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作文命题路径初探

    涂韶华

    

    教育部考試中心解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时,阐释了高考对写作能力的要求:熟悉各种实用文体和文学体裁的特征及写作常识,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能根据写作的具体情境和要求,正确选用文体、语体,灵活使用语言文字和各种表达手段,构造完整语篇;掌握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能按语篇功能和写作目的,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符合文体和语体的要求。

    高考评价体系对写作规定的终极目标是“运用语言文字构建语篇进行表达和交流活动的目的”。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具有创新性、开放性、多元化特点。具体到写作的过程上,无不关涉学生的多命题材料的审题与立意、拟题与点题、选材与架构、语言与表达、思辨与思维等维度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有这样的结论:写作命题通过“意义解构”“主体在场”“课程取向”“语篇写作”“发展素养”等路径,基于具体的语言情境,根据不同的对象和目的,着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策略与技能,体现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语言表达水平。以2020年高考全国卷Ⅲ作文命题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意义解构

    随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深入与高考评价体系的确立,高考作文命题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水平测试”范畴下固有的特点,其中通过“意义解构”路径便是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也就是写作要求的“结合材料的内容或寓意”。写作就是对命题材料的“意义解构”,将表象化的内容进行“解构”性解读,以达到命题生成的“意义”主题。

    2020年高考全国卷Ⅲ作文题要求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题目材料分三个部分,首先是引导性材料,“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意在提出一个社会现象:从生理功能上说,人的眼睛只能看到自己的一个方面,看到的只是一个“不完整”的自己。这一提示语给了考生关于人与社会的启示:人与社会相处时片面地看待自己,做不到“全面”地看清自己、认识自己。第二层提示语引导考生在与世界相处时,必须要时时审视自己,寻找“镜子”来观照自己的不足。对于“镜子”这个材料语境的内涵把握,正如“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要在镜子的客观作用即“反射”人像的基础上理解为一种标杆或榜样,这种标杆或榜样可以是某种精神、品质,也可以是人物(包括群体)。我们可以从“榜样”身上,“看到”自己“不完整”的一面,以及需要学习的东西。“自画像”是相对镜子而言的,可以理解为对自己的行为、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审视,应该对自己形成全面的认知,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特别是在这些方面存在的不足,要做到观照“镜子”,以求自我修正与提升。为了避免考生审题的泛化或游离,命题角度上作了思维的示范,从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诸如此类的问题引导考生拓展对“镜子”与“自画像”内涵的理解,实现了对材料内容寄寓的哲理思考,由“眼睛”到“镜子”由“不完整的自己”到“自画像”,由感性到理性,这样从自我到社会,又从社会回到自我。在这一循环之中,提升了学生写作思维的品质,全面把握材料的核心“镜子”与“自画像”。这种对内涵的展开,同时又丰富了考生对其外延的把握,写作的立意可以选择以上问题提示作深入的思考:(1)人贵有自知之明;(2)认清自我,方能行稳致远;(3)以榜样为镜,自画美丽人生;(4)自省以修己等。

    这种“意义解构”与命题意图之间的关系,体现在通过对命题材料的“解构”进行深入阐释和解读命题式的行文过程,究其本质是对于“美”的鉴赏与创造,即“意义解构”是命题指向“美”的一种方式和途径。以“意义解构”为路径的作文命题更能趋向于学生的精神实质,也就是说“意义解构”是更趋近于表现学生精神实质的一种方式。从这一层面来说,作文命题无论是文本材料,还是漫画形式,都是通过“意义解构”这一路径,呈现学生的语言建构与审美鉴赏素养。

    二、主体在场

    研究者一般把写作主体作为一种“写作者理想化、人格化、审美化的精神自我形象”(马正平),是写作行为过程中,写作者的表达能力、思维方式和策略智慧以及思想观念、道德情感、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和人格修为等精神层面的综合体现。

    题目第二部分是写作任务的具体要求,包括写作情境、写作主题、写作文体、写作内容等。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写作情境,即“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在这一情境中“毕业前”与“高一新生”的限制,要求“你”只能以“高中毕业”的学生身份写信,即“我”所写的信的对象是“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信的内容是以学长的身份与新入学者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目的要通过“写信”的方式以毕业生的身份分享“过来人”的经验与教训,给即将进入高一的新生提出建议等。写作文体要求在行文形式上一定要符合书信体格式;在写作过程中要明确“你”的身份、对象;表达方式要符合“信”这一特定情境的富有表达交流情感性的文体,要真诚亲切地与学弟学妹交流。其次,写作主题要求“如何为自己画好像”。这里有三层意思,其一是“如何”,即通过“什么”方法和途径实现目的。其二是“为自己”,即具体对象。其三是“画好像”,即具体的内容。结合这三个方面来看,写作指令要求分享“你”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怎样向榜样学习,如何审视自我、修正自我、提升自我等以及“你”的建议或看法等。具体来说,“如何为自己画好像”有两个基本内容,其一是选择“镜子”以及理由和意义等,其二是“审视自我”的过程中,完成“自画像”。从“镜子”写起,目的在于“自画”,这部分内容要注意扣题或引述作文材料中的提示性问题。写作过程中注意这两个关键词语的内涵,就可能使“你的分享和思考”深刻起来,也更能揭示题目的核心内涵。

    在高考命题过程中,不管是综合立意的材料作文,还是指定任务驱动作文,命题侧重写作者与文本的直接交流或与文本某一人物(行为、言论等)以特定的方式交流,即“主体在场”——明确要求写出“你”的感受或认识或想法或建议或评判——将写作者(考生)思维取向与写作目标引向真实的写作情境,把写作主体与这个文本指向的事件或现象的时间场域给予了“共时”(不管发生在何时,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共场”(不管发生在何地)“共鸣”(基于材料阐明观点、立场)的命题意图,这正是写作主体在场的超越性体现。总而言之,高考作文命题的立足点,正是主体的写作过程要体现“在场性”。

    三、语文取向

    高考作文命题突出“语文取向”的属性。命题基于语文课程目标、设计写作情境、聚焦写作知识、表现学生表达能力与技巧、生成学生写作素养而设置,这有别于其他学科领域研究获取相关知识性的研究类写作。简言之,高考作文命题就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对写作提出的要求和目标,设计情境任务,让学生在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和語文学科认知情境中聚焦写作知识。

    作文命题第三部分是考场写作的惯性要求部分,“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这些具体的行文要求都需要关注。本题是材料作文,理解材料的角度是多元的而不是单向的,解读“结合材料”的要求,就要善于挖掘材料蕴涵的人文情感与哲思材料,需要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和能力,“选好角度”立意行文。材料陈述的客观现象和提示性的话语,作文就是对自己的审视,“你”的生活就成为分享和思考的“载体”,启发考生把“生活” 当作“信”来展示,从而促使“你”放眼现实,思考生活,要求在现实生活中选材,写自己的生活。审视的内容可以是自己的理想追求,也可以是自己的为人处世,也可以是人生修养,这些都是“符合题意”的,这一过程聚焦写作的选材能力。“自拟标题”这一要求体现了材料作文的开放性,命题材料是从生活实际出发的,并且提供了四个思考的方向,实际上这是一个类比,阐明了“镜子”与“自画像”之间的关系,真正要引出的是“进入高中学习生活,怎样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对于“信”这一文体特点的限制,拟题能否直接体现这一点至关重要。这里的“读者”,是“即将进入高中的新生”,标题要直接而鲜明地关注学习生活、人生成长。如果“你”缺少对生活的体验和积累,缺少生活的阅历,缺少生活的审视,就很难揭示生活的真谛,就失去了“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的目的和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写作者的拟题能力。“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这一要求是针对行文过程而言的。作文内容要相对贴近考生的学习生活,尽力避免“假大空”,避免从历年优秀作文摘录章节,滥竽充数。写作字数的限制最为具体,也应高度重视,要做到不要为“凑字数”而“挤牙膏”。

    总之,从审题立意到拟题行文这一写作整个过程,写作者必须萃取写作知识,才能完成写作任务,这是作文作为语文课程的内容决定的。

    四、情理共生

    高考考试大纲作文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标准中强调了“感情真挚”中“深刻”的要求,即作文主题思想具有感染与启发读者的作用,要做到理性的思考和真情的表达,“理”能说服读者,“情”能打动读者。正所谓“情动而辞发”“酌理以富才”,不管是传统的材料作文“谈思考与感悟”类,还是现在限定的应用文体类(演讲稿等),作品也只有饱含深情,辨析事理,才能让人产生心灵的共鸣和灵魂的震撼,获得思想境界的升华。

    正如2020年高考全国卷Ⅲ作文题要求写一封信。作为书信,要有现场交流的意识,心中要有“交流对象”,要展示一个作为“学长”的亲切与真诚、感性和理性、冷静和沉稳,这样才更容易打动“学弟学妹”,给人以人生成长的启发,增强书信交流的效果。从作文表达效果上看,情理共生的语言,才能独抒性灵,写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这恰恰是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这些都基本上是立足于写作过程中的行文策略与主题思想、写作立场与价值取向的。

    新高考以来,作文题无不是对国家、社会、人生、自然等方面的理性思考,彰显新课标“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精神。情感与理性作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两大精神内核,在写作情境中设置任务,驱动学生个体生命的情感品质与理性立场的“共生”,实现新课程的“育人价值”。

    五、发展素养

    教育部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提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索)、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思考、信息意识)、健康生活(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实践创新(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这六大素养可以看做是高考作文命题的“母题”:

    纵观高考写作命题无不是对中学生发展素养的具体展现。以2020年三套全国卷作文命题为例,卷Ⅰ要求根据自己对历史人物的感触进行写作,这对学生既有人文底蕴素养的培育,也有责任担当素养的提升;卷Ⅱ由名人名言和2020年全球抗疫的具体事例,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作了具体展示,要求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这是对世界的理解和青年担当素养的联合表述;卷Ⅲ以“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为主题,指向健康生活、学会学习素养等。着眼于学生个体精神成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侧重点。正因为如此,语文素养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母题”。

    总之,作文命题充分发挥“学习价值”的导向作用,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试卷践行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情境化命题,突出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语文学科认识情境。这是今后考生必须明确的方向。今后的作文备考,一是提高作文材料的审题立意能力;二是加强写作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三是提高生活体验意识,积累生活素材。四是积累文化、思想等素材,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点课题“语文素养导向的高考‘试题研究-讲评教学统整建构研究”(课题编号:19PTZD0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江西新余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