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在课堂教学中涵养学生品德

    杨荣丽

    [摘 要]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品读重点句段、讲述红色故事、写作抒发内心情感和主题拓展阅读活动等,让学生走进文本的鲜活世界,体验感悟文本的思想情感,从而涵养学生的道德品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知识能力和道德修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品德修养;品读句段;红色故事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4-0029-02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同时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总任务,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有效融合。自古至今,我国就有文以载道的优秀传统,文道合一是语文教学的原则。语文课程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涵养学生的道德品行,体现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特点。

    一、读:品读重点句段,涵养道德品行

    语文学科的思想性是学科教学的“魂”,因为语言不仅是工具,而且是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无论哪篇文章,都是生动具体的语言文字和鲜明的思想观点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具有语言美、形象美的特点,体现文道的辩证统一。一篇篇优美的文章,不仅文质兼美,而且闪烁着人文思想的光辉。读,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在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潜心阅读,用心品味,他们才能受到熏陶感染,在读中体验情感,感悟精神品质,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

    如,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的《“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有这样一段话:“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人物的品质。于是,在教学这一片段时,我让学生默读感受哈尔威船长面对突如其来灾难时的镇定自若,做批注品读感受哈尔威船长的人格魅力,朗读用声音表达对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的赞颂。这样,一次次不同形式的读,哈尔威船长的高尚品质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在读中,学生明白了生命的价值,悟得了做人之道,他们的品德在读中得到涵养。

    二、说:讲好红色故事,培养爱国情怀

    语文学科都离不开说,在说中交流,在说中明理。学生具有各自不同的教育背景、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对事物的看法也存在着差异。因此,要引导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经验和对事物的看法,在相互交流中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建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统编语文教材突出加强了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从革命精神中感知责任使命,在历史坐标中构筑时代担当。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感受革命英雄的爱国热情;通过讲述红色故事,把爱国的种子根植在学生的心里。

    四年级上册的《梅兰芳蓄须》一文,有这样一段内容:因为长期不演出,没有经济来源,梅兰芳准备卖房子,有人给20两黄金让他登台演出。教学时,我让学生小组讨论:“你觉得梅兰芳可以接受20两黄金登台演出吗?”在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可以登台演出,因为他生存都存在问题了,生命是第一位的。有的学生说,俗话说“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能登台为日本人演出,不能做汉奸。教师启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自己的体会,并对学生的表达进行恰当的点评、归纳和提升。通过交流,学生感受到了梅兰芳大师的高尚人格和爱国情怀,爱国的种子在他们心里悄然生根。

    四年级下册的《黄继光》《小英雄雨来》等课文,彰显了革命英雄不怕流血牺牲的献身精神和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在学了课文之后,我让学生观看相关的电影。然后,我又让学生课后搜集其他英雄人物的故事进行阅读,并举行“红色精神照亮成长路”的讲故事比赛。比赛中,王二小、刘胡兰、江姐、杨靖宇、彭德怀、刘伯承……一个个鲜活生动的革命人物,学生怀着崇敬的心情娓娓道来,并受到感染和激励,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逐渐养成艰苦奋斗、勤劳勇敢、不怕困难的优秀品德,继承和发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写:情动而辞发,抒发内心情怀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读和写是学生最必要的两种学习方法,也是通向周围世界的两扇窗口。”语文学习中,写是重要的目标和任务:每天要写日记,一周结束后要写周记,一个单元内容学完后要根据具体的要求来写作文,有的课文后还有小练笔。学生通过写来表达自己的学习所得,抒发自己的感悟,同时也记录着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轨迹。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习作是写一写“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习作的情感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课堂上,我首先用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然后,组织学生选择一处自己感兴趣的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查阅相关资料,并记录下来;接着,指导学生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筛选;最后,让学生将整理好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习作前的查阅资料、整理资料,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深深地打动了学生。在习作中,学生不仅介绍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外观机构、历史变化、相关故事,还在文末情不自禁地抒发了自己的感情。以下是两个学生抒发感情的习作片断。

    1.颐和园是古代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人的荣耀和骄傲!身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努力学习,建设更加强大的祖国,成为中国的骄傲!

    2.“不到长城非好汉。”规模宏大、雄伟壮观的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它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也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我为长城感到自豪!

    这些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祖国的灿烂文化深深地觸动着学生的心灵。这样,使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悄悄萌发。

    受新冠疫情影响,在家上课、网上学习期间,学生从各种渠道了解了新冠肺炎疫情,了解了众多的“逆行者”。我布置学生写日记——《致敬,最美逆行者》。学生纷纷在日记里表达了对逆行者的敬意。有的赞美钟南山院士的不怕危险、不畏艰难;有的赞扬火神山、雷神山的最美建设者;有的赞美身穿厚重防护服,给患者带去生的希望的医生护士……学生在抒发情感中学会反思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大美大爱。生活中的大美大爱滋润着学生的精神,同时使他們感受到祖国的强大。

    “写”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给了学生一个抒发情感的平台。学生在习作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在提高习作能力的同时,他们受到了思想品德的教育,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写的过程也是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

    四、拓展:主题阅读活动,滋养品德修养

    主题阅读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迁移与补充。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馆,阅读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文章;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丰富学习资源,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并在拓展阅读和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

    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民风民俗”为主题,选编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藏戏》等课文。这些课文都充满浓郁的民俗风情,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教学时,在学生充分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一个“介绍家乡风俗”的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引导学生将课堂中习得的主次描写的方法进行运用,抓住家乡某一个风俗的重点部分进行介绍;另一方面让学生走进家乡文化,了解乡愁记忆,特别是了解家乡习以为常的生活和一些民俗现象,发现民俗之美,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

    课后学生走进图书馆查阅家乡资料;走访老人,了解民风民俗的情况;走进文化场馆,了解家乡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在“介绍家乡风俗”的主题汇报活动中,有的学生播放了《国家印象——云渡桃雕》,通过视频向同学展示家乡的桃雕艺术;走进淮海剧团的学生,给大家演唱了刚学的一段淮海戏;有的学生拿出栩栩如生的作品,向大家介绍家乡的剪纸艺术。

    在调查和交流分享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他们甄别、筛选,使他们正确地认识民俗文化的价值取向;同时,让学生写出调查报告,就区域民俗文化的保护提出自己的建议。调查活动及报告的撰写,不仅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而且还增强了学生保护民俗、建设家乡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这样,在文本拓展阅读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

    像这样的主题实践活动还有很多,如经典诗词诵读、课本剧表演活动等语文实践活动以及“情浓重阳”“中秋月儿圆”综合实践活动……在各具特色的活动中,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锻炼了语文能力,而且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和力量。

    “育人先育德”,德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德育并不是简单枯燥的灌输,而应该结合每一门学科特点进行有效渗透,这样才能将德育落到实处。语文学科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而且要以教材为依托,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现德智共育、相生相长的特点,以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