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语文课程改革

    杨剑锋 雷娇娇

    【摘要】“互联网+教育”为高职语文课程建设了一个高效的信息化课程体系,还提供了及时的课程反馈渠道,并且提升了高职语文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能力。不过,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语文课程面临着教学课时短缺、教学模式保守、教学环境落后和教学内容片面的问题,因此,高职语文课程改革途径也应从这些问题出发。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高职语文课程;作用;问题;改革途径

    【中图分类号】H633?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16-0093-02

    【本文著录格式】杨剑锋,雷娇娇.“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语文课程改革[J].课外语文,2021,20(16):93-94.

    在“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下,教育也开始主动向其依靠,形成“互联网+教育”的现代教育模式。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在新时代下已经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因此亟待改革,而改革的大前提便是要符合“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

    一、“互联网+教育”对于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作用

    (一)有助于建设高效的信息化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传统的语文课程教学都是线下课堂教学,这种教学体系使学生的思维受制于书本和课堂。“互联网+高职语文”教学模式推行的是一个信息化的课程体系,这种体系不受制于课堂。举例来说,教师可以从网络上引进精品课程,从而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弥补自己线下课程的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学生可以从网络教学平台上下载公开课,以便自己进行课外学习。总之,“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语文课程体系趋向于高效化、信息化,传统课堂的局限性也在慢慢缩小。

    (二)有助于提供及时的课程反馈渠道

    一个及时和完善的反馈渠道是教学活动不断进步的动力,而互联网为高职语文课程提供了一个及时的反馈平台。传统的教学反馈具有形式主义色彩,重视指标、结果,轻视内容和过程。以往高职院校进行语文课程调查时,往往都是大规模的班集体问卷调查或者领导抽取学生进行问询,外部看起来有模有样,实际上,这种反馈形式所获得的有效信息量非常少,而且通常获得的信息不具有时效性。在互联网时代,院校可以通过建设一个线上反馈平台,鼓励学生有序地实时提交建议或意见,院校通过网络平台整理反馈信息并进行分析,从而对课程进行改进。

    (三)有助于提升语文课程对学生综合人文素质培养的能力

    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除了教授学生一定量的语文知识外,还须培养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高职院校重视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忽视,这并不符合国家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也不符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而“互联网+教育”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现状,比如说基于互联网的“翻转课堂”“云课堂”“人文公开课”等等都强调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此外,互联网上的海量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富足的综合知识,对于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语文课程现状与问题

    (一)课程教学课时较为短缺

    语文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普通高等院校安排的课时一般为40小时左右,而高职院校安排的课时较少,大约只有普通高等院校课时的三分之二。大学的语文课程知识面较为庞大,内容较为复杂,40个小时的课程安排实际上远远不够,更不用说高职院校更少的课时安排了。除了时间不足,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安排也有失合理性。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校内有40个高职专业,大部分专业对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专业的培养方案明显弱化了语文教学,甚至有一小部分专业将语文从必修课中剔除,不开设语文课程。

    (二)课程教学模式较为保守

    大学的语文课是面向大学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教育课程,它是所有专业学科的基础。不过,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教学还处于传统的、保守的模式下,最常见的教学方式为大幅度的文字叙述、灌输式的授课,整个课堂只有“教师、书本、学生”。模式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失应有的互动,还会让学生丧失对语文课程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语文课程产生“无所谓”甚至厌恶心理。高职院校语文课程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会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无法让学生在课程中获得全方面的进步,影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阻碍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进程。

    (三)课程教学环境较为落后

    许多高职院校对语文课程的建设并不重视,这就导致了许多语文课程的教学环境并不达标。“互联网+”大背景下,教学环境需要顺应时代潮流而趋于信息化方向,学生需要优质的投影设备来进行知识的快速接触,传统的“黑板、粉笔、书籍”已经无法满足快节奏的时代步伐,学生对此也不会买账。然而,许多高职院校都将语文课程安排在没有多媒体设备的教室。硬件设备不足制约了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效率和途径,阻碍了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资源共享,甚至有些高职院校的语文学科信息更新受到制约,导致学生无法获得最新、最优的语文资源。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都在快速运转,学习同样如此,落后的教学环境对高职语文课程的有效开展无疑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

    (四)课程教学内容较为片面

    目前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还是以教科书为主,教师生搬硬套教科书的知识点,无视学生是否能够接受与消化,将内容硬生生地塞给学生。实际上,在信息时代,任何科目的教学资源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内容一般都可以在网络搜找获得。所以,学生如果想要获取这方面的知识,通过网络搜寻即可,这就使学生对语文课程的求知欲望大大降低。此外,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还停留在传统的知识点、考点教学上,教学内容严重缺乏新意,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广大高职院校学生会在语文课程教学中越来越不耐烦,对语文課程的兴趣也越来越低。

    三、“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语文课程改革途径

    (一)增设教学课时

    高职院校进行语文课程的改革,要改变学时不足的问题。首先,院校应该积极向具有优秀语文教育的高校学习,深入调研,寻求相关教育部门的帮助,制定出符合自己校情的语文课时。此外,高职院校还需要收集各种反馈信息,听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将课时安排努力做到最优化。除了课时,高职院校还可以在必修的语文课程之外,开设语文选修课程,比如国学经典欣赏选修课、国外小说名篇欣赏选修课、唐诗选讲选修课等等。选修课的开设有助于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语文知识进行学习,同时也达到了高职院校增加语文教学课时的目的。

    (二)创新教学模式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语文课程急需创新教学方式,摆脱传统的模式化教学。目前较为先进的教学模式有“云班课”“微课”“翻转课堂”等,这些教学模式都融入了互联网技术,摆脱了传统的“教师—书本—学生”这种“三点一线”的模式,所以高职院校要重视这种创新模式,积极开展互联网教学。笔者所在院校目前已经开通超星学习通APP,通过APP,教师可以使用线上教案、作业、评价等功能来解放备课的压力,大大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率。此外,“互联网+”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的现象,让知识的传授效果更为明显。

    (三)改造教学环境

    针对语文课程的教学环境,高职院校还需给予适当的资金投入,采购相应的硬件设施如投影仪、智能课桌等,打造信息化教室。硬件设备的革新不仅可以让教师教学更为方便,也让学生接收知识更为轻松有效。除了硬件设施,高职院校还应该发挥信息时代的软件优势,引进较高质量的教学系统,比如精品课程分享平台、课程APP等等。除了打造语文课程的课内教学环境,还要塑造课外的教学环境,比如开通语文微信公众号、建设相关的论坛网站等等。课内外兼顾的教学环境有助于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更为有效地开展。

    (四)丰富教学内容

    “互联网+”潮流下,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教学要让经典、知识、流行三个要素并存于教学内容中。经典就是语文教学内容中文学经典,知识是学生必须要了解的重点语文知识内容,流行是信息时代必备的流行文化。首先要肯定的是,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知识,如重要的作家、文学流派、著作等,教师的确需要将其教给学生,因为这是语文课程实施的最基本要求;其次,经典不可抛弃,不论是国学经典还是国外名篇,都是语文教学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最后,高职语文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具有流行因素,“互联网+”时代带来了诸多网络语言和网络文学,这些正在流行的也是学生感兴趣的。

    参考文献

    [1]舒立辉.网络环境下构建大学语文教学新模式的探讨[J].理论观察,2010(4).

    [2]白尉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国际公关,2019(9).

    [3]熊佳红.“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探讨[J].天津大学报,2016(4).

    附? ? 注

    【课题项目】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课题《“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语文课程改革取向研究——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编号:tzky-2018年-SK06)。

    作者简介:杨剑锋,苗族,1988年生,贵州凯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职业教育;雷娇娇,女,苗族,1989年生,贵州黄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