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谷科技创新的现状及对策

    田凯利 梁剑峰 张舒媛

    摘 要:科技创新是山西农谷建设的核心,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是山西农谷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以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为例,阐述山西农谷科技创新的成效及遇到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山西农谷;农业;科技创新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2-0052-02? ? ? ?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3? ? ? ? 文献标志码:A

    建设山西农谷是山西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农情提出的战略,科技创新是农谷建设的核心。山西省政府出台了支持山西农谷建设的科技政策,山西农谷科技创新有了很大进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研究。

    1? 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科技创新现状

    随着山西农谷建设的不断深化,山西省委、省政府对山西农谷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要在平台建设上规划和筹建“两院一中心”,即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和国家功能杂粮技术创新中心。山西农业不在规模而在功能,发展功能农业符合山西经济转型升级、振兴崛起的战略要求。2017年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成立,挂靠在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1]。

    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的联合研发迈上了新台阶,科研基地建设有了新进展,科研资金投入力度较大,科研人才培养有了新举措,成果示范推广有了新成绩。但是在创新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高端研究人才较难引进,技术试验缺乏风险保障,科技示范推广作用有限,试验基地经营费用过高,教师下基地积极性不高。为此,山西农谷科技创新要培养与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技术试验项目风险管理,增强科技示范推广作用,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完善教师学术评价机制。

    2? 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效

    第一,联合研发迈上新台阶。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虽然挂靠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但充分发挥了高校的人才资源、科研实力及科技支撑作用,是一支产、学、研、用密切结合的科研队伍。其科研成果快速被当地农业生产所应用,同时被企业加工、推销。一是科研项目实行团队合作模式。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依托項目形成几个研发团队。例如“山西省主要功能作物产业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就有4个研发团队联合攻关,包括功能主粮定向栽培技术研发团队、功能杂粮定向栽培技术研发团队、功能作物种质资源研发团队和功能作物生产管理系统研发团队。再如“山西功能农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是山西农业大学牵头并组织42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申报的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山西农谷建设研发重点项目,设置了6个课题、27项研究任务。二是产学研用研发模式。在技术研发层面,以高校及示范基地为主体,结合研究生教育,组成研发队伍,针对山西省主要功能作物营养强化定向生产技术进行研究与集成示范[2]。同时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功能农业重点实验室、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太原六味斋实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建立以山西农业大学冠名的功能作物(包括主粮、杂粮)生产基地。

    第二,科研基地建设有新进展。山西农谷所在地太谷县已建成山西首个万亩功能农业示范基地。在太谷县申奉村建立了富硒、锌小麦、鲜食玉米、谷子、荞麦定向栽培技术研发基地,初步建立了相应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并与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将该公司在其他地区的功能农业先进经验应用到山西农谷。在太谷县申奉村山西农业大学试验示范基地、榆社五福食品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示范基地铺设了物联网质控设备,建立了功能农产品智慧溯源系统,并对溯源系统的操作平台、界面内容、服务方式等进行了优化[3]。

    第三,科研资金投入力度较大。研究院实施功能农业研发专项,目前开展“山西功能农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财政支持经费为2 400万元,“山西省主要功能作物产业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财政支持经费为600万元。前一个项目是山西农业大学迄今为止获批的支持强度最大的科研项目之一。除此之外,学校每年还划拨建设经费20万元。

    第四,科研人才培养有新举措。研究院自成立以来,重视功能农业方向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培养。依托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和山西农谷建设科研专项,参与的教师正在带领博硕士研究生开展功能农业基础研发和示范基地建设。针对本科生教育,2017年还开设了功能农业本科专业。

    第五,成果示范推广有新成绩。在成果方面,建立山西省典型生态区土壤功能元素背景值数据库1份,获批实用新型专利9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布《富硒谷子栽培技术规程》《富硒荞麦栽培技术规程》《富硒小麦栽培技术规程》《富硒花生栽培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已立项《无公害谷子锌肥使用技术规程》《小麦锌肥使用技术规程》《旱地冬小麦豆科绿肥作物轮作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在成果应用方面,以各示范基地的示范区为节点,通过和地方技术推广站、办合作,对项目形成的关键技术成果进行推广,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与农户栽培、管理技术水平快速提升的双赢局面。在产品加工方面,将栽培、推广的功能农产品由加工企业加工成商品,带动全省的经济发展。高校与示范基地之间独立开发的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按照“谁研发谁拥有”的原则,共同研发的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由协作单位共同拥有,按各单位实际贡献的大小确定完成单位和完成人的顺序,取得的经济效益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项目产生的试验数据和资料由协作单位共享。

    3? 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科技创新中遇到的困难

    第一,高端研究人才较难引进。山西农业大学在农村办学,在条件、待遇方面和国内其他大学相比不具优势,难以留住已有人才和引进高端人才。可以说,功能农业研究院面临着高水平人才短缺的困境。

    第二,技术试验缺乏风险保障。农业是高风险产业,试验新技术难度较大,投入较多,有时会遇到仪器设备问题,有时会遇到最初设想错误的问题等,导致试验失败,造成巨大损失。目前缺乏新技术试验的风险保障基金,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也跟不上,不利于新技术试验的开展。

    第三,科技示范推广作用有限。试验示范基地运行过程中,产学研用各方没有形成相互协作的有效运行机制,在资源开放共享、相关单位人员间的协同合作、技术、产品、信息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较少,使得试验示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第四,试验基地经营费用过高。农业试验示范基地主要依靠政府投入,但资金有限,给试验示范基地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第五,教师下基地积极性不高。基地条件艰苦,教师既得离校又得离家,因而下基地积极性不高,存在严重脱离生产实践的问题。但这还不是教师不愿下基地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的教师学术评价机制有偏差,片面强调教师发论文、出专著、有专利的数量,而对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创新性重视不够。另外,科研项目都有严格的完成期限,客观上造成教师科研行为的短期性和功利性。再加上农业行业的收益比较低,农业技术服务绩效难评价,致使教师更愿意从事有学术影响或绩效回报的工作,热衷于在实验室研究。

    4? 山西农谷科技创新的对策

    第一,培养与引进高层次人才。农业高层次人才是推动农谷建设、实现科技强农兴农和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一要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在学生层面,要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在教师层面,要对现有教师加大培养力度,确保培养的持续性和周期性。二要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建立人才交流平台,灵活引进方式,提高待遇标准,优化工作生活环境。

    第二,加强技术试验项目风险管理。一是关于技术试验项目经费,要实行全过程的风险管理,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降低项目失败的概率。二要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对于技术试验失败的项目,政府要注入风险补偿资金,继续推进技术试验的顺利进行。

    第三,增强科技示范推广作用,促进产学研用的协同发展与紧密衔接。通过示范基地进行示范操作,建立“农业院校+地方”“农业院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专家+农户”的合作模式。在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程技术跟踪服务,吸引与组织农民应用农业新技术,扩大新技术的覆盖面,增强新技术的使用效果。

    第四,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增加农业科研经费,形成稳定投入增长机制,确保科技研发项目和试验基地顺利进行。加强预算安排,对技术试验风险基金、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资金支持結构,对培植和发展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和农业适用技术应给予资金倾斜。

    第五,完善教师学术评价机制。创新多元学术评价方式,克服唯论文、唯著作、唯专利等弊端,减轻教师科研“量”的泛化要求,逐步推行代表作制度,以成果的价值大小为主要标准,注重科研成果的质量、创新性、实用价值和社会效益,引导教师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1]缑建芳.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在发展山西农业中的作用和意义[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1):8-10.

    [2]储彦羚,卜晓冬,栾奕,等.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速增效[J].江苏农村经济,2016(4):57-59.

    [3]李立国.建立符合高校教师工作特点的学术评价体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1):10-12.

    (编辑:周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