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藤摘瓜:议论文快速立论的好方法

    丁卫东

    写议论文,只有抓住了论证的思路,问题才能很快得到解决。这个论证思路,反映的是某种逻辑推导关系。在议论文中,论点的确立,是由某种逻辑推导而来的。迅速地抓住这种逻辑推导的方式,展开逻辑推导过程,就能快速地完成议论文的写作。我们把这种逻辑推导路线看作“藤”,推导出的结论就是“瓜”了。顺藤摘瓜,有四种方法。

    一、归纳法,顺着特殊的“藤”找到一般的“瓜”

    即从一件件具体事物出发,归纳出一个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和发展演变的规律,得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论点。这种顺藤摘瓜法是顺着具有共性的个别、包含一般的特殊的“藤”,去摘取其蕴含着普遍意义的论点的“瓜”。实际上就是从这些个别的、特殊的论据中归纳出论点。我们只要迅速抓住这些富有意义的个别、特殊,并采用定向叙述,就能快速地写出一篇立论文来。以邓拓先生的《谈骨气》一文为例,该文中心论点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作者从孟子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引出对“骨气”的看法:这种“骨气”就是“为了人类进步事业,不怕困难,英勇奋斗,折不弯,压不到,顶得住,吓不倒,不屈不挠的精神”。

    二、演绎法,顺着一般的“藤”找到特殊的“瓜”

    这种顺藤摘瓜就是顺着一般的原理这根“藤”,去摘由此而推导出来的新的论点的“瓜”。刘勰说:“明理引乎成辞。”所谓“成辞”就是已成定论的言辞。在立论文的写作中,引用一些经典著作的原话,或者公认的众所周知的科學原理,常常可以快速地推导出令人信服的新论点。这是一种非常快捷有效的立论方法。如林家箴的《说“勤”》,作者就是采用演绎法来论说自己对“勤”的认识的。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分别引用俗语“一勤天下无难事”、韩愈的“业精于勤”、高尔基的“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的“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这些名人名言,推导出自己对于“勤”的思考。

    三、类比法,顺着已知的“藤”找到相似的“瓜”

    这是一种从已知事物推论到相类似的事物的论证方法。这种顺藤摘瓜法是顺着富于启发、易于领悟的事理,去摘取与此有相似点的作者所要论证的新论点的“瓜”。这种从个别到个别的推导法,关键在于两者本质属性相似,且有较多的对应点,这样,分析得就越深刻,结论就越可靠,就越能快速地展开议论。生活中可以类比的事物是很多的,稍稍留心并加以思考,就能随手拈来,快速地引出议论。如张首吉的《改一改“惯例”》,开头讲述了《玉堂丛语》中的一段事:明代刘大夏出任广东右布政使时,发现官库中有一笔银子,库吏说这是上交朝廷赋税的余额,从来不入库账,历任布政使都将它装入私囊,已成惯例。刘大夏没有被这些唾手可得的银子所动,为了保住“大丈夫”的“名节”,他“遵命库吏将这笔银子入账,作为官府正式开销”。引用这段记载,目的在于快速引出自己要议论的话题。以刘大夏对待“惯例”的态度,与今天我们一些人借口“惯例”,以权谋私、明索暗取进行类比,揭露了一些人的腐败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克制私欲,清正做人,严于解剖,廉洁自律的道理。这样去顺藤摘瓜,很快就推导出自己的新论点。

    四、推导法,顺着故事的“藤”找到结论的“瓜”

    运用顺藤摘瓜法进行议论,关键是要顺好“藤”。就是说,要沿着最佳的逻辑思路,一步一步地展开。无论是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还是从个别到个别,不能跳跃,中间的推导过程必不可少。这样,才能把道理说清。这个过程有的较简单,有的较复杂,以问题讲清楚为止。周稼骏在《幸福是一种感觉》中,对“什么是幸福”这一问题进行了议论,作者得出的结论是:“幸福是人生珍贵感情的深刻体验,是一种个人的感觉。”作者运用顺藤摘瓜法,从居里夫妇的一段往事中归纳出这一结论。文中讲了1849年大雪纷飞的除夕之夜,居里夫人流产了,流血不止,腹疼如绞,居里冒着风雪背着妻子艰难出门求医,居里夫人忍着剧疼,执意让丈夫放下她搀扶着走,骤然间,两人忽然都感动了,居里说:“此刻我懂了,什么叫幸福。”居里夫人立刻热泪潸然的答道:“此刻我感到幸福。”这个事例叙述完,作者写了以下两段话:

    “在冬夜呼啸的寒风中,在大雪铺地的坎坷路上,一个生命垂危、痛苦不堪的女人说她幸福,我想,那是因为她感觉到了这一点,如果说,痛苦和欢乐只是人生情绪的一种暂时感受;那么,幸福却是人生珍贵感情的深刻体验。”

    “一个拥有很多财富而又让别人羡慕的人,他不一定幸福;一个几无所有而又不起眼的人,他未必就不幸福。幸福不是教条和恩赐,而是一种感觉,我们不应责备别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也无须对别人幸灾乐祸或悲之悯之,因为幸福真是一种个人的自我心理体验。”

    这两段话就是由事例归纳出论点的推导过程。这个过程切不可少,它是对事例的进一步分析,旨在让读者更深刻地体会这一事例及蕴含的意义,更快地理解作者所提出来的观点。抓住这个过程并迅速展开,就能快速完成全篇的写作。

    〔作者通联:江苏射阳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射阳县明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