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课堂同伴纠正性反馈研究综述

    杨柳

    内容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二语课堂互动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备受关注。随着同伴互动的兴起,同伴纠正性反馈也逐渐引起学者关注。同伴纠正性反馈研究起源于同伴互动,同伴互动为同伴纠正性反馈提供了语境。但同伴纠正性反馈对二语发展的促进作用尚未形成定论。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同伴纠正性反馈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梳理,最后总结出对我国相关研究和外语教学的启示,希望推动国内同伴纠正性反馈研究的发展,进而提高外语教学的水平与质量。

    关键词:二语课堂 同伴互动 同伴纠正性反馈 外语教学

    1.引言

    “同伴纠正性反馈”( Peer Corrective Feedback,以下简称PCF)是发生在同伴互动过程中的纠正性反馈( Lyster, et al., 2013),包括书面同伴纠正性反馈和口头同伴纠正性反馈。PCF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互动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互动理论认为,纠正性反馈能够引起学习者注意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激励学习者重建中介语,通过修正输出来检验语言形式是否正确。在同伴互动中,纠正性反馈增强了学习者监控自我和同伴语言产出的能力。在社会文化理论者看来,在同伴互动中,水平较高的学习者为水平稍低的学习者提供了最近发展区内的帮助,同伴反馈可以促进同伴互动中的语言发展。

    随着同伴互动研究的深入,国内外PCF研究主题日趋多样,为理解PCF及其对学习者的二语发展提供了多种视角,为促进国内外语教学环境下PCF研究,本文将从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三方面对国内外PCF馈文献进行梳理,以期对我国相关研究与外语教学有所启发。

    2.研究内容

    国外PCF研究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研究主题日益深入,研究形式日趋多样;而国内PCF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目前多数研究大多通过同伴互评的方法聚焦于二语写作,对于会话中的PCF研究较少。通过对国内外众多的PCF实证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后可发现,总体上国内外PCF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者PCF信念;PCF与教师反馈(teacher corrective feedback,以下简称TCF)的比较;PCF优化培训;在线PCF。

    2.1学习者PCF信念

    学习者信念是语言学习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该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早,主要以问卷调查和录音访谈为主。绝大多数研究发现大多数被试对PCF持肯定态度,但是,随着PCF研究的深入,有学者发现学习者对PCF呈现出怀疑态度。

    Sippel和Jackson (2015)的问卷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PCF不如TCF有用。Lee (2015)研究中的问卷结果表明,学习者对TCF的评价更高,因为他们认为TCF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Diab (2016)发现,在同伴互动初期,尤其是学习者还不熟悉彼此语言水平时,PCF的学生容易对同伴反馈内容的准确性持怀疑态度。

    综上所述,有关学习者PCF信念的结论一般是从问卷或访谈中得知,其对二语学习的影响只做出了一些推测,因此,此领域需要更多实验研究来弄清楚学习者对同伴互动和同伴反馈的态度是否影响反馈过程,或者通过实证研究为反馈是如何影响二语发展提供更多证据。

    2.2PCF和TCF对比研究

    PCF和TCF对比研究在写作反馈文献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这类研究主要探讨两个问题:一是两种反馈形式对写作的影响;二是学习者其信念和态度的差异。

    一些研究者认为,与TCF相比,PCF不仅不利于促进二语写作教学,而且不适合二语/外语学习者。Connor和Asenavage (1994)指出,同伴反馈并不能影响写作修改,绝大多数修改源于教师反馈和自我修改,极少数修改来自于同伴反馈。但是,也有研究认为PCF具有其独特优势,PCF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纠错并提高写作水平,而且能够得到学习者的认同。Jacobs et al. (1998)研究显示93%的学生认为PCF应该作为二语课堂中常用的反馈途径。Zhao (2010)发现外语学习者通过PCF可以更好地获得可理解性输入。

    此外,还有部分研究显示PCF和TCF应该互相结合。Tsui和Ng (2000)的研究表明两种反馈的认可度存在个体差异性,部分学生对于TCF和PCF都持肯定态度。杨苗 (2006)指出PCF和TCF均有助于二语写作和教学,应结合使用以提高学生写作质量。

    2.3PCF优化培训

    优化的PCF又称为训练后的同伴反馈,是指在PCF活动之前,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涉及评改标准、评语、互动技巧等方面,以保证学生熟悉反馈步骤和同伴反馈的顺利进行(李旭奎,魏新锋,2012)。

    研究者发现,学习者普遍对纠正性反馈感到陌生。Sato (2013)在“刺激-回想”訪谈中发现,大多数同伴纠正性反馈都是无意间发生的。Sippel和Jackson(2015)认为,同伴纠正性反馈有利于二语发展,当教师专门训练了学习者在同伴互动中如何使用反馈技巧时,效果尤为明显。Lyster (2013)等人的实证研究表明,经过PCF培训的学习者在语言精确度和流利度上都有所提高,而没有经过PCF培训的学习者只提高了语言流利度。对比培训前后学习者PCF信念的变化,Sato (2013)发现,培训学生如何相互提供纠正性反馈对其PCF信念有影响,经过培训的学习者更愿意而且能更自信地给同伴纠错。

    2.4在线PCF

    在线同伴反馈(online peer corrective feedback)是伴随网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反馈形式。它不仅在形式上突破时空限制,为PCF的实施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而且充分照顾和考虑了学习者在反馈过程中的面子问题。

    实证研究表明,在线同伴反馈能提供更多样、真实、客观的评价与具体的修改意见(蒋宇红,2005),促进学习者二语写作,使其产出表达更准确、地道(薛红果,2011),能有助于形成英语学习社群(蔡基刚,2011),能更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目前,国内对在线PCF的研究正朝着更深、更广的趋势发展。马玉慧(2016)对在线在线PCF的有效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如通过自主选择评价者或匿名评价的方式解决PCF对人际关系的影响;通过设定评价标准及评价量保证在线PCF的有效性。汪晓凤(2108)将数字故事教学模式与多元写作、同伴互评进行有机融合,实现了学生之间基于个人作品的分享、互助、反思与改进。

    在信息化、数据化背景下,在线PCF研究方兴未艾。但是,以上研究多聚焦于广义的教学层面,二语课堂里的在线PCF研究还应通过更多的实证研究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探讨。

    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国外PCF研究对象遍布各个年龄层,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大学生,其次是中学生,儿童最少。被试语言水平也从初级、中级到高级不等,但大多位于中高级水平。日本英语学习者是最为常见的被试,尤其是日本大学生。近年来中国英语学习者也常被国外学者列入研究对象,但主要集中在写作互评上。

    PCF研究经历了观察性研究到实验性研究,现以比较性实验研究为主,比较不同互动模式下的纠正性反馈效果。将课堂互动录音或录像,然后将转写的语料进行分类总结,尤其是和教师反馈、自我反馈等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语法习得成为实验的主要方式,即在实验中通过观察分析被试某一种语法习得情况来反映同伴反馈的结果。在二语写作研究中,作文是主要研究数据。研究者通过对比学习者终稿和初稿的写作水平变化来判断二语发展情况。

    研究主要采用“前测-后测”设计探索同伴反馈对二语能力的影响。正如很多研究结尾处局限性提到的那样,同伴反馈研究缺少延时后测,其对二语发展的长期影响尚不清楚。有些研究采取了干预,如同伴互评作文前培训评分细则、示范正确修改例子、培训学习者关注相应的语言形式等。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重视培训学习者如何相互提供纠正性反馈。

    4.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综上所述,国内外在二语PCF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为PCF对二语发展的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对我国EFL语境下的教学提供了重要启示。

    首先,二语课堂中应注重充分、合理利用学习者同伴资源,尤其需要加强对互动过程中同伴反馈技能的策略指导与培训。教师必须恰当地设计整个同伴反馈过程。其次,二语课堂中应注重PCF和TCF的结合,课堂不应以单一反馈形式为主导。教师在同伴互动过程中教师自始致终都要充当资源提供者,要时刻监控学习者的进展(徐锦芬,2015),在反馈性纠正中教师应意识到自己是PCF顺利进行的指导者和管理者,在其中起着监控和指导的作用。此外,二语课堂中的PCF形式應当更加多样化,国内EFL课堂教学应努力创造同伴互动交际、反馈互评的课堂生态环境,尽可能利用一切资源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交际语境,积极倡导开展PCF活动,实现对具有跨文化语用知识和语用交际能力的语言使用者的培养。最后,先进的网络技术应得到广泛应用,学校应打造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进行PCF活动和教师监控PCF活动提供更加便利的平台。

    5.结语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同伴纠正性反馈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梳理,从研究内容上看,由于PCF研究时间还不长,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一些猜想或理论还未开展实验性研究。从研究对象上看,被试年龄、语言水平多样,主要聚焦中、高级二语学习者。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国内外PCF研究设计从一开始的观察研究到实验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步,近年来实证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描述性研究仍占主导地位。借此,本文总结出目前PCF研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以期提高我国外语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Connor, U., Asenavage. K. 1994. Peer response groups in ESL writing classes: How much impact on revision? [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3):257-276.

    [2]Diab, N. M. 2016. A comparison of peer, teacher and self-feedback on the reduction of language errors in student essays[J]. System,(57): 55-65.

    [3]Jacobs, G., Curtis, A., Braine, G., & Huang, S. 1998. Feedback on student writing: Taking the middle path[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 (3): 307-317.

    [4]Lee, M. K. 2015. Peer feedback in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Investigating junior secondary students perspectives on inter-feedback and intra-feedback[J]. System, (55): 1-10.

    [5]Lyster, R., Saito, K., & Sato, M. 2013. State of the art article: Oral corrective feedback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J]. Language Teaching, 46(1): 1-40.

    [6]Sato, M. 2013. Beliefs about peer interaction and peer corrective feedback: Efficacy of classroom intervention[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97(3): 611-633.

    [7]Sippel, L., Jackson, C. N. 2015. Teacher vs. peer oral corrective feedback in the German language classroom[J].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48(4): 688-705.

    [8]Tsui, A. B., Ng, M. 2000. Do secondary L2 writers benefit from peer comments?[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9(2): 147-71.

    [9]Zhao, H. 2010. Investigating learners use and understanding of peer and teacher feedback on writing: A comparative study in a Chinese English writing classroom[J]. Assessing Writing, 15(1): 3-17.

    [10]蔡基剛. 2011. 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在线同伴反馈和教师反馈对比研究[J]. 外语界, (2): 65-72.

    [11]蒋宇红. 2005. 在线同伴评价在写作能力发展中的作用[J]. 外语教学与研究, (3): 226-231.

    [12]李旭奎, 魏新锋. 2012. 同伴反馈在二语写作中的作用研究: 回顾与启示[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104-109.

    [13]马玉慧, 赵乐, 刘晴. 2016. 在线同伴评价的影响因素及其促进策略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 (3): 108-114.

    [14]汪晓凤, 王琦, 李智妍. 2018. 基于在线同伴互评的数字故事教学应用[J]. 电化教育研究, (2): 80-85.

    [15]徐锦芬. 2015. 纠错性反馈与外语教学[J]. 第二语言学习研究, (1): 17-29.

    [16]薛红果. 2011. 网络环境下美国同伴的反馈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影响的个案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 (1): 33-37.

    [17]杨苗. 2006. 中国英语写作课教师反馈和同伴反馈对比研究[J]. 现代外语, (3): 293-301.

    [18]张荔, 盛越. 2011. 基于网络的同伴反馈策略培训效果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 (3): 32-36.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