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活数学”教学模式

    卞恩鸿

    生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源泉。生活数学包括生活问题数学化(即数学抽象)和数学问题生活化(即数学应用)两个理论层面的内容。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抽象)就是指由生活中具体事物抽取出量的方面、属性和关系,并形成相对独立的数学对象。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年龄、经验决定他们获得的绝大部分数学知识是在对生活中具体形象事物的感受、感知的基础上逐步抽象出来,从而形成概念。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应用)就是指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将学到的数学的思想、知识技能和方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分析、解释并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学数学首先是为了应用,应用数学是学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能在数学化过程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思想,这只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方面。而把这些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会用数学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并能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又是数学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上仍未真正跳出应试教育原有传统的框架体系,还不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一部分教师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四重四轻”的现象,即: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书本轻实践,重技能轻运用。研究小学“生活数学”,既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又可能完善小学“生活数学”的理论,构建小学“生活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课前预习“生活化”

    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学生感兴趣、活生生的、生活中的鲜活题材,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课前预习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看待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并依据情节和数据编出应用题,引出让学生去思考和实践的生活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引出生活中的话题,巧设一个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短路”,引起认知冲突,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讨论,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到数学研究的对象上来。

    二、情境导入“生活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数学往往给人的印象是抽象、枯燥的,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教师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情境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因此,“导入新课”创设“生活情境”已经成为广大教师首选的教学方式。许多数学课因为创设了引趣、生活、活动、故事、问题的导入情境,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了,课堂变得有吸引力了。

    “生活数学”课堂教学可以创设以下几种导入情境:

    1.引趣情境。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身边事为素材,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把想要解决或解释某个实际问题的愿望转移到学习新课的认知兴趣上来。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巨大的差异。人与人之间很小的差异,是指对事物有无兴趣,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将是其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最大动力。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可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产生兴趣。

    2.生活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许多内容和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基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他们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容易产生研究的关注点,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实践价值。教师有责任在教学的同时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进行联系,而这首先需要教师具备这样的意识,并注意收集相关素材进行加工,为我所用。

    如,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教学“克与千克”时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先让学生课前去商场或超市调查有关物品净含量的数据,并感受轻重,同时准备好相关的包装,查询有关秤的资料。

    课前的调查活动,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体验。生活中他们可能没有刻意做过这样的事情。如今亲自感受一下物品的轻重、多少,带着这种感受回到课堂学习,有了具体情境作为载体,此时的数学是真正“活”的数学,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情境,发掘其数学内涵,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可以信手拈来,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3.活动情境。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交流的活动,情境的创设应促使这种交流更加有效。为此,要让学生以情境主人的身份参与其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让学生经历整个学习数学的过程。

    如,在教学“角”的时候,不少教师常常将两根细木条的一端钉在一起制成“活动角”。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贲友林老师在制作该教具时,对其进行了改进,用两根直的可伸缩、推拉的电视机的天线替代木条。小小的改进,不仅保持了原有天线的用处,而且增强了“演示”效果。在此基础上,我稍作变动,让学生自己找兩根天线。有的学生买了2根可伸缩的指挥棒,有两名学生买了带圆珠笔的可伸缩教棒。将“活动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一定,天线(指挥棒、教棒)拉出来,边则长;推进去,边则短。在学生推拉的过程中,教师问:“你发现什么?”学生观察后发现,边的长度在变化,角的大小始终没有变,从而可以直观地理解“角的大小与其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4.故事情境。一般来说,学生爱听故事,将学生知识融入趣味性的故事之中,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采用这种方式,学生的情感最投入,积极性也容易被调动起来。有趣的故事的导入,搭建了故事与所学知识的桥梁,缩短了学生与新知的距离,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以盎然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如,在教学“加减法的一些速算法”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让他们认识到同一个问题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花费的时间大不一样,从而让他们体会到用简便方法来计算可以大大提高计算速度。著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是这样导入的:高斯是德国数学家,他从小喜欢数学。10岁的时候,老师出了一道题:1+2+3+4+5+……+99+100=?当别的学生动笔计算的时候,小高斯却已经算出得数是5050。同学和老师都感到惊讶。你们知道高斯为什么算得又对又快吗?原来,他采用了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后来,高斯成了一个大数学家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加减法的一些速算法”。

    这样的导入生动有趣,搭建了故事与所学知识的桥梁,缩短了学生与新知的距离,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以盎然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5.问题情境。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学要促进学生思维,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如,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潘小明老师在教学“质数、合数”一课时,一上课便提出这样的问题:“用若干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当小正方形的个数为多少时,只能拼成一个长方形?”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积极思考,有的借助小正方形进行拼摆;有的用笔在纸上画;有的学生发挥空间想象,在纸上写着长方形的长和宽;还有的不由自主地和周围的同学交流起来……

    这样的教学设计,将质数固有的特性巧妙地隐含在学生所探索的问题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像这样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对小学生很有吸引力,他们都愿意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合作交流,想方设法找出问题的答案。

    三、新知学习“生活化”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的确,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就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于生活中。

    课堂教学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解决生活问题,做到学以致用。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一道题目讲了很久学生还弄不懂。如果老师将这道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马上就能解决。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去,从而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结合生活实际的学习策略,不仅能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而且也提高了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提高文化素养的同时,心理素质也得到了发展,做到了学以致用。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應用题源于生活,每道应用题总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蓝本。因此,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如果把应用题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购买学习用品的案例中,可以使用充满生活气息的题材,让学生感兴趣地投入到数学学习生活的实例中,解决了二年级学生在刚接触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后,只凭条件中的两个数是否能相除来判断到底用乘法还是用除法来计算的问题,而且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同在。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不再是唯一的资源,需要教师大胆而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体现教材教的思想。”在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素材来进行教学,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还原生活本质,培养学生思维。在注重数学生活化的同时,我们每一个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发展学生的思维。生活化并不意味着数学知识的简单化,相反,还原数学比生活本质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4.实现生活需要,促进主体发展。从教育心理学来看,在生活中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最高需要便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一种决策的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一旦把应用题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这种潜在的需要就更加强烈。

    如,教学“两积之和(差)”应用题的设计:出示一组学生比较喜欢的书和食品:“奇多”每包2元;方便面每包1元;足球每个15元;《十万个为什么》每本10元(一套6本);《名侦探柯南》每本12元。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其中的一样或两样物品,各买一件或几件。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把学生的回答分类板书在黑板上。学生的回答中,有只买一种商品的(一件或几件),也有买两种商品的(有各买一件的;其中一种商品买一件,另一种商品买多件的;两种商品都买多件的)。

    四、巩固练习“生活化”

    巩固练习的内容,无论是概念、计算、几何、代数,还是统计、实践活动,都力求生活化。巩固练习的形式,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小学生最喜欢生活中的游戏,把游戏带进课堂,将使课堂充满欢声笑语。通过游戏方式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比以往那种机械的题海战术有趣多了,学习效果极好,而且师生倍感轻松愉快,同时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从而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课堂小结“生活化”

    根据“近因效应”,教师在教学中要设置好课尾,力图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课堂小结的方法很多,学科间大同小异,比如:回顾性小结有叙述式、提纲式、表格式、图示式、学案式等;探究性小结有讨论式、释疑式、悬念式、活动式、诊断式等;拓展性小结有诗歌式、故事式、新闻式、漫画式、想象式等。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课堂小结,都要力求生活化,接近学生的生活。

    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五环节”“生活化”的研究,构建“小学‘生活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生活数学”的研究,切实达到“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与巩固的过程,经历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应用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与态度,从而构建小学“生活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扎扎实实地推进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