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动物园规划设计三元论

李志华+陈哲华
摘要:以广州动物园规划为例,提出城市动物园规划设计的三元论。动物园规划设计应满足动物和游客的需求,采用以动物为本、融于自然,以人为本、归于自然,以自然环境为本、人与动物相融合的设计理念。阐述动物园设计必须从动物、人、环境三元素出发,建立动物园规划设计框架系统,为城市和野生动物园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城市动物园;广州动物园;三元论;生态展示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7)03-0023-06
收稿日期:2017-02-08
修回日期:2017-05-12
Abstract: Taking Guangzhou zoo planning and desig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rialism of urban zoo planning and design. Zoo planning and design should meet the goals and needs of animals and tourists. It puts forward a natural environment-based design theory which aims to integrate human and animals. It also illustrates that Zoo planning and design should be based on three elements: animal, human and environment. In addition,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zoo planning and design framework system model,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urban and wildlife zoo planning and design.
Key words: Urban Zoo; Guangzhou Zoo; Trialism; Eco-exhibit
引言
动物园的发展经历枷锁、铁链、铁笼、坑地等野蛮的展览方式,至今已逐渐摆脱旧式的笼舍展览,自然式、沉浸式设计开始盛行,力图把参观者带进实地环境。国内大多数城市动物园建设在20世纪五十年代和六七十年代,现都面临着设施陈旧、教育服务系统不完善、管理体制落后等问题[1]。现代郊野动物园的兴起,更是导致城市动物园经营能力大打折扣。1996年至今,全国已有30多个城市动物园被迫搬离市区,搬迁至郊外[2]。广州动物园、北京动物园等许多城市动物园也都曾面临着搬迁的困境。但是城市动物园有着自己特有的优势[3],如交通便利和文化历史沉淀,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城市有关政府部门也开始重视城市动物园的功能,大力开展改造建设工作。因此,研究城市动物园规划设计和改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城市动物园规划设计的三元素
动物园的规划设计需要忠实于三个实体对象。动物是设计者的伙伴;游客、管理员、饲養员、职工可以说是设计者的雇主;环境是设计者的顾客[4]。城市动物园不同于城市其他空间,必须考虑其特殊性。设计者必须为动物创造自然的生活环境,尊重环境,同时强调美学和感知,满足人的需求和舒适度。
动物园的三元素为动物、人、环境,体现了城市动物园规划设计的三个主要目标:以动物为目的,要求保护和繁殖动物,提高动物福利;以人为目标,强调满足人的需求,提供教育、休闲娱乐的环境;以环境为目标,为动物和游客创造良好的生态体验环境。对城市动物园的规划设计需从动物园的三元素出发:以动物为本,融于自然;以人为本,归于自然;以自然环境为本,人与动物的融合。
1.1以动物为本,融于自然
英国农场动物福利委员会(Farm Animal Welfare Council,UK)在1992年提议使用Brambell Committee在1965年提出的建议,推行动物五项基本自由,动物的权利逐渐被重视[5]。城市动物园与其他城市公园不同,必须充分考虑动物的利益,动物园规划设计应以动物的生活经验为基本前提,重视动物基本权利。以动物为本,融于自然主要体现在动物笼舍、丰容设计、保护研究和展区生态化等方面。
1.1.1动物笼舍
广州动物园现有笼舍建筑的形式小部分是网笼式,年代较为久远已无法满足动物的需求,亟需改造。笼舍设计应以动物为本,结合动物习性和自然环境,考虑动物对气候、环境的实际要求,生态、科学地设置笼舍的位置、大小和设施设备,创造合理、生态和经济的动物笼舍空间。动物展览方式应强调动物栖息地的模仿以及自然肌理与材料的使用,展现动物的自然行为,将动物从简单的铁笼解放到类似野外的生境中去(图1,表1)。
1.1.2丰容设计
动物的日常生活包括食物、水、阳光和遮荫、居所、避难和隐藏处、社交、捕食行为和领地等需求。生活在园里的动物,由于缺少野外环境的刺激,生理和心理都受一定影响。对动物笼舍进行丰容设计,为圈养动物提供环境、行为以及社群方面的有益刺激来改善动物的心理和生理状况,使动物行为更加活跃、更好保留天性,让游客能够观赏动物正常的自然行为(图2)。
1.1.3保护研究
动物园主要功能之一是保护野生动物,围绕野生动物主题开展饲养繁育、科研以及野外保护等工作,为野生动物创造更好的人工和野外生境,达到物种保护的目的。主要措施有:建立动物疾病预警系统、配置完善的诊疗室、兽医人员工作站,提高动物疾病防治水平;做好野生动物防护措施,防止游客或其他生物的入侵;加大科研投入,实施野生动物种群培育计划和研究。

1.1.4生态展区
兽舍周围绿化尽量采用动物生境植物或相似植物模拟其野生生态环境。每个动物展区周边植物的配置应体现动物生境和展示内容等特点。广州动物园狮虎山周围扩大种植松柏林,形成松林景观。热带、亚热带动物馆舍周围可采用相似热带植物,如芭蕉Musa basjoo、凤凰木Delonix regi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铁树Cycas revoluta、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等,尽量创造野生环境;对不便模拟野生环境的兽舍周围绿化则以乡土树种代替;对于无种植条件的展馆可以布置一些假植物、树桩等(图3)。
1.2以自然环境为本,融合人与动物
动物园规划设计应以自然环境为出发点,创造人与动物相融合的自然環境。设计者须强调动物的感受、经验和生活,让参观者作为一个友好、礼貌的访客走进大自然拜访动物的家园,认识到人和动物在自然环境里是平等的,理应和谐共处,并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崇拜之情。以环境为本主要体现在生态体验、园林景园、节能设计等方面。
1.2.1生态体验
动物园应该逐渐摒弃过去落后的笼舍式和坑式展览,推行全景式、沉浸式和生态式展览。让游客走进动物的栖息地,成为动物栖息环境的一部分。
通过利用地形、植物、hahas等方法来进行遮挡和隔离,创造沉浸式的参观体验,利用壕沟等隐性隔离方式展示不同的动物类群。模拟展出动物自然栖息地和生态环境中的社群关系,从以往的动物个体展示转变为自然环境的展示,让动物园从一个“展览动物的地方”变成“会有动物出现的地方”(图4~6)。
1.2.2园林景园
广州动物园现绿化景观较为单调,达不到生态展示的要求。园内应加大园林绿化的投入,进行景区、景点的调整改造,引入多种优良的观叶、观花、观果植物,采用草、灌、乔组团式栽植方式,实施立体绿化等多种方式,使园区绿化景观质量得以大幅提升,让游人在观赏动物的同时也能享受到优美的自然环境。成片种植能够招引城市动物聚集栖息,及昆虫、蝴蝶采蜜的蜜源和果实树种、花卉,创造自然的生态景观。
1.2.3节能设计
以环境为本,在对动物园进行规划设计时应该注重生态节能,从源头上教育游客保护环境。园区建设应充分结合园址的自然环境,尊重现有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地布置动物园分区,科学合理安排好各类基础设施。注重方案设计的合理性、经济性,最大限度地节约投资。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方式和建筑材料,选择乡土植物,引入循环、无排放设施,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对动物园进行环境容量的预测和游客规模的控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动物园环境可持续发展。
1.3以人为本,归于自然
历史上,人类建造动物园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就是满足人类观赏、游乐的需求。据《诗经?大雅》记载,中国早在周文王时已在酆京(现陕西西安沣水西岸)兴建灵囿,自然放养各种鸟、兽、虫、鱼,以供观赏[5]。游客是动物园服务的直接对象。动物园的设计应该满足游客游赏舒适、便利和安全等基本要求。现代城市动物园更应强调其保护教育功能,处处考虑自然和生态意识的传播。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文化传承、展览方式、科普教育、服务设施和安全等方面。
1.3.1文化传承
广州动物园和国内大多数城市动物园一样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伴随着国家的成长,经历了从苏联模式到岭南模式再到自然式展览的发展过程,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在进行动物科普教育的同时,也应让游客了解动物园的历史,激发他们对动物的了解和关心,培养其主人翁态度。传承地域文化需要创造让游客沉浸于本土文化的环境,设计应尊重地形、植被、气候等自然环境。动物展馆、服务建筑设施、景观构筑物、园林铺装等使用当地材料,造景植物多选择本土植物,设计风格追求岭南当地特色,这些都起着传承和弘扬文化的作用。
1.3.2展览方式
动物展览类型应丰富化、具有趣味性。目前广州动物园动物展览类型有部分还是以单调的铁笼展览为主,应逐渐发展主题展览、动物栖息地式展览、混合物种展览和行为工程展览等丰富有趣的展览类型。主题展览尽量为游客创造出更加亲切的参观体验,引起游客的共鸣,提高环保责任感。动物展示和分区应体现“动物地理学”知识,把不同的动物按照自然栖息地组合一起,建立非洲动物区、亚洲动物区、美洲动物区等,逐渐摒弃现在的动物分类学展示方法。改变过去独立展览的特点,将原生态环境中可能混居的动物进行混养,建立澳洲区、草食区和岭南特有动物展区。在进行笼舍设计时,考虑动物行为工程学展示的科教功能,向游客展示动物的生理行为,让他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动物,关爱动物(图7)。
1.3.3教育科普
教育功能是动物园四大功能之一。现代动物园所承载的社会职能也从传统上“休闲娱乐、饲养展示、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转变为“综合保护和保护教育” [5]。WAZA于2005年发表了《为野生动物创建未来》保护策略的新宣言,再次强调了“物种保护、动物福利、保护教育”等功能。城市动物园地处城市中心,有利于针对市民和学生开展教育互动活动。城市动物园应充分利用并不断提升其资源来完成对社会的教育职能,引导游客和青少年关爱自然、保护动物,提高城市文明素质。注重摒弃以往静态、单向的科普教育方式,开展一系列以教育为主题的活动,通过交流和参与的方式让游客主动地获得知识。
1.3.4服务设施
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动物园基础服务设施普遍落后。应着力改造和完善相应的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创造舒适的游乐观赏环境。交通路线的组织应便于游人参观和疏散,广州动物园道路采用三级配置,电瓶车环道连接各主要展区;次级道路主要满足游客在各动物园展区间的过渡,具有防火、物资运输等后勤管理功能;三级步行道满足游人在动物展区内的观赏活动。游客服务中心、服务点、厕所、小卖部、饮水台、休闲亭、坐凳等服务设施的布点应以人为本,方便服务。在全园区实施无障碍通道工程,针对每一个动物馆舍修建无障碍通道,使轮椅和婴幼儿手推车可以顺畅地通达每一个动物馆舍。做好解说系统规划,建立科学的解说服务系统,引导和教育游客。
1.3.5游客安全
近来,游客在动物园被猛兽咬死或咬伤的事件屡见不鲜,游客参观动物园的安全问题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动物园规划设计更需要重点考虑游客的安全。一方面动物园要加强监督,建立动物园安全系统,遇到突发事件,迅速采取应急措施,保障游人和管理員安全。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严格规范游客的行为,在一些具有潜在危险的地方增加警示标识。在动物和游客之间采取一定隔离措施,诸如水沟、壕沟,并设置铁丝网,注意游客视角的隐蔽性,确保动物和游客之间的安全距离(图8)。
2结语
城市动物园规划设计必须从动物、人、环境三元素出发,全面系统地调查分析当地的人文、自然环境和适宜引进的野生动物。通过生态学、心理学、形式美学、记号学、现象学等景观分析方法对动物园所在的大环境和实地环境进行双向分析,选择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方案,最终建设成既满足人和动物的需求,又充分体现两者融于大自然环境的理想动物园。动物园规划设计框架系统如图9所示。
注:本文图片均为作者自摄自绘。
参考文献:
[1]冯冰.动物园规划设计研究—南昌市动物园设计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1:6.
[2]刘思敏.论我国动物园的出路选择[J].旅游学刊,2004,19(5):19-24.
[3]康兴梁.动物园规划设计[M].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11-25.
[4]Hopper, L.J. Landscape Architectural Graphic Standards[M]. USA:John Wiley&Sons, Inc., 2007:760-768.
[5]张恩权.动物园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