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年礼物更有意义

    施英

    【关键词】新年礼物;感恩教育;亲子关系

    新年即将到来,如何为孩子准备新年礼物,成了不少父母深感困惑的问题。美国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专家巴巴拉·诺得哈斯认为,礼物不只是物品,也是父母表达爱心、教育孩子的一种辅助手段。新年礼物送得好,不仅能体现出新年意味,让孩子明白春节的传统意义所在,还能让孩子感受到浓浓的关心和爱意,鼓励孩子奋发进取;反之,新年礼物的选择和赠送方式不当,孩子就会不稀罕、不珍惜,更不要说懂得感恩、受到启发和教育了。

    案例一:“我的新年愿望是买一套‘皮肤”

    灿灿今年11 岁,小时候无论给他买什么新年礼物,他都会非常兴奋,但是最近两年,他收到礼物时就只是淡淡地微笑、勉强地感谢,妈妈意识到礼物送得不合他意。为了体现民主,妈妈主动问灿灿:“今年你希望得到什么新年礼物?”灿灿说:“那你就送我一套‘皮肤吧!大约200 多块钱。”妈妈一听是网络游戏里的“ 皮肤”,不禁火冒三丈:“你的脑子里成天只有游戏,‘皮肤有什么用?能够帮助你学到知识和本领吗?”灿灿很委屈,嘴里嘟哝着:“明明是你自己问我想要什么,我只是把我喜欢的说出来,你为什么要生那么大的气?不肯送就不送嘛!”

    灿灿妈妈感到十分矛盾,按自己的想法送礼物,担心儿子不喜欢,扔到一边;按儿子的想法送吧,他最希望得到的无非就是游戏里的“皮肤”、画册和盲盒等。妈妈觉得这些礼物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还可能助长他玩游戏的热情。

    案例二:有条件的新年礼物

    除夕之夜,一家人吃团圆饭,爸爸宣布即将派发新年礼物,小宇和小浩两兄弟两眼放光,非常期待。爸爸递给小宇一个鼓鼓的大红包,说:“你今年期末考试成绩优秀,这三千元就作为你的新年礼物,你可以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随即给小浩一个扁扁的小红包:“你呢,這次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爸爸送你一张购书卡,你到新华书店买一些书看看,争取下学期把成绩提上去。”

    爸爸本以为这样的礼物派发方式能体现奖惩分明,激发两兄弟的斗志,谁知小宇第二天去手机店买了一个手机开始“疯”玩,而小浩则变得郁郁寡欢,连假期作业都不愿意做了。

    显然,以上两个案例中,父母都对送新年礼物感到费解:送礼物该不该征求孩子的意愿?到底该送父母认为“对”的礼物还是孩子喜欢的礼物?把红包当成新年礼物是否合适?能否把新年礼物当成对孩子表现的奖赏?怎样体现新年礼物的意义和价值?

    一、用心观察,投其所好

    父母怎样才能挑选出让孩子感受到浓浓爱意和关心的礼物?要从日常观察对方的喜好和需求开始。灿灿喜欢玩网络游戏,父母需要分析网络游戏满足了灿灿什么样的情感需求。一方面,灿灿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属于中下水平,经常遭到老师和同学的否定,父母也经常因此责备他,但是网络游戏里的他身手不凡、武艺高强,这大大激发了他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另一方面,灿灿的父母忙于工作,对他疏于照顾,网络游戏则为他提供了与人交流沟通的平台。基于这两点考虑,父母可以为灿灿选择一些竞技类的玩具,如桌上游戏、棋类游戏和人工智能赛车等,满足灿灿的探索欲望,让他在玩乐的过程中收获成就感,同时促进亲子沟通和交流。灿灿渴望得到一套游戏中的“皮肤”一定有他的道理,父母不妨用心倾听,如果孩子的想法合理,价格又在父母能接受的范围内,买一个孩子真正喜欢的礼物,比父母按照自己的想法买一个孩子并不喜欢的礼物要强得多。

    除了直接询问孩子的需求之外,父母还可以从平时与孩子的聊天中了解孩子的愿望,在新年到来时送他/她一份惊喜。比如,孩子曾经表示对同桌拥有滑板车感到羡慕不已,父母可以在经济条件允许且有助于孩子强身健体的前提下购置一辆,相信孩子一定会因为父母的用心而感动,因为这表现出父母真正地看到了孩子的需求。

    另外,父母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以此为依据来选择新年礼物,如1~3岁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世界万物充满了好奇,是感觉、知觉、注意力和记忆力发展较快的时期,可以选择有声玩具、布书、爬行垫、积木等作为新年礼物;4~6岁的孩子肢体协调能力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增强,可以选择卡通造型玩具、手工制作玩具、小乐器等作为新年礼物;7~9岁的孩子能更好地在游戏和阅读中学习各类知识,可以选择合适的书籍、动手组装类玩具、运动类玩具等作为新年礼物;10岁以上的孩子逐渐发展出不同的个性和兴趣,可以根据他们对阅读、运动、游戏等的不同喜好选择相应的新年礼物。

    二、真心祝愿,不奖不惩

    父母通过新年礼物表达的美好祝福应该是纯粹的,与孩子的行为表现无关。在案例二中,爸爸根据两兄弟的期末成绩给他们派送不同价值的新年礼物,看似想让孩子们体会什么叫“努力才有回报”,实则违背了送新年礼物的本来目的。在小宇和小浩看来,父母的爱和祝福是有条件的,是由学习成绩的好坏来决定的。小浩认为,父母动辄就牵扯到成绩,就连过年派发新年礼物都不放过,除了内心感到无力和自卑外,更多的是对父母功利心的反感、愤怒和敌对。而对于小宇来说,爸爸大手笔的奖励让他飘飘然,自由支配新年大红包的当下很痛快,但之后因沉迷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又愁煞了父母。

    如果案例二中的爸爸能放下功利,只是单纯地以红包作为新年礼物送给孩子也是可行的。可以把金额相同的红包递到两兄弟手上,告诉他们:“爸爸妈妈看到了你们这一年来的努力和成长,各有所长,祝愿你们在新的一年更上一层楼。”传递新年祝福的同时,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指导孩子合理地使用这笔钱。可以问孩子:你最希望买一件怎样的礼物?价值多少?是否值得?剩下多少存银行?利息有多少?以后可以在什么时候取出来使用?孩子全程自主安排,父母只起辅助作用,让孩子体验到主人翁意识和对自己的礼物的掌控感。

    三、互赠礼物,让爱流动

    新年礼物不是只有父母送给孩子,孩子也应表达对父母的爱和祝福。在前两个案例中,都只有父母给孩子送新年礼物,孩子将父母的给予看作理所应当,不懂得珍惜,错失了感恩教育的好时机。

    为了让爱在家庭中流动,可以在家庭中举行新年礼物的互赠仪式,夫妻之间、亲子之间交换礼物。礼物不一定要用金钱购买,手工制作的个性化礼物更珍贵,如一幅自己画的画、一本电子相册、一个手工艺品等,都能传递出浓浓的亲情之爱。孩子在为家人准备新年礼物时,能懂得关心家人、体恤家人,明白父母对自己的爱不是单向的,而是需要及时反馈、彼此付出的。如有一个男孩花费三四个小时,用一根断粉笔雕刻了一颗牙齿,送给他的妈妈——一位口腔科医生。妈妈小心翼翼地把它装进一个透明的盒子,放在办公桌上最醒目的位置,以示对孩子的礼物的重视和喜爱。同时,妈妈赠送给孩子一套他所崇拜的偶像的传记,鼓励孩子与偶像在书本中对话。爸爸则赠送给妻子和孩子海洋馆的门票作为新年礼物,与家人共度美好时光。在互赠礼物的过程中,无论是有形的物质礼物,还是无形的精神礼物,都因为被赋予了意义而显得格外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