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层党组织社区治理功能的激活路径探讨

    潘宁 叶子鹏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城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成为治理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课题。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单位,城市治理离不开社区治理,社区治理是城市治理的基础环节。“党是领导一切的”,城市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承担着政治引领、民生服务与社会协调的重要功能,功能的切实发挥离不开对党组织社区治理功能的激活。北京市“1号”课题“吹哨报到”改革就通过推行“双报到”制度与选树正面典型、减轻社区负担与强化服务保障、建立协调平台与赋予统筹权力等做法,充分激活了基层党组织的社区治理功能,对于提升社区治理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城市;基层党组织;社区治理;功能激活

    中图分类号 D66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0475(2020)02-089-03

    目前,迅猛的城市化进程打破了城乡分立的局面,改革开放所释放的经济红利带来了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涌动。除了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型城市或城市群的出现,二、三线城市在汹涌的城市化浪潮中也进一步扩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了深刻阐述,释放了“中国之治”的最强信号。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治理是城市治理的基础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1]在社会治理中要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这也是党领导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体现。[2]近年来,随着党的建设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城市基层党组织承担的政治引领、民生服务与社会协调等社区治理功能不断激活,党建引领下的特大城市的基层治理实效得以彰显。但与此同時也应当看到,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推进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影响城市基层党组织社区治理功能的充分发挥。

    一、政治引领功能的制约与激活

    城市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是社区公共性和公共领域规范、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3],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基层党组织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广泛宣传与动员,推动基层贯彻执行党的各项决定,进而确保社区治理与社会治理同向共进;其次,基层党组织与社区居民自治协同发力,参与到社区重大事务的判断与决策中,从宏观上把控社区治理的总体方向,提升正外部性效能;此外,基层党组织对社区党员进行教育管理,推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基层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与能力,带头动员与凝聚群众的力量,开创共建共享的新治理格局。

    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部分城市基层党组织对自身作用认识不到位,组织软弱涣散,组织成员向心力、凝聚力不强,缺乏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等问题。这种缺乏组织力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市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功能的充分发挥。

    北京市“吹哨报到”改革通过推行“双报到”制度与选树正面典型,破解上述制约因素。一方面,通过推进“双报到”制度提升城市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激活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在“双报到”制度的推动下,各级党组织前往属地街道党(工)委报到,积极发挥党组织的资源优势参与社区治理的各项工作;党员也以个人身份前往社区报到,积极融入社区,走出家门、深入群众、听取民意,发挥所长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添砖加瓦”。另一方面,通过选树典型、加强正面宣传,强化政治引领。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北京市选树了一批体现地方特点、时代特色、可复制借鉴的基层党组织引领社区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进行推广宣传,营造人民群众关心、支持、参与社区治理的良好氛围。

    二、民生服务功能的制约与激活

    城市基层党组织的民生服务功能,正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主要涵盖三方面的内容。首先,基层党组织结合社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供给各类民生政策,促进政策释放效能;其次,基层党组织针对社区居民多层次来源的状况,以“当家人”的身份探寻利益最大公约数,科学合理地引导分配社区公共资源;不仅如此,基层党组织还根据社区居民对日常生活中服务项目的需求情况,推动引导社区构建多样化的社会服务组织,增强社区自我服务能力。

    然而,由于城市基层党组织日常工作较为繁琐,能够完全投入社区治理的人员、资金都比较有限,其民生服务功能尚未充分发挥。

    北京市“吹哨报到”改革通过减轻社区负担与强化服务保障,破解上述制约因素。首先,通过减轻社区工作负担,使基层党组织回归服务群众的本源。主要做法有:北京市制定《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发文联审制度》,从源头上减少不合理的下派社区事项;各区县积极开展社区职责专项梳理,取消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不合理的职能。其次,通过加强人才、资金、技术保障,为服务群众提供有力支撑。主要做法有:在社区专员制度与街巷长制度的推动下,民情民意得到更有效的传达;通过对协管员队伍进行整合优化,社区秩序得到更有力的维护;“费随事转”的原则保障基层党组织在完成上级部门交办事项的同时,有充裕的资金推动社区文体、教育、治安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区、街道、社区在信息系统、基础数据等方面的一体化运行,推动社区管理、服务、治安多网融合发展。

    三、社会协调功能的制约与激活

    城市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协调功能,是多元社会治理主体间沟通与协作的重要依托。首先,基层党组织顶层协调社区各部门、各单位在治理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矛盾,进而确保治理资源的有效整合与经济社会的有序发展;其次,基层党组织协调社区各部门、各单位与社区居民在治理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矛盾,在维护社区群众合法权益的同时增强政府公信力、提升公共部门治理效能;再次,基层党组织还能够通过规范社会组织准入与退出标准,协调服务型社会组织与社区居民在治理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矛盾,进而提升惠民服务成效;最后,基层党组织通过协调社区居民之间在治理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矛盾,营造和谐社区氛围与良好生活环境,防范治理风险的产生。

    由于基层治理中长期存在着“条块分割,权责脱节”的问题,城市基层党组织与政府职能部门、社区之间无法形成有效地良性互动,“阻梗”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其社会协调功能尚未充分发挥。

    北京市“吹哨报到”改革通过建立协调平台与赋予统筹权力,破解上述制约因素。首先,北京市政府通过赋予基层党组织综合调度权与考核权,使基层党组织统筹有“力”。北京市制定了《关于落实街道乡镇相关职权的指导意见》,明确赋予了街道党(工)委“多部门协同解决问题和统筹事项的综合调度权”与“对政府职能部门派出机构工作情况的考核权”。其次,通过建立议事协调平台,使基层党组织协调有“依”。北京市建立了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作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议事协调平台,各级党组织、职能部门、社会组织通过定期会商、协调联动,及时沟通交流城市基层党组织引领社区治理的“X型”结构[4]?信息,共同协商解决治理难题。

    总之,北京市“1号”课题“吹哨报到”改革通过推行“双报到”制度与选树正面典型、减轻社区负担与强化服务保障、建立协调平台与赋予统筹权力等做法,充分激活了城市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民生服务与社会协调功能,搭建起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城市基层党组织以及各个社区的“X”型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的结构,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的新路。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27.

    [2] 许晓东,张乐.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N].人民日报,2019-12-17.

    [3] 李友梅.关于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探索[J].清华社会学评论,2017(1):190-195.

    [4] 李君如,张革,杨宏山.“吹哨报到”:看北京如何深化党建引领社会治理[N].光明日报,2019-05-20.

    【责任编辑:刘中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