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党的政治建设的三重维度

    张志勇

    摘 要:政治建设是党建工作的核心工程。从价值维度看,党的政治建设能够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事业的撬动点,对于有效解决国家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具有基础性作用;从理论维度看,党的政治建设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不断强化全体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从现实维度看,党的政治建设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全局导向,探索制度与文化互动的建设方法,建立长效机制,将党的政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事业紧密结合。

    关键词:党的政治建设;价值维度;理论维度;现实维度

    中图分类号 D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0475(2020)04-044-05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并对具体的工作要求进行了部署。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手段多样化,这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核心工程,党的政治建设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关系着党的执政能力、领导方式和领导水平。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需对其基本建设维度进行梳理。

    一、价值维度——将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事业的撬动点

    党的建设是国家建设的前提,“处于现代化之中的政治体系,其稳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1],中国共产党作为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事业的关键在于治党、强党。党的十九大以来,党的建设突出强调了党的政治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2]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要求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从外部环境看,国际政治中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风险相互交织,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国际体系加剧演变,逆全球化横行;从内部环境看,中国处于三期叠加的阶段,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等都出现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不确定性不断上升,国家治理过程中各种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不断呈现,党的执政面临的风险和考验集中显现。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淬炼了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才能保证党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时代中进行伟大斗争,持续推进国家治理方式和方法的革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稳步发展保驾护航。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应体现两方面:其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代表性,强化党的领导力和凝聚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党员力量,增强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意识,不断推动党员队伍进行自我净化和自我完善,唯有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才能更有底气和实力去化解当前国家治理中面临的各类问题和挑战。其二,健全制度和法律,坚持制度管党,依规治党。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遵循治党和治国相统一的逻辑,为保障党的权力规范化运行,加强纪法制度建设是必然要求。从当前发展形势来看,加强党内法规体系建设、完善党章依然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与此同时,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过程,也是国家治理机制不断成长和丰富的过程。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对党的领导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党的科学领导是推进制度创新和治理机制变革的核心动力,为进一步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党的领导能力也必须得到进一步提升。总体而言,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党的领导能力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首先,对党是否能够有效执行人民意志提出了新要求。国家治理能力是制度和执政党执政能力的集中体现,因而要求中国共产党要树立共同的理想,并将理想信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和保障人们的美好生活提供坚实保障。进入新时代,人们的需求发生了转变,中国共产党必须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原则,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明确自身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职责。其次,对党的组织创新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建立高效、通畅的联络机制,党组织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严密管理体系,即能够打通组织间的横向和纵向沟通渠道,基层服务要融入人民的生活,并不断创新治理方法,尤其要避免僵化的治理方式。再次,对党的社会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治理主体越来越多元化,落实到党员建设层面,一方面,党员队伍要能够为多元治理主体提供价值导向,建立民主协商机制,保持行动一致。另一方面,党员干部要建立多元主体治理的长效机制和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二、理论维度——党的政治建设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当前党的政治建设既要关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也要关注世界政坛的兴衰成败,只有不断扩展党的政治建设的视野宽度,从思想层面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才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党的政治建设水平,进而保障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稳步推进。

    (一)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马克思主义是先进的科学思想体系,是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成果,是中國共产党理想信念的灵魂,始终为党和国家是事业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自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旗帜鲜明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性地带领人民解决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一系列问题,成功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实践证明,无论时代怎样变迁,科学怎样进步,马克思主义始终掌握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指出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广大领导干部的“必修课”,是“基本功”和“看家本领”,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领导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必须充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二)通过提升理论素养增强政治定力

    政治上的坚定要以理论上的坚定为基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关键在于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而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来源于自身的理论学习。在理论学习过程中,要原原本本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学习,只有将马克思经典著作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够提升广大党员干部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能力和水平,才能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具体而言,首先,锤炼党员政治品格。即: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对党忠诚是衡量党员干部是否合格的根本政治标准,只有共产党员对党忠诚,才能够经受住各种政治考验和外部诱惑,才能够顶住外部压力忠诚于党;干净是中国共产党员党性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员纯洁性的具体表现;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做到清正廉洁;敢于承担,特别是广大领导干部更应该有强烈的革命热情和政治责任感,主动承担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做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只有广大党员不断锤炼自身的政治品格,才能够增强党员的政治定力,才能在政治上有定海神针的气魄,才能凸显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其次,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生活是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的重要阵地,通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党员干部才能不断警醒自身。为此,在党的政治建设过程中党员干部要自觉接受党内政治生活的熏陶和锻炼,并按照党内政治生活的具体要求,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在艰难险重任务中主动承担责任,经受住考验和锤炼,这样才能在政治上修炼成为明白人,才能在工作岗位上体现共产党人的领导能力和领导魄力。

    (三)通过党内民主决策推进科学惠民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责任主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发挥着总揽全局的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之中如果离开了党的坚强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就会偏离原有的航向,甚至会误入歧途,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不可弥补的灾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明智选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本质特征。只有坚持完善党的领导,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性和方向性,才能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政治保障。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事业中,首先要确保党的政治纲领能够得到落实和支持,这不仅需要全党在思想上的高度统一,同时还要求党员在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而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则需加强党的民主建设。通过党的民主建设,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制定更多的科学、惠民的政策,这既是完善党的领导的现实要求,也是提升党执政能力的必然选择。总之,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会出现许多新的情况,党员干部在制定各项政策措施时,必须坚持党内民主决策,以民主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党员干部在明确党的政治规矩的前提下,遵照科学理论、国家治理规律和基本逻辑实现决策和执行层面的民主化。

    三、现实维度——持续探索党的政治建设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在深刻把握党的政治建设规律的前提下,需要将党的建设与党建工作的现实情况紧密结合,明确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党的政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党的政治建设过程中必须探索新的方法和新的路径。从现实维度讲,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要始终围绕现实维度这一核心命题来展开,通过建立长效机制,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持续的推动力。

    (一)以问题为导向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毛泽东不断总结思想建党的相关理论,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创造性提出了“党内生活政治化”的提法,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属性[3]。改革开放之后,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变化,但我党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并突出党的政治建设的独特优势,不断丰富新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内涵。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对毛泽东“党内生活政治化”的提法进行了深化,提出了“党内政治生活”的概念,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习近平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将其作为六大基本规范之一,多次强调,要想加强党的建设,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同时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升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

    从现实维度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就是要求广大党员明确党性导向,增强问题意识。以党内政治生活作为教育阵地,抓好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理念教育,在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要敢于创新方式方法,以贴近广大党员干部工作实际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思想理念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觉悟水平。同时在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时要通过组织生活的方式,增强广大党员的政治性和纪律性。在组织生活开展过程中既要注重方式方法的选用,也要明确规范动作;既要让广大党员干部严守党的纪律,也要让广大党员干部接受思想的洗礼。要严把组织干部用人关,对党员干部进行筛选,把干净、忠诚的党员干部推上去,把敢干事、能干事的党员干部选出来充实到领导岗位之上。通过从严治党的方式,明确党员干部的责任观,对领导干部的责任清单要形成闭合链条,加大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对发现的问题要精准问责。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从当前党内政治建设的实际角度出发,坚决抵制和消除牢骚文化,营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气氛,严禁党员干部拉帮结派,大力整顿懒政文化,严肃整顿为官不为的行为,通过铁腕治理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做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以全局为导向协同推进政治建设

    政治制度建设是党建工作的重点。在党建工作过程中首先要健全党在政治建设方面的制度体系,通过党的政治纪律来严肃党的政治规矩,通过党的政治纪律建设来约束党员的行为。在党的政治制度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整体谋划、整体推进,以全局为导向协同推进政治建设。党的政治建设要符合党章的基本要求,党内一切法规的制定都需要符合党章的相关规定。党的政治建设是规范党员干部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律,也是党章对党员政治要求的具体体现,因此通过党的制度建设能够提升党建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能够更好地约束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为,有助于提升我党的纯洁性。从国家治理层面来讲,党的政治建设要从全局出发,在规章制度建设方面下功夫,借助政治建设,为党员干部的行动指明方向,保持党员干部的治理工作能够协同推进。

    (三)以互动为导向净化政治生态

    党的政治建设既需要以制度建设作为保障,也需要以文化建设作为依托。党的政治文化是共产党人在实践追求中所形成的价值标识和价值追求,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滋养。在推进党的政治建设过程中要以互动为导向,净化政治生态,要通过文化培养和制度完善来进一步巩固党的政治建设成果。在文化路径选择上,要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政治文化需求角度出发,对政治文化的心理架构进行重构,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文化自觉,同时在党的政治建设过程中,要将制度建设与党的政治建设有机结合,用政治制度来规范党的政治关系和管党员干部的政治行为。培育广大党员干部的制度自信,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坚决贯彻党的领导,通过文化与制度的有效互动,以柔性路径和刚性路径有效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水平,更好地净化党的政治生态。

    (四)以体系化为导向建立长效机制

    党的政治建设要想取得实效,就必须建立体系化的长效机制。首先,要继续推动监督体系化。通过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的有效融合,提升监督的深度和力度,增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升能力,更好地规范党的政治建设。其次,构建政治生态评价体系。为了更好地衡量党的政治建设成果,就必须从党的政治建设实际角度出发,构建符合党的政治建设实际需要的政治生态评价体系。在政治生态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要明确具体的指标体系,通过可量化的指标评价体系衡量政治生态,从多个维度科学合理的设置评价指标,将党员干部先进度、党内监督有效度、人民群众满意度都纳入评价指标之中,同时在一级指标之下还应该完善二级的具体指标,全面考察政治生态,以长效机制来推动党的政治建设,进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总之,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需牢牢把握党的政治建设的价值维度、理论维度和现实维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党的政治建设之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党的政治建設既需要科学理论为指导,也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并在实践过程中将党的政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紧密结合,以党的政治建设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41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7.

    [3] 包心鉴.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逻辑[J].理论与改革, 2019(01).

    [4] 袁建伟.问题视阈下党的政治建设研究[J]. 中州学刊, 2019(07).

    [5] 张雅勤.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中党的政治建设:逻辑、挑战与维度[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9(01).

    [6] 李宇博.挑战、功能与路径: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党的政治建设研究[J]. 岭南学刊,2018(02).

    [7] 邹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中共党建创新历程与经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7.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