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

    薛宣华

    作业设计是教师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才能“减负”不“减质”,实现“减负”与“增效”的有机统一?怎样才能设计好数学作业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尝试。

    一、 体现作业的层次性

    设计层次性作业,因材施教。在作业设计时,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三个层次的作业,第一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型作业,第二层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提高型作业,第三层是面向有余力的学生的发展型作业。对于后进生,要减少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对优生可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能促进优等生,又能帮助差生克服自卑和消极心理。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后,设计如下三个层次的作业:A、 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6米,宽4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B、 一个正方形的花坛,周长4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C、 学校要在操场上用16米长的栏杆围成一个各边的长度都是整数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花坛,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怎样围花坛里种的花最多?学生练习时,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题目进行训练,对学生练习的弹性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都能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分层次布置作业,是因材施教的一种体现,但不等于迁就学生,对学生降低要求,而是尊重学生的基础与发展规律。

    二、 体现作业的生活性

    教师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知识的生活原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中的数学作业,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无处不在,能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

    复习“长度单位”知识后,我给学生留了这样一道作业。《小马虎的日记》:“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卫生间,拿起15米长的牙刷刷完牙,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约有900厘米。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一根长3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拿出1毫米长的铅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老师在小马虎的日记上写下“可能吗”三个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改正。这样原本干巴巴的题目摇身一变,成为富有情趣的《小马虎的日记》。包装后的作业形式活泼、趣味十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三、 体现作業的开放性

    如果能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恰当、巧妙、灵活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求“新”、求“全”、求“活”的调控。那么,将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提出问题,大胆创新。

    例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后,可以布置类似的开放作业:“六年级(1)班有48名同学,在读书读报活动中,班委决定每人购买一本价格为5元的书。而书店对于一次性购买50本及50本以上者给予打九折的优惠。根据以上信息,说说你的购书方案。”学生在作业中提了多种购书方案:学生个人单独购买;班级统一购买,并且购买50本;多买2本再按九折转卖出去;多买2本再按原价转卖出去。从中发现后两种方案比较合适,而且最后一种方案最为合算。

    这样开放化的数学作业,能让学生发散思维,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并在比较重发现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也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思考的快乐和创新的成就。

    四、 体现作业的探究性

    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问题的探索者。例如,在教学了“轴对称图形”这节内容之后,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工具,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第二天,有的学生带来了剪纸作品,有的学生设计了楼房图案,有的学生用橡皮泥捏出了泥人……作品五花八门,千姿百态。

    总之,作业设计过程必须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做到内容创新、形式多样,使每一个学生喜欢学习数学,喜欢做数学作业,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句容市宝华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