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建设思路浅析

    王昕

    [摘 要]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对国际物流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物流》课程建设面临诸多问题。本文重点从教学目标定位、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式改进、教学管理创新四个部分对《国际物流》课程建设展开讨论。国际物流教学目标定位是传授国际物流相关知识,培养实操应用的能力、创新能力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形成“知识+思政”两条主线、“基础+前沿”两个结合、“学生参与”一个中心的课程内容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探索“线上+ 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强调过程考核和多元化考核,创新考核方式。

    [关键词]国际物流;地方应用型本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0)09-0158-03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big data has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talents. Under the situation of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course of loc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faces many problem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from four parts: teaching goal positioning, course content design, teaching method improvement,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innovation. The goal of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teaching is to impart international logistics-related knowledge, and cultivate practical operation, innovation, and data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capabilities. Form the two main lines of "knowledge + thinking", the combination of "basic + frontier",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central content system of "student participation". Make full use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trive to explore the combination of "online + offline" teaching methods. Emphasize process assessment and diversified assessment, and innovate assessment methods.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Loc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一、引言

    當前,经济全球化和企业竞争模式的转变加速互联网数字化时代到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虚拟仿真、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物流产业正经历着从传统物流到现代物流的流程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新阶段,加之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重塑和优化与“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与跨境电商的政策机遇,国际物流竞争力的提升上升到国际战略,对国际物流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要求,要求现代物流人除了具备基本的业务操作能力,还需要具备运用大数据、模拟仿真等先进物流技术的能力,以培养出“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高素质物流人才。在此背景下,对现有的国际物流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以更好的适应当代国际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物流》课程包含了从原材料生产到国际货物的国际运输再到国际物流的管理与服务的一系列环节。该门课程涵盖了国际贸易实务的相关知识和国内物流的相关内容。其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但现有课程存在教学培养目标难以满足需求,特色不突出、由于受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及教学软硬件的限制,仍然难以满足培养目标要求,且缺少特色,教学内容量大且全面,学生难以掌握重点知识,对于具体的实务操作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较为匮乏。教学方法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不足。因此,构建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的课程建设体系是破解国际物流课程建设不足的重要途径。

    基于此,在分析《国际物流》课程教学目标定位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展开设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与企业接轨,充分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和“产教融合”相结合的教学培养模式,以期为培养具有鲜明特色和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国际物流专门人才探索新的方法。

    二、国际物流的课程教学目标定位

    根据社会需求、科技发展、学科特点和学校定位,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维度研究和优化国际物流课程的授课目标,与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就业需求匹配。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和双一流专业建设定位,突破课程与岗位壁垒,专业与职业壁垒,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方面对国际物流课程教学进行整体优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国际物流的业务模块采购、包装、报关与报检、海洋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陆桥运输、货运代理、物流前沿(物联网、智慧物流、绿色物流、供应链)等与国际物流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掌握国际物流相关运作流程实操应用的能力、创新能力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形成具有适应社会变革、灵活应对供应链响应、流程管理设计和可持续发展思维的素养构建体系。

    三、国际物流课程课程内容设计

    结合教学培养目标及能力培养矩阵,优化和完善课程内容,基于国际物流基础概念、业务模块形成“知识+思政”两条主线、“基础+前沿”两个结合、“学生参与”一个中心的课程内容体系建设。国际物流知识主要包括国际物流业务运作模块、物流运输方式、物流服务与管理等多个知识,在知识讲授的过程中,要结合现在的思政教育,加入通识和爱国教育,让学生切实从细微处感受到国际物流的知识,体会到国际物流的重要性。以国际物流结点中的港口建设为例,港口建设既有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有国家战略发展的规范,特别是对不同类型的能源型港口的布局,体现了国家对能源战略储备的重视和长远发展。在讲授的过程中,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培养其战略思维的能力。并利用相关数据库和数据技术,结合“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时代背景,融入国际物流的前沿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提升学生对国际物流业务运作的数据分析能力。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基础科学,国际物流知识的传授也是如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国际物流的基础介绍。从课程性质来看,国际物流又属于实操性较强的课程,所以要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为学生普及国际物流的前沿,在这里,特别要加强国际物流的数据分析、供应链建模、区块链的前沿知识,结合货运代理技能大赛的相关模块,提升学生对国际物流对未来趋势的把握和对未来国际物流实际能力的操作。在整个课程内容的设计中,离不开学生的参与,要不断强化以学生参与为中心落脚点,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四、国际物流课程教学方式改进

    在大数据时代下,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探索“线上+ 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线上通过大学生慕课等在线教育平台,让学生做好课堂的前期准备,提前了解课程教学的基础知识,并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关于不同章节内容的相关的问题及兴趣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相关案例,带着问题和案例来上课。在当前知识大爆炸和碎片化知识越来越严重的情形下,利用学生课前学习,然后准备提问问题的形式,可以充分提升其思考问题的能力。线下将知识模块分解,以游戏角色扮演,设置企业真实任务情景,利用实训平台,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运用思维。鉴于成本和资源约束,可以自行在课堂上设计相关的实训模拟任务,利用VR和AR技术进行模拟,且以项目制的形式完成,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五、国际物流课程的教学管理创新

    现有的课程考评还是以传统的笔试或者论文为主,难以真正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效果。传统的笔试容易让学生突击针对知识点简单背诵,造成只背诵不理解的后果,论文形式对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来说,容易造成抄袭或者是生搬硬造的现象。这两种方式在这种时代的劣势较为凸显。因此,要优化课程考评,强调过程考核和多元化考核,特别是要考察学生的学以致用和专业思维能力。将传统知识考核和企业实操能力考核结合在一起,突破传统课堂,创新考核方式可以采用多种途径。一种是校企合作的形式,通過和中科睿智、思睿智训、络捷斯特等物流公司合作,利用公司的教学资源和业务资源形成与现实契合的数据资料库,学生充分利用数据资料库资源展开学习和讨论,并利用校外企业导师对学生任务能力的考核来议定成绩,进而实现课程。一种是人才培训认证体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提前将《国际物流》课程的相关认证证书知识普及给大家,大家可以利用课程期间的学习和课下的学习,考取与国际物流模块相关的认证证书,作为替代期末成绩的最终成绩考核标准。一种是依托竞赛评价学生掌握能力的形式。为学生介绍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国际货运代理技能大赛、物流挑战赛等多种竞赛的参赛渠道与要求,引导学生自愿选择竞赛模式,并将其纳入到最终评价考核指标中去。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利用机制设计,最终形成多元化的创新考核体系,进而提升学生的能力与综合素养。

    六、小结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国际物流》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定位、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式改进、教学管理创新等方面展开了讨论,技术的创新与教育方式的革新为我们的课程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但在操作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还需要再深入探讨询证。

    [参考文献]

    [1]姜显亮.“互联网+”创新创业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4):81-83+93.

    [2]张如庆,冯德连.一流课程建设的思路与实践——以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学》课程建设为例[J].铜陵学院学报,2019,18(5):107-109+121.

    [3]董必荣,刘海燕.会计学一流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9(10):75-79.

    [4]田雪,郑进科.国际化实战型物流人才素质模型[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10):60-61.

    [5]辛文琦.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究[J].对外经贸,2020(5):144-145.

    [6]金钢.“双创”型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机制探析——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的视角[J].对外经贸,2019(12):133-135.

    [7]陈熔,袁橙.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精准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0(17):108-112.

    (责任编辑:顾晓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