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赋予高等教育国际化新使命。基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为例,从确立培养目标、重构培养方案、组建教学团队、探索教学模式、实施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及开展校企合作等角度,详细介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期对国际商务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有所借鉴。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合作;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42.1 ? ? ? ? ? ? [文獻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0)09-0128-03

    Abstract: With the promotion of initiative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 higher education has been endowed with a new miss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on international talents, with international talents cultivation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in Shenyang Aerospace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talents cultivation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international from establishing cultivation goal, refactoring cultivation scheme, establishing teaching team, exploring teaching mode, implementing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projects and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for reference of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pecialty.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International Talent Cultivation;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赋予高等教育以新的使命,包括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推动教育合作与交流等。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将推进、深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改革任务和建设内容。针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基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始建于1996年,是学院开办较早的专业之一。根据教育部“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规定,为充分了解经济社会对国际化人才需求的共性,尤其是跨国企业或机构对国际化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等提出的要求,通过对国外高校商科学校和用人单位调研,进一步明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道德规范,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把握国内外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熟练使用一门外语,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良好的沟通、应变、协调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全球化视野和国际化知识体系,毕业后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和科研院所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业务、管理、调研与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国际化人才。简言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化人才必须具备较完备的跨行业知识体系,熟悉国际法规和国际惯例,较强的国际商务实践能力,具备较强的外语综合能力,较强的创新能力等。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学院提出“教学资源共享、校企合作、国际合作”的人才培养和教学理念。从“培养计划—教学团队—教学模式—国际交流项目—校企合作”等方面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重构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

    借鉴国内外商科高校的培养方案,结合外贸企业调研,立足航空特色,增加了双语课程、国内外行业资格证书对接课程、外企实习实训环节、航空特色课程、创新创业训练课程等,重构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培养方案覆盖国际贸易、金融、会计、税收、财政、物流、法律、项目管理、统计、工程技术、航空等多行业的知识体系,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较完备的跨行业的知识体系”。

    第二,培养方案包括“经济法”、“国际商法”、“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世贸组织与案例”等国际商务中的通行法律法规与国际惯例,同时在“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航空运输经济学”、“国家税收”、“会计学基础”等课程中增加行业法律法规与惯例,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较强的国际法规和国际惯例”。

    第三,培养方案包括“国际贸易模拟训练”、“经营管理虚拟仿真实验”、“统计学实验”等商务软件实操与仿真实验,“国际贸易实践训练”、“毕业实习”等企业现场实践、以及国际商务谈判大赛、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大学生物流仿真设计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较强的国际商务实践能力”与“较强的创新能力”。

    第四,培养方案包括“大学英语”基础英语课程,“经贸英语阅读”专业英语课程,还包括11门双语专业课程,双语课程中教师采取中英文结合方式授课,加入线上英文资源等,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较强的外语综合能力”。

    (二)组建国际化的教学团队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各专业骨干教师共同构成的教学团队。根据教师所属专业和擅长领域,承担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等,组建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0余人,其中有国外学位、访学经历的老师20余人,来自美国内华达州州立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等。现有培养方案覆盖国际贸易、金融、会计、税收、财政、物流、法律、项目管理、统计、工程技术、航空等多行业的知识体系,集中学院优秀的骨干教师,而非仅局限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

    教师积极参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培训、双语教学培训、英文授课培训等,教学质量与水平显著提升。同时,为提升国际化人才的国际商务实践能力,学院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工程,目前学院有超过20人次教师获取国际商务、财务、证券、律师、数据分析等职业资格证书。鼓励教师到行业企业开展工程实践,开展科研项目合作,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将行业企业发展动态第一时间传授给学生。

    (三)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借助“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综合运用翻转课堂、案例教学、MOOC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外学生一体化教学、行业专家走进课堂、企业现场教学等多种模式,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运用现代信息工具,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采用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超星尔雅等平台,借助雨课堂、慕课堂、钉钉、腾讯会议等智慧教学工具,推进“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知识获取、沟通、团队合作、创新能力培养。报关与单证实务依托教改项目,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60%)+期末试卷成绩(40%)。全过程体现“外语综合能力”+“商务实践能力”考核,最后的期末考核大部分题目来自“商务英语等级考试”、“报关员”、“报检员”、“国际商务单证员”等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试题,实现课堂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的“课证融合”模式。国际商务谈判和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教师采用理论教学+企业实习+创新创业大赛的教学模式,聘请企业人员作为联合指导老师,依托“三创俱乐部”和“智创空间”俱乐部,指导学生参与“国际商务谈判大赛”、“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等等。

    (四)实施多形式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

    依托学校的国际合作办学资源,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多国家(地区)开展了冬、夏令营、短期访学等交流项目,2+2、3+1的本科双学位,3+1+2本升硕学位项目,实施多形式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

    学院成立对外交流办公室,由专业教师担任主任,主要负责宣传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帮助学生遴选国外高校及专业,协助学生办理出国手续,协助学生完成学期交流项目的课程对接和学分互认等。学期交流项目包括: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美国麦克尼斯州立大学、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捷克奥斯特拉瓦大学、新西兰理工学院、日本广岛工业大学、韩国又松大学;本科2+2双学位项目包括:美国塞季诺河谷州立大学;3+1双学位项目包括: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3+1双学位项目;毕业生申请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项目包括: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美国麦克尼斯州立大学、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莫斯科航空学院、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等。

    (五)开展校企合作模式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与近20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学生在校内依托课堂教学和实验室、在校外依托企业实践基地,提升商务实践能力。聘任企业人员参与培养计划的修订完善,企业人员进课堂,或作为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同时,与企业开展国际ACCA证书、CFA证书培训,并以商务类竞赛、学术沙龙、讲座报告以及实习基地建设,并以国际资格证书为依托的出国交流及学位项目,以“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财经竞赛+学术沙龙+出国交流项目”模式,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

    学院合作對接跨国企业,探索开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订单式学生培养、海外项目实习及就业、国外交流合作等项目。以企业国内分支机构和海外项目为依托,开展实习实践、毕业就业、出国就业深造等校企深度合作,开展校企合作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成丽.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考试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报关与单证实务》课程考试改革为例[J].对外经贸,2014(6):125-127.

    [2]成丽.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 对外经贸,2016(7):151-152.

    [3]汪五一. 聚焦国际化、本土化与行业特色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以安徽工业大学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6): 63-64.

    [4] 郑雪平,王兰.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贸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探讨[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 39(30): 6-8.

    [5]樊丽淑. 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国贸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中美合作办学为例[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 34(5): 97-100.

    [6] 张文学. “互联网+大外贸”背景下普通高校国际经贸专业本科人才培养问题探究[J]. 对外经贸, 2018 (9): 129-132.

    [7] 郭霄鹏,边瑞瑞.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陕西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 理论导刊, 2016(8): 71-74, 79.

    (责任编辑:张彤彤 梁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