、权力在增加,他的野心也在膨胀。除了实力、权力、野心的增长,还有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不断增长呢?

    生:虚伪。

    师:虚伪。是不是受到我的课题的启发?大家请看,我的课题叫“刘备的‘虚伪”。刘备的虚伪有没有这样一个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的过程呢?还是说,刘备生下来就虚伪,一直虚伪到死呢?

    评析:

    因为有了上一环节的感性积淀,此刻学生的理性概括便显得水到渠成——实力的增长,野心的增长,进而联想到虚伪的增长,思维呈现出不断向纵深掘进的态势。

    与学生对话中,余老师对“野心”内涵的阐释达到了很多中学语文老师难以企及的高度:1.主动追求;2.强大——不仅超越自己的能力,更超越自己该有的本分;3.付诸实施。

    辅之以不断的思维博弈:

    推出敌论者——有人说刘备天生就有野心,小说第一章,刘备在涿縣就说“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说刘备从小就有做天子的野心。我们想一下,这算不算野心?

    直接参与博弈——刘备的虚伪有没有这样一个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的过程呢?还是说,刘备生下来就虚伪,一直虚伪到死呢?

    这令他的教学处处充满思辨的张力和魅力。

    略感缺憾的是,纵坐标中的“权力”一项没有点睛:从徐州牧、荆州牧、益州牧到汉中王到称帝,权力也在增长。教者直接托出结论——除了实力、权力、野心的增长,还有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不断增长呢?这令教学的思维之势不够缜密、流畅。

    四、关于“虚伪”的分析论证

    师:刘备虚伪不虚伪,他的虚伪有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我们需要做全面的、充分的、合理的分析与论证。这节课我们只能选择几个典型的事件来做个示范。我刚才强调,47岁之前的刘备和47岁之后的刘备是不一样的。47岁之前刘备接了徐州的地盘,47岁之后刘备夺了益州,我们就来看看刘备在这两件事中的表现,看看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大家看这两件事,有没有相似点?(生议论)那么,刘备为了什么而去徐州?

    生:救人而去。

    师:对!那么刘备到益州是为了什么呢?(生议论)表面上看也是为了救人嘛!到徐州是为了搭救陶谦;到益州好像也是为了搭救刘璋,当时的刘璋受到张鲁的威胁,不得不求助外援。你看,这两个地方,刘备开始都宣称不想占有,而且一再谢绝,可最后都到手了。表面上看,两个事件高度相似。这就有了可比性。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表格,在对待徐州与益州的问题上,我们重点考虑三个问题:1.有无占领动机;2.谢绝的理由:3.真实的原因。这三个问题弄清楚了,就能大体上判断刘备是否虚伪了。

    这里,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分析工具。这就是关于事件的综合分析。对一个人,一件事,全面的、综合的分析很重要。什么是综合分析?就是要全面考察一件事涉及的各个因素,漏掉一个因素,事件的性质可能就变了。我问过我的学生,如果你看到一个老师在街上和人动手,你们会有怎样的反应?学生说,这个老师师德有问题。显然,这个判断太草率了。完全有可能老师并不是在打架斗殴,而是见义勇为。为什么一看到老师跟人动手,就会做出“打架斗殴”的判断呢?如果只看到“动手”这个动作,却不知道为什么动手,打的是谁,在什么背景下动手的,动手的结果又是怎样,那么判断出现失误一点也不奇怪。漏掉了某些因素,不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盲人摸象吗?打架斗殴与见义勇为的外在行为是相似的,但动机、对象、结果却截然不同。要对一个事件做出正确的判断,就必须对事件进行全面而综合的分析。分析刘备,也该如此。

    1.分析刘备占徐州

    师:对徐州,刘备有无占领动机呢?请注意“动机”这个词。

    生:没有。

    师:请在文本中找根据。哪位同学能用比较连贯的话告诉我刘备没有占领徐州的动机呢?这个事件在《三国演义》的第11、12回“三让徐州”那部分。

    生:我认为是没有的。刘备是孔融请来的。本来陶谦请孔融来徐州帮忙,孔融自己实力不够,又去邀请刘备帮忙。刘备是被动的,这是第一。第二呢,他来的目的是为了帮陶谦。刘备自己也声称,说如果占领了徐州,将陷于不义之地。

    师:大家关注一下,类似“陷我于不仁不义”这样的话,小说中出现多次,而且多是出自刘备之口。这也是很多人觉得刘备假、伪的一个原因吧。天天把道德口号挂在嘴巴上的人,确实会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占徐州,刘备说过;占荆州,刘备也说过,刘表是同宗兄弟,占了人家的地盘,不义;占益州,又说了,刘璋也是同宗兄弟啊。大家课后再去翻翻书,验证一下。刘备自己声称没有占领徐州的动机,就能证明他没有吗?

    生:我觉得刘备一辈子都在讲仁义,他做事就是为了自己的荣誉。

    师:刘备在乎自己的荣誉,这点不假。但“为了道义”会不会是刘备的虚伪之语呢?诸葛亮拥戴刘备当皇帝的时候,刘备还骂诸葛亮等陷他于不义之地呢,你觉得这话能当真吗?(生:不能当真)。那这里就能当真吗?光用刘备的话证明刘备是否虚伪,没有说服力。

    生:我想替这位同学做点补充。这时候,徐州被曹操的兵马包围,如果这时候刘备从陶谦手里接过徐州,就要和曹操发生正面冲突。而刘备的兵马,自己只有3000人,又找了公孙瓒借来一些,实力弱小,根本不是曹操的对手。此时的徐州,对刘备来说就是个烫手山芋。

    师:烫手山芋,非常好!你看,刘备谢绝领受徐州牧,不光考虑到道义上的合理性,还考虑到实力的匹配性。他是有他自己的考虑的。这是你补充的,那么,你有新的见解吗?

    生:没有。我同意前面同学的观点。

    师:好,请坐。这位同学,你的同学为你补充了理由,你能继续表达你的观点吗?你刚刚讲了三个原因:①刘备是被邀请的,被动的;②他来徐州的目的,是为了搭救陶谦;③是始终把“义”挂在嘴边。我们再把刘备占领徐州梳理一遍。曹操的父親被陶谦手下杀害了,曹操要报仇,一路烧杀抢掠,挖坟掘墓,发誓要屠城。曹操“屠城”的恶名,应该就是在徐州落下的。大家还记得否,刘备在新野的时候,曹操大军南下,刘备烧了新野,带着十万老百姓逃亡。老百姓为什么要逃亡?很多人说这个情节不真实。其实,小说是做了一定铺垫的,一是新野县城已经被烧毁了,老百姓失去了安居乐业的根基;再就是,曹操有屠城的恶名,老百姓都怕他。曹操包围了徐州要为父亲报仇,徐州牧陶谦就找孔融帮忙,孔融再找刘备帮忙。刘备显然属于管闲事儿的。大家知道孔融是怎么说服刘备的吗?

    生:激将法。

    师:怎么个激将法?

    生:刘备一生仁义当头,陶谦故意提“仁义”,说刘备是仁义之人。

    师:哦,孔融给刘备戴高帽子!激将法,你要是不去,你就不够仁义。孔融这一招很灵的,看来孔融是看准了刘备,刘备的内心是有英雄主义情怀的,也是有热血的。其实,以孔融当时的地位,他邀请刘备,对刘备也是一种肯定。刘备当时的反应是怎样的?

    生:刘备说,孔融竟然还知道有我刘备这个人。

    师:刘备出身卑微,兵微将寡,处境也不好。而孔融,可是当时的大名士,而且是孔子的后代,名门之后。孔融说刘备是条好汉,邀请他帮忙,刘备确实有点受宠若惊。好,我们来总结一下:刘备去徐州,是受孔融的邀请,目的是搭救陶谦。可以说,他去徐州是为了荣誉而战,为了道义而战,为了救人之急。从这个角度讲,刘备一开始确实没有占领徐州的动机。有没有这个动机,决定了事件的性质会有很大不同。再者,刘备谢绝的理由,口头上宣称的是为了义,而实际上,他“三让徐州”,也确实有“义”的考虑。此时的刘备身上还有热血青年的担当。当然,客观原因更要重视,徐州此时也不能要,要不得。作为枭雄的刘备,他不可能没有这个战略眼光。大家想一想,小说中,有一个类似的情节。吕布被曹操打败了,逃亡徐州,刘备收留了他。刘备假心假意的说,我把徐州让给您吧。吕布有勇无谋,而且无情无义,竟然不假思索,伸手就要去接徐州的大印。结果惹恼了关羽、张飞。可见吕布确实没脑子,缺乏政治家的判断力。

    2.分析刘备占益州

    师:那么,对益州,刘备又是怎样的呢?

    生:我觉得他有占领益州的动机。

    师:如此干脆,怎么证明呢?

    生:鲁肃多次讨要荆州,诸葛亮总是说,如果他们占领了益州,就把荆州还给东吴。可见,他们一直在谋取益州。

    生: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给刘备制定的战略中,也说先占荆州,后图益州,再图中原,这是一条国策。

    生:当时的刘备没有自己的领地,他处于无家可归的状态。

    师:对的,荆州是借来的,孙权天天讨还,不安稳,他还没有属于自己的真正领地。刘备一生,哪一块土地才真正算是他的?只有后面的西蜀。所以从现实处境来看,刘备也确实需要找个稳固的立身之地。不过,我觉得还有更多细节告诉我们,刘备他们不仅有这个动机,而且已经在不动声色的做工作了。你们读到这些细节了吗?

    生:从张松的身上可以看到。张松想把西蜀卖给曹操,但在曹操那里碰壁,于是他借道荆州,却发现赵云已然在路上等候他。

    师:好,这位同学读得非常细!事情怎么这么巧呢?赵云怎么就知道张松要路过荆州地界呢?这说明刘备他们一直关注着张松的举动。那么,小说中有没有伏笔?请同学们找一找。

    生:(翻书)第60回第一段最后一句话:“孔明便使人入许都打探消息。”

    师:这位同学太厉害了!你找的这个细节很重要。整本书阅读,我们要关注到文章的细节,看到细节与细节之间的关联,有了关联,细节、情节、人物、环境才能整合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完整的生命。现在我们看,这个时候刘备有无占领动机啊?(生:有)肯定有!但谋士们劝他占领益州时,刘备却又几次三番地拒绝了。他拒绝的理由是什么?

    生:他和刘璋是同宗兄弟。

    师:这话可信吗?大家看看刘备与刘璋兄弟碰面的场面,刘备动不动就哭啊,相拥而泣啊,跟刘璋交心啊,说明刘备的虚伪已经很自觉了,他已经能够熟练地表演了!刘璋被刘备感动的一塌糊涂,谋士们一再提醒他防备刘备,刘璋竟然都听不进去。那刘备为何迟迟不动手,真实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大家可翻看第60、61回。第60回最后,庞统、法正劝刘备夺西川之时,刘备说了什么?

    生:推说跟刘璋同宗,又说“更兼吾初到蜀中,恩信未立”。就是说,他这是刚到蜀地,怕民心不服。

    师:你们有没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刘备此时带领五万兵马初到蜀中,在老百姓中还没有威信,贸然动手把原来的主人灭了,道义上过不去;况且刘璋还是自己的同宗兄弟,何以面对百姓,面对天下啊!后面,刘备一站稳脚跟,找着机会就跟刘璋翻脸了。他向刘璋讨要军粮,刘璋给少了,他马上翻脸开战。不是“兄弟同宗”吗?真是翻脸无情啊。可见,兄弟只是个借口,至少可以说,兄弟情谊没有地盘重要啊。我们总结一下,刘备占徐州是为了道义,此刻的刘备是个有作为的政治家,是道义的担当者;但是占领益州,则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道义只是一个装饰、一个托词,甚至是个寻找战机的计谋。真实的原因,是他“恩信未立”,实力不够。这一点,连毛宗岗都看得很清楚,他说兄弟情义是次要的,“恩信未立”才是真正的原因。毛宗岗可是刘备的粉丝。这个时候的刘备,是个伪君子。

    师:最后,咱们再以刘备当皇帝为例,看看刘备的表演达到了何等娴熟的程度。我们比较一下刘备登基与曹丕登基的描写。

    PPT呈现——

    ……曹丕听毕,便欲受诏。司马懿谏日:“不可。虽然诏玺已至,殿下宜且上表谦辞,以绝天下之谤。”

    ……帝不得已,又令桓阶草诏,遣高庙使张音,持节奉玺至魏王宫……曹丕接诏欣喜,谓贾诩日:“虽二次有诏,然终恐天下后世,不免篡窃之名也。”……

    ……至期,献帝请魏王曹丕登坛受禅,坛下集大小官僚四百余员,御林虎责禁军三十余万,帝亲捧玉玺奉曹丕。丕受之。……读册已毕,魏王曹丕即受八般大礼,登了帝位。

    师:我们先看看曹丕登基。曹丕当皇帝本来没有合法性,他逼迫汉献帝让出皇帝宝座,把帝位禅让给自己。为了制造合法性,曹丕连续三次谢绝,以显示当皇帝并非自己的本意。第一次,司马懿劝他“殿下宜且上表谦辞,以绝天下之谤”;第二次,贾诩劝他继续推辞;第三次,汉献帝亲自出马,曹丕才“很不情愿”地登基了。曹丕在小说中是被“贬”的对象。曹丕称帝就是篡位,就是窃国,但是却制造了“禅让”的假象。

    那么,刘备呢?我们来看看他的操作:

    ……孔明与太傅许靖、光禄大夫谯周商议,言天下不可一日无君,欲尊汉中王为帝……汉中王览表,大惊日:“卿等欲陷孤为不忠不义之人耶?”……

    三日后,……汉中王日:“孤虽是景帝之孙,并未有德泽以布于民;今一旦自立为帝,与篡窃何异!”孔明苦劝数次,汉中王坚执不从。

    ……汉中王惊曰:“陷孤于不义,皆卿等也!”孔明曰:“王上既允所请,便可筑坛择吉,恭行大礼。”

    師:刘备早就做着当皇帝的美梦,可诸葛亮等人要他登基建国的时候,他却再三推辞,而且很坚决。第一次是“大惊”,表演色彩很重。“卿等欲陷孤为不忠不义之人耶?”刘备自己何尝不知道当皇帝是件不忠不义的事情?第二次推辞,却又说:“孤虽是景帝之孙……”这句话很值得揣摩,为什么要特地声称是“景帝之孙”?说明他还是觉得自己比起曹丕他们更有当皇帝的资格。第三次,诸葛亮设计装病,刘备也就顺水推舟,答应了。但还不忘说:“陷孤于不义,皆卿等也!”这就是一出精彩的表演啊!大家看看诸葛亮三番五次的苦劝,那也是表演啊,君臣二人配合得太好了!天衣无缝!

    师:刘备与曹丕,他们的表演是不是很相似啊?相似的现象却有着不同的实质,你看刘备在徐州与益州上的表现;不同的现象有着相同的实质,曹丕称帝与刘备称帝,实质是一样的。汉献帝控制在曹丕手里,曹丕就搞了个“禅让”,其实汉献帝何尝心甘情愿,迫不得已罢了,曹丕取得了“天意”的合法性;刘备手里没有天子,他便借助“民意”,臣子们“劝进”,这就取得了“民意”的合法性。都是表演,都是假象!

    曹丕是反派人物,所以小说揭穿了他的表演;而刘备呢,拥刘贬曹的罗贯中自然不肯贬低他,还是强调刘备的“义”。但读者看不出刘备的表演与虚伪吗?

    评析:

    虽然在议题择定、思维转换、资料引入、语量配置等方面,教者占有绝对优势,导的痕迹颇为明显,但因为有思维把手的提供——按“有无占领动机、谢绝理由、真实原因”把握刘备救徐州,占益州的内心世界,又努力顺着学生思维之势,与他们展开多层次对话,如救徐州的动机讨论是“为了荣誉而战,为了道义而战,为了救人之急”,甚至不惜思维交锋——

    生:我觉得刘备一辈子都在讲仁义,他做事就是为了自己的荣誉。

    师:刘备在乎自己的荣誉,这点不假。但“为了道义”会不会是刘备的虚伪之语呢?诸葛亮拥戴刘备当皇帝的时候,刘备还骂诸葛亮等陷他于不义之地呢,你觉得这话能当真吗?

    所以,整个课堂师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生气郁勃的状态。又因为教者能引导学生时刻咬定文本不放松,并结合相关史料,从各种细节揭示刘备心灵的样貌——如得益州之欲望分析,师生从隆中对时对益州的战略定位,没有真正根据地的现实焦虑,密切关注张松出卖西蜀动向,对待“同宗兄弟”刘璋的翻云覆雨,毛宗岗“恩信未立”的论断等方面展开,论证极其严密、酣畅,所以使学生思维的整体性、有机性、发展性、辩证性、细腻性、丰富性皆得到了非常扎实的训练。

    不过,将学生对刘备的评价“为了自己的荣誉”视为“虚伪之语”有失允当。相较于曹操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连“盗嫂受金”这样的道德问题,也弃之不顾,甚至叫嚣“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刘备还是挺在乎自己的道德羽毛的。这是他力图攻克对手的一种手段——今与我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缓;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耳。实现自己政治欲求的过程中,一个劲地提仁义,正缘于此。被陶谦用仁义一激,忘却面对的凶险;带着新野百姓逃亡,不顾可能遭遇的灾难,无不是说明他对道德荣誉的在意。

    五、总结

    师:咱们再回到这个纵坐标上,可填上第四个词语——虚伪。很多人都不喜欢虚伪的刘备,易中天甚至说:“宁要真小人,不要伪君子。”但是,我想说的是,刘备是虚伪的,但不意味着刘备的任何言行都是虚伪的:刘备是虚伪的,但刘备的虚伪也不是天生的,虚伪是在生活中习得和选择的;刘备是虚伪的,但虚伪的刘备并不见得比“真实的曹操”更可怕,“真小人”说到底就是彻底不要颜面的人,这样的人更可怕。因此,对易中天的这句话,我们要保持思辨的态度。

    我更想强调的是,对刘备进行道德审判容易,但分析其社会与文化原因更有意义,这就是《三国演义》的魅力。它塑造了刘备伪君子的形象,但这个伪君子又有其有道义的一面。

    评析:

    相较于“伟人和人渣”“仁爱忠信和虚伪”两极人性的判断,还有上面环节对刘备爱惜道德羽毛的“虚伪之语”定性,这部分对刘备虚伪人性的审视与总结极为严密、到位,对易中天“宁要真小人,不要伪君子”的反驳,也颇有说服力。

    总评——

    当下小说教学,涉及人物形象分析,尚无明确的分析维度。分析中重局部轻整体,重共性轻个性,重静态轻动态,重价值判断,轻审美评价的弊病仍强劲存在。至于说,将情节发展、环境演变与人物形象嬗变联系起来立体审视,还能注意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差异辨析,更是缺乏自觉。

    曹文轩说:“短篇作品培养的是一种精巧和单纯的思维方式,而长篇作品培养的是一种宏阔、复杂的思维方式。”落实到语文教学中,注重这些不同思维品质培养,确立大体恒定的分析维度,并建构起人物形象分析模型知识的,更是罕见。而这些问题,在余党绪老师这篇整本书阅读教例中,得到了较好矫正,令人欣喜。

    一、关注人物形象的变化性

    优秀小说,人物形象的性格一定是富有变化性的。

    长篇小说,尤其如此。比如,祥子开始的憨厚淳朴,到后来的无赖麻木,其间的变化过程,就是作家重点揭示的。短篇小说虽然不会详细再现这种变化性,但也会动用一些手法对变化加以勾勒。比如,《祝福》就是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悉数安排在春天,以揭示其希望的毁灭和精神生气逐渐走向毁灭的过程。

    教学中,把握了人物形象的变化性,情节、环境的特性也会水落石出。不注意变化性,再典型的形象,都会被分析得机械、片面,一地鸡毛,更别说以人物形象的变化性揭示情节、环境的特性了。

    余老师的这则教学实录,之所以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他分析人物形象时,牢牢把握住了“变化性”的维度。刘备虚伪人格的形成,随着实力的积攒,权力的上升,野心的炽烈,虚伪的人格也从无到有,从隐到显。为了把握这种变化性,余老师引导学生从刘备政治生涯图谱的勾勒,到按“有无占领动机、谢绝理由、真实原因”分析模型所展開的对刘备救徐州,占益州内心世界变化的探析,做得丝丝入扣,让人时有思维的柳暗花明之感。

    二、关注人物形象的立体性

    人物形象的立体性,是指人物性格或内心世界丰富、复杂的特点,这是对平面人物、概念化人物形象的超越,也是典型内涵的题中应有之义。

    高大全的人物形象之所以缺乏魅力,正是因为忽略了人性的复杂性。人性善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刻的善很有可能演变成下一刻的恶,反之亦然。另,人还有心言行的错位,表面呈现的东西有时恰恰是背离心灵的。唯有灵魂面具脱落,复杂而真实的人性才会真正显现。对此,优秀的小说都会有所表现,“将人物打出生活的常轨”说,“有意味的瞬间”说,正基于此。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摄影艺术家优素福·卡什就说过:“我深知每个人物内心深处都隐藏着一个秘密,作为摄影师,我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去揭示这一秘密。尽管所有的人都会用面具极力掩饰,然而,人们内在的自我意识,有时会在一瞬之间,通过他无意识的手势、眼神以及短暂的失态流露出来。这个稍纵即逝的瞬间关系着摄影师的成败。”他说的“一瞬之间”,正是灵魂秘密泄露的瞬间,捕捉了这个瞬间,人物形象便会一下子立体、生动起来。摄影艺术如此,文学创作亦如此。

    遗憾的是,这一常识并不为许多语文老师所熟知。分析人物形象,清一色善,清一色恶的孩童思维还普遍存在。比如,只看到克拉利斯的自私、冷酷,看不到她对孩子的爱,为家庭生机操持的艰辛;看到孔乙己迂腐、可笑的一面,看不到他善良、抗争、执着、苦人的多侧面。

    从这个角度说,余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刘备形象,关注到其虚伪背后的英雄主义情怀,热血,政治城府等性格侧面,是多么地应小说典型之性。

    三、关注人物形象的独特性

    典型强调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在鲜明的个性之中折射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

    但吊诡的是,很多语文老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时,往往关注的是共性,很自觉地过滤掉个性。比如,都具有勇的性格,鲁达之勇、武松之勇和李逵之勇到底有何差别,常常是不去关注的。

    这不仅是对小说类性辨识的弱化,更是对小说篇性的漠视。

    余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仅关注人物形象的变化性、立体性,而且对人物形象的独特性更是心细如发地辨析。在PPT分别呈现了曹丕和刘备登基的三次假推辞的共性之后,他这样点睛——

    刘备与曹丕,他们的表演是不是很相似啊?相似的现象却有着不同的实质,你看刘备在徐州与益州上的表现;不同的现象有着相同的实质,曹丕称帝与刘备称帝,实质是一样的。汉献帝控制在曹丕手里,曹丕就搞了个“禅让”,其实汉献帝何尝心甘情愿,迫不得已罢了,曹丕取得了“天意”的合法性;刘备手里没有天子,他便借助“民意”,臣子们“劝进”,这就取得了“民意”的合法性。都是表演,都是假象!

    曹丕是反派人物,所以小说揭穿了他的表演;而刘备呢,拥刘贬曹的罗贯中自然不肯贬低他,还是强调刘备的“义”。

    一个借天意上位,一个借民意上位;一位逼汉献帝禅让,一位高举“义”的大旗恭行大礼;一位急不可耐地欲受诏,登帝位,一位则显得迫不得已登帝位——余老师抓住的是神态“大惊”,结合语言“孤虽是景帝之孙”,还有顺水推舟时的指责“陷孤于不义,皆卿等也”来分析,虽未突出“喜——惊”神情对比,但是两人汲汲登帝位的个性差异已经被鲜明地揭示出来了。

    四、关注人物形象的时代性

    关注了人物的共性,为什么还没有凸显时代性呢?无他,共性体现的是一类人的特点,如林黛玉之多愁善感,阿Q之精神胜利法,他们可以成为一类人的“共名”,却不一定体现时代的特征。

    但是,优秀小说塑造的典型,在表现个体的时候,同时也是在表现一个时代。鲁迅的《故乡》折射了军阀混战、苛捐杂税严重的老中国农民的生活;高晓声《陈奂生上城》则是表现了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翻身的农民生活,时代气息是触之可及的。有时候,一个新闻事件都能折射出许多时代的信息,更何况意涵丰富的小说?李泽厚说:“有限的偶然的具体形象里充满了那生活本质的无限、必然的内容,正可谓‘微尘中有大干,刹那间见终古。”生活本质,必然地包含着时代生活的本质。教学中,分析人物形象时,很有必要将其揭示出来。否则,怎么能充分揭示典型形象的内涵呢?

    落实到刘备形象的分析,则应与那个礼崩乐坏,盛行丛林法则,充满杀戮、欺诈的时代紧密联系起来。一如分析杨绛《老王》中的“我”之冷,老李之冷,必须与时代之冷相关联,是一个道理。

    余老师的做法是,将虚伪的生成与实力的扩张,权力的上升,野心的增强联系起来。这当然也能揭示时代的面影,但仅限于表面的正相关关系,而未深入揭示其间的本质联系——为什么实力扩张,权力上升,野心增强,虚伪也变得强化、自如起来?那种阴冷、狡诈的功利性算计的时代本质,还是很难显露出来。

    五、关注人物形象的超越性

    典型之所以为典型,还因为其天然的超越性。超越个体,超越时代,甚至超越种族,超越国界。

    比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克拉利斯身上功利性的灰暗元素,若瑟夫身上同情、悲悯、博爱的光明元素,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会对人性有着警示和救赎的作用。这正是小说的思想艺术价值所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认识那个时代,还有益于我们反观自身,审视当下,进而更好地走向未来。

    那么,刘备人物形象有超越性吗?

    当然有。无论是他为荣誉而战的勇气,基于仁义的热血担当,还是在功利面前表现的时而谨慎,时而虚伪,时而翻脸无情,抑或是余老师教学中没有提到的为兄弟舍生忘死,被余老师视为童言(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被别的学者视为格局的大抱负(匡扶汉室),都有超越时代的观照意义。

    落实到语文教学,这些既是小说整本书阅读的语文知识,思辨能力磨砺的资源,也是生命融合,情意素养教育的极好凭借。余老师的教学对上述内容有“点”无“染”,或许是对人物形象超越性的审视还处于自发状态,或许是出于教学内容互文性择定(将之放到《三国演义》另外主题的教学中)而主动舍弃。

    六、关注人物形象的文化性

    优秀小说的人物形象,也一定蕴含着文化基因,使小说的意蕴表现更加醇永。比如,鲁迅的《祝福》,有的人见出纲常文化,有的人见出死亡文化,还有的人见出了西方的希望哲学文化一对一个人最残酷的惩罚,不是肉体的戕害,而是希望的剥夺。这自有解读不尽的魅力。

    步入素养本位时代,“文化的理解与传承”(私以为核心素养中将“传承”置于前,“理解”置于后是反認知逻辑的,故调换了一下顺序)更是语文教育之必须。面对经典小说,尤其需要致力于文化意蕴的发掘。

    那么,刘备形象中折射了怎样的文化呢?

    他言必称“仁义”,称帝过程中还有意提到自己是“景帝之孙”,这些都是被余老师视为虚伪的标识来分析的,但这何尝没有暗示出当时的文化呢?仁义不就是儒家文化的体现吗?称“仁义”固然有虚伪的成分,但也体现了他对“师出有名”的考量,这与他重视民意,招贤纳士,极力维护自己的道德形象,以谋求最广大的民心支持,更好实现自己的霸业是水乳交融的。尽管有点儿变形,但仁义文化毕竟渗进了他的精神血脉。

    而暗示自己是景帝之孙,不正体现了当时文化中对血统的重视吗?王意如老师对这一点看得十分清晰:“文化的选择以传统道德为准绳,而传统道德除了要求皇帝必须是道德的最高典范之外,确实也有血统上的期盼。这种要求和期盼伴随着浓厚的‘天人感应色彩,在儒学于思想史站稳脚跟后,成为中国百姓接受一切历史的‘前结构。”

    如果上升到价值批判的层面,刘备形象身上也折射了被人诟病的英雄“伪形文化”——耗尽心术、权术与阴谋,把人的全部智慧不是用于补天与填海,而是用于杀人与征服。虽是有毒的文化,完全可以将之曝露,使学生看个清楚,以向真正的英雄文化(勇毅,有童心和慈悲心,是建设者而非破坏者、毁灭者,是拯救生命而非屠戮生命……)归趋。如此,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才会真正得以落实。

    囿于时间、容量或内容配置等方面考量,余老师虽提到了“对刘备进行道德审判容易,但分析其社会与文化原因更有意义”,但并未深入触及人物形象的文化性开掘。不过,如何在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分析人物形象,他确实为我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维路径。

    [作者通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