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培优辅差促中间”的策略分析

    高化

    摘要:在初中学习阶段,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所有的科目中,数学成绩最能体现学生之间成绩差异,许多农村地区,由于教育资源有限,教师无法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学好数学,班级数学成绩高低差异明显,一些学生由于跟不上教师进度,久而久之便对数学产生排斥心理,而另一些对数学感兴趣,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数学成绩一如既往,这就造成两极分化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教师应致力于防止学生成绩两极分化,从教学实践中及时发现解这一问题的决策略。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两极分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5-0105-02

    0引言

    现阶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尤其是农村地区,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现象是十分普遍的,这也一直是老师所头疼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自身水平有限,授课过程过于枯燥,学生对于数学不感兴趣,久而久之就会排斥数学,学生对于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完成不积极,在考试中取得较差的成绩,因此,教师必须及时寻找解决办法,改进授课模式,致力于“培优辅差促中间”,使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再差异明显[1]。

    1现状分析

    1.1师生资源流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优势越来越大,农村地区交通不便、教学设施不足,对于个人来说未来发展的机会较少,为了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与薪资待遇,人们普遍选择离开农村到城市安居落户,这样的现象在最近几年尤为普遍,农村居民加快向城市迁移的速度,教师在就业时首先愿意选择城市地区,首先是为了最大程度展示自身教学能力,积极投身城市地区发展就业,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农村地区薪资较低,大部分教师难以维持生计,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农村地区的优质教师数量越来越少,学生的成绩更加难以提升,家长依靠自身经济实力将学生送往城市接受教育,这种师生资源流失的现象在现如今十分普遍,农村地区的教育问题需要特别重视,应鼓励教师积极投身农村地区教育之中,提升农村地区教师工资水平,保证留住师源、生源。

    1.2学生家庭环境差

    农村地区的学生家庭条件普遍较差,生活质量十分低下,为了提高经济水平,使老人孩子可以更好的幸福快乐生活,许多学生的父母选择外出打工,孩子与爷爷奶奶留在家中,由于孩子的爷爷奶奶年纪偏大,受教育水平较低,难以为孩子提供正常的学习氛围,并且,由于个人生活经验,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很低,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并不十分重视,加之现如今的社会状况,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许多人大学毕业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许多家长会认为上学无用,浪费钱,这就更加加深了农村地区的家长认为读书并不重要的看法,缺乏对下一代的教育支持,这些因素都是导致学生对于学习不感兴趣,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学生就会产生和家长一样的看法,难以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家庭环境的恶劣,直接导致教学工作能以开展,这也是初中阶段学生数学成绩差异较大的原因之一。

    1.3教师缺乏敬业精神

    农村地区的教师,有相当一部分缺乏敬业精神,为人师,仁也,然而现实中却是相反状况,许多教师为了少操心,便认为学生只要不做过分的行为就可以,成绩高低顺其自然,所以面对那些由于基础不扎实,跟不上进度,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不良学习习惯,最后导致荒废学习的学生,部分教师也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显然这样是与教师的初衷相违背的,没有正确认识到教师的职业,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事事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农村地区部分教师的疏于职守,也是造成学生成绩两极分化严重的原因之一[2]。

    2“培优辅差促中间”教学模式的策略

    2.1拉近心灵距离

    农村地区的学生,多以留守儿童为主,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他们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由于老人年纪较大,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对于孩子的照顾也并不全面,这样的情况下就造成学生内心缺失父母关爱,这样的心理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其过于敏感、自卑、内向,这样的性格很难将精力投入学习,针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格外关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可以化身父母的角色,在日常生活中为学生送去关爱,一顿饭,一件衣,都会让学生内心倍感温暖,对于那些家庭有特殊情况或问题的学生,教师应投入比一般学生更多的耐心与呵护,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与学生多加交流,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走进学生內心世界,例如,步入青春期的男女学生,他们由于父母长年在外,无法及时了解关于青春两性的生活经验,生理知识比较匮乏,作为教师,应该利用课余时间,私下与学生进行沟通,引领学生突破心理防线,将心事说给老师,教师及时为其解答,让学生们感受到父母一样的关爱,在这样的成长氛围中,学生们有了精神支持,就会把更多精力投入学习中去,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成绩,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目标。使成绩好的学生继续保持,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平时跟不上课堂进度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稳步跟进。

    2.2激发学生数学兴趣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可以起到授业解惑的作用,但最根本的还是学生自己对数学拥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那么无论教师如何努力授课都是没有效果,因此,想让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严重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那么就需要首先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3]。农村地区的学生由于家庭条件有限,家庭教育缺失,个人学习习惯不端正,以至于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使学生领略数学的魅力,在备课前,教师仔细查阅教学内容的相关知识,如公式发现背景,数学家的生平趣事等,都可以在授课之中为同学讲解,改变过去只枯燥地讲数学公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讲授圆周率这一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圆周率的计算方式、研究背景,以及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演变,使学生了解古人的智慧。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有效利用分层教学的模式,即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基础、类型的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对于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课上着重鼓励其发言,询问学生是否已经掌握课上知识,使其能够跟得上教学进度,平时多注意对其基础知识考查,对于那些成绩较高、基础知识比较好的同学,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为其设置问题,让他们自己进行解决,计算不出的数学题,再来请教老师。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就可以有效提升对于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成绩。

    2.3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在农村地区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农村当地实际,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并有针对性地根据自己班级学生情况来制定适合其的教学模式,尝试创设教学情境,利用现有多媒体资源,使数学知识不再是枯燥的公式,让学生了解数学生动活泼的一面,让数学与情景充分结合,深入浅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个道理,那就是如果想提高学生成绩,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培优辅差,让好的学生更好,差生夯实基础,中间生健康发展,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规定小组人数,每一组分配一位成绩好的学生作为组长,实现“一帮多”的小组学习模式,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让学生感觉到小组学习的优越性,乐于在小组中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魅力[4]。

    2.4促进中间生,紧抓“两头”

    培优辅差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忽视中间学生的重要性,他们可以懈怠成为差生,也可以努力拼搏成为优等生,教师应该重视对中间生的培养,“促中间、抓两头”,这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的,充分发挥利用优等生的示范作用,让优等生为同学讲述自己的学习经验,在日常的教学中,锻炼优等生为学生讲解数学题的能力,最后由教师进行补充。重视中间部分学生,应该做到因材施教,探究中间部分学生不能成为优等生的原因,如果是因为他们基础知识不扎实,那么教师就应该注重对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如果是因为客观原因,那么教师也行充分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为学生解决困扰,致力于提高数学成绩。

    3结语

    “培优辅差促中间”的教学模式非常符合现如今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针对班级学生数学成绩差异较大的问题,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现象更为严重,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是成绩好的学生突破自己,中間部分学生夯实基础向优等生靠近,成绩较差的学生使其能及时很上教学进度,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数学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 曾观福.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优补差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6(4):23-24.

    [2]沈建国.初中数学备课新思维[J].数学教学通讯,2013 (16):30-31.

    [3]杨玉希.优化问题设计 追求高效课堂:以《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为例谈问题设计[J].中学时代,2013(12): 129-131.

    [4]吴楠.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校正对策研究[J].文渊(小学版),2020(1):447.

    (责编: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