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精神与知识群体成长的内在关联

    郭雅琼

    【摘 要】中国的新式知识群体通过长期开启民智、学术交流的活动,积累了深厚的思想基础,以学生游行的形式开启运动之先河,并积极联络各界形成合力,在五四运动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历史角色。五四精神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是一代知识群体勉力奋斗的结果,不仅推动了五四运动的进程,并因后者的爆发而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五四运动后知识群体分流,五四运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促进了知识群体更加倾向马克思主义,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形成。当代中国知识群体要秉承历史使命,传承与发展五四精神,做到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树立远大理想信念,以及依靠坚强领导力量。

    【关键词】五四精神;五四运动;知识群体

    【中图分类号】D64?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文章编号】1001-0475(2019)011-0086-04

    发生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政治史与思想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五四运动是历次爱国救亡运动因袭推进的结果,展示出引领社会意识之先的“五四精神”。知识群体与五四运动具有密切联系,五四精神促进了知识群体的成长,也成为中国社会的宝贵人文精神,是知识群体身份认同与社会意识的一部分。2019是五四运动后的第一百个春秋,在历史的节点上,很有必要探寻历史,追根溯源,厘清五四精神与知识群体成长的内在关联。

    一、五四运动中知识群体的历史担当

    新式知识群体是五四运动中至关重要的角色,没有他们的呐喊和冲锋陷阵,不可能形成一股声势浩大且具有先进发展方向的伟大社会运动。[1]知识群体在五四运动中担当了推进历史的重任。

    (一)造就了五四运动的思想基础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但是知识分子预想中的共和局面却并未实现,中国社会反而落入军阀残酷统治中。混乱的时局让知识分子超越器物变革与制度变革的局限,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思考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于1914年7月在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再次举起革命大旗。但是社会中许多知识分子认为革命时机尚不成熟,需先开启民智、制造舆论,传播新知识与理念。基于此,一批有西方求学背景的知识分子成立“欧事研究会”,创办《甲寅杂志》。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汇聚来自《甲寅杂志》的作者资源,以创刊中的《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与科学的主张。1917年,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移至北大校园办刊,高等学府与前沿刊物的力量结合,促成《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标杆。[2]倡导新文化的运动成为集团性的推进力量,培养了大批具备新思维的知识分子,造就了五四运动的思想基础。

    (二)成为五四运动的先驱力量

    一战结束后,中国以协约国身份胜利,巴黎和会召开,青年学生满心期待会议成为中国命运的转折点,使中国走上民族自决的道路。然后,巴黎和会中北洋政府外交失败,西方国家未同意撤出在华势力范围,中国废除中日《二十一条》的目标也未实现,而北洋政府罔顾国内民意,竟欲在《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中签字。知识分子最早开始了应对时局的积极行动,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从政府官员处获知消息后,将其告知傅斯年、段锡鹏等学生,北大学生于5月3日与北京其他高校学生举行会议,拟定了奋起救国的方法,于是便有了5月4日的历史性大游行。北大学生的爱国激情起到了社會情绪动员的作用,救亡情绪蔓延到全国。

    (三)推动五四运动拓展至社会各界

    社会运动要想具有实际的影响力,仅凭知识群体显然是不够的。5月4日,北京学生就向全国各界发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通告,并派出代表到其他各大城市宣扬主张,在上海、北京、唐山、汉口等地引发工人群众的罢工潮。学生于6月份动员商界罢市,上海商界担忧影响经营收入,当时并未马上同意一致参与罢市活动。学生并未因此放弃,挨户动员商户、耐心说服,精诚所至,终于感动上海绅商。加之迫于当时政治形势与店员热情,6月5日上午,上海商户陆续罢市。由知识界推动的“三罢”潮给政府带来沉重压力,对最终废除《二十一条》起到了重要作用。知识群体的坚持点燃了各阶层、各领域民众的热情,使得斗争如燎原之火迅速席卷神州,五四运动成为近代史上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运动。

    二、“五四精神”的内涵及其与知识群体的关联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说道:“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一个世纪以来,五四精神的光芒仍灿烂夺目,显示着五四知识分子的智识与勇气。

    (一)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大游行受到爱国激情的驱使,正是担忧家国破灭的巨大热忱促使知识群体敢为人先。五四时期,知识群体的爱国主义精神走在国人前列,是受知识界思潮数十年影响的结果。甲午战败的事实,加重了知识界亡国灭种的危机感。日本小国数千年来学习中国文化,竟以先进的武器装备,在战场上取得胜利,近代留日学生深感时局紧迫,开始思考如何培育爱国主义情结,激励国人共抗外侮。当时出版了大量关于各国独立的书册,向民众普及如何建立独立自主的国家。爱国主义情绪同时也来自于对国家政局不定的忧虑。自晚清以降,维新知识群体与辛亥知识群体的政治理念相继破灭,中国未来的路在何方,成为历史深处的忧虑。[3]

    (二)追求进步精神

    陈独秀在 《敬告青年》 中提出六项主张,其中一条便是“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步”是五四精神的重要关键词,显示着五四知识群体对待当下与未来的价值取向。进步的观念涉及到制度、文化、礼仪、日常生活等多个层面,强调应改变现状,追求整个社会的集体进化。孔教受到前所未有的批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被知识群体揭示出来。传统士人对儒家精微奥妙的“修身”理念颇以为傲,但是李大钊却批评道:“孔子所谓修身,不是使人完成他的个性,乃是使人牺牲他的个性。”[4]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更以隐喻形式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直言古代的“仁义道德”等同于“吃人”。在进步精神的感染下,中国人民形成了一种完全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的迫切感,对彻底不同于以往的“新中国”存在着普遍的期待,这种普遍的民族心理赋予了五四运动前所未有的政治能量。

    (三)民主主义精神

    “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是五四精神的两面旗帜,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回溯历史,审时度势,认为民主主义是世界大势所趋。拥护民主,就是在事实上把矛头直指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辛亥革命后封建流毒未除,在军阀政客的推动下,思想界再兴尊孔复古之风。尽管政府仿照西方国家建立了先进的政体与国体,体制却迅速走向异化。社会乱象的存在提示知识分子,正是中国数千年来的专制政体,导致了北洋政权的独裁。要彻底改变传统国民性,务必使平权思想深入人心,去除人压迫人的观念,才能实现政治上的民主。五四精神对民主主义文化根基做出了深入探寻,促进五四运动与广大的中下层民众相结合,使国人对民主主义的追求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五四运动的爆发,使得民主共和成为社会普遍追求,立宪政治变为过去时。

    (四)科学求真精神

    中国在近代史上落后于世界他国,其中的关键点正在于科学,因此科学在整个近代史中一直是无可置疑的价值系统,尽管新式知识群体之间多有论争,却无人能否认科学的价值。五四运动时期自然也标举了科学的大旗。应当指出,五四时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研究中的“实验室伦理”不同,五四时期的知识群体倡导科学,并非要使全民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而是要引导全民审视过去,突破成见与思维定势,重新估定一切价值。[5]其中同时包含着浓厚的人文主义意蕴,科学成为了反对权威主义的思想资源,教人不惮于运用自己的理性,揭露虚伪和畸形,面对真问题。五四时期的科学精神中包含着对理性判斷的信任以及发出异议的道德勇气,对五四运动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五四运动后知识群体的成长道路

    五四运动由知识界发起,又以其重要的社会与文化意义,进一步推动了知识群体的成长,对百年来的社会演化与历史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五四运动后知识群体的分流

    五四运动暂时取得胜利后,以推动五四运动为目标组建的社团渐渐离散,中国社会与知识分子个人都面临着道路选择的问题。知识青年们刚刚走上社会,他们的生活背景、思维方式不同,其选择必然千差万别。总体而言,呈现出三个流向。

    其一,信奉马克思主义的流向。《新青年》的创刊人陈独秀在宣传马克思主义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时代知识青年之思想灯塔的《新青年》,在完成动员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使命后,于1919年底被改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其二,国民党阵营的知识群体。受到孙中山个人在中国社会的声望影响,知识青年依然对资产阶级民主理想具有不同程度的向往,加之1924年1月以后,改组后的国民党政治理念有所更新,更促进了热情的知识青年向国民党的流动。其三,其他从事救国实践的职业知识群体。其中包括张謇、刘揆一等,专注于实业发展,强调发展社会工商业;包括教育救国论者,如黄炎培、陶行知等,积极开展教育实践,以期提升国民素质;文化学术救国论者,如郭沫若、瞿秋白、巴金等;科学技术救国论者,主要为职业的科学家,如侯德榜、李四光、茅以升等。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与接受

    处在当代的时间节点上,不难发现信奉马克思主义的流向成为了历史的主流,在近百年来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五四大游行爆发前,知识青年已开始接触共产主义思想。俄国十月革命让国人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与实用性,李大钊从1918年开始,便在《新青年》等刊物上发表歌颂十月革命的文章。[6]五四运动后,知识群体的思维空前活跃,各种意识形态也加速更迭,落后的、不实用的理论被知识群体淘汰。

    辛亥革命的失败使许多知识分子不再信任资产阶级民主,经历五四洗礼的知识分子,开始更多地从马克思主义中汲取智慧。五四运动后,《新青年》的政治方向发生转换,1920年,《共产党宣言》被完整译出,使国人首次清晰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奋斗前景,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大秘密组织首个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同年,青年学生纷纷在全国各地成立同类组织。马克思主义者的人数形成一定规模后,与社会中其他思潮展开论争,扩大影响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与接受,最终通向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始在更广阔的实践舞台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当代知识群体如何传承与发展五四精神

    来自知识界的思想启蒙,是社会进步的前奏和社会建设的智力支持系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面临着深入推进改革与发展的社会使命,当代知识群体应反思如何继承与发展五四先辈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来自知识界的积极作用。

    (一)高举爱国主义旗帜

    五四精神中最核心的精神是“爱国”,正是爱国将社会各界团结起来,使时代革命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爱国也是五四知识群体最有力的道德力量,当时的知识分子无论教师、青年学生还是文人学者,忧国忧民、心怀家国,思维与行动均领先社会。新时代的知识群体也应身担道义,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敢于担当,将个人的智慧与力量真诚奉献给祖国。当代知识群体要充分发挥理性精神,深入理解国家的战略需求,以个人的实际行动维护和争取国家利益。

    (二)树立远大理想信念

    五四运动中寄寓了国人对社会生活前景的构想,直接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潮的普及。当代知识群体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信念,认清人类社会发展与前进的必然方向,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如今,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改革空前艰难,也正是最为考验知识群体理想信念的时刻。知识群体要志存高远,要有超越个人的眼光,追求进步、积极进取、同心同力,面向《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前景不懈奋斗。

    (三)依靠坚强领导力量

    坚强的领导力量是文明进步的后盾,是推动一系列社会建设工作的基本保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近代史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富强、繁荣、昌盛局面,历史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具有卓越的领导能力,无负于人民的选择。[7]当下要继续坚定不移地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追随党制定的路线方针,进一步增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五、结语

    五四精神在伟大的五四运动中走向高峰,是民族政治与道德遗产的一部分。知识群体在五四运动中敢为人先,以其思想上的引领力与行动上的感染力,推动了社会变革,为社会主义的传播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好了历史铺垫。当前要深刻理解五四精神与知识群体成长的内在关联,面向新时代下的历史性使命,继续发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程美东.新知识群体与五四运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6(03):24-34.

    [2] 陈友良.从辛亥到五四:欧事研究会、《甲寅杂 志》与五四知识群体的兴起[J].船山学刊,2014(04):87-93.

    [3]罗岗.五四:不断重临的起点——重识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01).

    [4]赵晖.知识分子与五四运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3):35-39.

    [5]唐小兵.“五四”倡导的科学精神[N]. 团结报, 2015-04-30(007).

    [6]倪兴祥.群体——五四时期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4(09):? ??29-33.

    [7]胡献忠.“五四”的百年沧桑与青年的历史担当[J]. 青年探索,2019(01):51-59.

    [责任编辑:马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