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档案治理现代化引领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常大伟 李子林 刘坤锋

    摘? 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在此背景下,如何以档案治理现代化为引领,推进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档案事业发展新格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本文围绕“以档案治理现代化引领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主题,组织图、情、档领域青年学者展开讨论,观点仅供参考。

    关键词:档案治理;档案公共服务;档案利用权利;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Abstract: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trategy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during the '14th five year plan' period. In this context, how to take the modernization of archives management as the guide,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rchives, and build a new pattern of archives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front of u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heme of 'lead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rchives with the modernization of archives management', and organizes young scholars in the field of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archives management to carry out discussions. The views are for reference only.

    Keywords: Archives governance; Archives public service; Archives utilization rights; Archives undertak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赵跃(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档案工作数字转型不仅仅是管理对象由模拟向数字的转变,以及由管理对象变化引发的对新管理环境、管理方式、管理思维等相关要素的适应性调整,还包括技术驱动下,对传统模拟载体档案管理手段的改进与优化。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档案事业并未整体步入现代化。在面向现代化的档案事业发展当中,信息技术是加速推进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但反过来,也必然是阻碍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的瓶颈。没有信息技术在档案工作全方位、多領域的应用,没有手工管理向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的全面转变,就不可能完全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

    马双双(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社会力量参与档案事务的本质是多元主体在档案事业发展中的权力和利益再分配。具体来讲,一是通过增加档案事业管理结构的开放、包容和弹性,消减档案事业管理结构的封闭、对立和刚性;二是通过增加社会成员诉求表达的机会,拓宽公众参与档案事务的渠道;三是通过整合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构建起通过承办、协办、合作、志愿行动等方式解决档案事业发展矛盾的协同机制。

    新《档案法》首次以法的形式明确规定“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档案事业的发展”,这为重塑档案事业发展格局,实现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法律支持。

    社会力量参与作为一种理念和方法,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应急管理、公共图书馆服务、社会救助事业等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基础。

    应该看到,在理论研究方面,尚未对参与主体参与档案事务的具体内容、参与范围、参与模式、法律保障、制度安排等问题做出深入研究;在实践探索方面,还缺乏深厚的经验积累,对档案工作中存在的参与意识淡薄、参与积极性不足、参与机制不健全、制度化参与渠道不通畅、公众参与监管乏力等问题尚未作出有效回应,降低了社会力量参与档案事务的广度和深度。对此,可从多方面探索其路径和方式。

    首先,将社会力量参与作为一种理念和方法应用于档案事业管理全过程。其次,在新《档案法》的指导下,制定与之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社会力量参与档案事务法规体系。 最后,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确保参与模式有效运行;然后,培育社会力量参与能力,扩展社会力量参与渠道,为参与主体指明参与路径;最后,评估社会力量参与质量,保障参与效率和水平。

    许晓彤(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加强电子档案治理,构建可信电子档案生态。

    第一,以应用系统设计为支撑,实现电子档案组织机构内部可信。系统是电子档案管理的“场所”,机构应通过接口设置、档案功能模块添加等方式实现前端业务系统与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数字档案馆系统的衔接与集成。同时,采用电子签名、时间戳、区块链等技术保证电子档案的真实可靠,实现电子文件自形成至长期保存的全流程单轨制管理,全面支持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第二,以管理模式完善为核心,实现电子档案组织机构间可信。机构可全面梳理业务系统的电子文件类型,依据是否具备法律属性、业务利用需求频次、保密需要等指标制定电子档案分级、分类管理模式,分步骤推进电子文件单轨制管理与电子档案单套制保存,留存业务活动的可信凭证链条,辅助组织机构合理应对纠纷、规避诉讼风险。

    第三,以政策法规建设为保障,实现电子档案社会层面可信。根据新《档案法》规定,满足“来源可靠、程序规范、要素合规”要求的电子档案与传统载体档案具有同等效力并可作为凭证使用,有待进一步出台实施办法对上述要求作出详细规定,为电子档案的法律效力与凭证价值维护提供指引。

    徐瑞朝(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推进档案开放利用,进而保障社会档案利用的权利。

    第一,优化档案开放利用制度。档案开放与档案安全的对立性需要我们对档案开放利用制度从国家安全层面、公众需求层面、现实条件层面统筹考虑,优化创新。

    第二,丰富档案信息资源内容。将传统非电子档案数字化,对已有档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基于不同维度进行二次开发,能够为推进档案开放提供资源保障。

    第三,创新档案开放服务形式。传统档案开放服务存在一定的被动性和有限性。对此,创新服务形式在于充分借助现代化信息技術和主流移动互联网平台引导公众使用以线上服务为主的档案开放互动的新形式。

    李贞贞(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创新档案服务方式,提升档案公共服务能力。

    第一,档案服务创新意识。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快速响应社会公众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提供突显专业能力和优势的档案服务。

    第二,创新档案服务主体。档案治理过程中,档案事务治理的主体不仅仅是档案部门,还需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档案治理。因此,要激发社会组织、公众等各方力量参与档案服务的热情,合理引导和积极鼓励民间力量发挥积极性,解决档案部门“管不好”的事务,为档案服务贡献力量。

    第三,创新档案服务制度。要根据国家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建立起依法治档的档案管理体制。

    档案部门要应势而动、乘势而为,积极拥抱新兴信息技术运用于档案管理实践中。同时,制定档案开放利用制度,简化人们利用档案的手续,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或短视频平台等多种方式开展档案服务。

    第四,创新档案服务手段。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整合档案信息资源,推行档案服务一站式服务,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共通和安全可控。

    第五,创新档案服务内容。鼓励档案工作者根据社会现实需要,创造更多的档案服务方式和内容,更好地为各级领导决策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常大伟(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将档案法律制度转化为档案治理效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面对数字化转型、社会化发展、服务模式重构、管理方式变革等多重挑战,迫切需要在新《档案法》确立的法制框架和规则体系内,从新《档案法》的宣传解读、配套制度建设、档案法律遵守、档案法律监督检查等方面,优化档案事业规范化发展的法制环境,夯实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通过多种平台和形式宣传贯彻档案法,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从新《档案法》的配套制度建设方面来看,应通过完善档案利用权利保护机制、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档案事务的制度规范、健全档案管理工作责任制度和档案利用开放制度等方式细化档案法内容,提高档案法的可操作性。

    从新《档案法》的遵守方面来看,要坚持依法治档的原则,不断增强涉档主体的法治观念和规则意识,营造维护档案法律尊严和档案法律权威的法治文化,提升涉档主体运用档案法律管理档案事务和行使档案权利的能力。

    从新《档案法》的监督检查方面来看,各级档案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档案法赋予的职责,建立档案执法监督检查机制,加强档案执法监督检查工作,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提高档案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李子林(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在新形势下,我国档案领域应进一步提升参与全球档案治理能力,积极拓展参与全球档案治理的路径,深化档案国际合作,推动档案事业高水平开放与发展。

    第一,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着手制定参与全球档案治理的政策,建立档案事业国际交流合作机制。从国家层面来讲,国家档案局可借鉴我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国际民航组织等合作的方式,从多个层次向国际组织推荐、输送档案人才,如加入国际档案理事会并在地区分委会任职等。同时,以品牌国际论坛、行业内非正式对话等形式诚邀海内外档案官方机构、学术机构来访交流,推动中国档案事业迈向国际舞台。

    第二,档案研究机构要积极参与并推动国际档案政策标准制定,依托高质量研究成果发好“中国声音”。建议国家档案局下属科研所、高校档案研究机构人员积极参与国际档案领域技术标准、工作指南、职业守则等的制定,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融入其中。如参加由国际档案理事会欧亚地区分会、俄罗斯联邦档案署等机构举办的第27届国际科学实践大会,就标准规范、能力体系、智能影像档案等主题发声,引起关注。

    第三,档案实践部门应踊跃参与或主导国际档案合作项目,推动中国优秀档案文化成果走向世界。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2年启动的“世界记忆项目”为例,我国积极参加该项目并倡导成立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委员会。

    最后,档案工作者要努力提升参与全球档案治理的业务能力,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提升与国际档案领域交流、对话的职业素养。

    (作者单位:常大伟,郑州大学;李子林,中国人民大学;刘坤锋,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来稿日期: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