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古田会议决议》中蕴含的红色基因

    高莉

    摘 要:彪炳史册的古田会议是党和军队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古田会议决议》也成为党和军队建设的纲领性文献。追根溯源,探寻《古田会议决议》蕴含的红色基因,将激励和引导我们坚定地走在实现新时代强军目标的路上。

    关键词:古田会议;红色基因;古田会议决议

    中图分类号 D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0475(2020)03-030-04

    古田会议,是红四军于1929年12月28日在福建龙岩市上杭县古田村召开的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古田会议决议)》(以下统称《决议》),回答了一些事关我党我军革命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性问题,奠基了以信仰、忠诚为底色的人民军队紅色基因。直到今天,《决议》中所表达的红色基因仍然生生不息地根植于我们的血脉之中,激励和引导着我们坚实地走在实现新时代强军目标的大路上。

    一、《决议》表达了我军固有的无私探索创新的红色基因

    我国人民军队建军道路的开创是极其艰难的。自“三湾改编”之后,中间有争论有反复,这些反复和争论的核心关键是在当时那种历史环境下,怎样在军队中体现出党的意志,党在军事领域的重要行动纲领是什么,党建军治军的基本前进方向在哪里?古田会议前,有人认为:“红四军的规章制度,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上没有记载,一个字也对不上号,不合规范,土里土气,农民意识太强,要统统废除。而苏联红军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军队,我们要完全彻底模仿,用他们‘一长制建设中国红军……”。毛泽东则坚持“……文章要靠自己做。苏联红军的经验要学习,但这种学习不是盲目的,必须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因为意见分歧严重,加之因争论不休而不能纠正红四军中存在的极端民主化、重军事轻政治、不重视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流寇思想和军阀主义等非无产阶级思想。

    古田会议之前的争论是我军独立自主探索创新建军道路的开端。为解决争论和存在问题,红四军前委代理书记陈毅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红四军工作。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党中央从中国革命大局出发,肯定了红军的建军经验,并将《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在《中央军事通讯》创刊号上发表,下发各个根据地作为全国各地红军建设的典范教材,并起草了“九月来信”,指导红四军工作。经过一个月的紧张筹备,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上杭县古田村廖家祠堂召开,120名代表出席会议。会上,毛泽东作了政治报告,朱德作了军事报告,陈毅传达了中央“九月来信”的精神,并专门作了废止肉刑和枪毙逃兵的报告,会议选举毛泽东、朱德、陈毅、罗荣桓等11人为前敌委员会委员,并讨论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

    二、《决议》表达了为信仰、理想、宗旨而战的红色基因

    在古田会议前的争论中,毛泽东把红军内部思想和文化的斗争概括为“两个思想系统的斗争”,强调指出,唯有坚决斗争,彻底纠正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才能担负起中国伟大革命给予红军的任务。《决议》坚持和发挥了毛泽东这一思想,彻底打破了小农、小资产阶级、封建阶级、旧军队原有的框架结构,重新设计规范了新的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框架,从组织和制度、思想和文化方面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决议》着重强调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并从红四军党组织的实际出发,全面地分析批判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观点、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流寇思想、盲动主义残余八种错误思想,指出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表现、来源及其纠正的办法,并通过对小农思想、小资产阶级思想、封建阶级思想等非无产阶级批判,获得全体指战员高度的思想认同,使全体指战员内生出了为信仰而战、为理想而战、为宗旨而战的强大精神动力。

    《决议》明确指出,红军执行无产阶级革命政治任务,争取中国人民大众获得解放的事业,必须坚定地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这是红军保持其无产阶级性质的根本条件。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允许枪指挥党;军队要听党的话;强调必须确立党在红军中的绝对领导地位,强固党的组织。这些思想深刻地回答了红军“听谁指挥”的问题。《决议》明确指出,军事只是完成政治任务的工具,红军是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强调指出,“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任务”[1]。“离了对群众的宣传、组织、武装和建设革命政权等目标,就是失去了打仗的意义,也就失去了红军存在的意义”[1]。为了群众,学习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解决了当时红军“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凸显了宗旨特色,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体现红军人民军队本色。同时,《决议》还展示出我军鲜明的无产阶级军队特色,凸显了用政治教育和政治训练打造一支无产阶级革命军队,让听党指挥成为官兵思想自觉。

    《决议》最重大价值和意义在于,针对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单纯军事观点,党在军队内的组织机构不健全、制度安排不完善、领导体制不顺畅、政治教育和政治训练薄弱和存在的军阀主义、封建主义、雇佣军队的恶习等问题,在我军历史上首次系统完整地进行了分析和回答,论述了克服各种不良习俗和错误思想,用无产阶级思想武装官兵的极端重要性,阐明了人民军队建设的任务、途径和方法,闪耀着建党建军科学真理的光芒,为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信仰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三、《决议》表达了建强战斗堡垒、发挥核心骨干作用的红色基因

    当时,围绕军委和前委的关系、司令部和党委的关系,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等问题进行争论。针对这些争议,《决议》最主要的内容有三条:首先就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决议》阐明了军事和政治的关系。认为,红军的一切军事行动,都围绕党的政治中心任务进行的,必须接受党的政治领导。红军的政治机关与军事机关在前委指导之下,平行地执行工作。到了古田会议之后,这几个问题基本上明确了,一是建立了系统的组织。二是党领导一切,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党是否领导军事,古田会议明确了党要管军事,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这个统一领导,就是一切人员、一切部门、一切组织、一切工作,四个“一切”都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之下。所以,古田会议解决了最大的一个问题,党管军事。三是集体领导怎么领导法,不能有极端民主化,民主是要民主的,但是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少数人的意见被否决后,必须服从决议。《决议》里明确可以保留不同意见,但是,必须坚决贯彻党委的决议,这才能实现集体领导。

    《决议》指出,必须加强官兵的政治训练,明确规定了红军的任务,军事工作系统和政治工作系统的关系、红军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士兵委员会的权利及其和军事政治机关的关系。具体来说,《决议》将党内组织系统化了,要求纵队有纵队委,支队有支队委,大队有大队委,各级都建立相应的党组织。不但如此,直属队也建了一个党部来管直属队,这个系统到今天都没有变。从古田会议开始,各部队中间党的委员会和党支部是军队的核心领导,指挥员、政治委员都是党委派来管军事工作和政治工作的。具体执行党的领导,党委和党支部要起战斗堡垒作用和核心骨干作用,《决议》把它真正确立下来,使人民军队完全有别于中国古往今来所有的军队。

    政治制度决定军事制度,这也是唯物主义一个基本原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中人与人之间是人身依附关系,体现在军队中间。古田会议之后党领导之下的军队,不是对个人效忠,是对主义、对政党、对这个奋斗理想的信仰,是理想信念,是对自己所肩负的使命坚守。《决议》确立的这个重要原则,正因为我们军队不同于以往任何军队,我们是党领导的军队,属于人民的军队,是区别于人类历史上的任何军队,作风上优于当代任何军队。

    四、《决议》表达了把纪律升华固化为政治制度的红色基因

    古田会议召开之前,红四军的兵源结构是三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是翻身农民,三分之一属于社会上的一些带有流浪性质的游民,三分之一是解放过来的旧军人,这就决定了中国社会上的不良思想影响军队。因此,毛泽东对建军原则的争论,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军队纪律问题,而是到底应该走什么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领导军队,从根本上讲,是想把这一支以农民为主体的军队,改造成能够担负起中国革命艰巨任务的无产阶级的军队,这是他最主要的一个出发点。为此,《决议》的第一节就强调纠正党内错误思想。认为:“通过政治训练,即政治教育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政治建军,一个很重要的贡献。但实际上要把这么一群农民出身的战士,经过思想教育、政治建军,改造成为一个纯粹的无产阶级军队,是要跟好多的习气作斗争的。

    要把紅军炼成革命之材,必须要炉火,军队变成熔炉靠的是政治教育,斗争锻炼。古田会议的精神实质是用革命的思想改造那些小生产者,改造旧军队的习气,把军队变成一个熔炉。《决议》从军纪升华入手,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变为政治制度,使“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包含政治纪律、军事纪律、群众纪律,还有对敌斗争,包括瓦解敌军。比如说,不许搜俘虏的腰包,一切缴获要归公等。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可以看得出来,《决议》规定的一系列纪律原则,其意义远远超出了部队建设上的一些简单的纪律规定,已经成为我军优良作风的坚强保证。

    《决议》问世后,可以说,红军的建设与旧军队出现了本质的区别,它是靠政治思想教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决议》不仅是建军纲领,也是建党纲领。具体来说它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内部关系,二是军民关系,三是敌我的关系,这三个方面在《决议》里都得到了解决。第一,在内部关系上实行民主主义,用民主主义破坏旧制度。《决议》对民主主义有详细规定,特别是有组织保证,就是士兵委员会。第二,就是军民关系,指出:“凡地方政权机关已经建立的地方,军队就不能包办和干涉地方工作”。第三,是敌我关系,采取宽待俘虏。《决议》关于俘虏有五条具体操作:一是不搜俘虏身上的钱和一切物件;二是要以极大的热情欢迎俘虏兵,反对给俘虏兵以任何言语上或行动上的侮辱;三是给俘虏兵和老兵一样的物质平等待遇;四是不愿留的,在经过宣传之后发给路费,放他们回去;五是医治敌方伤兵。所以,这三个关系在《古田会议决议》上基本理顺,奠定了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思想建党、政治建军,是我军优良作风的文化根基,其本质是让人民军队立下为人民服务的信仰、为穷人打天下的己任。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古田会议决议[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311/12/619937_454269287.shtml,2015.03.11.

    [2] 毛泽东文集:第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