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 涵养家国情怀

    彭云

    摘? 要: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初中生来说,家国情怀是新时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品格塑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内容。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学习、探究历史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和人文追求。而家国情怀的落实,又需要立足于其他素养。文章以“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课的教学为例,对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历史;家国情怀;核心素养;问题驱动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課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显然,历史课程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落实家国情怀,笔者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课的教学为例进行论述。

    一、教学目标分析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教学难点在于理解清朝前期手工工场及商帮的出现与发展。课堂设计是通过史实的了解,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问题的层层递进,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通过对清朝前期人口增长问题的分析,初步认识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之间的辩证关系,增强学生居安思危的意识,涵养家国情怀。

    二、教学过程实施

    教师从一幅《滋生盛世图》展开教学,让学生多感官体验清朝前期社会的繁盛景象。

    1. 初识画作,走进盛世

    教师展示《盛世滋生图》局部图,并辅以文字介绍。

    师:同学们看完这个局部图有什么感受?

    生:人多、商铺多,苏州城真繁荣。

    教师出示数据,实证清朝前期社会发展达到顶峰,出现乾隆盛世局面。

    【设计意图】以史料实证历史,进一步让学生感知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2. 细品画作,探究盛世

    教师创设情境,并提问:船上可能装有什么货物?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农产品、手工产品等。然后,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细品画作。

    (1)农业方面还有哪些表现?为什么会出现?有何影响?

    (2)手工产品的出现与哪些行业有关?有什么特点?

    (3)农产品、手工产品运送到集市买卖后,转换成金银货币,如何解决随身携带不方便、不安全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驱动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了解农业发展的表现、原因与影响;引导学生理解在传统手工业发展的同时,工场手工业逐渐成熟,进而推动手工业的发展;引入“票号”,由票号导入商帮,让学生理解商帮在全国范围的商业活动,成为清朝前期推动商业发展、城市繁荣的重要力量,培养学生历史理解与解释能力,发挥课堂中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作用。

    师:还有哪些表现?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生:还出现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小结:正是如此,画家徐扬才创作出这幅惊世之作。在卷首题跋中写道:钦惟我国家,治化昌明,超轶三代,幅员之广,生齿之繁,亘古未有。臣幸遭逢之盛,图写太平,为盛世滋生图一卷,臣执艺所有事也。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苏州城的繁盛窥探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3. 反思画作,盛世危机

    师: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远不止这些,还表现在人口规模上。那么是不是人口越多越好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教师出示明末清初人口数据图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了解为什么明末到清初人口由少到多,清朝前期又会增长的。

    生: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战争不断;清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与发展等。

    【设计意图】借助数据图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人口的增长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人口增长也是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

    师:人口增长真的有利于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吗?

    生:不一定。

    【设计意图】教师出示具体数据,导入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引导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导致人均土地占有量下降,人口的快速增长会带来诸多社会问题。

    师:清朝前期是如何应对上述问题的?

    学生讨论:控制人口增长、开发更多耕地等。

    教师出示南宋《耕获图》、清《耕织图》,引导学生认识在生产技术不发生重大变革的情况下,仍然用铁器牛耕的方式进一步开荒垦地,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当时,男人和女人的穿着没有多大区别,一般都是蓝布衫,宽袍长裤。房屋是木结构,没有天花板,顶铺茅草,泥土地。在大街上看不到马车,唯一能见的运输工具是独轮车。

    小结:清朝前期的盛世是“饥饿的”盛世,同一时期西方利用技术革命迅速走向现代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站在国际视野来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与历史进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师:大家获得了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要关注世界潮流。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认识:居安思危。唯有惶者才能生存!

    三、教学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不应该只是传递史实,应当是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过程。温度在于师生眼中有人,深度在于课堂不局限于教材,高度在于教学涵养家国情怀,如此才能使历史课程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本节课的教学是一节有生命力的课堂的尝试,尽管其中有不如意之处,但是尝试去做即是离目标更进一步,而且学生的家国情怀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应当在教中研,研中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宏杰.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