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综合评价

    王庆华 程兰芳 石媖 胡荣涵

    

    

    

    [摘 要]文章以国内某“211工程”高校作为研究对象,样本选取2012—2018年连续7年的千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学位获得者的学位论文。首先根据校内外专家对论文评价得分进行描述统计,结果表明,校外评审平均得分低于校内评审得分;分研究生层次来看,学术硕士论文评价最高,专业硕士论文评价最低;按学科来考查,自然学科平均得分优于人文学科,且二者均在“创新成果”上评价最低。进一步通过建模分析发现,“选题意义”“理论基础”“独立科研能力”这三项对综合评价得分具有显著性影响,并由此得出了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相关启示。

    [关键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5-0180-04

    高层次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主要任务之一,其中,研究生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可用其学位论文质量的优劣来评价。一般来说,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价,按时间划分可分为答辩前评审和答辩后的评审,若按评审方式来划分可分为明审和盲审。在我国,很多高校采用前审与后审相结合、明审与盲审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以保障和提升研究生论文的质量。

    在实操中,研究生论文评价通常采用事先拟定好的评价指标体系,形成高校各自的论文评阅意见书,以便评审专家来填写各自的意见,并形成一个最终的评价得分。因而,论文的评价得分在很大程度上衡量了论文质量的高低。

    一、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国内某“211工程”高校作为研究对象,样本选取2012—2018年连续7年的千余名研究生(包括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学位获得者的学位论文。其中,学术学位硕士的学位论文平均抽检比例为25%,个别学科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由于人数有限,其学位论文抽检比例高达60%~100%。而博士学位论文的抽检比例为100%,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研究生院保存的后盲审得分数据,以及历年的抽检报告。其中,所谓论文后盲审是指学位论文已通过答辩,且于学生毕业前半年左右将其學位论文送审专家评阅。论文的送审方式采取单向匿名的形式,即评阅专家是匿名评审,而论文作者及导师未做匿名处理。并且在送审时已向专家讲明是学生毕业后的论文质量评估,其结果并不影响学生的毕业与学位授予,这消除了专家对该结果将影响学生毕业及学位授予的顾虑,避免出现打“人情分”或“关系分”的主观倾向,这样能更客观地了解和认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水平。

    (二)论文质量的内涵探究

    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受教育者,其要获得相应的学位,就必须独立完成相应的学位论文。撰写学位论文是获得相应学位的前提,是培养研究生在读期间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学位论文的质量不仅体现了研究生科研能力和水平,也是研究生培养院校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和研究生教学与管理等综合实力的客观反映。

    毫无疑问,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是衡量培养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探究何为研究生论质量这一概念尤为重要。

    通常,学位论文质量是指学位论文符合国家与学位授权单位的明文规定(或要求)和社会需要及人的发展需要的程度,包括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两方面。其中,内在质量是指论文内容质量,外在质量是指论文形式质量。这是人们认识或确立学位论文质量标准的基础。虽然各高校使用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具体评审标准有所差异,但是总体上是大同小异的。就其共性而言,学位论文内在质量包括选题、内容、写作思路与方法、成果等方面;学位论文的外在质量主要体现在撰写规范和字数上,主要包括行文、字数、图表、符号、公式、排版等规范要求。

    综上,我们认为,科学合理的学位论文质量的评审标准,应该由创新性质量标准、成果效益质量标准和形式方面的质量标准这三个部分构成。各学校根据各自培养方案和办学定位的实际不同,可适当调整这三个构件所占权重来适应自身的需要。

    二、综合评价

    在对研究生论文质量内涵探讨的基础上,为了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需要先对某高校近几年的论文质量抽检后盲审结果进行描述统计。

    (一)描述统计

    为了更加全面地反映出研究生的培养情况,我们按照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综述总结、理论方法的创新性、创新成果及效应、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独立科研能力、写作总结提炼能力7个指标进行分项分析。

    从宏观上看,该高校学术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总体上达到了良好的水平。从微观上看,对于该高校学术自然学科硕士论文而言,在各指标下,校外均分低于校内均分,且分差在1~5分不等,其中,在科研能力方面相差最大,相差达5.04分,在总平均分上相差3.94分。对于学术人文学科硕士论文而言,在选题、创新成果和论文写作方面,校外均分高于校内均分,尤其是在创新成果方面,校外评审均分高于校内均分。在博士论文评审方面,校内均分均高于校外均分,在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指标下相差最大,相差3.59分,总体均分相差3.17分。

    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同,其对论文的要求也不相同。为了方便比较,我们对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和工程硕士三个专业进行分析。

    从整体上看,MBA和公共管理专业各项目上的平均分在80浮动。就公共管理专业而言,在“选题综述及现状分析”上,校外评审得分高于校内评审得分,而在其他项目上,校外评审得分均低于校内评审得分,且在“论文成果”上相差最大,达到3.85分。对工商管理专业而言,校外评审得分与校内评审得分在各项目上相差不大,均在1分之内,其中,在选题综述及现状分析指标下相差最大,相差0.7分,论文成果指标下相差最小,相差0.38分。这也表明了MBA和公共管理专业学位论文在各项目上水平差异不大,且整体上较为良好。

    表3显示,工程专业硕士论文质量评审指标分别为“选题”“内容”“成果”“写作”。其中,校外评审得分与校内评审得分在各评价项目上基本相同。评分相差最大为“成果”,相差5.17分;在“选题”上,相差最小,仅为0.37分,且二者均在“成果”上得分最低。这说明该校工程硕士在成果的创新及新颖这方面实力欠缺,需要进一步提高。

    值得说明的是,该校对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抽检,要求评审专家不仅给出了百分制的评审分数,并且还最终给予“优秀”“良好”“一般”“基本合格”和“较差”这五个级别的评价。

    在2018年抽检送审的2190份学位论文中,有博士学位论文693份、学术硕士810份、专业硕士687份。由图1可知,从不同层次研究生群体来看,不论博士、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在所有论文的评价结果中,获得“良好”以上评价的论文均达七成以上。这意味着评审专家对该校的论文质量整体上比较认可,这也进一步反映了该校论文质量整体上比较好。具体而言,专业硕士的学位论文获得“良好”评价的比例最高,高达58%,稍高于博士与学术硕士论文。而其评价为“优秀”的比例明显低于博士与学术硕士论文。三个层次的研究生论文的不合格率在1.2%左右。

    为了进一步分析不同学科的研究生论文的差异,我们绘制了2018年分学科的研究生论文评审分数比较图(见图2)。

    从整体的平均得分来看,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在各评价项目上几乎都保持相同的差距,且自然学科得分均高于人文学科。稍具体地说,二者均在“创新成果”得分最低,在“选题意义”得分最高。两者在“独立科研能力”的分差仅为1.33分,而两者在“创新成果”的分差最大,高达4.11分。这表明该校在人文学科在“创新成果”上实力较弱,其原因可能与不同学科的性质相关,这表明该校的自然学科为优势学科,办学实力较强。

    除了学校自行安排组织专家进行论文后盲审,以此评价研究生论文质量之外,该校还受到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和其教育主管部门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随机抽检和督导。这种抽检方式与后盲审抽检方式相似,均为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研究生论文,每篇被抽检论文需送审三份,将其上传至相关平台后自动匹配到相应的专家手中。这种方式为双向匿名,即专家对作者的相关信息是未知的,且论文作者也不知晓自己论文是哪位专家评审的,这有利于专家客观公正地对学位论文进行评价。根据最近的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2018年评议结果,与2016年的评议结果进行对比,我们得到了图3。

    从整体上看,2016年与2018年的论文评审评价整体分布情况相似,皆为良好占比最大,优秀次之,不合格最少。其中,相对于2016年而言,2018年的优秀论文占比有了显著性提高;而2018年不合格论文占比略低于2016年。从中可以看出,2018年與2016年相比较,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意味着近两年来该校对研究生论文质量的监管有显著作用。

    (二)建模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各项目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综合得分的影响,考虑到评价变量[xi](“选题意义[x1]”“总数总结[x2]”“理论方法[x3]”“创新成果[x4]”“理论基础[x5]”“独立科研能力[x6]”“写作总结能力[x7]”)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会导致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之间出现共线性,故需要先做简单相关分析,得到表4。

    从表4中可见[x1]与[x2]、[x3]、[x4]显著相关,但其与[x5]不相关,同时[x6]与[x7]高度相关,故选取[x1]、[x5]、[x6]纳入回归模型中,并用OLS估计得到如下模型:

    [y]=0.953+0.344x1+0.456x5+0.196x6

    t值(-0.267)(5.0475)(13.492)? (4.004)[(R2=0.973)]

    从检验统计量中的拟合优度[R2]和t统计量的值可以看出,上述回归方程对数据的拟合效果较好,因此该估计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分项评价得分与综合得分之间的数量依赖关系。这进一步说明“选题意义[x1]”“理论基础[x5]”“独立科研能力[x6]”这三项评价方面独立性较强,而且对综合评价得分具有显著性影响。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从总体上看,校外评审得分均低于校内评审得分。学术硕士论文评价最高,专业硕士论文评价最低。分学科来看,自然类学科学位论文平均评价优于人文学科,且二者均在“创新成果”方面评价最低。进一步通过建模分析发现,“选题意义[x1]”“理论基础[x5]”“独立科研能力[x6]”这三项对综合评价得分具有显著性影响。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我们得到如下启示。

    首先,作好论文选题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前提。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要注重难易程度和覆盖面,提倡覆盖面窄小,难易恰当,这样便于做深入细致的研究,避免空洞而无实质性的内容。并且在论文开题之前进行“查新”环节,尽量选择前沿和热点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所谓开题“查新”具体包括选题的新颖性、选题的视角、选题的前沿性等诸多方面,恰当和较好的选题将为后续论文的写作及提高论文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良好的理论基础是撰写学位论文的必要条件。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学习是学生获取理论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课程体系的设置对学位论文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应该合理安排课程,重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加强研究生对本专业基础理论的掌握,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这将有助于其撰写高质量的学位论文。

    最后,科研能力是衡量学位论文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强弱,而科研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并将其始终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其中,撰写论文和参加课题研究是提高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既可以提高研究生运用专业知识和写作的能力,又能培养他们良好的科研思维品质。这些活动无疑将为后期的学位论文撰写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 参 考 文 献 ]

    [1] 陈洪捷.结合博士生质量调查,谈杰出人才培养问题[J].大学(学术版),2011(2):34-35.

    [2] 陈洪捷.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与博士质量的危机[J].高等教育研究,2010(1):57-63.

    [3] 王芬,沈可.关于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问题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46):247-248.

    [4] 周玲.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研究与思考[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97-99.

    [5] 孔令夷.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关键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4):51-55.

    [6] 康慨.浅谈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监控管理[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S2):174-176.

    [7] 曾志耕,罗荣华,申宇.论文学习导向的博士生教育能提升科研水平吗?[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4):67-73.

    [8] 秦发兰,胡承孝.目标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1):50-54.

    [9] 姚利民,朱黎旻.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3(11):55-59.

    [责任编辑:陈 明]