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合肥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王云 陈继林

    

    

    

    [摘 要]职业教育能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结合长江三角洲职业院校发展情况,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比研究合肥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得出:合肥职业教育的发展,要适应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布局,形成职业教育凝聚力;要充分融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同时对合肥职业教育发展提出具体建议:通过加大职业教育公益性项目的投入,提升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加强职业院校协同共建等措施,增强合肥职业教育师生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为合肥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培养和储备更多的职业技术人才,进而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合肥职业教育长足发展。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职业教育;长三角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G71 ?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0)09-0131-04

    Abstr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regional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aking Hefei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Hefei, and conclud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Hefei should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industrial layout of the region, form the cohesive for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fully integrat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enhance regional industrial competition Power. At the same time, it puts forward specific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Hefei: By increasing the investment in public welfare project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enhancing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the collaborativ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other measures, enhancing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honor and miss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Hefei, cultivating and reserving mor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tal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ertilizer industry and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further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regional industries,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Hefei.

    Key Words: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Yangtze River Delta Integration

    一、引言

    合肥作為安徽省会,既是安徽政治、经济、教育、金融、科技和交通中心,又是中国四大科教城市之一,还是皖江城市经济带核心城市。2019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合肥作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城市和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成为华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之一。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基地,越来越备受关注。合肥职业教育发展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合肥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合肥职业人才梯队的构成和区域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

    为进一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促使合肥职业教育适应产业发展,进而促进产教协同发展[1],以合肥市唯一的一所市属综合性高职院校——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比长江三角洲其他省市部分优质职业院校,如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等五家全国“双高”学校,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对比研究合肥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于发展合肥职业教育,培养和储备职业技术人才,适应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布局,充分融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合肥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安徽省教育厅确立的首批16所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之一,是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也是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获奖单位和安徽省第一届文明校园获奖单位。在与全国“双高”学校对比中,合肥职业技术学院2017-2019该校总收入(万元)、占地面积(㎡)、生均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面积(㎡/生)、生均实验室和实习场所面积(㎡/生)、合作企业接受顶岗实习学生数(人)、全日制高职招生专业数(个)等指标均排位靠前。选取部分生均指标与长江三角洲其他省市职业院校对比可见,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在此类指标中优势明显(详见下表1)。

    合肥职业教育发展中,还有一些尚待加强的部分。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7-2018学年合作企业支持学校兼职教师数、2017-2018学年合作企业订单培养数、生均纸质图书册数、接入互联网出口带宽等指标仍有一定发展空间,具体见下表2所示:

    (二)存在问题

    合肥职业教育发展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与全国“双高”学校对比中,合肥职业技术学院部分指标排名比较靠后,也反映了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要加强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间的互动,需要职业院校为合作企业培训员工数、合作企业与学校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数等指标的提升;要实现产教协同发展,固定资产总值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学和科研方面的项目经费投入情况,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和生师比是促进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性指标;要推进教科研建设,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和生均值是重要参考。具体见下表3所示:

    三、合肥职业教育发展分析与措施建议

    现代企业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共同推动产教协同发展,产教协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2]。如何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结合区域产业布局,充分融入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推进合肥职业教育发展,是合肥职业教育进一步提升的关键。

    (一)职业教育发展要适应区域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形成区域产业竞争力

    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大量层次不同、专业各异的人力资源[3],而适应区域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更有利于形成区域产业竞争力。具体而言:

    首先,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以合肥为例,合肥制造业要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离不开源源不断的职业人才的支持;其次,合肥作为是国家三个科技创新试点城市之一, 具有较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 要充分发展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强大的科研高教实力不可或缺,充分的资金投入是保障。再次, 合肥历史悠久,自古就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之称,旅游资源丰富。除了要加大重点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力度, 形成有特色的旅游品牌外,职业教育中旅游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进一步推进旅游经济的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此外,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作为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重要标志,合肥职业教育中服务类人才的培养,更要适应合肥乃至安徽整体产业布局。

    综上,职业教育的发展,要适应区域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形成区域产业竞争力。职业教育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只有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才能更好地提升职业教育质量,进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5];只有政府有力支持,实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才能进一步促进区域产业发展,形成区域产业尤其是教育产业的竞争力。

    (二)职业教育要充分融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形成职业教育凝聚力

    按照《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合肥应以尽快融入长江三角洲和长江经济带为主要目标, 并在省内经济格局中充分发挥中心服务作用。只有充分融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增强职业教育师生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才能更好地形成职业教育凝聚力。

    其一,长江三角洲作为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极为密集的地区, 合肥通过接受其产业扩散和分工协作, 成为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合肥未来应当大力发展的城市职能,而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发展,离不开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更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发展,合肥职业教育师生的责任感越强,越能推动合肥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

    其二,現代城市发展, 知识创新、 技术创新已成为城市间竞争的核心。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合肥是第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也是国家实验室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合肥职业教育师生的荣誉感越强,越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优势,更好地加快合肥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的建设。

    其三,合肥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 必须走“ 科技创新立市” 之路。新产业、新技术、新能源等引领的科技革命,要求职业教育必须与时俱进[6]。只有发挥科教优势, 增强职业教育师生的使命感,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培养更多的职业技术人才。因此,形成职业教育凝聚力,更好地融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

    (三)合肥职业教育具体发展措施与建议

    1.加大职业教育公益性项目投入

    高职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区域进一步产业转型升级输送大批社会急需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7]。近年来,合肥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职业教育投入总额逐年递增。但是相关数据资料显示,合肥职业教育投入生均水平不高,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尚待加强。要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应以高质量社会职业培训为目标,同时提供全面的社会保障措施[8]。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9年合肥职业技术学院财政拨款总额较高,但生均财政拨款与长三角地区其他省市相比仍显不足。2019年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公益性项目如巢湖校区大维修项目、建筑实训工厂、生物制药技术协同创新平台、微软技术实践中心项目、合肥校区微软培训认证中心信息化建设项目、巢湖校区OSCE考站项目、“三馆一平台”项目等负责人在分析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时,提到最多的就是资金捉襟见肘问题。

    因此,通过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金融支撑体系,提升公益性项目保障措施等多方面建设,加大合肥职业教育公益性项目投入,更好地推动包括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在内的职业院校的发展。

    2.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建设

    合肥职业教育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不全面、不均衡,整体质量水平亟待提高,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有待提升。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9年,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骨干专业、护理骨干专业、会计骨干专业、工程造价骨干专业、校企共建一汽大众汽车4S店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健康技术实训基地、护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电子商务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等,被教育部认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多个专业齐头并进,为合肥乃至安徽产业转型升级源源不断地输出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因此,包括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在内的合肥职业院校,应凝练办学思想,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提升合肥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水平。

    3.加强职业院校协同共建

    加强职业院校的协同共建,可以帮助职业院校学科之间、院校之间、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之間,按照优势互补、多方共赢的原则,解决各方在发展中遇到的教学、科研以及生产和管理等问题,从而实现多方受益、共同发展的目标。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作为协同创新的一方,如何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实现与其他各部门的有效合作,提升学生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一直是其致力于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职业院校协同共建中,应积极搭建平台,激活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发展产业结构的互动性[9]。在与其他院校、机构、企业、科研院所等进行多元合作的过程中,通过协同创新,优化教学模式,参与产学研活动,实现引企入校、工学交替,与企业共同培养专业对口、综合技能强的优秀毕业生,促进合作各方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参与协同共建,并扬长避短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推动合肥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惠良,邵宝文.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探析[J].黑龙江科学,2020,11(1):148-149.

    [2]周静,张莹,刘福军.职业教育产教协同助推重点产业发展的建议——基于云南的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8(21):41-46.

    [3]岳爱臣,李怀伦,唐洪森. 论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布局发展契合度——以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深度融合地方产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9(1):118-121.

    [4]朱云辉.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40(5):117-119.

    [5]徐晓静,王丹,张敬文.职业教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研究[J].职教论坛,2019(6):124-128.

    [6]梁伟.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德州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发展"321"对接机制研究[J].经济师,2019(8):164-166.

    [7]牟光宇.高等职业教育满足产业需求的发展出路[J].中国成人教育,2019(21):18-20.

    [8]贺志强,徐艳秋.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职业类型教育发展路径探讨[J].中国商论,2019(22):248-250.

    [9]李春鹏,黄玉强.基于产业发展的广西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分析及优化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9(18):36-41.

    (责任编辑:顾晓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